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弗萊迪 海默 外科醫生

    兒童語言獲得的過程和原因 兒童語言獲得的過程和原因:

    1.語言前階段:

    ① 非自控階段(0~6)月

    ② 咿呀學語階段(6~12)月

    兒童語言獲得過程

    2.真正語言階段:

    ① 單詞階段(1)歲

    ② 雙詞階段(2~3)歲(雙語句不但表達出的語義關係更加複雜,更是標誌著兒童產生了最早的語法能力。)

    ③ 簡單句階段(2~2.5)歲(多個實詞連線的簡單句,也稱作“電報句語言)④ 複雜句階段 “成人句語言”(開始正確使用虛詞和掌握形態變化)

    2.兒童語言獲得的原因和條件:

    (1)偏重於外部條件的解釋:認為兒童的語言獲得主要還是由後天的環境條件和教育條件決定的。主要有“模仿說”和“強化說”。

    (2)偏重於內部條件的解釋:強調兒童的語言獲得主要是由先天的生理條件和大腦的遺傳機制決定的。主要有“天賦說”和“認知說”。

    3.兒童語言能力的表現形式有那些:

    兒童聽得能力往往都要早於說的能力,或者說理解句子的能力往往要早於構造句子的能力。 另外還有的更細的劃分,即除了區分聽和說,還區別語音、語義和語法的不同發展過程,從這方面說,兒童語音能力的發展最早於語義和語法能力的發展,但語法能力的發展則肯定是觀察兒童語言獲得過程的最主要的線索。4. “獲得”、“學習”與“語言學”的關係:

    (1)“語言獲得”並沒有太多“教”和“學”的問題,因此,跟狹義的語言教學的關係並不是那麼直接,這其中也就不需要太多通常說的語言學知識。

    (2) “語言學習”則主要透過有意識的“教”或“學”的問題,這也就是狹義的語言教學。

    (3)兒童掌握母語的“獲得”過程中也不能說就沒人教或不去學,特別是當孩子上了幼兒園和小學以後,“學習”這種外在和顯性形式也就對提高語言能 力有重要作用了;

    (4)成人學習外語的“學習”過程中也不能說就沒有環境的影響和語感習慣的作用,特別是在學了若干年之後,“獲得”這種內在和隱性形式可能也就顯得非常重要。

    (5)可以這樣看,即兒童掌握母語的前期主要靠“獲得”,後期就也需要靠“學習”;成人學習外語的前期主要靠“學習”,後期也需要某種程度的“獲得”

  • 2 # 櫻灬花舞

    其一,社會模仿學習。大致有4種基本形式:


    (1)即時的、完全的模仿或臨摹。


    如一個孩子說:“我媽媽出差了”,另一個孩子也說“我媽媽也出差了”。


    (2)即時的不完全模仿。


    如老師讓孩子說“我要高高興興過六一兒童節”,兒童模仿成“我高高興興過兒童節”。


    (3)延緩模仿,聽到範句後不立刻模仿,隔一段時間後,在一定的場合中把範句或與範句接近的話複述出來。


    如在班車上看到有的聾兒哭了,另一聾兒說“小朋友哭,不好”。


    (4)選擇性模仿或創造性模仿,即按照範句的句法結構,在新的情境中表述新的內容,這類模仿不是重複別人的原話,帶有自己的創造性。


    比如聾兒在外出的路上看到“塞車”的情景,就說“車排隊”。


    總的說來,模仿的發生往往受到兒童的言語技能的限制,對於超過他們技能的範型,或者表現為不能模仿,或者表現為不完全模仿。


    事實上,兒童模仿語言的時間很長,除睡眠之外,幾乎都有語言伴隨著兒童生活的展開,只要兒童有興趣和需要,模仿學習可隨時隨地發生。


    因此,在語言教學中應經常採用示範、模仿和強化的策略,引發聾兒的創造性模仿學習。


    其二,在加工資訊中學習語義。


    成人每天都要用語言向孩子傳遞各種資訊,兒童透過加工有關的詞語和語句,獲得很多的知識,而形成有關概念,也理解和儲存了一大批詞彙。


    例如我們有計劃地向聾兒傳遞“貓”、“羊”、“狗”、“兔”的有關資訊,聾兒在加工資訊過程中有理解、有頓悟,就會有“動物”類的詞彙的儲存。


    其三,在建構話語時學習。


    兒童在每日的生活和做遊戲、認知、交往活動中,需要將視覺資訊、聽覺資訊、動覺資訊以及個人的感受、願望或需求轉換成語言,或者根據別人的意圖和要求做出言語應答,語言結構的調整和重新組織不斷髮生,語義、句法、語用和主體認知水平之間不斷地進行著“同化”和“順應”,這就構成了語言學習的內部動力或策略,促使兒童不斷地進行嘗試、調整。這裡有“創造”,也有“錯誤”,但都會引發周圍人的積極反饋。


    因此,成人積極參與兒童的語言學習中,將有助於聾兒更加敏感、主動地吸收加工和輸出語言資訊,以致語言最終的習得。

  • 3 # 使用者651600588814

    (1)偏重於外部條件的解釋:認為兒童的語言獲得主要還是由後天的環境條件和教育條件決定的。主要有“模仿說”和“強化說”。

    (2)偏重於內部條件的解釋:強調兒童的語言獲得主要是由先天的生理條件和大腦的遺傳機制決定的。主要有“天賦說”和“認知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育均衡發展八項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