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8
回覆列表
  • 1 # 木子君的小屋

    華山劍氣之爭誰對,這個問題和現在學文學理哪個重要一樣,都是沒有正確答案的。

    劍氣對於武功來說,就像現在學習中的文科和理科,單純注重一個方面,都不是一個好學生。放在現在想考一個好的大學都不行。

    氣,指的是內功修為,劍,指的是劍術,是作為一個俠客對戰的外在表現。

    其實在金庸的十四部小說裡,都沒有確定的表現。

    你說內功很重要?但是令狐沖沒有內力,卻憑著自己的獨孤九劍打敗了好多高手。

    你說劍術很重要?狗雜種狗哥會打你的臉,人家站在那裡不動,憑著深厚的內功,白自在將自己的手打腫了,將自己打得都自閉了,也沒傷到人家的分毫。

    如果站在金庸武俠世界,氣更重要。

    在金庸武俠裡,內功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江南七怪練了一輩子的武功,因為沒有內功,最終也不過是三流的高手,在江南可以混得下去,遇到全真七子,五絕等高手就得歇菜。

    到了《天龍八部》的世界,段譽沒學過什麼劍術,僅僅憑著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就可以調戲慕容復等一干高手。

    而《俠客行》裡的狗哥,有了一身的內功,連白自在這樣的一代宗師都不是他的對手。

    反之,沒有內力,只有招式的。也只有《鹿鼎記》裡的韋爵爺了,打的好看,卻不管用。

    站在金庸大師所有的武俠裡,我覺得內功更重要。

    如果單單在《笑傲江湖》裡,內功和劍術都重要

    華山派的氣劍之爭,在他們的創派祖師嶽肅、蔡子峰那裡就開始存在分歧了。

    他們在蒲田少林寺偷看了武林祕笈《葵花寶典》,由於是偷看,也沒有影印或者摘錄的機會,就分別各看一部分,等回家之後再結合起來。

    結果呢,嶽肅看的是關於內功的一部分,而蔡子峰看到的卻是關於劍招的一部分。

    回到華山之後,他們將各種記憶的一部分默寫出來,放在一起比照印證,由於他們記憶的內容各不相干,就各持一端,嶽肅認為內氣重要,而蔡子峰認為劍招更重要。

    因為這個爭執,整個華山派也發生了分裂,嶽肅一派重內功修為,而蔡子峰一派更重視劍招。兩派隨著理念的不同,多次大打出手。

    矛盾在嶽不群的上一輩祖師時達到頂點,雙方發生了激戰,由於劍宗的風清揚被提前調走,氣宗獲得了最終的勝利,而劍宗,風清揚獨居華山的後山,不見人,也不問世事,世間人都不記得這個人的存在;而其他劍宗弟子,如封不平,成不憂等,都離開了華山。

    理念的分裂導致一個江湖大門派的分裂,本來是五嶽劍派中實力最強的存在,卻由於內訌,華山只剩下嶽不群、甯中則一對夫妻帶著一幫子弟子,艱難度日,原來屬於華山派的五嶽派盟主地位,也落到了嵩山派左冷禪的身上。

    在《笑傲江湖》世界裡,單認氣與劍,都有失偏頗,氣劍合一都是正道。

    就拿令狐沖來說,他是典型的氣宗弟子,卻對氣劍之爭沒有多大的看法。

    對於內功修為的練習他並不重視,嶽不群曾讓其在思過崖獨居一年,目的就是提高個人的內功修為,以便可以學習更高階的內功《紫霞真氣》,可以說,只要學習了《紫霞真氣》,假以時日,他就是嶽不群這樣的存在。

    只不過,令狐沖先是沉湎於與嶽靈珊的情情愛愛,又因為在思過崖洞內發現了祕洞,發現自己練習了很久的華山劍法,甚至五嶽劍法,在祕洞裡,被魔教的不知名高手破得乾乾淨淨,三觀俱毀。

    其實就我個人看來令狐沖也是陷入了誤區,同樣的劍法,內功高低不同施出來的威力能一樣嗎?

