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泉浴鹿
-
2 # 趙雲214402335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從一開始就是以自我家族為中心,廢除千年的分封制和殉葬制又被朱元璋啟用,他的制度就是讓他的後世子孫永遠富貴,死後也要享受榮華,在這個思想作祟下,普通農民能好嗎?建立東廠西廠錦衣衛等特務機構就是監視官員和普通老百姓的,老百姓沒有自由,如果路上有三人同行就得抓走,由於朱元璋的子孫都被封各地藩王,並且他們都可以世襲,所以導致藩王越來越多,導致明朝後期國家財富都掌握在藩王手中,國家發生自然災害,即使想賑災也拿不出那麼多錢來,導致明朝末年餓殍遍野,並且發生了罕見的人吃人,這樣的政權不亡也就沒有天理了,朱元璋建立的制度一開始就沒想到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清朝雖然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但是縱觀整個大清,沒有發生大的農民起義,只有清朝末年發生了太平天國起義,太平天國起義還不是官逼民反,他們只是利用宗教而形成的規模,在清朝漢族官員效忠清朝大多數沒有被百姓唾罵,反而對他們津津樂道,清朝在賑災方面也是力度非常大的,只是官員太腐敗,老百姓得到的實惠反而很少,在愛民方面,清朝皇帝要比明朝皇帝更仁慈,乾隆雖然後期昏庸,但是在治理黃河,河南災情方面都下了很大氣力,道光雖然無能,但是他是最節儉的皇帝,他們都是真心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但是貪官橫行,他們也無力迴天,
-
3 # 愛國主義繼承者
毫無疑問,是明朝對老百姓好!別的不說,明朝能給老百姓人格,尊嚴,不把老百姓當奴才,這一條就註定了比清朝好得多;再加上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設立了養濟院、惠民藥局、漏澤園更證明了明朝對老百姓比清朝好的多。
-
4 # 大俠行走天下之超然
關鍵在於土地經營政策,明朝後期,大量良田沃土被擱置無人耕種,因為除了豪強貴族皇家宗室的劃出的私人地面,征服直接管轄地的普通百姓已耕種不起了,被官府盤剝太過,民不聊生,流民四起,而這到了清朝一切都被緩解,除了新貴們有部分跑馬圈地行為也被及時制止,流民被鎮壓,則土地重新獲得利用,舊貴族歸零,再加種子革命,改土歸流開發邊疆,總的情況一時好了許多,清政府更繼承部分明朝政策,管理法度也繼承延續於明朝,清承明制,保持了社會基本穩定,總的講,清朝比明朝社會層面被改善還是很多的,所以才有了清初人口的大爆炸。
-
5 # 風疏煙末
說這話得先了解所謂的“老百姓”的範圍是怎樣界定的,從古至今封建王朝對百姓的定義都是士大夫階層。從沒把你小民當百姓。從這點來說,明朝“百姓”身份地位高一些。
-
6 # 意誠網路服務
明朝好。明朝把百姓當人,清朝把百姓當什麼大家都懂
-
7 # 半飽書生
這事情沒辦法很籠統地來說。
明朝前期,對老百姓是很好滴。即便是朱元璋創立的如錦衣衛等特務機關,也是用來針對官員而非百姓的。洪武,建文,永樂,宣德這些年代,民生始終是明朝的第一大政方針。即使靖難之役打得昏天黑地,也始終是燕王與建文帝之間的區域性戰爭,並沒有發展成為大範圍的全國性戰爭。
但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們,可能舒服日子過多了,就越來越不拿老百姓當回事了。玩豹房的正德,玩丹藥的嘉靖,玩失蹤的萬曆,玩木工的天啟,玩繩子的崇禎...一個比一個奇葩。大明最後的崩塌,皇帝的不務正業要佔一半的原因。
而清朝前期,對老百姓是很壞滴。因為八旗入關後遭遇了很多激烈反抗,所以在揚州,嘉定等地搞出了很多屠城事件,造成大量傷亡,來震懾百姓。
但到了康熙,雍正時期,安撫戰爭創傷,恢復生產,就成了清朝的首要任務。所以這個時候全國百姓的日子逐漸好過,到了乾隆時代,一度達到了輝煌繁榮的景象。此時的老百姓生活,應該算得上是明清兩朝之間最好的。
只是相對西方透過工業革命進化後的列強而言,這個“繁榮”就實在是太虛了。所以乾隆之後,清朝也走起了下坡路,尤其在列強入侵後,各種不平等條約的賠款,加之開始擺爛的清廷更加奢靡無度,全都成為各項強加在百姓身上的苛捐雜稅,導致整個中國和中國百姓,一起進入了末代封建王朝的“至暗時刻”。
-
8 # 壞壞的善良人
我感覺現在的新社會對老百姓最好
-
9 # 萬歲1148858845
當然是明朝百姓更加幸福且有尊嚴,權利,大家讀讀晚明耶穌會教士在中國的遊記,再看看乾隆皇帝時代英華人馬戈爾尼爵士的回憶錄,二者對比下,明朝的中國就是一個接近現代社會的富裕文明的社會,反觀所謂的康乾盛世簡直就是人間煉獄
-
10 # 奢萬
明清對百姓都不咋地,各有各的壞法。
明行海禁,逼反海邊百姓;課重稅,逼反天下流寇。。。
清禁中華衣冠,殘忍無道;奴化百姓,倒行逆施。。。
壞的方向不同,很難比較出個輸贏,只能說難兄難弟,一路貨。叫我選,我是一個都不選,未成年人才做選擇題。。。。
-
11 # 風之動
清朝好得老百姓幫侵略者運送物資
-
12 # 五號地平線
“明”朝最“暗”,“清”朝最“濁”!對於老百姓明朝清朝是一樣的!沒區別!
