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小運呀

    透過需求側創新,解決供給側難題。

    供給側改革的難題有兩個方面,產能過剩與需求錯配。很多人認為,產能過剩是經濟危機的罪魁禍首,必須在供給側淘汰落後產能。其實,企業生產的不是消費者需要的,是供給側產能過剩的重要原因之一。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在自己的一篇文章《把資本主義倒過來》中曾舉過一個例子:

    有一千個人在夏天的時候就想到在冬天的時候要買一件某種樣子的羽絨衣,他們一起寫了一個聯名的訂單給到一個生產廠商,並願意按去年的價格出 10% 的訂金。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工廠是願意給他們 30% 的折扣的。因為工廠從他們的聯名訂單裡獲得了一個工廠原來不具有的一種需求的確定性。

    這個例子就是“以需定產”。透過在需求端的創新,讓生產商知道自己要生產多少商品,這就很好的解決了產能過剩的問題,從而節約大量成本。

    前幾日,去潮州松發陶瓷廠參觀,這家以出口、代工為主的企業剛剛加入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工廠負責人盧少鑫表示:“以往由於需求資訊滯後,工廠只能盲測產品,很容易造成新品積壓。如今有著需求資料支撐,松發開始深入研究不同消費者多樣性的需求。”

    當前的經濟形勢下,許多專注代工、外貿的中小製造企業都面臨外貿單減少,國內品牌卻未能建立的矛盾。而中小製造企業關係到70%的就業,全國上下都在為這些企業的生存想辦法。

    拼多多提出的“新品牌計劃”,打通了生產端與需求端之間的資訊流;全程監督,以實現商品的全鏈路追溯,確保產品品質;對參與“新品牌計劃”的優秀企業,進行流量扶持。

    透過這個計劃,可以將那些代工企業、白牌廠變成擁有自主品牌的品牌商,並在拼多多的平臺上獲得源源不斷的穩定需求,從而解決供給側改革導致中小製造業倒閉破產的難題,最終實現幫助製造業轉型,穩定就業的大目標。

    2

    透過新電商模式,創造內需。

    很多人認為,中國的消費者潛力已經被挖掘的差不多了。事實上,遠遠沒有。從阿里、京東的資料來看,他們確實在活躍使用者數、GMV上都在增長放緩,甚至停滯。但是拼多多卻出現幾百倍的高速增長。

    拼多多的增長正是社交屬性所帶來的。2011年微信誕生,移動網際網路開始普及,大量從未接觸過網路的人口開始透過微信上網。當其他電商平臺將網民紅利吃得差不多的時候,這群從使用微信開始上網的人群卻被無情的擋在電商之外。

    這群人即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比如,農民、個體戶。他們發現自己在天貓、京東上開店的技術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和資金投入都太大太大,這時候拼多多來了,開啟了“農村包圍城市”戰略,推出“一起拼農貨”活動。把新鮮的農產品,從產地直接賣到全國各地。

    在中央經濟會議的報告中提出“要重視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注重解決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把他們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

    顯然,拼多多正在利用需求側創新帶動中國農業的改革,幫助農民增收。

    這群新網民不會用天貓,不會用京東,但是他們會用微信。透過微信直接完成購物,並透過分享和拼單享受折扣。

    拼多多的新電商模式讓這群網際網路新增使用者迅速變成電商使用者,在原有的2億電商消費者的基礎上,再增加3.86億使用者。更重要的是,這3億多使用者與此前傳統電商中的使用者很少重疊。

    把農貨從地頭賣到全國各地,把新網民變成新電商使用者,拼多多透過社交屬性,利用極低的宣傳、教育、拓展成本把中國縱深極大的消費市場炸開一個口子,讓商業紅利迅速流向這塊處女地,無論是雲貴高原的山區,還是東部沿海的村鎮。

    3

    讓供應鏈真正迴歸C2M。

    為什麼拼多多上的商品這麼便宜?比如,出口歐洲的三隻保鮮碗,零售價19歐元,而在拼多多上做到了19.9元包郵。

    在沃爾瑪、家樂福裡售賣的掃地機器人,價格高達1000多,為何拼多多上的同功能掃地機器人只要288元?

    為何超市裡大蒜賣到10元一斤,而拼多多上2元就能買到?

    很多讀者可能會說,這是因為質量差。其實,這只是一種非常主觀的認知。之所以做到低價的最重要原因是:讓供應鏈迴歸到 C2M。

    傳統線下零售業的供應鏈條包括,生產——物流倉儲——分銷——終端——消費者,一共至少五個環節。傳統電商的供應鏈條包括,生產——品牌方——代運營——物流——消費者,也是五個環節。那麼,拼多多所打造的新電商供應鏈條有幾個環節呢?生產——物流——消費者,一般是這三個環節。

    每多一個環節就多一次漲價,每次至少要漲20%,五個環節下來,價格就不只翻1倍。

    比如,蘋果在地頭的採購價最低0.8元一斤,到了超市裡最少也要3元一斤,翻了將近4倍。

    新電商減少了供應鏈的環節,所以節約了成本,最終體現在商品價格上就是便宜,而這背後是靠C2M來實現的,意即Customer-to- Manufactory(顧客對工廠)。

    C2M的概念源自2011年德國提出的工業4.0,旨在將人、機器和資料連在一起後,去掉所有中間流通環節,實現商品的“個性化需求和平價高質”。

    首先,拼多多的爆品模式,讓單款個性產品的需求量瞬間爆發,實現以需定產。廣東潮州的松發瓷器廠做的19.9元包郵的保鮮碗,上線兩個月就賣掉14萬隻。有了穩定且準確的需求,企業就可以批次生產。

    有個資料是,如果一個窯爐全都燒製這種碗,效率提升30%,良品率也大幅提升。企業直接就降低了成本,所以表現在價格上,就是低價了。

    其次,透過直播,讓商品的生產、製造環節透明化、可追溯,從而保證品質。現在想要參與拼多多“新品牌計劃”,都必須接入拼多多的直播平臺,向消費者做直播。這是一種宣傳,更是一種對品質的監督。

    再次,以更低的流量成本獲取使用者。很多開過網店的人都知道,在傳統電商平臺開店的成本極高,其中最重要的是流量成本。不花錢買廣告,就沒有銷量。

    拼多多的新電商模式,徹底放棄了流量思維,而是採取“口碑思維”。你想買這個商品,就分享給親朋好友,一起湊單購買更省錢。這個湊單的社交過程,就是口碑傳播過程,商家不需要購買流量,也能獲得大量訂單。

    由此,透過C2M模式,大幅減少了供應鏈的環節,提高效率。透過以需定產、直播技術、生產追溯、新電商模式、大資料技術等讓商品即能做到個性化又能實現平價高質量。

    結語

    站在時代的風口上,成為時代弄潮兒,是企業高速增長的秘訣。“供給側改革”和“擴大內需”是中國當前最大的機遇,企業都需要認真思考自己能夠在這個大趨勢中擁有的機會。

    拼多多逆週期、逆行業的高速增長,正是見證了“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永遠的企業”這句名言。

    在其帶動下,京東、蘇寧、淘寶都在搞類似的拼購模式,可謂是百花齊放。我覺得競爭的關鍵在於,如何真正從製造企業、田間地頭這些源頭上去推動C2M供應鏈模式,而並非打價格戰。

    若能真正沉下心,彎下腰去把C2M落到實處的平臺,最終會在競爭中獲得勝利。(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何大廚炒蝦仁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