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夜籟人靜tw33

    核算原則是以企業以權利或責任的發生與否為標準來確認收入和費用。

    具體內容

    1、客觀性原則。是指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企業提供會計資訊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各會計資訊使用者的決策需要,因此企業提供的會計資訊就應該是真實可靠的。要使會計資訊真實可靠,就應當在會計核算時客觀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如果會計核算不是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就不能如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會計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甚至還會導致會計資訊使用者決策上的失誤。

    2、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是指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

    如果企業的會計核算僅僅按照交易或事項的法律形式或人為形式進行,而其法律形式或人為形式又沒有反映其經濟實質和經濟現實,其結果會使會計資訊失真,從而會誤導會計資訊使用者的決策。

    3、相關性原則。是指企業提供的會計資訊應當能夠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滿足會計資訊使用者的需要。

    會計資訊的價值在於其與決策相關,有助於決策者決策。在會計核算工作中堅持相關性原則,就是要求企業在收集、加工、處理和提供會計資訊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會計資訊使用者的需要。如果企業所提供的會計資訊,不能滿足會計資訊使用者的決策需要,那麼所提供的會計資訊就不具有相關性了。

    4、一貫性原則。也稱一致性原則,是指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前後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如有必要變更,應當將變更的內容和理由、變更的累積影響數,以及累積影響不能合理確定的理由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說明。

    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具有複雜性和多樣化,對於企業發生的有些經濟業務會計制度規定可以採用多種會計核算方法。例如:企業存貨的領用和發出,可以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或後進先出法等確定其實際成本;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以採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雙倍餘額遞減法等。假如企業在不同的會計期間採用的會計處理方法不同,據此計算出來的會計資料就會有差異,從而會產生不同的經濟結果。

    5、可比性原則。是指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會計指標應當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不同的企業可能處於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為了便於會計資訊使用者比較同類行業,不同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企業只要是相同的交易或事項,所採用的會計指標計算口徑應當一致。

    6、及時性原則。是指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及時進行,不得提前或延後。

    會計資訊的價值在於幫助使用者及時作出經濟決策。企業在會計核算過程貫徹及時性原則,首先要在經濟業務發生後,及時收集整理各種原始單據;第二要按會計制度規定及時進行賬務處理;第三在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時限內,及時編制出財務會計報告並及時傳遞給會計報告使用者。

    7、明晰性原則。是指企業的會計核算和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清晰明瞭,便於理解和利用。

    明晰性有兩層意思;一是會計資訊簡單、扼要;二是會計資訊明瞭、準確。

    8、權責發生制原則。是指企業會計核算應當以權責發生製為基礎。

    企業凡在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凡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用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9、配比原則。是指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與其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比,同一會計期間內的各項收入和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應當在該會計期間內確認。

    在會計核算工作中堅持配比原則有兩層含義;一是因果配比,將收入與其成本相配比;二是時間配比,將一定時期的收入與同時期的費用相配比。

    10、歷史成本原則。就是指企業的各項資產在取得時應當按照實際成本計量。其後各項財產如果發生減值,應當按照規定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另有規定者外,企業一律不得自行調整其賬面價值。

    11、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是指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合理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收益僅涉及本年度(或一個營業週期)的,應當作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於幾個會計年度(或幾個營業週期)的,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

    12、謹慎性原則。是指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應當遵循謹慎性原則的要求,不得多計資產或收益、少計負債或費用,但不得計提秘密準備。

    謹慎性原則,要求企業在面臨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作職業判斷時,應當保持必要的謹慎,不能高估資產或收益,也不低估負債或費用。要求企業應按會計制度規定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終了,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等。但謹慎性原則並不意味著企業可以任意設定各種秘密準備,否則,就屬於濫用謹慎性原則。

    13、重要性原則。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對交易或事項應當區別其重要程度,採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對資產、負債、損益等有較大影響,並進而影響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據以作出合理判斷的重大會計事項,必須按照規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式進行處理,並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充分、準確地披露;對於次要的會計事項,在不影響會計資訊真實性和不至於誤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正確判斷的前提下,可適當簡化處理。

    重要性原則與會計資訊成本效益直接相關。堅持重要性原則,就能夠使提供會計資訊的收益大於成本;反之就會使提供會計資訊的成本大於收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防溺水安全 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