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喜慶的風聲kq
-
2 # 沉默味道112913351
一,【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註釋】 “ 子:對男子的尊稱,這裡特指孔子。曰(約):說。時:時常。習:用於實踐,實習。亦:也是。乎:嗎。朋:同學為朋,同志為友。慍(運):怨恨,惱怒。”
【譯文】 孔子說:“經常學習,不也喜悅嗎?遠方來了朋友,不也快樂嗎?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二,【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註釋】 悌(替):尊敬師長。鮮(顯):很少。犯上作亂:冒犯尊長,顛覆國家。
【譯文】 有子說:“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卻好犯上的人,少極了;不好犯上,卻好作亂的人,絕對沒有。做人首先要從根本上做起,有了根本,就能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三,【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註釋】 巧:好。令:善於。色:臉色。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人,很少有仁愛之心。”
四,【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註釋】 " 吾(務):我。日:每天。三:多次。省(醒):檢查,反省。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業?交友是否守信?知識是否用於實踐?”
五,【原文】 子曰:“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註釋】 " 導:治理。乘(勝):軍隊基本單位,兵車一輛,兵士100人。"
【譯文】 孔子說:“治理國家應該事事認真,時時誠信,處處節約,關心群眾,及時抓住發展機遇。”
《論語》五則:
第一則
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lè)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學而》)
譯文:孔子說:“學習並且時常地複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知道)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第二則
原文: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學而》)
翻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別人出謀劃策盡心竭力了嗎?跟朋友交往真誠相待了嗎?老師傳授的知識複習了嗎?"
第三則
原文: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yǐ)。”
翻譯: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從而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藉這點做別人的老師了。”
第四則
原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
翻譯: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光是思考但不學習,就是有害的。”
第五則
原文:子曰:“由,誨女(rǔ)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翻譯:孔子說:“仲由啊,讓我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的人才是聰明的。”
擴充套件資料:
論語十則原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一課,選自《論語譯註》。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一則,就是《論語》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則見於《學而》篇,第三、四、五則見於《為政》篇,第六則見於《里仁》篇,第七則見於《述而》篇,第八則見於《泰伯》,第九則見於《子罕》,第十則為《衛靈公》。
其內容都與學習和為人處事有關,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價值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