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228410649074
-
2 # 手機使用者5960457549
世界四大山脈成因:是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撞掠奪隆起形成;阿爾卑斯山脈是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相撞擠壓隆起形成;落基山脈是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脈是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碰撞形成。
地質學家認為,形成山的主要動力是地殼的水平擠壓。一種是由於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而造成的東西向的水平擠壓;另一種是由於在不同緯度上受地球自轉的線速度不同,而造成的地殼向赤道方向的擠壓。這兩種擠壓再加上地殼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扭曲,就形成了各種走向的山脈。
中國四大山脈的形成?
1、喜馬拉雅山脈: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呈弧形分佈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的邊境上,綿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由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
2、崑崙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中國四川省西北部,長達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爾山海拔7719米。 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
3、天山山脈:橫亙在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55.3米。 把新疆分隔成塔里木盆地與準噶爾盆地,是地理上一條重要界線。
4、祁連山脈:綿亙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連山主峰海拔5547米。它是中國第一、二階梯分界線,中國200毫米年降水量分界線,中國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
3 # 5430702222007
祁連山太行山崑崙山山脈形成的原因:
中東部近南北走向山脈(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巫山、武夷山、雪峰山、南嶺、五指山、臺灣山脈等)為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
西南部近東西向山脈(喜馬拉雅山、唐古拉山)為印度板塊擠壓歐亞板塊形成。
西北部東西向山脈(如天山—陰山—燕山、崑崙山系(包括喀喇[kā lā]崑崙、巴顏喀拉崑崙)—秦嶺—大別山、阿爾泰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大巴山)為原低矮的山脈經印度板塊擠壓力刺激後再次抬升。
回覆列表
崑崙—祁連—秦嶺造山系
崑崙—祁連—秦嶺造山系(Kunlun Qilian Qinling orogenic system)位於崑崙山、祁連山和秦嶺山區,是經古亞洲洋和特提斯兩大動力體系疊加複合而形成的、結構十分複雜的、呈近東西向展布的造山系。
中文名
崑崙—祁連—秦嶺造山系
外文名
Kunlun Qilian Qinling orogenic system
領域
地理
型別
專業名詞
向西經帕米爾、科佩特、高加索與歐洲華力西造山系相連,向東經大別山,跨郯廬斷裂帶,再經蘇北—膠南地區,最東到達北韓臨津江流域。它由西崑崙、東崑崙、阿爾金、祁連、秦嶺—大別和蘇膠—臨津等6個造山帶組成。其構造複雜,既包含有加里東造山帶(祁連造山帶、東崑崙造山帶北帶、秦嶺—大別造山帶北帶),又包含有華力西造山帶(西崑崙造山帶北帶、東崑崙造山帶和秦嶺—大別造山帶中帶)以及印支造山帶(西崑崙造山帶南帶、東崑崙造山帶南帶、秦嶺—大別造山帶南帶)。大別山與蘇北—膠南地區的高壓、超高壓變質岩已聞名於世,柴達木北緣又相繼發現高壓榴輝巖帶。高壓與超高壓變質帶的存在為其最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