    但在西湖牢底,人家任我行的一聲包含著內力的嘶吼將就將其震暈。

    由此可見,你劍術再高明,碰到內功修為高的,照樣歇菜。

    幸好令狐沖在牢底學到了《吸星大法》,化解了體內的異種真氣,才有可能在黑木崖上和東方不敗決鬥,如果沒有內力之前,怕是東方不敗的一招也接不住。

    而後來,令狐沖學習了《易筋經》,填補了《吸星大法》的漏洞,他的武功才真的算是大圓滿。

    所以,在《笑傲江湖》的世界裡,內力和劍招一樣的重要。

  • 2 # 晶晶大叔聊文學

    《笑傲江湖》華山派劍氣之爭沒有誰對誰錯,只有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結果。看似引起華山派分裂的禍端,在於拼湊的“葵花寶典”,其實還有華山派早已埋下的禍根。

    師兄弟反目成仇決裂的原因

    嶽肅、蔡子峰是華山派情同手足的師兄弟,二人經常在一起鑽研華山劍法,看似很正常的事情,卻成了二人接下來決裂的禍端。

    其實從二人踏入莆田少林起,二人心中早已生出了異心。試問“葵花寶典”如此高深莫測的武學,二人怎會甘心讓對方掌握,成為華山派的掌門,這也是一山不容二虎的真實寫照。

    嶽肅、蔡子峰,自以為二人分別記憶“葵花寶典”,就能得到天下絕世無雙的武學祕籍。二人殊不知,“葵花寶典”其實就是一部,害人害己的武功。

    眾所周知,欲練葵花寶典若不自宮,必會走火入魔經脈劇斷,這也是導致嶽肅、蔡子峰二人,一人主張練氣,一人主張練劍的原因。嶽肅自然是華山氣宗的創始人,也是記憶葵花寶典開頭的那位。蔡子峰無疑是記憶葵花寶典後半部的人,他決計不同意揮刀自宮練劍,所以他成為華山劍宗的創始人。

    劍氣之爭背後陰謀之下的殺戮

    嶽肅、蔡子峰之間的意見不和,導致華山派一分為二,決裂為劍宗氣宗。在《笑傲江湖》原著中明確敘述,劍宗比氣宗的人數眾多,這也是眾多數人,難以接受荒唐至極揮刀自宮練劍的原因。

    為何如此肯定氣宗的人陰險狡詐,也在於氣宗的傳人,為何只有嶽不群一人存在,難到氣宗嶽不群就沒有其他師兄弟存在?其實這也跟嶽不群師父的陰險狡詐有很大的關係。

    眾所周知,自魔教十長老攻入華山,華山派嶽肅、蔡子峰就已被殺身亡。之後魔教十長老又來華山決戰,華山高手也死的差不多。

    嶽不群的師父,也有可能只收了嶽不群和甯中則兩個徒弟,或者嶽不群也和其師父一樣,把同門之人都一一除掉。按道理說氣宗人數再少,也不可能只有嶽不群、甯中則和其師父存在。

    唯一的解釋就是,魔教十長老被困華山思過崖山洞之時,劍宗氣宗的高手紛紛被毒殺或被困山洞之中。其實當年劍宗高手風清揚,也有可能被困華山思過崖山洞之中。

    說到這裡,華山派劍宗氣宗之爭,沒有誰對誰錯,只是一場陰謀詭計之下的你死我活。其實嶽不群最終的下場,也是罪有應得作繭自縛的真實寫照。

  • 3 # Chefoo大呲花

    氣宗是對的,劍宗前期佔便宜,後期肯定無法同氣宗抗衡。

    華山派分為劍宗,與氣宗。在二十五年前,劍宗被氣宗取代,嶽不群的師傅,清字輩的長輩成為華山派的獨家代理人,華山派成為了氣宗華山派,紫霞神功也成為了第一祕籍。

    以我看來,氣宗更有道理,為什麼呢,天下第一劍法,六脈神劍不需要用劍,全憑藉無形劍氣傷人。

  • 4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我是國風

    我覺得華山劍氣之爭可能是因為《葵花寶典》。這本書的本質應該和黃裳寫的九陰真經差不多少。上半部分你怎麼練氣,下半部分才寫怎麼馭武。然後拿到了下半部的陳玄風梅超風只能用桃花島的內功強摧九陰真經上的武功。結果是貽害不淺,不但動不動就走火入魔,甚至連方法都練錯了。兩個人能成為天下名凶也真是個奇蹟。但是我反而覺得兩個人即使不練九陰真經的下半部,單純練習桃花島的功夫,這些年歲也不乏成為江湖上一頂一的高手。黃藥師得到了九陰真經下半部,他卻不練。說明他看出了九陰真經下半部的弊端。所以自己才不練習的。

    當然林遠圖憑藉自己的記憶得到了殘本的殘本。經過幾十年參悟,也以自己的聰明小悟了一部分葵花寶典的內容,自創了辟邪劍譜。當然這辟邪劍譜比起原版的葵花寶典差的不是一個等級。即使比起來東方不敗練的葵花寶典,他也差多了!

  • 5 # SHU說

    兩個層面,一個背景來說吧

    一個層面,單純從武功角度說,沒有誰對誰錯,就像力量重要還是速度重要一樣爭的沒有意義。

    另一個層面,拋開武功,劍氣之爭爭的是權利地位,劍和氣都是可憐的藉口,江湖,哪裡有單純的武功?只是工具。

    一個背景,金先生寫笑傲江湖的時間可以查一下,1967年寫,1969年寫完,當時中國是怎麼個情況,在幹嘛?笑傲江湖隱喻的是什麼?

