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評價原則
1系統性原則
即評價指標體系能較全面反映資源系統的總體特徵,符合休閒農業的內涵;同時又能反映評價指標之間內在的聯絡,從而使評價目標和評價指標能夠有機聯絡,構成相互關聯的整體。
可操作性原則:即評價體系中所選指標具有可測性和可比性。評價指標體系應儘可能簡化,計算方法簡單,資料易於獲得,將各種評價指標整合為簡單明瞭的綜合指標,是休閒農業資源評價研究的重要內容。
2動態性原則
休閒農業資源概念與內涵不斷髮展,休閒農業資源所處社會經濟環境也在不斷變化,因此,休閒農業資源評價標準,評價目的也不能一成不變。休閒農業資源評價的目的方法必須具有動態發展觀點,要用發展眼光看待變化趨勢,從而對休閒農業資源及其開發利用前量做出積極全面和正確的評價。
3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原則
定性研究方法使用方便,應用範圍廣,包含內容豐富,但缺乏可比性,主觀色彩較濃,只能反映休閒農業資源大體狀況:而定量分析,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模型,以全面系統的方法,建立有關休閒農業資源的各評價因子,並予以客觀量化處理,其結果具有可比性。在實際工作中,將兩種方法密切配合,能較好地達到預期效果。
4效益兼顧原則
即休閒農業資源評價要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獲得最大的綜合效益。經濟效益是指對休閒農業資源利用後,可以增加經濟收入,開拓財源,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社會效益是指對人類增進知識,陶治情操起到促進作用,並對當地的就業狀況、社會穩定起到促進作用;生態效益是指休閒農業資源開發是否對環境、資源造成破壞,能否達到美化和保護環境的目的。總之,透過合理利用休閒農業資源,發揮資源優勢,獲得最大綜合效益。
二、評價內容
1休閒農業資源價值
特色價值:特色是休閒農業資源吸引有閒人士前來休閒的關鍵因素,是休閒農業資源開發的靈魂。透過對休閒農業資源的詳細調查及與其他休閒農業專案區比較,可確定該地區的資源特色,特色越突出,其吸引力就越大,從而休閒價值就越大。
美學價值:美學價值主要是指休閒農業資源能提供給休閒者美感的種類及強度,它要求調查區內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文化量觀,都須符合美學原則。人們能夠感受到的美感種類越多,美感越強烈,對其評價就越高。
經濟價值:經濟價值是指將該調查區的休閒農業資源進行開發後可能帶來的經濟收入。對休閒農業資源的經濟價值進行評估,不僅應根據成本-收益的直接經濟指標進行評估,還應評估因關聯帶動作用產生的綜合經濟收益。
社會價值:休閒農業資源的社會價值在於它對人們福利和身心健康的裨益程度以及促進人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促進科技文化交流等。
休閒價值:休閒價值是指休閒農業資源可供開發利用、能夠滿足休閒需求的特殊功能。休閒功能越多,宜進行的休閒活動就越多,吸引的休閒群體就越大。
資源的規模與組合:休閒農業資源的規模指資源本身所具有的規模、大小、尺度。休閒農業資源的組合狀況主要指它們組合的質量,包括單個休閒農業產品的多要素組合形式以及更大範圍休閒農業園區資源種類的配合狀況,由此形成了該休閒農業園區的群體價值特徵。一些孤立的休閒農業資源,即使特色、價值很高,功能也多,但僅依賴這點並不能形成綜合優勢。只有在一定的時空範圍內,多種型別的要素協調組合,形成定的規模和結構時,才能獲得較高的開發效益。
2休閒農業資源環境
自然環境:休閒農業自然環境指資源所在區域內的地質地貌、氣象、水文、生物等組成的自然環境。首先,不少自然環境的組成,如植被、水文、氣象本身就是休閒農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接影響休閒農業資源的質量與品位。其次,休閒農業自然資源的某些因素,如氣候的季節變化,直接決定與影響到資源所屬區經營的淡旺季。因此,在進行休閒農業資源評價時,必須對自然環境及其要素進行綜合分析,並根據自然環境要素的作用機理和影響範圍、深度等,預測休閒農業資源的演化狀況和後果。全面弄清氣候的舒適度、空氣和水質的優良度、地質地貌的穩定度和災害性氣候的影響程度。
社會環境:休閒農業社會環境指休閒農業資源所在區域的社會治安、醫療保健、風俗習慣和當地居民對休閒農業的認識等。重視休閒農業的地區,人們的積極性就會高,休閒農業的經濟效益就更為顯著。醫療保健條件較好的地區能保障和及時處理休閒者的疾病、意外傷害和生命安全事故。若當地居民熱情好客,以積極的態度使休閒者有一種賓至如歸的親切感受,則對休閒農業資源開發和發展休閒農業有積極的作用。
