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是國際化的大都市,給人的印象通常是高樓大廈林立,貌似這種環境與野生動物沒有什麼關係,但其實北京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首都之一,目前北京市擁有596種陸生野生動物,它們分佈在33目106個科下,其中單單是鳥類有503種,其中也不乏黑鸛、褐馬雞、鴛鴦等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這不,又是一年遷徙的季節,有大批的候鳥已經陸續抵京了,近日密雲區護鳥志願者在觀測候鳥時,意外在密雲潮河附近的農田中發現了一種珍稀的鳥類-大鴇,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密雲護鳥志願者拍到的大鴇
由於此次觀測到的大鴇的時候農田中有部分的農作物沒有收穫,為了防止收割機的聲音嚇跑大鴇,當地的鎮政府趁著第二天一大早大鴇還沒有出現,趕緊組織對農田裡的玉米進行搶收,因為大鴇前來只是一個訊號,接下來會有大批的候鳥前來,而許多候鳥會像大鴇一樣在農田中活動。
不過,這個事情暴露一個問題:農耕與瀕危鳥類的保護該如何平衡?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鴇這種珍稀鳥類,然後再來探討一下農耕與鳥類保護的問題。
大鴇是鴇科鴇屬下的大型鳥類,它們的體長平均在90釐米左右,翼展超過了1米,體重平均在6公斤左右。從外觀上看,大鴇的背部有明顯的棕色和黑色的橫紋,腹部的羽毛以白色為主。
大鴇和腿和脖子比較的長,看起來有點像袖珍版的鴕鳥,脖子上有明顯的黃色羽毛覆蓋,並且在喉部和嘴角有明顯的細長白色纖羽,看起來就像是一簇山羊鬍一樣,在繁殖期,大鴇是會“變色”的,尤其是雄性,在繁殖期雄性的前頸部和上胸部呈藍灰色。
大鴇是一種分佈廣泛的鳥類,它們的分佈地主要以歐洲、西北亞、中東,中亞以及中國北方為主,它是一種典型的草原鳥類,主要棲息在開闊的草原、平原以及半荒漠地區,而這些環境中通常是有農田的,所以它們經常在農田附近出沒,尤其是在冬季和遷徙的季節。
雖然大鴇擅長飛行,但是它們其實是具有高度的地棲性的, 它們會像野雞一樣在地面覓食,偶爾飛行時,也是一兩百米的短距離低空飛行。
在繁殖期也是如此,它們會在草叢中刨一個淺坑,然後鋪上乾草,在裡面產卵以及孵化。大鴇屬於雜食性鳥類,它們主要以各種昆蟲、植物的嫩芽、嫩葉以及種子為食。由於它們的棲息地主要以平原地區的草原為主,而草原地區是人類開發最嚴重的地區,所以,它們如今已經從東歐地區消失了(東歐草原開發比較嚴重),在其他地區它們的數量也大幅度的減少。
再加上大鴇的內臟和油脂在一些古代的藥典中被認為有補腎壯陽的功效,因此,在棲息地減少和人為的捕殺下,大鴇從原本的數萬只,變成了如今的4000只左右,其中中國約有500-1000只,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其實不僅僅是大鴇,許多雜食性的鳥類都有在農田中覓食的行為,但這個行為其實不是鳥故意要去吃莊稼,而是我們的莊稼地原本是一片草地,而這些草地原本就是野生鳥類覓食的主要場所,在農田的開墾下,人們將草地變成了耕地,讓它們沒有了合適的地方覓食,這是問題的根本。
但是,大多數人只看到了鳥類去吃莊稼的一面,然後就將它們打入了“害鳥”的範疇,這顯然是不科學的,且不說鳥只是在莊稼成熟的季節偶爾的吃一下糧食,在莊稼生長的過程中,這些鳥其實是害蟲的主要天敵,顯然人們沒有看到它們的付出。
曾經“除四害”時差點被消滅的麻雀就是很好的例子,原本人們以為麻雀主要以莊稼為食,滅掉了麻雀,糧食就能增產增收,但是當全國轟轟烈烈的捕殺麻雀後,人們並沒有迎來大豐收,反而迎來了空前的病蟲害,這就是典型的沒有了解麻雀對農田中害蟲的抑制能力。
那麼如何在鳥類與農耕中找到平衡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不然人們依然會對出現在農田中的鳥抱有敵意,長此以往,會有更多的鳥成為瀕危物種。我認為想要找到平衡點,其實也不難。
首先,人們要正視鳥類對莊稼的利與弊,畢竟即便是吃種子的鳥,也只有在收穫的季節才會吃,但如今機械化的收購,留給鳥真正吃莊稼的時間又有多少呢?如果沒有了鳥類抑制害蟲,單純的靠農藥,這些農藥究竟害了誰呢?
