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青澀船帆C

    秦德公統治時期,不僅開創了“三伏”這一概念,同時,還提出了伏日這天舉辦祭祀活動。在《漢書·郊祀志上》中就有記載:“秦德公立……用三百牢於鄜畤,作伏詞。”

    祭祀所用的祭品,牛、羊、豬足有三百頭,帝王以隆重的儀式來彰顯對祭祀的重視。

  • 2 # 單純麻醬7Q

    古人不甚瞭解“三伏”,但是,這卻並不影響他們“隱伏避暑”。每年“三伏”來臨之際,他們總會自發舉行一些關於避暑的活動,便逐漸形成風俗節日——“伏日”。當時,人們對“伏日”的看重堪比春節,並且,在經千年沉澱之後,又衍生出了獨特的“伏日”文化。


    秦德公統治時期,不僅開創了“三伏”這一概念,同時,還提出了伏日這天舉辦祭祀活動。在《漢書·郊祀志上》中就有記載:“秦德公立……用三百牢於鄜畤,作伏詞。”祭祀所用的祭品,牛、羊、豬足有三百頭,帝王以隆重的儀式來彰顯對祭祀的重視。


    當然,普通百姓不會如此聲勢浩大,但是,簡易版的祭祀還是要舉行的,他們大多會選擇用狗在城邑四門祭祀土地神。之所以將狗作為祭品,是因為大家認為:熱毒惡氣會傷人,而狗為至陽之物,所以,就想以狗的陽氣來攘除熱毒,保人畜安康。


    這種祭祀被稱為“伏祭”,又稱“伏祠”,之後,更是逐漸成為了與年終歲首祭祀相當的重大儀式。


    除祭祀外,“吃喝”作為中華民族歡度佳節最普遍的方式,“伏日”自然少不了這一環節。


    在《漢舊儀》中曾記載:“漢魏伏日有酒食之會”。其意為:早於漢魏時期,人們就有在入伏這一日呼朋引伴、豪飲一番的習俗,人們以這種最平凡的方式來趨避熱毒惡氣,以及體內的寒邪。有酒無肉豈不遺憾,漢朝楊惲就曾在《報孫會宗書》中提及道:“田家作苦……烹羊炮羔、斗酒自勞”。農家常年辛勤勞作,烹羊飲酒既是消暑避熱,也是藉此來慶祝豐收、犒勞自己。


    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比如:在魯南西北等地區,民間仍有“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入伏這一日,家家戶戶大快朵頤,再來上一碗鮮香味美的羊肉湯,整個夏日都舒暢多了。當然,所謂“十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區,在飲食上的習慣也是千差萬別。比如:在杭州,當地人講究的是“頭伏火腿、二伏雞”,到南昌則是“頭伏吃雞、二伏鴨”......

  • 3 # 乖巧楓葉mU

    農曆五月二十八開始八月二十一結束

  • 4 # 雪雪吖吖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三伏天出現在公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歷的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

    中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3個庚日、第4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第一天。因為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規定的時間是10天。又因為每年夏至節氣後的第3個庚日(初伏)出現的遲早不同,中伏的天數就有長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把一個東西賣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