    劍氣之爭只是一個小事件。

  • 6 # 簡運書生

    答案很明顯,都是錯的。劍與氣本是一體,以氣馭劍,以劍使氣,劍為表,氣為裡,是不可分割的,不管先練劍,還是先練氣,想成為高手,最後殊途同歸,必然二者兼備。

    從劍宗和氣宗的情況就能明白,只練劍不練氣,進境是快了,但一遇到內力高的就難以應付;只練氣不練劍,招式上贏不了,即使內力比人家強,也只有捱打的份。

    所以,晝練劍,夜練氣,兩手抓,是最好的。如果非要有個側重,那就側重劍法吧,因為內力精深的高手並不多,劍法高明足以應付大部分場合。而且內力的積累需要時間,進境很慢,不像劍法那樣立竿見影。

  • 7 # 薩沙

    談不上誰對誰錯。

    毛主席說過:黨內無黨,帝王思想;黨內五派,千奇百怪。

    所以,只要是一個門派,肯定就有內部的各種山頭。

    所謂劍宗也好,氣宗也罷,其實是在爭奪華山派的統治權,而不僅僅是什麼武功之爭。

    其實,我們看看劍宗封不平最後的武功,他不但劍法高超,內功也不亞於嶽不群。

    其實劍宗也好氣宗也罷,最終都是殊途同歸,都是會保持劍招和內功同時進步。

    既然如此,還要爭得你死我活,甚至互相殘殺呢?

    其實,這都是以武功側重作為藉口的權力爭奪。

    大家注意,氣宗和劍宗曾經在10多年前大決戰。

    如果只是看看誰的武功厲害,誰的武功理念是正確的。

    顯然氣宗已經獲勝,劍宗已經失敗,將劍宗弟子壓服,最多趕出華山派也就行了。

    然而,嶽不群說劍宗弟子基本都自殺了。

    其實,哪裡是什麼自殺,肯定都是被氣宗斬草除根殺掉了。

    其實,所謂氣宗劍宗,只是兩個爭奪勢力的團體而已。即便華山派沒有劍宗氣宗,也會有其他名義的團體。

    華山派兩祖建立門派時,就出現了劍宗和氣宗,才會有名義上的區別。

    再說,大家會發現一個問題。

    為什麼五嶽劍派中,華山派高手最少?

    恆山派本來最弱,也有三個師太;衡山派有莫大、劉正風還有其他幾個人;泰山派有一群高手,掌門天門道長還是晚輩;嵩山派就更別說,十三太保個個厲害。

    而華山派僅有嶽不群和嶽夫人兩個高手,基本是夫妻店。

    而有趣的是,即便是劍宗也有封不平、成不憂、叢不棄三個高手。

    為什麼打贏的氣宗,還沒有打輸的劍宗高手多啊?

    很簡單,肯定是嶽不群將其他高手都排擠走了,以避免有人成為山頭和他爭權。

    而嶽夫人是不會和嶽不群爭的,所以只有夫妻店最安全。

    可見,就算都是氣宗弟子內部尚且鬥成這樣,更別說劍宗氣宗了。

    所以,嶽不群自吹氣宗厲害,恐怕也是吹牛,說不定背地裡面使用了各種詭計才獲勝。

  • 8 # 坐聽風雨聲

    說白了,華山派的“劍氣之爭”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其最終目的只是對權力的爭奪而已。

    中國自古就有“成者王侯敗者寇”之說。就拿楚漢相爭的劉邦和項羽來說吧,你說他們兩個人的爭奪,誰是對的,誰又是錯的呢?站在劉邦一方的人,指責項羽濫殺無辜,殘暴不忍;站在項羽一方的人,指責劉邦反覆小人,不講情義。但我們應該明白,他們心中並不是為了什麼正義,而是為了得到天下,得到那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

  • 9 # Mr史海拾遺

    所謂“氣劍之爭”,起源來自嶽肅、蔡子峰兩人各記了一半的《葵花寶典》,後來對不上了,由此可以看出華山內部已經出現分化和隔閡。

    氣劍之爭看起來像是一場學術之爭,倒不如說是權力之爭,兩派為了爭奪華山派的話語權。

    至於氣和劍,哪個厲害?笑傲小說中嶽不群是說過的。他說前十年,練劍的厲害,十到二十年之間,勝負各半,然後練氣的會越來越超出,二十五年之後,基本就氣宗完勝。

    風清揚在那場戰鬥中被引開,但他的傳承也不屬於劍宗一派,因此不能作數。

    看電視劇的話,嶽不群的實力絕對是會被低估的,但他闖出了“君子劍”的名頭,絕非作假。而且小說中劍宗來訪,成不憂刺他四劍被運氣引開,以及破廟夜戰那段都說明他的厲害。

    練氣和練劍,一個打實基礎,一個技法運用,相輔相成。真要分什麼高下,內功更勝一些,因為獨孤九劍三層境界,利劍、重劍和草木劍,最後一層不就是內功運用麼?笑傲感覺力量等級較低,所以獨孤九劍也看似無敵了。