其次,在保護鳥類與農耕之間,北京就做得非常好,一方面要讓它們在農田中活動,因為農作物收割之後,是有一些種子留在了地裡的,此時這些遺漏的種子就會成為它們的食物,一方面可以適當的補給,比如2020年,北京園林部門就在密雲水庫附近的農田中拋灑了約5000斤玉米,以供這些路過的候鳥補給。
食物的補充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很快鳥類觀測者就在密雲發現了近些年來最大的白枕鶴種群,數量多達120多隻。
其實,農耕影響了許多的野生動物生存,畢竟是人開墾了土地,縮減了野生動物原本的生存空間,尤其是鳥類受到的影響最大,但是,鳥類不管珍稀與否,都是人類的朋友,它們大多數成員的食譜中都有昆蟲,從農業的角度看,鳥類是抑制害蟲最有效且最安全的一種方法。
所以,想要找到農耕與鳥類保護(包括其他動物的保護)的平衡,就要正視野生動物對地球生態的作用,同時人們也不能太自私,侵佔了它們的生存空間,還將它們趕盡殺絕,那麼遲早有一天,人類會死在自己的手裡。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是國際化的大都市,給人的印象通常是高樓大廈林立,貌似這種環境與野生動物沒有什麼關係,但其實北京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首都之一,目前北京市擁有596種陸生野生動物,它們分佈在33目106個科下,其中單單是鳥類有503種,其中也不乏黑鸛、褐馬雞、鴛鴦等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這不,又是一年遷徙的季節,有大批的候鳥已經陸續抵京了,近日密雲區護鳥志願者在觀測候鳥時,意外在密雲潮河附近的農田中發現了一種珍稀的鳥類-大鴇,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密雲護鳥志願者拍到的大鴇
由於此次觀測到的大鴇的時候農田中有部分的農作物沒有收穫,為了防止收割機的聲音嚇跑大鴇,當地的鎮政府趁著第二天一大早大鴇還沒有出現,趕緊組織對農田裡的玉米進行搶收,因為大鴇前來只是一個訊號,接下來會有大批的候鳥前來,而許多候鳥會像大鴇一樣在農田中活動。
不過,這個事情暴露一個問題:農耕與瀕危鳥類的保護該如何平衡?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鴇這種珍稀鳥類,然後再來探討一下農耕與鳥類保護的問題。
“鳥界大熊貓”大鴇
大鴇是鴇科鴇屬下的大型鳥類,它們的體長平均在90釐米左右,翼展超過了1米,體重平均在6公斤左右。從外觀上看,大鴇的背部有明顯的棕色和黑色的橫紋,腹部的羽毛以白色為主。
大鴇和腿和脖子比較的長,看起來有點像袖珍版的鴕鳥,脖子上有明顯的黃色羽毛覆蓋,並且在喉部和嘴角有明顯的細長白色纖羽,看起來就像是一簇山羊鬍一樣,在繁殖期,大鴇是會“變色”的,尤其是雄性,在繁殖期雄性的前頸部和上胸部呈藍灰色。
大鴇是一種分佈廣泛的鳥類,它們的分佈地主要以歐洲、西北亞、中東,中亞以及中國北方為主,它是一種典型的草原鳥類,主要棲息在開闊的草原、平原以及半荒漠地區,而這些環境中通常是有農田的,所以它們經常在農田附近出沒,尤其是在冬季和遷徙的季節。
