首頁>Club>

雙勾帶餌調平水,釣二目,餌在水下居然是離底的情況,誰能告訴我這是怎麼回事?

52
回覆列表
  • 1 # 遊釣同城

    雙勾帶餌調平水,釣二目,餌在水下是離底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

    一般帶雙鉤餌調平水,正常浮漂尾露出水面,就說明底鉤觸底了。而你雙勾帶餌調平水,釣二目時,出現餌在水下是離底的現象,這是由於你正常垂釣中,每次上的餌團大

    小不一,造成餌團所壓的目數不同,而造成的(圖1)。

    正確的找底

    當以 雙鉤帶餌離底調平水後,應該將雙鉤上的餌團去掉,然後拋線組入水,看空雙鉤離底為幾目?假設為四目,說明雙餌重壓4目;

    1.底鉤找底

    底鉤掛鉛,鉛的形狀不要長柱形,以接近圓形最好,反覆測試和上移浮漂,直到浮漂露出4目不再產生變化時,說明找到了底。去除底鉤上的鉛,線組在水中的狀態就是:浮漂露4目,底鉤觸底,上鉤懸浮(圖2)。

    當正常作釣時,不管雙餌的自重有多重,底鉤餌都不會離底;只是根據單鉤的自重,以及單餌的自重,會改變浮漂露出的目數,以及雙鉤在水中的狀態。

    底鉤和上鉤並在一起掛鉛,鉛的形狀不要長柱形,以接近圓形最好,反覆測試和上移浮漂,直到浮漂露出4目不再產生變化時,說明找到了底。去除雙鉤上的鉛,線組在水中的狀態就是:浮漂露5目左右,底鉤傾斜躺底,上鉤懸浮(圖3)。

    當正常作釣時,不管雙餌的自重有多重,底鉤餌都不會離底。

    帶雙餌調漂的弊端

    在實際垂釣中,除了釣浮,可以採用帶雙餌調漂的方法。底釣時,帶雙餌調漂,看似這樣調可以將線組調的很靈敏,其實根本沒這個必要,太麻煩也沒有實際用處!畢竟我們在實際垂釣時,更多的是以雙鉤餌實實在在著底的方式來作釣的。釣的太靈,浮漂對鉤餌的牽制力太大,容易擋口;釣的太靈,微風微浪就容易造成走漂現象;釣的太靈,當雙餌稍微霧化,雙鉤餌在浮力的作用下,就容易上浮,不利於魚進窩咬鉤,魚會追著霧化散落的餌渣而上浮。

    而且從浮漂的使用角度來說,使用輕餌時,浮漂的漂尾還有荷載量,如果餌團換成葡萄以上大小的搓餌,是不是可以不使用鉛墜了?

  • 2 # 三山五嶽都去過

    掛雙餌半水調平水,釣二目,見尾就已經到底,不需要找底,這是最簡單的一步到位。。。唯一難度就是每次上餌要一樣大,最適合搓餌。調漂時黃豆大,開釣時芝麻大,肯定不到底,讀過書都知道了。

  • 3 # 野釣晨陽

    不帶餌的時候你沒看看平水的時候漏出幾目?這個和直接帶鉤調漂沒啥區別,還費事!

    這個帶餌調平水,不帶餌看看漏出幾目,就相當於你直接調了幾目,如果是4目,掛餌料到底還能壓兩目,就有可能是離底的狀態!

    搞不清楚為啥要帶餌去調平水,每次都把握不好,不管你怎麼調你都要知道,半水狀態下,你調目你的鉤重,和餌重!你才能大致知道水下的狀態!

  • 4 # 野釣瘋非

    出現這樣的情況,一般只有兩個原因,一就是你雙鉤帶餌調平水時,你的雙鉤餌團和實際垂釣時餌團比重明顯不一樣,就導致餌料十雙鉤十鉛墜的重量只能平衡浮漂剩下二目的浮力,這時候餌在水下是離底狀態。二是拋竿入水後,雙鉤餌料從魚鉤脫掉了,等於是空鉤了。個人認為基本上是第一種情況,第二種出現的概率相當低!

  • 5 # 天津釣友老張

    浮漂的調釣中,大家很容易忽略的一個重要細節就是漂尾的直徑,直徑大小直接影響兩個鉤餌在水下的狀態,道理很簡單,粗漂尾的每一目和細漂尾的每一目的浮力是不一樣的。

    再有就是魚鉤大小對調釣的影響,鉤大重量沉,對漂尾目數變化影響就更大一些,鉤小則反之。

    鉤大餌就大,鉤小餌就小,對浮漂目數也存在一點點的影響。

    既然帶餌調漂,每個鉤餌的重量要比單純的魚鉤要稍稍大一點,加之浮漂選擇細漂尾,所以,一個鉤餌很有可能會對漂尾目數產生兩目以上的變化。即便是每個鉤餌是兩目的重量,當下鉤餌重量完全被水底承擔後,線組相當於剪掉一個兩目重量的鉤餌,此時,只有一個上鉤餌的線組就會在浮漂兩目的位置達到平衡,如果不考慮線的影響,理論上講,上鉤餌無論在水裡的任何高度,線組的平衡沒有變化,浮漂依然處於兩目位置。