    其實所謂的氣宗劍宗有點像高考時候的文科理科班,劍氣都是要練的,只是側重不同。根據書中的設定,劍宗成長快,氣宗後勁足。而風清揚則憑獨孤九劍武功遠超華山同門,這門劍法應該是他個人際遇,跟華山派無關,就像令狐沖是華山派,但他學到的吸星大法易筋經,跟華山派也沒任何關係。

    我的看法,劍氣火併時候,騙風清揚去成親的不是氣宗而是劍宗。否則封不平等人搶華山派掌門的時候挑明當初氣宗的調虎離山計,背後又有嵩山派撐腰,在氣場上肯定壓過嶽不群。但成不憂說的是“當年‘氣宗’排擠‘ 劍宗’,所使的手段實在不明不白,殊不光明正大,我‘劍宗’弟子沒一個服氣。我們已隱忍了二十五年,今日該得好好算一算這筆帳了。”含含糊糊,頗有強詞奪理的感覺。而且”排擠“一詞,顯然是火併前的事情。所以火併一事,劍宗少個大高手卻不怪氣宗,這件事就很有意思了。

    所以當初應該是這麼個情況,風清揚的武功境界決定了他在華山派的超人地位,風雖是劍宗弟子,立場卻是中立的(因為獨孤九劍既不是劍宗也不是氣宗的),壓制了劍宗和氣宗的爭鬥。劍宗前期發育快,還有奪命三連環這樣的殺手鐗,自以為可以搞定氣宗,但有風清揚在,反倒受制而無法發動,於是乾脆把他騙走好放手行事。但是沒想到氣宗的實力出乎他們意料,火併的結果劍宗高手死光光,氣宗雖然贏了,但也是慘勝,同樣死傷慘重。風清揚面對殘局心灰意冷,退隱江湖。

    笑傲江湖是一本政治小說,華山派的劍氣之爭既影射了意識形態之爭,也有權力鬥爭的成分。爭到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場雙輸的武鬥,看看文哥歷史,應該很清楚金庸寫劍氣之爭的目的了。

  • 10 # 初曉兒

    小說《笑傲江湖》裡華山派的劍氣之爭沒有對錯,單純注重任何一方面,都失之偏頗。

    一,華山派劍氣之爭及《葵花寶典》和“辟邪劍法”的由來。

    華山派弟子嶽肅、蔡子峰在莆田少林寺偷看了武功祕籍《葵花寶典》。因為是偷看,所以二人分別各看一部分。

    回到華山後,二人把各自記憶的功法默寫出來放在一起比照映證。但二人所記憶的內容似乎毫不相干,嶽肅所記憶的是強調內氣,蔡子峰所記憶的是強調劍法。

    嶽肅、蔡子峰二人各持一端,都認為自己所記憶的內容是對的,錯的是對方。

    由於這個爭執,師兄弟反目成仇,更導致華山派全派分成了劍宗與氣宗兩派。後來兩派勢同水火,大打出手,以輸贏定掌門,自相火併。

    火併前氣宗設計調開了劍宗高手風清揚,取得了火併的勝利。後來嶽不群成了華山派掌門人。

    渡元到了華山,嶽肅與蔡子峰二人以為他必然精通祕籍所記載的功法,就請他解釋祕籍,渡元反而由此悟出了練習方法。

    渡元悟出來的練習方法,他怕後來忘記,就記錄在自己身上所穿的袈裟上。這袈裟上所記載的,就是後來的“辟邪劍法”。渡元練習“辟邪劍法”成了武林絕頂高手。

    嶽肅與蔡子峰二人所默寫的《葵花寶典》,後來被大舉進攻的被日月神教奪走,最後被東方不敗練成。

    二,從練習“葵花寶典”或“辟邪劍法”看,華山派劍氣之爭並無對錯,單純注重任何一方面都失之偏頗。

    小說《笑傲江湖》裡,魔教教主東方不敗與任我行、令狐沖、向問天、上官雲等四人過招,東方不敗以一根繡花針代替長劍,身法如鬼如魅,如一縷青煙。這是“葵花寶典”的劍法精髓,用一個字形容,就是“快”!