經濟環境:休閒農業經濟環境指能夠滿足開展休閒活動的一切外部經濟條件,包括交通、水電、通訊,各種檔次的食宿服務和其他休閒接待設施。如果休閒農業區位於偏僻山區,交通條件往往成為休閒開發的一個限制性因素,直接影響休閒者的可進入性。水電等基本生活需要若不能保障,直接影響休閒條件。通訊對於出門在外的休閒者,無論是家庭還是公務聯絡都為重要。各種食宿和休閒接待設施及服務質量同樣影響休閒農業資源的開發和休閒的經濟效益。
環境容量:環境容量又稱休閒環境的承載力或飽和度,指在一定時間內,一定休閒農業資源的空間範圍內所能開展的休閒農業活動能力。一般用容時量和容人量兩方面來衡量。休閒農業資源數量越多、規模越大、場地越開闊,它的容時量和容人量越大;反之,休閒農業資源稀少、型別簡單、場地狹小,其容時量和容人量就小。超過休閒容量,休閒農業活動就會受到影響,休閒農業資源及其環境就會受到破壞。
3休閒農業資源開發條件
區位條件:區位條件包括休閒農業資源所在地區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及與周邊其他休閒農業區的空間關係。交通區位條件決定了休閒農業資源開發的難易程度。休閒農業區的特殊地理位置也可増加其吸引力,周圍若有名山、名湖、名寺、名閣、名城等休閒熱點,則更有利於休閒農業資源的開發。
客源條件:休閒人數是與經濟效益直接掛鉤的。沒有一定量的休閒人數,休閒農業資源的開發不會產生良好的效益。客源條件有個時空問題:在時間上,客源的不均勻分佈形成休閒農業的淡旺季,這與當地氣候季節變化有一定關係;空間上,客源分佈的半徑範圍及其密度是由休閒農業資源的吸引力和社會經濟環境決定,特色強、成規模、社會和經濟等環境好的休閒農業資源,客源範圍和數量都極為可觀,相應的經濟效益也好。只有透過客源條件的評價,才能揭示主要的客源地在哪裡,與主要客源地的距離及交通條件,探明主要客源地人口特徵、消費水平、休閒愛好和休閒時間。
投資條件:休閒農業資源的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資源的品位、社會經濟環境以及經濟發展戰略和給予投資者的優惠政策等因素,都直接影響投資者的決策。
施工條件:休閒農業專案的開發還須考慮專案的難易程度和工程量的大小。首先是工程建設的自然基礎條件,如地質地貌、水文氣候等條件;其次是工程建設條件,包括裝置、食品、建材等。對開發施工方案需要進行充分的技術論證,同時要考慮經費、時間的投資與效益的關係、只有合理的予以評價,才能既不浪費資金,又有可行的施工收益。
一、評價原則
1系統性原則
即評價指標體系能較全面反映資源系統的總體特徵,符合休閒農業的內涵;同時又能反映評價指標之間內在的聯絡,從而使評價目標和評價指標能夠有機聯絡,構成相互關聯的整體。
可操作性原則:即評價體系中所選指標具有可測性和可比性。評價指標體系應儘可能簡化,計算方法簡單,資料易於獲得,將各種評價指標整合為簡單明瞭的綜合指標,是休閒農業資源評價研究的重要內容。
2動態性原則
休閒農業資源概念與內涵不斷髮展,休閒農業資源所處社會經濟環境也在不斷變化,因此,休閒農業資源評價標準,評價目的也不能一成不變。休閒農業資源評價的目的方法必須具有動態發展觀點,要用發展眼光看待變化趨勢,從而對休閒農業資源及其開發利用前量做出積極全面和正確的評價。
3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原則
定性研究方法使用方便,應用範圍廣,包含內容豐富,但缺乏可比性,主觀色彩較濃,只能反映休閒農業資源大體狀況:而定量分析,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模型,以全面系統的方法,建立有關休閒農業資源的各評價因子,並予以客觀量化處理,其結果具有可比性。在實際工作中,將兩種方法密切配合,能較好地達到預期效果。
4效益兼顧原則
即休閒農業資源評價要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獲得最大的綜合效益。經濟效益是指對休閒農業資源利用後,可以增加經濟收入,開拓財源,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社會效益是指對人類增進知識,陶治情操起到促進作用,並對當地的就業狀況、社會穩定起到促進作用;生態效益是指休閒農業資源開發是否對環境、資源造成破壞,能否達到美化和保護環境的目的。總之,透過合理利用休閒農業資源,發揮資源優勢,獲得最大綜合效益。
二、評價內容
1休閒農業資源價值
特色價值:特色是休閒農業資源吸引有閒人士前來休閒的關鍵因素,是休閒農業資源開發的靈魂。透過對休閒農業資源的詳細調查及與其他休閒農業專案區比較,可確定該地區的資源特色,特色越突出,其吸引力就越大,從而休閒價值就越大。
美學價值:美學價值主要是指休閒農業資源能提供給休閒者美感的種類及強度,它要求調查區內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文化量觀,都須符合美學原則。人們能夠感受到的美感種類越多,美感越強烈,對其評價就越高。