    說一說,這種情況的出現,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解決:

    1.浮漂漂尾粗細。

    2.魚鉤大小與浮漂的搭配。

    3.應該選擇上推浮漂還是下拉浮漂來調整釣目。

    上面的第三點,是一個習慣問題,我個人以前都是上推浮漂尋找釣目,造成很多時候釣的太靈了,空竿率太高,後來,改為下拉浮漂尋找釣目,空竿情況得到改善。

    上推和下拉是相對於兩個鉤餌參照點不一樣。以釣兩目為例,上推浮漂,下鉤餌先著陸,上鉤餌懸浮,浮漂目數是體現下鉤餌的失力點。下拉浮漂,是兩個鉤餌都是著陸狀態,隨著下拉浮漂的變化,最先受力的是上鉤餌,浮漂目數體現的是上鉤餌受力點。

    浮漂的調釣,是現代垂釣中的一個精華,也是關乎漁獲多少的一個標誌,最佳狀態就是一鉤觸底一鉤躺底,適用於垂釣野生和養殖的底棲魚類。雙鉤躺底,適用於野生底棲魚類。一鉤觸底一鉤懸浮,適合於養殖的底棲魚類。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的觀點,僅供參考而已。

  • 6 # 漁人自悅

    帶餌調平水,釣二目。這時,下鉤肯定是觸底。不會離底懸浮。上鉤的確是可以離底懸浮狀態。看看圖片

    什麼情況會造成上鉤離底呢?

    我們來看一下:

    半水帶餌調平水

    浮漂浮力=鉛墜+鉤重+餌重

    隨著我們不斷的漲漂。下鉤會逐漸觸底、傾斜、直至躺底。這時,下鉤的鉤餌重量被水底承擔。所以,浮漂的浮力會逐漸增大。

    如你所說:釣二目上鉤出現離底懸浮時。單鉤餌重量只要大於浮漂二目即可出現這種狀態。

  • 7 # 佛系野釣手

    問題解析與個人觀點

    題主問題是:“帶餌調平水、釣兩目,餌在水下居然是離地”。題主用了“居然”兩個字,在我看來不是“居然”,很多情況下,這是一種“必然”。

    我的觀點是:

    1.這種調釣方式出現鉤餌離底是正常的,與浮漂選擇有關。

    2.這種調釣方式應該在只在特殊情況下使用。

    個人認為釣魚圈中競技釣法的技術過多引入野釣環境,整體有些“用力過猛”。題主就是明顯的受害者,浮漂選擇有問題。

    帶餌調平水釣兩目,原本浮力平衡,浮漂露出水面意味著鉤餌對浮漂的拉力減少,理論至少下鉤會觸底,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問題在於浮漂漂尾粗細的選擇

    舉兩個極端的例子

    1.5㎜漂尾+0.5號袖鉤掛餌。

    漂尾粗、鉤餌小的組合。因為鉤餌重量比漂尾的一目吃水量小的多。甚至雙鉤離底時,掛不掛餌浮漂目數很難有明顯變化。

    0.3mm漂尾+7號袖鉤搓餌。

    當鉤餌不變時:

    題主選擇的很可能漂尾過細,浮漂過於敏感。調平水釣兩目,有可能只是下鉤輕輕觸底,餌料進一步霧化後雙鉤就離底了。或者水底有水草、雜物、地形複雜,其他東西輕輕託了一下線組,浮漂就露目了,其實並未釣到底。

    解決辦法:

    把漂尾選粗一點,至少一鉤老老實實的躺下,才能有明顯的露目。或者調底前稱一下餌重,掛餌時平水,看一下不掛餌是幾目。假設是6目,這樣即便不換浮漂,釣4-6目也是沒有問題的,具體選擇釣幾目要根據中魚率而定。

    這種情況下,題主釣微觸底的方法就非常有效了。或者掛餌調2-3目,先釣4目找到底,再下拉浮漂10釐米,釣微離底。這種情況下,細尾的浮漂就有好處了。

    全文此致、感謝閱讀。

  • 8 # HOMEandWarm

    之前一直是調平水釣1到3目,結果這幾天發現吃口很輕,拉了兩條鯉魚後。果斷改成調四釣二,也就是調高釣低。吃口一下清楚,狂拉不停。紅鯉魚拉了20多條了,鯉魚一大堆。

  • 9 # Oo行者無疆oO

    雙鉤帶餌調平水,此時浮漂和線組已經達到浮力平衡,理論上講不可能釣兩目,除非餌料慢慢化了,鉤當然是離底的了。一般是空鉤調平水,帶餌調1-2目。

  • 10 # 品漁論釣

    1,可能你掛餌調漂時餌料過大!2.調漂時餌料霧化太快!3.你搓餌調漂,釣時拉餌垂釣!拉餌的餌重輕於搓餌!4.你不是半水調的漂,調漂時兩個餌是到底的。5.調漂的餌料和垂釣時的比重不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山劍氣之爭到底誰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