    因為任何劍法在“獨孤九劍”劍法之下,都存在破綻,即使武當派掌門沖虛道長的太極劍法,也同樣如此。

    但因為“葵花寶典”的速度,使其破綻不成其為破綻,令狐沖根本無法乘間抵隙攻敵所必救。

    如果認為“葵花寶典”就是因為它的快,以至於天下無敵,就說劍氣之爭的劍法強於氣功,那就錯了。

    令狐沖無法尋找“葵花寶典”劍法的破綻,只好以凌厲無倫的快劍強攻,令狐沖的長劍刺向東方不敗,東方不敗竟然用手裡“風吹得起,落水不沉”的繡花針,撥開了令狐沖手中長劍!

    令狐沖此時,不僅僅劍法厲害。他吸取了桃谷六仙的部分內力、不戒大師的部分內力加上黑白子的全部內力,在內力上也已經達到江湖絕頂高手的境界。

    令狐沖情急之下的一劍何等力道!能被東方不敗一枚繡花針撥開,可見這需要具有何等厲害的內力?

    另外,要練習“葵花寶典”,第一步就是揮刀自宮。否則就會走火入魔,被自身的內力焚燒而死。說明“葵花寶典”是要練習高深內功的。

    由此可知,“葵花寶典”是需要練“氣”的。

    所以,從練習《葵花寶典》或“辟邪劍法”角度看,“劍”與“氣”二者不可偏廢。華山派劍氣之爭並無對錯。

    三,所有劍法都必須注重劍招又注重內氣,劍氣之爭沒有對錯,單純注重任何一方面都失之偏頗。

    以獨孤九劍為例。

    獨孤九劍的精髓是無招勝有招,攻敵所必救。“無招”本身就是劍招。

    假如獨孤求敗不是練習了高明的劍法,並悟出了各種劍法的共有規矩,他不可能以“無招”戰勝劍術大師的。

    所謂“無招”,是指沒有死板的套路,而不是說什麼也不要,拿著一把劍胡亂擺弄,而是活用劍招,不拘泥於固定劍式。手中的長劍可以中途改變方向,從對手意想不到的方位攻擊,令對手防不勝防。

    獨孤九劍的無招勝有招,說通俗點,就是招式隨對手劍式的變化而變化,法無定法。所以,它能乘間抵隙,抓住任何對手的劍法破綻,攻敵所必救。而無須防守。

    再說氣功。

    獨孤九劍並非不要內力,沒有內力的獨孤九劍,是不可能真正戰勝對手的。

    令狐沖在華山上刺瞎了十五名高手眼睛,那時他毫無內力。

    既然毫無內力為何又能瞬間擊敗十五名高手呢?原因挺簡單,世上的武功高手在對敵中,都是把敢於同他們為敵的對手當作有一定武功的人對待的。所謂有一定武功,是指有一定內力,有一定劍法造詣。

    假如那十五名高手知道令狐沖全然沒有內力,他們只需要把手中的武器胡亂揮舞,只要碰上令狐沖手中的武器,就能用內力把令狐沖的武器震飛,令狐沖必敗無疑。

    在西湖梅莊,向問天讓梅莊四友與令狐沖比劍。他用腳在地上踩出鞋印,以顯示高深內力,並說令狐沖內力強於自己十倍。就是為了掩蓋令狐沖沒有內力,避免梅莊四友憑內力取勝。

    假如梅莊四友知道令狐沖沒有內力,他們之中任何人,只需要以深厚內力設法以手中武器撞擊令狐沖的手中長劍,就必然獲勝。那樣一來獨孤九劍就會完全失去作用。

    所以,運使獨孤九劍,要想戰勝武功高手,同樣是要有高深內力的。

    所以,任何劍法都必須劍氣並重,劍氣之爭沒有對錯,單純注重任何一方面都失之偏頗。

  • 11 # 觀魚兒文靜

    華山劍氣之爭原著說是因為理念不同,然而我們通讀整部小說後,發現“劍宗”也好,“氣宗”也罷,爭的都是華山派的話語權而已。

    也就是說,他們不單單是理念不同造成的分裂,而是在權利的追逐中使得華山派四分五裂,最後只剩下大貓小貓三兩隻。

    這一切到底誰對誰錯呢?