經濟價值:經濟價值是指將該調查區的休閒農業資源進行開發後可能帶來的經濟收入。對休閒農業資源的經濟價值進行評估,不僅應根據成本-收益的直接經濟指標進行評估,還應評估因關聯帶動作用產生的綜合經濟收益。
社會價值:休閒農業資源的社會價值在於它對人們福利和身心健康的裨益程度以及促進人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促進科技文化交流等。
休閒價值:休閒價值是指休閒農業資源可供開發利用、能夠滿足休閒需求的特殊功能。休閒功能越多,宜進行的休閒活動就越多,吸引的休閒群體就越大。
資源的規模與組合:休閒農業資源的規模指資源本身所具有的規模、大小、尺度。休閒農業資源的組合狀況主要指它們組合的質量,包括單個休閒農業產品的多要素組合形式以及更大範圍休閒農業園區資源種類的配合狀況,由此形成了該休閒農業園區的群體價值特徵。一些孤立的休閒農業資源,即使特色、價值很高,功能也多,但僅依賴這點並不能形成綜合優勢。只有在一定的時空範圍內,多種型別的要素協調組合,形成定的規模和結構時,才能獲得較高的開發效益。
2休閒農業資源環境
自然環境:休閒農業自然環境指資源所在區域內的地質地貌、氣象、水文、生物等組成的自然環境。首先,不少自然環境的組成,如植被、水文、氣象本身就是休閒農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接影響休閒農業資源的質量與品位。其次,休閒農業自然資源的某些因素,如氣候的季節變化,直接決定與影響到資源所屬區經營的淡旺季。因此,在進行休閒農業資源評價時,必須對自然環境及其要素進行綜合分析,並根據自然環境要素的作用機理和影響範圍、深度等,預測休閒農業資源的演化狀況和後果。全面弄清氣候的舒適度、空氣和水質的優良度、地質地貌的穩定度和災害性氣候的影響程度。
社會環境:休閒農業社會環境指休閒農業資源所在區域的社會治安、醫療保健、風俗習慣和當地居民對休閒農業的認識等。重視休閒農業的地區,人們的積極性就會高,休閒農業的經濟效益就更為顯著。醫療保健條件較好的地區能保障和及時處理休閒者的疾病、意外傷害和生命安全事故。若當地居民熱情好客,以積極的態度使休閒者有一種賓至如歸的親切感受,則對休閒農業資源開發和發展休閒農業有積極的作用。
經濟環境:休閒農業經濟環境指能夠滿足開展休閒活動的一切外部經濟條件,包括交通、水電、通訊,各種檔次的食宿服務和其他休閒接待設施。如果休閒農業區位於偏僻山區,交通條件往往成為休閒開發的一個限制性因素,直接影響休閒者的可進入性。水電等基本生活需要若不能保障,直接影響休閒條件。通訊對於出門在外的休閒者,無論是家庭還是公務聯絡都為重要。各種食宿和休閒接待設施及服務質量同樣影響休閒農業資源的開發和休閒的經濟效益。
環境容量:環境容量又稱休閒環境的承載力或飽和度,指在一定時間內,一定休閒農業資源的空間範圍內所能開展的休閒農業活動能力。一般用容時量和容人量兩方面來衡量。休閒農業資源數量越多、規模越大、場地越開闊,它的容時量和容人量越大;反之,休閒農業資源稀少、型別簡單、場地狹小,其容時量和容人量就小。超過休閒容量,休閒農業活動就會受到影響,休閒農業資源及其環境就會受到破壞。
3休閒農業資源開發條件
區位條件:區位條件包括休閒農業資源所在地區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及與周邊其他休閒農業區的空間關係。交通區位條件決定了休閒農業資源開發的難易程度。休閒農業區的特殊地理位置也可増加其吸引力,周圍若有名山、名湖、名寺、名閣、名城等休閒熱點,則更有利於休閒農業資源的開發。
客源條件:休閒人數是與經濟效益直接掛鉤的。沒有一定量的休閒人數,休閒農業資源的開發不會產生良好的效益。客源條件有個時空問題:在時間上,客源的不均勻分佈形成休閒農業的淡旺季,這與當地氣候季節變化有一定關係;空間上,客源分佈的半徑範圍及其密度是由休閒農業資源的吸引力和社會經濟環境決定,特色強、成規模、社會和經濟等環境好的休閒農業資源,客源範圍和數量都極為可觀,相應的經濟效益也好。只有透過客源條件的評價,才能揭示主要的客源地在哪裡,與主要客源地的距離及交通條件,探明主要客源地人口特徵、消費水平、休閒愛好和休閒時間。
投資條件:休閒農業資源的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援,資源的品位、社會經濟環境以及經濟發展戰略和給予投資者的優惠政策等因素,都直接影響投資者的決策。
施工條件:休閒農業專案的開發還須考慮專案的難易程度和工程量的大小。首先是工程建設的自然基礎條件,如地質地貌、水文氣候等條件;其次是工程建設條件,包括裝置、食品、建材等。對開發施工方案需要進行充分的技術論證,同時要考慮經費、時間的投資與效益的關係、只有合理的予以評價,才能既不浪費資金,又有可行的施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