雖然大鴇擅長飛行,但是它們其實是具有高度的地棲性的, 它們會像野雞一樣在地面覓食,偶爾飛行時,也是一兩百米的短距離低空飛行。
在繁殖期也是如此,它們會在草叢中刨一個淺坑,然後鋪上乾草,在裡面產卵以及孵化。大鴇屬於雜食性鳥類,它們主要以各種昆蟲、植物的嫩芽、嫩葉以及種子為食。由於它們的棲息地主要以平原地區的草原為主,而草原地區是人類開發最嚴重的地區,所以,它們如今已經從東歐地區消失了(東歐草原開發比較嚴重),在其他地區它們的數量也大幅度的減少。
再加上大鴇的內臟和油脂在一些古代的藥典中被認為有補腎壯陽的功效,因此,在棲息地減少和人為的捕殺下,大鴇從原本的數萬只,變成了如今的4000只左右,其中中國約有500-1000只,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瀕危鳥類和農耕的衝突
其實不僅僅是大鴇,許多雜食性的鳥類都有在農田中覓食的行為,但這個行為其實不是鳥故意要去吃莊稼,而是我們的莊稼地原本是一片草地,而這些草地原本就是野生鳥類覓食的主要場所,在農田的開墾下,人們將草地變成了耕地,讓它們沒有了合適的地方覓食,這是問題的根本。
但是,大多數人只看到了鳥類去吃莊稼的一面,然後就將它們打入了“害鳥”的範疇,這顯然是不科學的,且不說鳥只是在莊稼成熟的季節偶爾的吃一下糧食,在莊稼生長的過程中,這些鳥其實是害蟲的主要天敵,顯然人們沒有看到它們的付出。
曾經“除四害”時差點被消滅的麻雀就是很好的例子,原本人們以為麻雀主要以莊稼為食,滅掉了麻雀,糧食就能增產增收,但是當全國轟轟烈烈的捕殺麻雀後,人們並沒有迎來大豐收,反而迎來了空前的病蟲害,這就是典型的沒有了解麻雀對農田中害蟲的抑制能力。
那麼如何在鳥類與農耕中找到平衡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不然人們依然會對出現在農田中的鳥抱有敵意,長此以往,會有更多的鳥成為瀕危物種。我認為想要找到平衡點,其實也不難。
首先,人們要正視鳥類對莊稼的利與弊,畢竟即便是吃種子的鳥,也只有在收穫的季節才會吃,但如今機械化的收購,留給鳥真正吃莊稼的時間又有多少呢?如果沒有了鳥類抑制害蟲,單純的靠農藥,這些農藥究竟害了誰呢?
其次,在保護鳥類與農耕之間,北京就做得非常好,一方面要讓它們在農田中活動,因為農作物收割之後,是有一些種子留在了地裡的,此時這些遺漏的種子就會成為它們的食物,一方面可以適當的補給,比如2020年,北京園林部門就在密雲水庫附近的農田中拋灑了約5000斤玉米,以供這些路過的候鳥補給。
食物的補充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很快鳥類觀測者就在密雲發現了近些年來最大的白枕鶴種群,數量多達120多隻。
總結
其實,農耕影響了許多的野生動物生存,畢竟是人開墾了土地,縮減了野生動物原本的生存空間,尤其是鳥類受到的影響最大,但是,鳥類不管珍稀與否,都是人類的朋友,它們大多數成員的食譜中都有昆蟲,從農業的角度看,鳥類是抑制害蟲最有效且最安全的一種方法。
所以,想要找到農耕與鳥類保護(包括其他動物的保護)的平衡,就要正視野生動物對地球生態的作用,同時人們也不能太自私,侵佔了它們的生存空間,還將它們趕盡殺絕,那麼遲早有一天,人類會死在自己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