    嶽肅是氣宗的創始人,蔡子峰是劍宗的創始人,兩人本來是親如兄弟的武林高手,一切的起源都是《葵花寶典》。

    《葵花寶典》是幾百年前大內皇宮內流傳而出的一本神功祕籍,寶典中所載的武功,精深之極, 三百多年來,無一人能據書練成。

    這本寶典被莆田系的方丈紅葉禪師得到後,一直私密保管。

    嶽肅認為練習武功講究“以氣御劍”,以氣為體,以劍為用;氣是主,劍為從;氣是綱,劍是目。練氣倘若不成,劍術再強,總歸無用。蔡子峰則認為學習武功的要點在“劍”,劍術一成,縱然內功平平,也能克敵制勝。

    這個時候,他們還只是因理念不同而造成一些分歧而已,再加之他們原本就是同門派很要好的師兄弟,所以並沒有出現因分歧而大打出手的地步。

    所以這個時候的華山派,早已分為兩派,一派為氣宗,一派為劍宗,他們都在爭論不休,到底誰才是正統。

    為了這個正統地位,於是,他們最終還是以江湖人的手段來分個高低了——誰的拳頭大,誰就有理。

    綜上所述,你硬是要問華山派劍氣之爭誰對誰錯,那我只能回答,沒有對錯,只有輸贏,因為他們是江湖人。

  • 12 # 脂肪故事

    華山劍宗氣宗之爭,根本就是一場大陰謀!背後的主謀就是少林和武當!

    華山派的氣宗和劍宗,因武學理念不合發生火併,精英盡失!最終氣宗雖勝,卻也是慘勝。整個華山,除了嶽不群武功高一點,其餘的徒弟不提也罷。華山的整體實力,在五嶽劍派中是墊底的!

    華山為什麼這麼慘?五嶽劍派為什麼始終內鬥不息?魔教為何針對五嶽劍派?這其中有一個天大的陰謀。

    一、《葵花寶典》疑雲

    這部江湖最頂尖的武學祕籍,相傳是前朝太監所著,藏於南少林之中!華山派的嶽肅、蔡子峰來訪南少林,趁機偷看並默記了《葵花寶典》。

    由於時間緊迫,二人各看一部分,回到華山之後默寫出來對照,結果完全對不上,雙方都以為對方藏私,一部偏重劍法,一部偏重內功,分歧由此產生。

    不久,魔教十長老圍攻華山,奪走了《葵花寶典》,東方不敗據此練成了此功。

    既然這部武學祕籍如此重要,嶽肅和蔡子峰是如何潛入南少林藏經閣?又如何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準確地找到這本寶典?又哪裡有時間去背誦?

    難道南少林對自己的機密檔案存放地,居然沒有人看守?防備居然如此鬆懈?二人點燈火看書,居然沒有人發現?這難道不是很反常的事情嗎?

    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南少林是故意讓嶽肅和蔡子峰看到這本寶典的!南少林為什麼要這麼做?

    二、渡元禪師的神祕使命

    渡元是南少林紅葉禪師的徒弟,他發現嶽肅和蔡子峰偷閱《葵花寶典》,就派渡元前往華山。

    《葵花寶典》的原本並沒有丟失,渡元去華山幹什麼?是警告二人不準練葵花寶典?還是要把兩個人殺了滅口?那麼,紅葉禪師憑什麼認為渡元能夠完成這件事?

    更詭異的還在後面!

    嶽肅和蔡子峰因為對寶典有分歧,他們以為渡元肯定精通這個功法,便向渡元請教。結果渡元藉機默默背了下來,由此悟出了練功之法,並將功法記錄在袈裟上,這就是“辟邪劍法”。

    問題在於:渡元還俗後,創立了福威鏢局,鏢局所在地,距離南少林也就兩百里路,騎馬一日可達!林遠圖突然練成了一身天下無敵的武功,難道紅葉禪師猜不出原因?居然對林遠圖不聞不問不管?既然如此,何必又要讓渡元上華山呢?

    所以,讓渡元去華山,也是一個陰謀。渡元還俗後能夠在離南少林不遠的地方開鏢局,並且莫名其妙地練出了一身天下無敵的功夫,這不正好證明了葵花寶典的厲害嗎?

    這麼厲害的功法,誰能不動心?只要動了心,那就好辦了!

    三、南少林的陰謀是什麼

    南少林的陰謀,就是少林寺的陰謀。南少林與嵩山少林同氣連枝、休慼與共,就是少林寺在南方的橋頭堡、情報站。

    他們為什麼會故意放水,讓這樣一部“害人”的寶典流落到江湖上?得到這部寶典的人,均對它視若珍寶,必不示人,魔教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此時的武林,少林與武當,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各掌半壁江山,它們傳承千百年、根深葉茂、高手眾多,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

    然而,江山代有人才出,五嶽劍派、魔教等趨勢崛起,勢不可擋,派中不時出現武功超卓的高手,嚴重地影響到了少林、武當的利益和江湖地位。

    怎麼辦?挑起魔教與五嶽劍派的爭鬥,讓雙方鬥個你死我活、拼得實力大損,自己的江湖地位不得得以保證了?於是少林寺放出風去,讓魔教知道了華山有這樣一部《葵花寶典》。

    最終,魔教最精銳的十長老聯手攻華山,五嶽劍派齊聚華山,魔教十長者身受重傷,卻成功地搶走了葵花寶典!五年後魔教捲土重來,十長老盡破五嶽劍派的精妙劍招!一戰之下,雙方元氣大傷!

