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5796601313
-
2 # 強帥qiangshuai
無棣(dì)縣,隸屬於山東省濱州市,位於山東省最北部,地處沿海,東北瀕臨渤海灣,東南連沾化區,南靠陽信縣,西接德州市的慶雲縣,北以漳衛新河為界與河北省的海興縣、黃驊市為鄰。介於北緯37°4′—38°16′,東經117°31′—118°04′之間,總面積1961平方千米。
無棣縣是京津塘和山東半島兩大經濟區的交匯點,素有“冀魯樞紐”和“齊燕要塞”之稱。是黃河三角洲綜合開發的重點區域,也是“海上山東”建設的前沿陣地。
無棣(dì)縣的由來歷程:
新石器時代縣境內有人類聚居,有東李遺址、韓家窯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有西小王鄉王家墳村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磨製石斧。原始社會後期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部落集團時期,屬於東夷集團。有唐虞時期無棣山(碣石山)、有大禹治水之導河無棣水(無棣溝)。
夏縣境為兗州之域。“九河入海處當屬兗州”。《禹貢》載:“濟水、河水之間一帶是兗州。”
商縣境屬薄姑(又名亳姑、蒲姑)國地,治所在博興縣境內。
西周縣境為無棣邑,因境內有無棣山、無棣水而得名。周滅商,姜太公封齊君建國於營丘。無棣邑為齊國北疆、漁鹽之區,是華夏古老城邑之一。《左傳》載:“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清《海豐縣志》載:“今之武樂慶鹽皆其舊境。”《寧津縣誌》載:“周,寧津屬無棣邑。”《鹽山縣誌》載:“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鹽山縣為無棣地。”
春秋戰國無棣邑,為齊國地。《史記》載“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救燕返國,燕莊公遂送桓公入齊境。桓公曰‘非天子,諸侯相送不出境……’於是分溝(無棣溝)割燕君所至與燕國”。自此無棣溝以北地區劃歸燕國,溝為齊燕國界。
秦縣境為厭次縣,初屬齊郡,後屬濟北郡。秦始皇以東有天子氣,乃東巡以厭(讀壓)之,次舍於此,而得名,治所在今惠民縣桑落墅北。楚、漢戰爭時期,縣境為漢將韓信所據,築有韓信屯兵的信陽城,位於信陽鄉車裡村。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縣境置陽信縣,屬渤海郡,治所在信陽鄉車裡村信陽城。新朝渤海郡改迎河郡,隨屬之。
東漢縣境初屬青州平原郡富平縣,永平五年(62年)改為厭次縣,延光元年(122年)改屬冀州渤海郡陽信縣,延康元年(220年)陽信縣改屬青州樂陵郡。
魏晉縣境屬冀州樂陵國陽信縣。晉末國改郡,為樂陵郡陽信縣。
東晉十六國縣境為陽信縣地,晉咸和二年(327年)屬後趙。晉太和元年(366年)屬前燕。晉太元七年(382年)屬前秦。晉太元二十年(395年)屬後燕。晉義熙五年(409年)屬魏。
南北朝縣境為陽信縣,南朝宋屬冀州樂陵郡,後屬北魏青州樂陵郡。北魏熙平三年(517年)冀、瀛州併為滄州,陽信改屬滄州樂陵郡。後為東魏、齊地。高齊天保七年(556年)厭次省併入陽信縣,陽信縣移治馬嶺城(今惠民縣),為附廓縣。
隋無棣縣,開皇六年(586年)析陽信縣北部、饒安縣東部置,屬棣州,治慶雲縣於家店村。大業二年(606年),棣州改滄州,屬滄州。大業八年(612年)廢州置郡,屬渤海郡。
無棣縣建築
唐無棣稱上縣,屬渤海郡。貞觀元年(627年)省併入陽信縣。貞觀八年(634年)復置。天寶元年(742年)滄州改稱景城郡,乾元元年(758年)複稱滄州,無棣隨屬。太和二年(828年)劃屬棣州,不久復屬滄州。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無棣縣,屬河北道滄州。
後周無棣縣,隸屬河北東路滄州保順軍。後周顯德六年(959年),置保順軍於無棣縣東南二十里,治所在信陽鄉城角村,軍如下州,轄無棣一縣。
北宋無棣縣,於治平元年(1064年)移治保順軍城,稱望縣,即縣治置軍使。大觀二年(1108年),屬滄州景城郡保順軍。
今無棣縣,屬河北東路滄州保順軍。天會四年(1126年),金兵佔滄州,無棣縣入金。泰和三年(1203年),保順軍廢,無棣屬河北東路滄州。
元無棣縣,屬河北東路滄州。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南宋鹹淳元年),無棣省並樂陵,以縣治入濟南之棣州,尋復置。是年,析無棣為東西二縣,縣境為東無棣屬棣州,治信陽鄉城角村。西無棣縣隸滄州,即今慶雲縣,治於家店村。
明海豐縣,屬武定州。洪武四年(1371年),無棣縣省並。明史載:洪武初州縣俱廢,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置海豐縣(另舊縣誌載:明建文四年九月初四無棣改海豐),以縣境有海豐鄉,西北有海豐場取名,初屬濱州,後屬樂安州。宣德元年(1426年)樂安州改武定州,隨屬之。
清海豐縣,屬山東省濟東泰武臨(濟南)道武定府。雍正二年(1724年),武定州改為直隸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武定州升為府,隨屬。
中華民國無棣縣,屬濟南道。1913年2月,海豐縣屬山東省岱北道。1914年6月,海豐複稱無棣縣,屬濟南道。1925年10月,改屬武定道。1928年,廢道直屬山東省。1938年2月,無棣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冀魯豫省代管。1939年7月,無棣縣第二屆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冀南行政區第六督察專員公署。1945年9月,無棣縣解放,無棣縣屬渤海區第四專區,治無棣城。是年10月,遷水灣街,11月,遷信陽城。1947年初,遷車鎮小高村。1949年7月,第四專區改墾利專區,無棣屬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49年10月6日,縣政府遷無棣城。1950年5月,渤海區及所轄專區撤銷,改屬惠民專區。1958年10月,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併,屬淄博專區。1959年1月,陽信縣併入無棣縣。1961年,專區與縣恢復原建制,屬惠民專區。1992年3月,惠民地區改濱州地區。2001年1月,濱州地區改濱州市,無棣隨屬。
