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17898841914195

    簡答理解就是股權之爭。

    華潤雖身位第一大股東卻參與不到萬科的日常工作,所以,就勾搭寶能來劫持萬科,主要就想透過寶能來奪取萬科的管理權。

    寶能系“逼宮”萬科,要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罷免萬科所有董事。另外,今日有媒體報道稱寶能系已有計劃人選。報道稱寶能系計劃推舉華潤集團助理總經理、華潤置地執行董事吳向東為萬科董事長。

    此前就曾有訊息稱,華潤曾經提出吳向東擔任萬科董事長和Quattroporte,當時華潤提出聯合萬科對抗寶能系的條件之一是吳向東進入萬科董事會和管理層。

    2017年1月12日,在持股萬科17年後,華潤將持有的萬科全部股權,以22元/股價格協議轉讓給深地鐵。1月13日,寶能表示歡迎深地鐵,同時首次正式宣告自己財務投資者身份。

    1月25日,華潤轉讓萬科股權完成過戶登記,深地鐵持有15.31%股份,正式成為萬科第二大股東。

    3月16日,恆大將其持有14.07%萬科股份表決權、提案權及參加股東大會的權力,不可撤銷地委託給深圳地鐵集團,由深圳地鐵集團自行決定前述特定股東權利的行使。

    在2016年7月萬科A股復牌後殺入股權爭奪戰的恆大,退出並非本意。但深深房和萬科不可兼得,急於借殼上市的恆大,不得不在和深圳市政府的博弈中退一步,放手萬科。

    6月9日,恆大和深圳地鐵集團簽署協議,以292億轉讓所持全部萬科股權,深圳地鐵正式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持股29.38%。

    萬科之爭最後按照高層的意見,由深圳市政府出面協調,確有明顯的行政性外力介入,否則,華潤既不會輕易退出,寶能、恆大更不會一時間服軟罷休。這種解決方式確實打上了當前這個特定發展階段和宏觀環境下深深的中國特色烙印。

    事件對王石的影響已經顯現,對其它主要人物的影響還將陸續展現。

    擴充套件資料:

    1988年深圳市政府萬科股份化改造方案,按王石的好友秦朔“王石為什麼對民營企業開炮?”一文所說:“1988年深圳市政府批准萬科股份化改造方案,原現代企業公司以淨資產1324萬元摺合1324萬股,國家佔60%,職員佔40%,公開募集社會資金2800萬元。

    最後總計4100萬股的股份中,萬科職工股應得的股票約為500萬出頭。按照市政府辦公廳下發的股改檔案,這部分只能有10%量化到個人名下,其餘的由集體持有。

    很客觀地說,與那些完全是依靠自己奮鬥、只是不得不帶個紅帽子的創業企業相比,萬科先天就是國企,按照當時政府的股改規定,為首的創業者能夠量化到自己頭上的股份比例非常有限。量化到王石個人頭上的股份很小,他最後放棄了那一小點股份。

    萬科後經多次增發向市場募集資金,原第一大股東也從地方國資換成了央資華潤,後來華潤佔比也僅15.23%,是第一大股東,但不是控股股東。

    所以,萬科不是國企,國資委管不著,萬科只是一個有第一大股東的公眾公司,也就是王石說的混合制。

    萬科的總經理鬱亮一次向當時華潤的老總宋林彙報工作,談萬科的遠大規劃,宋林問:“那股東的利益在哪呢?”誠如第一大股東央企華潤尚且如此無奈,可見王石背後的力量和王石有多大的權利和自由,但是,這種混合制當時並沒有阻礙萬科的發展,相反萬科得以高速發展。

    可以說,王石及管理團隊是有巨大貢獻的,但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以前的無利害關係的管理人員現在都成了既得利益者。

    為確保既得利益,管理層明著一個盈安合夥人金鵬資管計劃,背後一個德盈資管計劃,被曝已購買萬科7.79%股權,涉及資金60億元,資金來源成謎。這是想把自己的利益固化,而寶能的突然闖入令王石們驚慌失措,一下子打亂了他們的計劃,這才是王石不顧一切反對的原因。