    魔教十長老憑什麼搶走葵花寶典?有沒有人暗中協助?嶽肅和蔡子峰在此戰中居然全部身亡,葵花寶典的來處就成了無人知道的祕密,二人是否死得過於蹊蹺?

    少林寺明明知道《葵花寶典》是一部“害人”的功法,他們讓魔教得到這部功法,必然是有用意的!如果能夠練成這部功法,此人超絕的武功必然能夠成為魔教教主!功法中的隱患何時會爆發?

    後面的事情就很好猜想了!

    四、華山劍宗氣宗火併之謎

    嶽肅和蔡子峰得到葵花寶典後,各自按照理解修習,雖然並沒有林遠圖和東方不敗那樣的悟性,武功卻也大進!

    劍宗擁有像風清揚這樣的高手,氣宗卻仍然能夠和劍宗抗衡,說明氣宗同樣也有高手,就算比風清揚弱,也未必弱多少!

    從同一本書裡悟出來的武功,無論是偏向於劍法、還是偏向於內力,都是極為厲害的。要知道,東方不敗僅憑一根細細的繡花針,就盪開了吸了不少內力的令狐沖的獨孤九劍,其內功實在驚人!

    這時候的華山派,雖然分為二宗,但卻因為葵花寶典的原因,整體實力卻有了極大的提升,成為了五嶽劍派的主導。這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少林、武當的利益!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少林的陰謀之一。只有強大起來的五嶽劍派,才有可能與如日中天 的魔教抗衡。雙方實力越接近、打得就越慘烈!

    最後的結果是:魔教十長老盡數喪命,華山劍氣二宗慘烈火併。

    華山二宗勢同水火,難道其餘四派沒有人拉架?難道身為武林正義象徵的少林武當不去排解?二宗中有沒有少林或者武當的奸細在暗中挑撥?

    所謂的武學分歧,根本不是問題!當事人在描述當年往事時,都隱瞞了真相。

    很多事情,不必做得很用力,順勢稍微推一下,事情的走向可能就偏向了另外一條道路。

    結語:少林和武當數十年佈局,終於收穫了勝利的果實,銳不可擋的門派新秀華山派,精英盡失,僅剩嶽不群帶領幾個弟子,在武林中已經毫無分量。

    其餘四派,也變成了只能小打小鬧的二流幫派,之間更是矛盾重重,再也無法對少林武當構成威脅!

    東方不敗修煉葵花寶典,性情大變,從此不理政事,魔教基本上變成一盤散沙,併發生了內亂,無暇在武林中擴張!十長老盡喪,更是極大的削弱了魔教的實力。

    天下武林,還是少林與武當的地盤!一切都沒有改變!

    但是這其中,卻存在著兩個變數。一個是風清揚!一個是令狐沖!如果風清揚大殺四方,少林武當可有人能夠抵擋?如果令狐沖加入魔教,少林武當能睡得安穩嗎?

    然而,最終的結果就是風清揚不知所終,隱居不出,令狐沖變成了少林武當的好朋友。回首其中的一切,不由地讚歎:少林武當打得一手好算盤啊!

    那麼,少林和武當的陰謀,難道沒有人發覺嗎?當然有!他就是一把胡琴、流落江湖、冷眼看這江湖世間的莫大先生!

    莫大是看透了,心傷了,僅此而已。

    任盈盈是看穿了,心累了,有歸宿了,放手隨它去吧。

    令狐沖是傷透了、灰心了,得佳人相伴,自行療傷,退隱江湖!

    這天下武林,爭來爭去,誰又是真正的贏家?

  • 13 # 待鹿車

    金庸武俠中所有大高手同時都是內功高手,而有內功沒招法的大概只有段譽和覺遠。段譽有內功而時靈時不靈,會招數內功不靈時等同於無。覺遠會使內功而完全不會招數。而虛竹和張無忌也都有從高深內功而不會使用到會使用的過程,可以看出只會內功可以扛揍,會招數才可以揍人,也就內功為體外功為用的關係。體用的關係可以比喻為硬體與軟體,二者缺一不可。具體到笑傲江湖中的華山派,從風清揚的理論看,劍宗崇尚的是隨心所欲,而氣宗崇尚的是規矩和標準。從笑傲江湖是政治寓言的角度看,劍宗代表了“自由”,氣宗代表的是“平等”。自由平等歷來是兩種相互矛盾的政治訴求。在蘇聯解體以前歐美資本主義是自由國家的代表,蘇聯社會主義是平等國家的代表。蘇聯解體美國獨霸可以說是劍宗贏了氣宗。其實美國在二戰後吸收了很多社會主義和納粹德國的優點,比如提高社會福利、全民醫療等改革,而蘇聯始終追求全民平等的計劃經濟,這才是美勝蘇敗的原因。但是美國畢竟是資本主義國家自由始終是基本國策,而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學習了美國的市場經濟,但基本國策還是社會主義的。中國的發展有目共睹,中美差距日益縮小,假以時日中國反超,將是氣宗勝劍宗的證明。