-
13 # 看山一醉鎮邊樓
各朝各代對待百姓好不好,人口其實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先說說明朝初年的人口,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在六七千萬,頂到頭一個億。那麼明朝末年呢(清軍入關之前)?有專家還說在一個多億。那麼問題就來了,明朝經濟社會發展一直停滯不前嗎?當然不是。
其實明朝初年的人口數字還是靠譜的,明末的人口數字是有問題的。
據統計,從宋太宗到宋徽宗129年裡,人口年平均增長率達到9%,人口已接近一個億。明朝的社會穩定程度顯然超過北宋,人口數量一定會大大超過北宋。
有心人提出,明朝當時戶數大概只有人口的1/10,就是說一家有七八個人,這是因為當時統計人口是按“丁”計算,只按照一個納稅人統計。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來算,明末統計人口如果是7000萬~8000萬,實際人口就應該乘以七八倍,就是五六億。
近年來,經過學者們的反覆推算,明朝末年人口其實在4個億。我看過一篇文章,將明末的人口分析得非常嚴謹和準確。這裡就不累述了。
18世紀初,清朝康熙在位近40年的時候,全華人口統計為1個億。到了乾隆27年,人口統計達到2個億。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明清換代,有3個億的人口消失了。
寫到這裡筆者突然想到從康熙到乾隆年間的文字獄,到了乾隆年間文字獄達到了巔峰及變態髮指的程度。這是為什麼呢?滿清到底要掩蓋什麼呢?
有關南明歷史的真實記憶幾乎被抹殺的一乾二淨,張獻忠被當了屠戮四川的背鍋俠(當然他本人殺性確實太重,有這個潛質)。
此刻, 突然又聯想到兩件事:第一,《揚州十日記》一直不為世人所知,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將從海外帶回中國, "希望使忘卻的舊恨復活,助革命成功" ,揚州十日才廣為流傳;第二,蒲松林的《聊齋志異》裡記載了一個較為恐怖的故事,名字叫《野狗》,故事較短,匆匆就煞尾了,讓人浮想聯翩。想想蒲松林在寫這個故事時的恐懼遠遠大於故事本身的恐懼吧。
這些,其實緊緊只是冰山的一角,川渝也只是冰山的一角!
其次,我們再說說所謂的乾隆盛世。
不少人喜歡誇乾隆年間的人口增長,說什麼是個奇蹟,社會經濟發展迅猛之類的,什麼文字獄是殺文人,但滿清皇帝是多麼多麼熱愛自己的子民云云。
其實清朝康乾年間的快速發展是站在明朝的肩膀上的。
明朝末年實際的耕地面積已超過14億畝。據歷史記載明末農耕技術已高度發達,江南地區畝產可達到五六百斤,北方地區也可達到兩三百斤。乾隆年間出現人口飛速增長的原因主要得益於明朝在200年間對江南大規模開發的成果,明朝江南大開發遺留下的耕地,養活了乾隆時期的3億多人口。前面我們知道,明朝末年,其人口就達到了4億。
還有另一個說法,明清時期,美洲的玉米和番薯大量引入中國,這或許也給乾隆時期的人口爆炸式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客觀條件。
然而在進攻江南的時期,清軍對江南各城市進行了無差別化清洗,導致絕大多數江南手工業者被屠殺殆盡。最終明末的手工業體系徹底崩潰,到了滿清時期,中國只能以茶葉和生絲作為出口產品。
乾隆年間,英國使團來到中國,透過日記真實記錄了所謂的乾隆盛世。他們一路上看到的不是繁華的鶯歌燕舞,而是觸目驚心的貧窮。最終一個英華人在日記裡寫道:“這是一個華麗的廢墟,上層生活和平民百姓的生活差距太大了。。。。。。所謂的盛世,無非是給外界的一個假象罷了。”
所以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得出結論:康乾盛世是滿洲貴族、漢族官僚、土豪劣紳的盛世,這個盛世和平頭老百姓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清朝對百姓好不好,人民說了算。
乾隆剛剛將位子傳給嘉慶,白蓮起義就爆發了,嘉慶有些點兒背,替老爹背了一次鍋。
為了鎮壓白蓮教起義,嘉慶整整花掉了2億兩白銀,創造了中華帝國曆史上戰爭花錢最高的記錄。
1820年,嘉慶在焦慮中終於合上了雙眼,乾隆年間是不是盛世或許只有他這個當兒子的心裡最清楚。撲滅白蓮教起義花光了7000萬兩白銀,這是他老子乾隆積累的全部財政盈餘。所以一下子又回到瞭解放前。中央和地方財政出現了大面積的虧空。
這個在滿清封建帝王專制和腐敗官僚體系的包裹下的古老東方,早已喪失了昔日的活力和輝煌。在不遠的時候她將被西方的炮火洞開門戶,此時人們才發現,貌似固若金湯的城牆竟那麼的千瘡百孔、不堪一擊。
-
14 # 明犯強清者雖遠必賠
清國豬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大屠殺、廣州大屠殺、南昌大屠殺、大同大屠殺、濟南大屠殺、湘潭大屠殺、四川大屠殺等等!曾剃頭又屠殺安慶、天京等地!將中華幾千年財富土地送於洋人倭奴,對百姓好在哪裡?
