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張建設7671067069177

    第一種型別:由詠物到詠人

    首先作者是在記敘的基礎之上自然引入要描寫的物件既是詠物物件,對要寫的物進行潑墨重彩的描繪,這種描繪不是涉及全部,而是抓住其主要特點體現其精神核心,作者的感情在描繪時已經滲透其中,或者在描繪之後再加上抒情性質的語言。作者描繪物的目的是為了引入與之相似的人。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物的內質就是人的內質。我們可以先來看一篇範文。

    暗香

    突然,覺得辦公室內流動著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卻一時想不起來是什麼香味。開始,還以為是某個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個個挨著猛嗅了一番,卻都不是。這時,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

    我才恍然醒悟,這確實是桂花香啊!於是,趕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樹旁。果然,一股濃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盪魂魄。再仔細瞧去,在那密密的樹葉後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黃的花兒正如天空的星星閃爍,卻又十分靜謐,毫無張揚之意.。

    瞧著瞧著,我的眼睛就溼潤了,這些惹人憐愛的小東西,竟在暗暗地飄香,飄香了還像什麼都沒發生似的,靜靜地立在枝頭,等著悄悄地凋零。我們如不仔細瞧,還不知道它們已經到過這個世界,已經香過這個世界。

    這時,我的思緒觸到一個溫柔的記憶。

    那是上中學時一個同學講的故事.。

    當時,這個同學家裡很窮,為了省電,他每天晚自習後十一點鐘才回家,學校的大門也在他走後一段時間才緩緩地關上。他一直以為大門是要到那個時候才關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從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鎖在校園內過了一夜。他才知道學校大門是十點鐘就關的。而原來的老大爺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時他才明白,老人家一直默默地為他開著方便之門。當他流著淚買了一大堆禮品去看望老大爺時,老大爺已經去逝了……

    聽完這個故事,我們許多人的眼睛都溼潤了,為了那個默默行善的老人。我們的心溼漉漉的,因為在那一刻,我們才醒悟,其實我們每個人身旁都有那個開門的老人,在為我們開著方便之門,他們就像這小小的嫩黃的桂花,悄悄地釋放幽香,然後悄悄地凋零.。

    他們不張揚,是因為他們的生命本來就是如此啊!

    這篇文章裡作者首先描寫的是桂花濃烈的幽香和它那隱匿在葉子身後米粒大小的嫩黃的如天空的星星閃爍的嫩黃的花兒。它的幽香就是它對世界的奉獻,它的花兒就是不肆張揚的奉獻精神寫照。作者筆下的桂花已經不單純是一種自然的客觀存在,它已經隱含著一種品質一種操守這自然就關涉到了人的品質人的操守。下文中所寫的內容是在上文描寫基礎之上的水到渠成。詠物就是為了詠人,作者由桂花聯想到與之相似的人,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拓展聯想到更多具有這種本質的人。這篇文章氤氳著善良、質樸、不肆張揚的人性之光。讀來心中蕩起的定是溫暖的漣漪。

    第二種型別:人融入物中

    作者的情緒感情始終瀰漫其中,起先可能會因為對物的認識是表面的膚淺的所以自然而然就會呈現出一種情緒化,它是不理智的,孩子氣的,但是讀者會從他的理由敘述上認同他的心理。隨著對物內在品質的解讀而提升著自己的思想和審美。物的“品質“其實就是人品質的形象化寫照。也可以是頌揚的感情一直高漲,借別的物來襯托突顯自己所詠之物。前一種構思方式就是我們常說的先抑後揚。作者不在文章裡直接聯想到人但是我們在解讀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就是在寫一類人。我們可以來看下面的一篇文章。


    金色花


    偶爾看見人家陽臺上五彩繽紛,煞是豔羨,激起我養花的興致。我從朋友家裡陸續弄了一些花草來,海棠、月季、文竹……開始還能記著澆水、鬆土,但到底很難始終不渝。我才意識到,養花並非什麼閒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

    只有仙人掌活下來了。

    不論陰晴雨雪,也不論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龜裂,它總是綠而挺拔,每一根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貪婪地啄食著Sunny、空氣。可這並未給我帶來歡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無遺憾地想,為什麼美的總是那麼嬌弱,而不美的卻總是那麼倔強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這樣易於生活該有多好啊。對於它的存在,我卻不再關心。

    許久後的黃昏,我倚著陽臺望遠,無意瞥見了這盆仙人掌。它竟橫豎添了許多新節,刀戟般凜凜叉開,待細看時,我都忍不住大笑起來。不是麼,且不說它的大小掌節是怎樣歪歪斜斜,怪模怪樣,只是那綠色的掌面吧,竟皺皺巴巴,細紋密佈,像一張老人的臉。我越看越覺得它醜……我真不知道,它會怎瘋長下去。也許叫它死去比叫它活著困難一百倍。這可怕的東西!

    我的養花歷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沒有養出一朵花來。誰想夏天以後,竟發生了奇蹟。

    久雨後的清晨,推開陽臺門,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氣撲面而來。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團很耀眼的東西。是霞光嗎?是雨水折射的太陽嗎?我定睛一看,什麼,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並且是一朵異常漂亮的花,金黃色,十二片綢緞般富有光澤的花瓣,敏感地輕顫著流蘇般柔軟的花穗,細密地遍佈著雪乳般滋潤的花粉。它凝然靜立,卻閃爍著宮殿般輝煌燦爛的光芒……

    這是我看過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驕傲地高擎著它。仙人掌上的皺紋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賴以立身的不過是一捧泥土。要開出這樣神奇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傾注全部心血。

    我面對這皺紋滿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麗輝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淚。我想起過去曾無所顧忌地痛笑過它的醜陋,深為自己的淺薄庸俗而感到慚愧。

    可以想像,這仙人掌,它曾經有過柔軟的葉,窈窕的枝。但為了抗拒沙漠的壓榨,它才變得冷峻而堅強,有沙漠吞噬掉無數嬌美的花卉之後,我們還能欣賞仙人掌美麗的金色花。

    它並非只是一朵寧靜亮麗的花,它的不甘泯滅的美令弱者也令強者肅然起敬。

    美,一旦與頑強結合,就能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這篇文章的結構模式屬於前一種方式先抑後揚 ,文章要表達的主旨在最後一段,從這裡我們自然會聯想到這樣一句話:梅花香自苦寒來!自然會聯想到這樣一些人,他們的綽約在困境熬扎的不屈中,他們的風儀在臨難的坦然中。


    第三種類型:物為線索寫人生


    作者在文中以敘寫自己的人生經歷為主要,但是在敘述的過程中援物而起援物而發。敘寫的物往往是作者成長曆程中心靈大廈的撐持。自己在敘寫的人生經歷中物成為其中的一條線索,隨文章的語意走向而顯。以物來喻人是它的典型特點。這型別的文章大多在其所寫的文章題目上呈現出要寫的物。題目蘊含雙關之意。例如:《我心中的小溪流》《北坡樹》《爸爸的花兒落了》《葵花淺吟》等。下面我們還是先來採用這種手法寫的一篇文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d製作軟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