  • 14 # 雲中之筆

    雲中答題,相互學習。

    想要讀懂這部“名著”的首要一條是:“欲練神功,引刀自宮”。所以,在這裡科普一下《葵花寶典》是一部男性讀物。

    在最早期的版本中,《葵花寶典》是由一對夫妻合著。因為男方名字中有一個“葵”字,女方名字中有一個“花”字,所以稱之為《葵花寶典》。這對夫妻原本相互恩愛,後來不知因為什麼事情反目成仇,於是各自創出了半部寶典互相剋制,有點像《神鵰俠侶》的王重陽與林朝英。所以《葵花寶典》分為兩部分,一為乾部一部為坤部,江湖中亦有人將之稱為“天書、地書”、“陰錄、陽錄”。《葵花寶典》與華山派的“紫霞功”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笑傲江湖》·三十章

    從少林方證大師的話中得知,華山的劍氣宗之爭便因《葵花寶典》而起,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

    話說一百年前,江湖流傳的《葵花寶典》落到了莆田少林寺方丈紅葉禪師的手裡,按說習武之人見到祕笈那會一探究竟,但紅葉禪師參悟多年直到逝世,也沒有修煉寶典上所載的武功。後來華山派的嶽肅和蔡子峰,去莆田少林寺做客,機緣巧合偷看到了《葵花寶典》,因為時間倉促二人各記取了一部分。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這世界上最難揣測的非幽冥鬼神,也不是風雲變幻而是那人心。

    渡元禪師上了華山,嶽蔡二人以禮相待,對偷看《葵花寶典》之事也供認不諱,一邊深表歉意一邊請教寶典上的武學。聽嶽蔡二人背誦寶典上的內容,渡元並不點明只是隨口的解釋幾句,心裡卻在暗自記憶。在華山之上住了八日渡元禪師才離開,卻沒有回到莆田少林寺。後來紅葉方丈收到徒弟的書信,稱自己六根未退決心還俗,已經沒臉再拜見師父了

    後來,華山掌門傳到了氣宗嶽不群手裡,以氣宗為主流的華山派,也得到了江湖的認可。而劍宗自玉女峰決鬥失敗後歸隱中條山,主要代表是封不平、成不憂等人。

    當初嶽蔡二人在匆忙中,各看了一部分《葵花寶典》,回到華山相互背出來時卻驢脣不對馬嘴,都各執己見咬定對方對錯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二人互相猜疑,認為對方都沒有背出真正的內容。說重氣或重劍都對,因為《葵花寶典》就是上半部分練氣,下半部分練劍。

    ——《葵花寶典》

    氣者命之主,形者體之用。這氣就是煉氣而形就是劍,葵花寶典氣共有四重境界,劍分七十二路。所以,嶽肅說以氣為主的嶽肅與以劍為主的蔡子峰都沒有錯。恐怕二人早已是明合暗鬥,只是一直沒有機會撕破臉皮,藉此寶典之事各自為由罷了。

    從最後的結果看,以煉氣為主的嶽不群執掌華山派掌門,在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一手“紫霞神功”在五嶽中僅次於嵩山派,為人處世還博得了“君子劍”的美名。劍宗封不平在左冷禪的指使下,重上華山爭奪掌門之位,嶽不群以內力震斷魯連榮的長劍。

    嶽不群感到魯連榮接連運了三次勁,微微一笑,收起長劍,交還給勞德諾,魯連榮劍上壓力陡然消失,手臂向上急舉,只聽得當當兩聲響,兩截斷劍掉在地下,他和嶽夫人手中都只剩下了半截斷劍。

    ——《笑傲江湖》·十一章

    世間事,本無對錯;世間人,本無適合。對錯在人,適合在人心。

    風清揚是劍宗高手,原本可以將“獨孤九劍”傳給劍宗後人,這樣打敗氣宗易如反掌。但為何偏偏傳了氣宗的令狐沖。因為無論當初的嶽肅與蔡子峰,還是後來的嶽不群與封不平,其實他們都錯了,單純的重氣或者重劍都是錯誤的,更準確的說是片面的。而華山因此引發了長達幾十年的門派之爭,更是大錯特錯。

    古人云: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不是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耳其模仿美國四處惹是生非,今後會成為一個地區霸權主義國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