    王石在天山峰會上說:“這麼多年來,(萬科)一直是國有股佔第一大股東,我過去設計是這樣的,現在是這樣的,將來也會是這樣的。所以民營企業,不管我喜歡你,不喜歡你,你要想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我就告訴你,我不歡迎你。”

    這是王石的真情表露,後來王石公開道歉說這不是他的本意。大家都知道,前一個發言是在完全自主無壓力下的言論,後一個道歉是一個在巨大壓力下的言論,很明顯,前一個是真情,後一個是假意。

    就算如此,王石也只說出了一半,他的真實意圖是混合制下他的完全自由和控制權,這也是他所說的萬科文化。

    由於萬科可以享受國企的好處,也可以有私企的自由,所以,他一再說要國企當第一大股東,他沒有說出來的是,他不要國企當控股股東,這就是他設計的混合制,這種特殊混合制遍查房地產行業不會有第二家。

    按他的意思,一個國資華潤也好,三個國資類華潤也好,每家都持股不過15%,最關鍵的是,每家股東都給他完全的自由,最好的結果是,王石及管理層也持股15%,如此股權結構,沒有一家獨大,也沒有一家股東能給他以約束。

    再好的領導放在一個完全無約束和監督的位置久了,都會出現腐敗,都會攫取自己的利益,這也是他們一明一暗兩個資管計劃來固化利益的本質。

    這樣的股權結構,國資委管不著,中央巡視組更管不著,至於其他股東根本不放在眼裡。可以說,他不是不歡迎民企,他是想一直這樣模糊身份,遊走於公私之間,兩邊叨食和不受約束,這就不難解釋他為何死抱著國企大腿不放了。

    當然,如果華潤現在控股,王石必然會以改革急先鋒面目跳出來反對,他要的不是公司的控股權,而是公司的控制權,誰來爭奪公司的控制權,他就給誰急。

    王石說他不歡迎寶能的原因有兩條,一信用不夠,二不是國企。當年華潤想控股萬科的時候,華潤的信用夠不夠?而且還是央企,結果被人攪黃,再說當年的君萬之爭,君安信用足夠又是國企,王石一樣堅決反對,所以說,信用不夠和不歡迎民企掩蓋了王石的本意,只是說辭藉口而已。

    假設寶能現在公開說他不再增持股份,像華潤一樣不管事,相信王石會接受現實改口說,國企民企都一樣,也不會再提什麼信用不夠了,他現在反覆說的這兩條有些人就相信了,而且有些官員也相信了。

    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寶能不說這話,一聲不吭,反做搶奪狀,王石內心的恐懼可想而知,驚慌之下說錯話就在所難免了,寶能的行為反倒讓中小股東們為之喝彩,王石現在再也不提他代表中小股東們的利益了。

    而在此之前,他在回憶錄中反覆提到,當初設計混合制的目的就是要分散大股東的權利,而他代表的是中小股東們的利益,我現在想知道的是,這個董事長現在既不代表中小股東們的利益,又不代表大股東的利益,你代表誰的利益呢?總不能任性地說我就代表我自己。

    王石及管理層想把自己的利益固化,這將極大地打擊公司的年輕人,公司會逐漸失去活力,他的合夥人資管計劃遠不如員工持股計劃更能激勵全體員工,他們只想固化自己的利益,那最合適的合作物件就是類華潤一樣的央企,但這樣的央企也的確是太少了。

    王石找重組物件真的很難,一個只出錢不管事的主真是不好找,國企如此,民企更不會像華潤那樣。

    所以,王石現在有三大任務:一是找只出錢不管事的主,二是無論如何不能讓別人控股,三是要固化管理層的既得利益。如果說在寶能突入之前悄悄地完成這三大任務還是有可能的,但如今在聚光燈下完成這三大任務是不可能的。

    信用不夠,不歡迎民企,萬科的混合制,這些在王石的反覆說明下大家終於明白了事情的本質,王石的高大上形象正在快速地萎縮,令人痛惜。

    萬科的王石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一個行業的明片,為萬科,為中國的房地產業曾經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現在時代變了,風氣變了,作為一位年近古稀的董事長,還是保留榮譽,光榮地退下吧。讓年青人去折騰,讓他們去拚搏,這個世界是年輕人的,放下萬科,才有萬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led螢幕藍光嚴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