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慈恩寺

    首先是“眠”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動物都有很強的抗飢餓能力,從整體上看,大多數動物採用的方法是“冬眠”或者是“夏眠”,透過這種方式,一些無法自己調節體溫的動物既能夠躲避嚴寒和酷似,又能“省下糧食”,可謂是一舉兩得。在這裡冬眠(夏眠)的動物中,可以堅持時間最長的應該就是非洲肺魚了,它可以在乾涸的土塊中一眠長達3年之久,而且還是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

    我們上面說到的尼羅鱷之所以可以長時間不進食,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夏眠。其實尼羅鱷的夏眠與溫度的關係不大,因為它們在流動的水中,而水既能保持尼羅鱷的溼度,又能維持尼羅鱷的體溫不發生大的變化。

    無論是冬眠還是夏眠,動物都會進入類似於假死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動物的體溫將到最低,新陳代謝也將到最低,而且由於不活動,新陳代謝的速率降低,它們對能量的消耗也低到了極致。

    因此,“眠”是許多動物能夠堅持很長時間不進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進食量

    在開始的時候,我們列舉了兩種可以長達1年不進食的動物,這兩種動物之所以能夠堅持如此長的時間,靠的是降低新陳代謝的速率,簡單的說就是不活動。但是,還有一個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進食量。

    一條成年的鱷魚能夠在抓住一頭成年羚羊時,會用幾個小時的時間,利用“死亡翻滾”的方式將羚羊全部吃下,一頭成年羚羊的體重為50公斤左右,這就是妥妥的100斤,去掉骨頭,也至少能夠剩下六七十斤。

    而老虎的食量雖然在正常的情況下,僅有10公斤左右,但是這只是在人工飼養下,有著穩定的食物來源的情況下。在野生環境下,即使是食物鏈最頂端的食肉動物,它的捕獵成功率也只有2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沒有穩定的食物來源,可能幾天都不會捕獵到食物。因此,如果此時一頭成年老虎捕獵到獵物(通常是野豬、鹿等),它1-3天內就可以把獵物吃完。

    因此,較大的短時間進食量,也是動物能夠抗餓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是進食方式

    食肉動物,顧名思義就是主要以肉為食的動物,而肉是一種非常難消化的食物,尤其是野生動物吃的都是生肉,它要比熟肉更難消化。而且食肉動物的犬齒比較發達,用來咀嚼和切割的臼齒和門齒退化,這也就意味著食肉動物通常都是無法咀嚼肉的,它們只能將肉切割成適合吞嚥的大小,然後“囫圇吞棗”。

    本身就是難以消耗的食物,再加上沒有經過咀嚼,這讓食物在食肉動物的消化系統中,需要待很長時間。比如蛇的進食只能是整隻吞下獵物,所以,吞下一隻與自身體型接近的獵物,蛇通常會長達幾天,甚至是幾周的消化時間,如果吞下的獵物大於自身體重,像一些大型的蟒蛇吞鹿,則需要長達1個月左右的消化時間。

    其他的食肉動物也是如此,食物大量的進入消化系統,沒有經過咀嚼,食物會在消化系統中待很長一段時間。所以,食肉動物能夠不進食的時間也會拉長。


    第四,自然選擇

    在整個自然界中,所有的食肉動物都有著能夠抗住較長進食週期的能力,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自然選擇。因為,在野生環境下,食肉動物的食物沒有保障、尤其是在溫帶和寒帶的冬季,食肉動物的食物會大幅度的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動物不能適應長時間不進食,那麼它就會被自然淘汰掉,剩下的就是那些能夠忍飢挨餓的動物了。

    其次,在同一生境中,不可能只有一種食肉動物,而只要存在多種食肉動物,那麼食肉動物間必然就會存在競爭。那麼如何在競爭中存活下來呢?捕獵能力和戰鬥力固然重要,但是有一個能力更加的必要,這就是適應能力。非洲的斑鬣狗體型不如花豹大,群戰能力不如獅子,但是它們在非洲大草原上是優勢種,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斑鬣狗的適應能力極強,它們是肉就吃的習性,讓它們成為了優勢種。

    同樣的,在食物都匱乏的情況下,自然是哪些更能忍受飢餓的物種更容易存活,而它們應對這一難題的方法,除了我們上面說的幾點外,還有儘量的吃。在食物不匱乏時,不浪費任何的食物,儘量的提升自己的體重,這樣也能夠應對長時間的不進食。


    人類為什麼需要每天進食?

    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忍受飢餓並不是野生動物的本意,只是在極端的環境下,它們不得不具備了忍受飢餓的能力罷了,而導致它們不得不有這樣的能力的主要原因就是食物的不確定性。

    但是,人類則不同,從300萬年前開始,南方古猿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人類的地位在不斷的提升,這使得人類有了充足的食物,並且作為雜食性動物,人在極端環境下並不挑剔,只要是吃的,幾乎都能成為人的“救命稻草”。

    食物的保障性,讓人類擁有了可以一日三餐的生活,而這樣的生活逐漸變成了一種習慣。


    其次,人類有了穩定的食物來源,單次能夠裝下食物的胃以及消化系統的工作頻率也逐漸地穩定了下來,這樣人類一餐可以吃下的食物就有了限制。這一點從我們小時候大人可以輕鬆吃下好幾個大饅頭,而現在的人一個大饅頭都很難吃下,就可以對比得出了。也就是說,食物越趨於穩定,人對食物的單次需求量就會越低,相對的,人需要進食的頻率也會變高,最終人類才從最早的食不果腹,到一日一餐,再到一日兩餐,最後到了一日三餐。

    當然,人不是完全沒有抗餓能力,在極端環境下,人只喝水不吃飯也可以堅持一週左右的時間,即使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人也可以堅持3天左右(不同人的情況不同,決定了時間的長短)。

    但是,人沒有必要這樣,畢竟在所有動物中,人類的食物是最有保障的。


    總結

    野生動物之所以比人抗餓,是因為野生動物生存至今都是通過了競爭活下來的,而在競爭中,它們的食物一直都是不穩定的,所有那些無法適應食物不穩定性的野生動物就被淘汰掉了,剩下的都是可以吃一頓能夠堅持一週以上不進食的動物了(要是每天都能吃上,誰也不會抗拒的)。

    而人類最初也是這樣的,不過隨著人類的地位的提升,人類的食物越來越穩定,慢慢的不進食能夠堅持的時間也降低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莊周試妻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