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森林的馬也居士

    出自《詩經·玄鳥》,原文是“邦畿千里,維民所止”。“維”通“為”,“止”即住所,意思是說:都邑周邊千里遠,都是商民居住地。

      出處

      這是《詩經·玄鳥》中的一句。《玄鳥》是“商頌”中的一篇,是宋國君王祭祀殷高宗武丁時所唱的樂歌,歌頌武丁中興的功業。“邦畿千里,維民所止”,維通為,止即住所。是說:都邑周邊千里遠,都是商民居住地。清朝雍正時期,文字冤獄記錄在案。主考官查嗣庭以“維民所止”為考題,被曲解為“雍正砍頭”。“雍正”二字去其頭,正是“維止”二字。結果查嗣庭慘死獄中,還被戮屍示眾。值得說一說的是“民”字。 民,使用廣泛,幾乎無處不在,而常常又被我們忽略,或者誤解。《說文》雲:“民,眾萌也。”段玉裁注:萌猶懵懵無知貌也。民,民眾,就是懵懵無知的那些普通人,等於現代人觀念的“老百姓”“勞苦大眾”。為什麼“懵懵無知”?沒有接受教育,沒有受教育的權利。這就是上古社會的現實。夏商周三代,社會分貴族、平民兩個階層。“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天子、諸侯、大夫、士四等人是貴族,享有特權;其餘六等,皂、輿、隸、僚、僕、臺,屬於平民。平民的主體是“輿”,最下層的“僚、僕、臺”多是家奴、家僕,甚至世代奴僕。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提倡的仁與禮,是規範約束貴族的,強調貴族自身的道德修養,並不代表平民。平民利益的代表是墨子。墨家、儒家在戰國時期都是“顯學”,都有各自的群眾基礎,兩相對壘,缺乏支撐的其它學派就只能望其項背了。我們要肯定亞聖孟子,他比孔子進了一步,提出“民為貴、君為輕”的“民本”理念。他要求貴族統治者善待民眾,採取具體措施解決下民的吃飯穿衣生老病死問題,只有施行仁政,才能一統天下。民本思想影響很大,連趙國貴族趙威後都意識到“苟無民,何以有君?”有識之士都明白,民眾才是國家的基石,民眾與國家緊密相依,這就有:民富國強、國泰民安、國計民生、國脈民命之類的詞語。孫中山創立“三民主義”,還是“以民為本”,充分體現他的傳統文化觀念。

      《說文》立“民部”,還收了個“氓”字。雲:“氓,民也。”民是初文,氓是後起。氓、民是同義詞,細微差別還是有的,“自他歸往之民謂之氓”。字從民亡,就是外鄉人,遊動之民,如同今天的農民工、打工族,在外面謀生計的。讀音為meng(萌)。《詩經》的“氓之嗤嗤”,理解為普通小民即可。氓還有一個讀音:mang(忙),本指無業遊民,所以叫“流氓”,詞義變遷,指不務正業、甚至為非作歹的人。氓有個異體字,寫作“甿”,顯然是種田的遊民,傭工。陳涉做過“傭耕”,《史記》稱他是“甿隸之人”,很確切。古文獻中,民、氓、萌、甿是通用的,注意細微差別就好了。

      《論語·先進》“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足民,即民足,是倒語,不是“使民足”,不是什麼“使動用法”。《逸周書·文儆》有“民物多變”。“民物”二字就不好理解,籠統說指民眾,講清楚就難。其實,民物即物民,倒語。物,指萬物;民,民眾。人為萬物之一,萬物,大名;民,小名。這是大名冠小名,漢語的組詞方式之一。

      民是大眾之稱,不是專指奴隸。有人根據西法,說中國上古社會是奴隸社會,有大量的奴隸存在。民,就是刺瞎了眼睛的奴隸。進一步,氓與民通,氓也是奴隸。於是,涉及奴隸社會的論文,關於奴隸社會的專著,也就一篇一篇一本一本地擺放在書攤上、書架上,讓我們的意識完全扭曲。說到底,“民”字的誤釋也起了作用。人的突出之處是眼睛,所謂“畫龍點睛”,“點睛之筆”,造“民”字就抓住這一特點,凸顯其目,與“刺瞎”並無關係。如果細加研究,中國上古社會並沒有大量的奴隸存在,反而是“萬邦”“萬國”,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小國寡民”,那是真真切切的血緣集團,一個一個家族、部族、部落,組成包容萬方的中華民族大家庭。這也是與西方歷史不同的中國歷史的特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度定弦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