-
3 # 紅塵樰
無棣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即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
“無棣”一名始見於《春秋.僖公四年》。周成王平叛,地入於齊,為姜齊無棣邑,迄今亦逾3000年,“武(定府)、樂(陵)、慶(雲)、鹽(山)皆其舊境”(清康熙《海豐縣志》語),為華夏古老的城邑之一。
回覆列表
歷史沿革 無棣縣自586年(隋開皇六年)建縣至今,歷經一千四百多年,其間共建縣城三座。 隋唐無棣縣城建於隋代初期,在今慶雲縣常家鄉於家店村北,為無棣縣第一座縣城。據新編《無棣縣誌》載:隋開皇六年(586年)析陽信縣北境置無棣縣。以南臨無棣溝(今河北省鹽山縣境內,隋末填廢),因以為名。據《太平寰宇記》:“隋開皇六年置。取縣南無棣溝為名。”627年(唐貞觀元年)無棣縣劃入陽信縣,684年(唐貞觀八年)復置無棣縣。於家店故城歷經隋唐、五代、宋代前期和金泰和三年以後,除中間遷治時間外,先後為無棣縣治凡530餘年。 1064年(北宋治平元年)無棣縣遷治保順軍城(今信陽鄉城角村西,閻家花園村南),從此保順軍城(959年,周顯德六年,於無棣縣保順鎮置保順軍)成為無棣縣第二座縣城。1203年(金泰和三年)廢保順軍,保順鎮升為縣級鎮。1265年,無棣縣被忽必烈佔領,實行東西分治,均稱“無棣縣”,西無棣縣(滄州無棣縣),即今慶雲縣;東無棣縣(棣州無棣縣),即今無棣縣。西無棣縣徙治隋唐無棣城,東無棣縣治仍居保順軍城。保順軍城歷經北宋後期和金泰和三年以前到成為東無棣縣治所,直至元末。先後為無棣縣治凡231年。 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棣州無棣縣(今無棣縣)另建新縣城,即今無棣縣舊城區,名為“無棣縣城”。1371年(洪武四年),棣州無棣縣省並,1373年(洪武六年農曆六月)復置縣,改名為“海豐縣”,以縣境有海豐鄉,西北有海豐場取縣名,縣城即為“海豐縣城”,駐地隨稱海豐鎮。1914年(中華民國三年),因廣東省也有“海豐縣”,為避重名,縣名復為“無棣”,縣城亦復原名“無棣縣城”。抗日戰爭時期,曾兩度為日偽竊據。1945年,無棣解放後,縣機關曾一度遷到水灣、信陽、車鎮鄉三高村等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機關遷返無棣縣城,至今為無棣縣治所636年。 1914年海豐縣恢復無棣縣舊稱,隸屬濟南道,1926年改屬武定道。1928年廢道制,無棣縣直屬山東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1938年改屬魯北行政區第五專區。1940年10月改屬冀南第八專區。是年,國民黨無棣縣政府遷駐北大城。1942年2月,無棣縣抗日民主政府改屬山東省冀魯邊區第三專區,1943年國民黨無棣縣政府駐城后王村。是年下半年,無棣縣北部併入新海縣。同年9月沾陽棣邊區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新青、沾陽棣兩個邊區縣均隸屬於渤海行政區第三專區。1945年6月國民黨縣政府遷駐信陽城。 1945年9月無棣縣全境解放,兩邊區縣撤銷,無棣縣恢復原建制,改屬渤海區第四專區,縣政府駐無棣城。 10月縣政府遷水灣街,11月遷信陽城,1947年初遷駐車鎮區小高村。 1994年9月28日,撤銷馬山子鄉,設立馬山子鎮。1994年10月24日,撤銷埕口鄉,設立埕口鎮。 截至1997年3月,無棣縣轄6個鎮、12個鄉:無棣鎮 小泊頭鎮 大山鎮 水灣鎮 馬山子鎮 埕口鎮 信陽鄉 車鎮鄉 東風港鄉 大楊鄉 梁鄭王鄉 柳堡鄉 常家鄉 龐家集鄉 佘家巷鄉 西小王鄉 鄧王鄉 河溝鄉。 1997年2月25日,撤銷河溝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無棣鎮;撤銷龐家集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水灣鎮;撤銷梁鄭王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小泊頭鎮;撤銷大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車鎮鄉;撤銷常家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柳堡鄉;撤銷鄧王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餘家巷鄉;撤銷東風港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馬山子鎮.(魯政函民字[1997]8號)。 2000年,無棣縣轄6個鎮、5個鄉。總人口人,各鄉鎮人口: 423113 無棣鎮 86719 水灣鎮 52108 大山鎮 24435 小泊頭鎮 42354 埕口鎮 25078 馬山子鎮 27898 信陽鄉 33532 車鎮鄉 47939 柳堡鄉 30067 西小王鄉 18902 餘家巷鄉 34081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單位: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無棣縣轄6個鎮、5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