-
15 # 我在大洛陽
對於普通農民來說,清朝比明朝好,有攤丁入畝。對於知識分子來說,明朝比清朝好,沒有文字獄,文化氛圍很寬鬆。
-
16 # 自強不息輪船JR
明朝對老百姓好得很,好得都被自己的老百姓推翻了,你說那些造反的人是不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哈哈哈
-
17 # 縱橫雜論
清朝由女真貴族建立王朝後,把人分九等,漢族人處於分層的下層,滿族人幼則稱漢人為奴才,有些漢族高官雖貴為一品,在滿族官員、王爺、貝勒面前仍被稱為奴才,同時歧視技術人才,分封各地的滿清貴族可隨意掠奪平民土地、漂亮女子,養得腦滿腸肥,不思進取,造成生產力大倒退,使宋、明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在元、清被消滅。清末的維新運動剛露頭就被扼殺。孫中山先生提出的“驅逐韃魯、恢復中華”很好註釋了當時的局勢。至於宋、明王朝,是陷於戰亂一一平定一一建立新王朝一一勵精圖治一一興盛一一衰亡的怪圈,與元、清帶來的落後生產關係不是一回事。
-
18 # 柯巖鋒
那要看是對哪個族,對滿族老百姓可是好上天了。入關前,都是奴隸。入關後,升級為旗人,成為地主兼大爺。漢人地主還得納稅。而這個大爺地主,不但不納,還要吃稅——鐵桿莊稼。
回覆列表
當然是清朝對老百姓更好一點。
首先,清朝的賑災救濟力度遠遠大於明朝。
明朝大部分收入,都是皇室宗親支出,明朝皇室支出佔到了全國財政總收入的23-52%,但是賑災支出只佔到了0.33%到1.23%。
康熙年間賑災年均支出230萬兩;而明中期年均賑災數額僅為7.25萬兩…約為康熙年間的0.32%。
清朝在前期的196年時間,在賑災投資4.5億兩白銀,明朝在賑災方面的投入只有清朝的幾十分之一。
其次,清朝老百姓的賦稅徭役負擔遠遠低於明朝。
清朝從雍正年間開始,推行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制度,取消人頭稅,取消賤籍,永不加賦等等措施,有效減輕了農民負擔。
在明朝,皇室宗親,官僚士紳,都享有不納稅的特權。明朝所有稅負全部都是老百姓支出。因此,在明朝,大量的自耕農不堪忍受盤剝,投身大官僚為奴。投身為奴在明朝叫這叫投獻,不僅僅肉身投過去,而且是帶著田產去投的,也就是說大家都跑去給宗親官僚當家奴和農奴去了。
明朝現任甲科京官一品,免田一萬畝,以下遞減,八品免田兩千七百畝。外官減半。致仕免本品十分之六;未仕進士優免田最高可達三千三百五十畝,未仕舉人優免田一千二百畝;生員、監生八十畝。
明朝最可怕的還有徭役,老百姓都要免費給官府出工勞動。而且都是免費的,需要自帶乾糧。明朝每一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稅收轉運倉庫系統,都有權利徵發老百姓出徭役免費幹活。
而清朝取消了宗室官紳免稅的特權,同時取消了徭役這種免費勞動。
其三,明朝因貧困而淪為賤民的人數是相當多的,而清朝從雍正年間,則取消了賤籍。
明朝,又有賤民又有丐戶,明朝有的世僕,賤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是賤民。奴婢的孩子叫“奴產子”,“家生孩兒 ”,“家生的”,世代為奴,惰民、丐戶、蜑戶等等都是子承父業,除非明朝政府允許,不可能轉變身份。
而清朝的雍正皇帝廢除了樂戶、蜑戶、惰民、丐戶 、戶籍,將賤民身份一次取消,讓他們成為與其他良民平等的平民。
當然,還有很多清朝比明朝優待百姓的政策,這裡不一一列舉。
因此,清朝比明朝對百姓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