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524118166766
-
2 # 浪子已回家
五蓮山原為九仙山之五朵峰,自明萬曆30年御賜“五蓮”,乃自成一山,故名“五蓮山”。
關於五蓮山的由來,這裡還有不少神話傳說呢!
傳說五蓮山原在洶湧澎湃的大海中,唯五蓮峰、天竺峰偶露崢嶸。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裡,王母娘娘高興了,率領九天仙女下凡仙遊。當游到九仙山時,適逢嶄露海面的山峰,在那萬頃碧波中宛如盛開的青蓮,迎著無盡的浪花巋然不動。王母娘娘與眾仙女觀看之後,個個拍手稱奇,無不叫絕。
王母娘娘讚歎道:“真乃海之明珠,人間奇葩也!”眾仙久望此景戀而不捨。
有一仙女說:“此島如此奇妙,倘若退下海潮,山之全貌定然妙不可言!”經那仙女提醒,眾仙同生退潮落水以窺山之全貌的念頭。
他們都求王母娘娘退卻海水。王母娘娘也生此念頭。她用手向東海一指,口中唸唸有詞,剎那間,只見海浪滾滾如山,翻湧出了一條海中行道,從那行道中走出兩個分水夜叉。
王母娘娘當下傳旨:“速宣東海龍王西岸見駕!”陣陣海浪去不多時,東海龍王便來到西岸,向王母娘娘和九天仙女大禮參拜。
王母娘娘向龍王說:“我借你一箭之地如何?”
龍王一聽王母娘娘借地,便謙遜地說:“天地間均為玉帝與娘娘所有,微臣敢不遵旨?只不知娘娘借於何時,還於何日?”
王母娘娘笑著說:“我只不過看看此山之貌,三更借五更還。”
龍王一聽只有幾個時辰,便滿口應諾:“好說好說,但不知娘娘需地多少?”
娘娘說道:“一箭之地足矣!”
“好吧,”龍王說:“恭請娘娘搭弓射箭,落潮退水。”
娘娘隨即摘下兩根松針,吹一口仙氣,松針立刻化成一弓箭。只見她箭在弦上,用力一拉,那弓如彎月,右手繃緊的弦一撒,箭似流星般飛馳,直東海而去。隨那箭頭的飛射,洶湧的波濤緊緊尾隨箭後滾滾而退。眨眼間,那箭射出五十里,海潮退至王家灘。
沉睡海底多年的五蓮山眨眼現世,王母娘娘與眾仙女一見山中奇峰林立,異石叢生,峰峰如刀劈劍削,石石若鬼斧神工。峰高處,猶似插空而立,峰低處,宛若靈氣天生。與那天宮瑤池相比,另有一番妙趣,別有一番光景。王母與眾仙女從這峰飄到那峰,從這石躍到那石,一會兒躥躍深澗,一會兒俯身洞府。一峰峰,一景景,令眾仙讚不絕口。眾仙觀賞了一陣後,讚歎之餘,深感有些美中不足;沒有花草樹木,少了些靈氣。
王母便吩咐九仙女為此山披上綠裝。九仙女奉王母之命,喝令山神,土地,樹神,花神,把神州間的花草樹木搬上山間。各路神仙不敢稍有怠慢,立刻搬動天下的花草樹木。頃刻間,把一座海中之山裝點的如花似錦。奇樹異花,多姿百草,與那層巒疊嶂相伴,更是景色迷人。王母娘娘與九仙女再觀此山,更見多嬌。陣陣讚歎的歡聲笑語,更增添了山的靈氣。
他們一個個正在逍遙自在著,忽聽一聲:“娘娘,好雅興呀!”眾仙舉目觀看,原來是原始天尊駕臨。
王母微笑道:“天尊,看看我們開劈的此山如何? ”
天尊答道:“唔!果然妙趣橫生。既然王母喜歡,我也就不再收回了! ”
“怎麼?收回?”九仙女不解的問:“天尊,這是你的?”
天尊道:“這是我坐下的蓮花掉下的花瓣,落於這裡。”
王母端詳了一陣子後說:“唔!怪不得酷似五朵蓮花呢!”
九仙女齊道:“那就叫五朵蓮花山吧!”
群仙正玩在興頭上,不覺四更將盡,五更將臨,眼看世間的一顆明珠又將被海水吞沒。莫說九仙女捨不得那美妙絕倫的佳境,我們也深感埋入海底實在令人生憾。天尊見王母與九仙女適才還那麼歡心,轉眼為何長吁短嘆?便問王母因何如此。王母告訴了天尊向龍王借地之事。
九仙女齊說:“不打五更,永遠永遠不打五更不就行了嗎?”
“那樣豈不給後人落下口舌,說我堂堂王母出言不踐。”王母沉思道。
“咦!”天尊嘆道:“世間哪有一個真正出言不踐之人!”
也罷!王母已下了不踐諾言的決心,她下令山神,傳諭後世,此山後人,永遠不得打五更。
東海龍王等著五更鼓響收回借地,可他從此再也沒聽到山中的五更鼓聲。
他暗歎道:“萬萬想不到母儀天下的娘娘竟然也說話不算數。”直到五蓮山後來建起了雲堂寺,光明寺,韋陀寺,黃花庵,從來沒有過五更鼓響。
五蓮山,從此留了下來,成為世人觀賞遊玩的名山。
回覆列表
五蓮山,坐落在五蓮縣東南部,與九仙山隔壑並峙。方圓13平方公里,主峰高515.7米。五蓮山原為九仙山之五朵峰,自明萬曆30年御賜“五蓮”,乃自成一山,故名“五蓮山”。
奇秀不減雁蕩——蘇軾 唐宋時代,五蓮山就有佛事活動,至明代萬曆年間,有蜀僧明開和尚雲遊天下名山大川后,見五蓮山雄偉秀美,遂結茆定居。後北上京城,請敕建寺,巧逢皇太后患眼疾,久醫不愈,明開和尚為之醫治,即愈。
皇上龍顏大悅,遂敕賜山名、寺名:“山曰五蓮,寺曰光明”。並拔款建起大悲殿、藏經樓、分貝閣、御仗閣等,五蓮山從此“層簷璀璨,參差錯出”,“金壁交輝,鐘鼓競奏”,“塔殿之勝,眾以為彰”,誦經之聲,琅琅無晨昏。別處的僧人聞風皈赴,四方百姓進香者、遊山者絡繹不絕。光明寺遂成為山東省四大名寺之一。

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