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一、概述

    記憶體控制器是計算機系統內部控制記憶體並且透過記憶體控制器使記憶體與CPU之間交換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記憶體控制器決定了計算機系統所能使用的最大記憶體容量、記憶體BANK數、記憶體型別和速度、記憶體顆粒資料深度和資料寬度等等重要引數,也就是說決定了計算機系統的記憶體效能,從而也對計算機系統的整體效能產生較大影響。

    二、種類

    傳統型摺疊

    傳統計算機系統其記憶體控制器位於主機板晶片組北橋晶片內部,CPU要與記憶體進行資料交換,需要經過"CPU--北橋--記憶體--北橋--CPU"5個步驟,在該模式下資料經由多級傳輸,資料延遲顯然比較大從而影響計算機系統整體效能;

    整合型摺疊

    整合記憶體控制器,就是在CPU的基板上內建一個記憶體控制器,先說說沒有記憶體控制器時系統是如何工作的。26個數據A~Z,要傳送到CPU,這時候CPU就向北橋發出指令(因為記憶體控制器是整合在北橋上,所以說要經過北橋),記憶體透過記憶體控制器接受到了指令,這個指令就是把記憶體上b單元的A~Z資料傳送到CPU,記憶體這個時候開始取資料,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定址。當記憶體找到了這個資料,而這26個數據每個資料為500MB,所有資料總和就約為12GB,假設記憶體為雙通道R2 800,資料傳輸率就為800MHZ乘以128BIT除以8位元每位元組=12GB每秒,透過分析,認為只需一秒就能傳送到CPU,此時的資料在一秒的時間內只傳送到了北橋,記憶體控制器在北橋,在北橋的資料如何傳送到CPU呢,這就要透過FSB前端匯流排了,假設FSB的頻率為800MHZ,那麼資料傳輸率就為800MHZ乘以64BIT除以8位元每秒=6.4GB每秒,從北橋到CPU要2秒,所以資料傳送到CPU的總時間為3秒,接下來再來看看CPU整合記憶體控制器的時候系統是如何工作的;資料從記憶體傳輸到控制器後,同樣為1秒,所不同的是這個時候不用再透過慢吞吞的前端匯流排了,CPU直接從記憶體控制器讀取資料就行了,因為記憶體控制器在CPU的門口,打個比方,一件東西在你門口的時候,大家就可以直接拿了,就是這個原理,算了一下,整合記憶體控制器的CPU讀取12GB的資料是才用了1秒的時間,所以大大節省了運算時間,也充分發揮了CPU的效能。

    最後總結一下:CPU沒有記憶體控制器時:資料以記憶體控制器---北橋----CPU的方式傳輸有記憶體控制器時:資料以記憶體控制器------CPU的方式傳輸,一步到位。

    三、工作原理

    CPU內部整合記憶體控制器的優點,就是可以有效控制記憶體控制器工作在與CPU核心同樣的頻率上,而且由於記憶體與CPU之間的資料交換無需經過北橋,可以有效降低傳輸延遲。打個比方,這就如同將貨物倉庫直接搬到了加工車間旁邊,大大減少原材料和製成品在貨物倉庫與加工車間之間往返運輸所需要的時間,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這樣一來系統的整體效能也得到了提升。

    記憶體頻率摺疊

    和CPU一樣,記憶體也有自己的工作頻率,頻率以MHz為單位記憶體主頻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記憶體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記憶體主頻決定著該記憶體最高能在什麼樣的頻率正常工作。最為主流的記憶體頻率為DDR2-800和DDR3-1333,作為DDR2的替代者,DDR3記憶體的頻率已經在向3000MHz進發。

    記憶體容量摺疊

    記憶體的容量不但是影響記憶體價格的因素,同時也是影響到整機系統性能的因素。過去Windows XP平臺,512M的記憶體還是主流,1GB已經是大容量;64位系統開始普及,Windows Vista、Windows 7越來越多人使用,沒有2GB左右的記憶體都不一定能保證操作的流暢度。單根記憶體的容量主要有1GB、2GB、4GB,最高已經達到單根8GB。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鋼筆尖型號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