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銀大頭

    蔥薑蒜,是我們華人廚房常用的調料菜,但很多人在使用的時候,可能都是胡亂放的,並不能精確地知道每道菜究竟該放哪幾樣更好。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老規矩,我們必須對大蔥、生薑、大蒜的特性進行深入分析,才能夠在實際應用中去更準確的把握。

    不過,我這裡所說的特性,僅僅指的是烹飪學中的特性,而不包括功能學,或者說是中藥學上的特性,因為關於蔥薑蒜的功效和藥用價值的文章太多了,咱們就沒有必要再去贅述了。

    好,廢話不多說,咱們還是直接上乾貨,從烹飪學的角度來說,大蔥的主要作用就是“除異增香”,生薑的主要作用就是“除異增鮮”,而大蒜的主要作用則是“除膩增香”。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你這都是什麼玩意,又是一套一套的,四字真言都用上了。大家別急,看過我以前文章的人都知道,作者從來都不故弄玄虛,更不會在網上胡亂拉一些東西拼湊一篇文章來糊弄人。

    我要告訴大家的,都是餐飲從業(開店)多年反覆研究實驗的成果,可以說都是壓箱底的東西,一般人我真不想告訴他。

    說大蔥是“除異增香”,“除異”就是去除食材中讓人不適應的異味,比如肉類的腥臭味,而“增香”就是可以和食物相互作用,產生一種讓人食慾大振的芳香味。

    同樣,生薑的“除異增鮮”,其中“除異”的功效和大蔥類似,只不過它的這個功效還要更強烈一些,而“增鮮”顧名思義就是增加食物的鮮味,這是和大蔥的不同之處。

    最後說大蒜的“除膩增香”,“除膩”自然就是指讓本來油膩的食材,吃起來感覺不那麼油膩。而大蒜相比大蔥、生薑而言,這方面就有更強烈的功效,不管你多肥的肉,只要加上蒜泥一拌,立馬變得清爽適口,讓人吃起來欲罷不能,比如蒜泥白肉。

    說得直白一點,自然是你所烹飪的食材,需要除異就用蔥姜,需要增香就用蔥蒜,需要解膩就用大蒜,需要增鮮就用生薑。而如果一種食材,恰好需要其中的兩種或以上功效,你蔥薑蒜聯合使用就行了。

    有人又會說了,你這也太籠統了,能不能具體一點,但作者想說的是,中餐的品類實在太多了,在一篇短文里根本沒辦法去更具體,只能說出一些原則和舉出一些典型例子。

    對於蔥薑蒜的使用,有一個總的原則,就是素菜尤其是清炒蔬菜儘量少用或不用蔥姜,一般只用大蒜熗鍋增香就行。這是因為,大部分蔬菜並沒有什麼異味,而且本身就是清香的鮮味十足的,自然就不需要再去用蔥姜除異、增香、增鮮了。而且,如果用不好還會把大蔥、生薑本身的異味帶給蔬菜,反而不好吃了。

    但這個也不絕對,有些蔬菜就和大蔥或生薑有著天然的親和力。比如,拌蓮藕放點薑末味道就會更好,不放就會顯得有點寡淡;而炒苦瓜就適合放點蔥段熗鍋,否則苦澀味就壓不住;炒綠豆芽就適合大量放蔥才更更香;炒黃豆芽蔥薑蒜都要放才能壓住它的豆腥味,並把豆香味徹底激發出來。

    有別於蔬菜,對於肉類的烹製,就要蔥薑蒜火力全開,大刀闊斧地使用了。尤其是生薑,如果你煮肉、炒肉不放,那個血腥味就容易壓不住,而且做熟的肉吃起來也沒有新鮮感。

    而對於大蒜,前面說了,主要作用就是解膩,對於脂肪含量高的肉類,自然是也少不了。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燉煮肉類的時候,不會直接放入大蒜,這是因為大蒜在煮熟後就失去了原來的功效,不但起不到“除膩增香”的作用,還會在湯裡產生一種讓人不適的蒜臭味,也就適得其反了。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明白蔥薑蒜的使用方法了吧?當然,具體到一些菜餚的製作,尤其是那些葷素搭配的,還要根據食材特性、成品味型,甚至個人口感來具體決定用法和用量,這就需要廚師的豐富經驗了。

    彩蛋:蔥花最適合炒蛋,可以說是把大蔥的“除異增香”發揮到了極致。

  • 2 # 73神牛

    中式烹調裡有一個很關鍵的步驟,這就是炒香爆鍋料,利用爆鍋料的香味,來給食材増香去異味,如果炒菜時缺少了爆鍋這一步,很多菜出品以後香味都會大打折扣。

    蔥薑蒜和幹辣椒堪稱廚房調味“四君子”,這幾味料幾乎家家戶戶的廚房裡都能找到,尤其是蔥薑蒜這三味料,不僅在爆鍋時會用到,在烹製大多數美食時都會用到,主要就是利用這三種食材遇熱後會揮發出香味,而且穿透力也強的特點,來給菜餚增添味道和去除異味。

    蔥薑蒜爆鍋據說是八大菜系之首——魯菜的發明,也正因為如此,魯菜也成為了八大菜系中唯一的源髮菜系,而且也深刻的影響著其它的菜系。

    蔥薑蒜該怎麼樣用最好?

    一,蔥薑蒜要根據其成熟度不同和受熱程度不同來食用

    廚師界有句俗語“姜長,蒜短,蔥中間”,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姜的耐高溫程度比較強,因此可以最先入鍋,蒜的耐高溫程度不行,爆鍋的時間要短一些,防止炒糊出現苦味和異味,而蔥的耐高溫程度和受熱時間位於姜蒜中間,所以蔥要在爆香姜之後放。

    蔥薑蒜的爆鍋順序除了要按照油溫的高低選擇入鍋順序以外,烹製其它菜品也要遵循這個原則,比如燉湯時可以姜可以在湯裡多呆一會,而蔥煮上一段時間就要撿出來,因為它的味道已經利用完,放久了反而會有蔥臭味,而大蒜最好放了以後就出鍋,這樣可以發揮大蒜的味道,這就是為何很多菜在出鍋時撒一把蒜末調味的原因,還有就是很多需要“倒熗鍋”的菜,都是菜成熟後撒上蒜末淋熱油的原因。

    二,根據不同的食材特性來使用蔥薑蒜

    蔥姜跟大多數食材都是百搭的,所以蔥姜在很多菜的烹製都會用到,不過對於本身就有蔥的味道的一些菜餚,蔥就無需投放了,比如韭菜和蒜薹這些菜,因此有俗語“蔥韭不相宜”,所以像韭菜餃子之類的食物就無需新增蔥了。

    大蒜特別適合素菜,很多素菜簡單的用大蒜爆炒就會非常美味,不過久燉的菜,以及一些油炸的菜,蒜就要少放或乾脆不放,或者一些本身食材就特別鮮美,主要是為了吃食材本味的菜,都是不能放蒜,就像一些老百姓常說的“魚不相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結語:

    廚藝是一個需要不斷實踐和摸索的過程,蔥薑蒜的使用也沒有一定之規,但是要根據其根據本身的特性,以及自己烹製的菜餚所要突出的味道來決定是否使用和投放的量。

    用好蔥薑蒜,廚藝肯定會進步不少,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多多實踐和操作,就能熟練的掌握蔥薑蒜的用法和用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培養要講究規律性,孫穎莎與蒯曼之間,有何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