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楚留香202
-
2 # 劉醫生的範老師
他們不是不喜歡校服,只是不喜歡一樣。
什麼東西被強制統一了,都會被這些小鬼們抵制。
不信,你試試製作班服,跟別的班不一樣,他們的排斥情緒是不是就會少很多?
如果有可能讓他們自己設計自己的文化衫,儘管巨醜,他們也願意穿著。
這是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就是不想和別人一樣。其實我覺得倒不是因為校服多麼不好看。
等他們畢業了,就覺得校服其實也挺好看的。
-
3 # 東明神墨
中國學生對校服深惡痛絕,似乎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嚴重。至少在我中學那些年,絕大多數同學以穿校服為恥的,每次穿著它走街過巷確確實實都會感覺到深深的自卑和害臊。大家為了不穿或少穿校服想盡奇招、百般耍賴,不惜付出校內處分和通報批評的代價。原因或許很多種解讀,但醜一定是首要問題。
校服誕生在何時何地眾說紛紜。如果無限上溯,孔子對學生的著裝就有明確要求。但作為現代制式校服的起源,坊間一般有兩種說法,一說誕生在日本,一說誕生在歐洲。而原因都是一樣的,因為戰後經濟吃緊,為使拮据家庭的孩子不因著裝而自卑、富裕家庭的孩子不因著裝而炫耀,故而規定統一著裝。
如果說這個原因屬實,雖然非常簡單粗暴,但情感上也可以理解。所以直到今天,人們說起校服的功用,首先想到的還是“防攀比”。防攀比為的是讓窮孩子不自卑,然而防攀比防到所有孩子都自卑,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矯枉過正脫了褲子放屁呢?作為有著“要窮大家一起窮”的打土豪傳統的國度,我們嚴重扭曲了防攀比的意思,使其變成了“要醜大家一起醜”。
學生制服是要樸素大方,但樸素大方跟醜是兩碼事。
日本,是最重視校服的國家之一,幾乎已經成為國民文化的一部分。大和民族歷來享受制服這種身份符號帶來的社會認同感,所以盛產各種制服誘惑。學生自願穿校服的比例非常高,甚至延續到畢業以後。他們把校服當做一種潮流的風向標。日本的校服,男生以詰襟為主,女生則有水手服和西裝百褶裙兩種。他們就既做到了樸素大方,又做到了美觀。
日本人有這種精緻審美的傳統,以及將細節做到盡善盡美的工匠精神。而且,日本校服的男女風格非常明顯,男生制服陽剛大氣,女生制服嫻雅可愛,有助於在青春期樹立健康的性別意識。而中國的校服,男女基本同款,不但完成了“均貧富”,還完成了“去性別”,這或許跟文革時代男男女女綠軍裝的傳統有關?我瞎猜的。
總之,我覺得這不是審美能力的問題,主要是審美態度的問題。我們國度的審美不過關大概是歷史遺留問題,態度上的得過且過是根本原因。
有人說,我們的校服之所以又醜又廉價,因為我們總體上沒什麼錢?這個理由
-
4 # 華語巧言
以我家孩子為例我以為有以下原因:
一,校服都偏肥大,不合身,這應該是最主要的原因。但這也沒有辦法,因為一次校服要穿兩三年,孩子也長的快。所以訂校服時都會先按大的定。我家的就是一年級定的160一直穿到四年級,就三年級穿的正好了點,四年級又重新定一套175的,因為我家孩子從小就又高又壯,現在六年級了,校服又不行了,短了,肥瘦還行。褲子成了九分褲。但因為馬上畢業了,校服也就是有什麼集體活動時穿,就想湊合一年吧。馬上初中了再定。
二,樣式不是流行的,很多校服都是以運動服為參考的,女的穿不出來優雅的美感,男的沒有帥氣的質感。有的私立學校或許有英式或韓式西服套裝還好看點。
三,現在孩子成熟比較早,總想個性一點,與眾不同才好,所以千篇一律的校服就不受待見,尤其大一點的孩子更是有自我。不到萬不得已孩子都不想穿。
-
5 # 鈺哥plus
校服從心裡上可以看出,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和別人撞衣服,大陸大部分的校服都是比較單一,大家都是一樣的衣服,突然穿自己的衣服別人和別人顯得不一樣,滿足他們的虛榮心
回覆列表
一:沒校服。(部分最近轉學的,或部分高一新生校服尚未到位的) 答二:校服在教室裡。此部分學生平時穿校服僅僅是為了應付日常行規檢查,一旦檢查結束後,校服很快就會被“珍藏”在抽屜裡。 如果現在進行一項關於願不願意穿校服的調查,估計十有八九的學生都會選擇不願意的。 然而,學校基於管理方面的考慮,往往要求學生必須要穿校服進出校門,雖然有點違背了學生自身意願,但也算是情有可原的。 大多數學生雖然內心極不情願穿校服,但也會迫於學校的政策而無奈的穿起校服。 學校領導也是用心良苦,為了讓學生能穿校服,就把這個任務壓到班主任身上,每天對班級學生是否穿校服納入班級五項競賽當中,可憐了班主任,天天得往班級裡竄,檢查是不是每個學生都“自覺”地穿上校服,萬一遇到一兩個沒配合的學生,還得苦心婆口地詢問原因,實在忍不住批評上幾句,師生矛盾有時就這樣產生了。 在與學生的交談過程中發現,學生不喜歡穿校服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校服顏色和樣式過於單調。如今的校服主色調以黑白為主,最多再添以部分紅色,款式以運動服為主。對於如今喜歡彰顯個性,追求與眾不同的90後的學生來講,顯然是屬於落伍了,根本無法體現出自已的特點。 二、校服質量較差。由於如今的校服基本上是由教育局統一組織招投標,再由學校的法人代表(基本上是校長或總務主任)與校服生產商簽訂協議,校服費由學校代收。發到學生手上的校服質量基本上不太好,穿上幾次並經水洗後,校服就會褪色,且萬一用力,就會出現裂縫,有時會發生十分尷尬的窘事。 三、校服過於顯眼,容易暴露身份。受生源限制,學校裡有部分學生的行規不太好,經常上營業性網咖上網。由於學校經常會組織相關教師到一些網咖去檢查,穿著校服時會很容易暴露目標。另外還有部分男女生交往過於密切,他們有時會在校外表現得十分親暱,而一旦穿上校服以後,顯然會受到約束。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也許關於校服的爭論還會繼續下去,在方便管理的同時也許扼殺了學生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