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悠閒七月上

    和德華人初交,他們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顯得呆板而沉重。接觸長了,你就會覺得德華人待人接物雖然嚴肅拘謹,但態度誠懇坦率。如果你在街上向陌生的德華人問路,他會熱情、耐心地為你指點迷津。如果他也不知道,他會替你去問別人,或不辭勞苦地陪你走上一段,直到你明白為止。

    在公共社交場合,德華人顯得非常拘泥形式,不擅長幽默。他們一板一眼、正襟危坐,做事謹慎小心,一切按規矩和制度行事。不過德華人十分喜歡熱鬧的場面,也會利用一切機會舉行娛樂活動,但還是人一種沉重的感覺,缺少真正的放鬆。德華人辦事認真仔細,責任心極強,對工作不能有一點敷衍了事,一旦馬虎失職,那只有請你另謀高就。德國有句俗話“公務是公務,燒酒歸燒酒”,私下菸酒不分的朋友,辦起公事卻公私分明,不講一點兒私情。

    (一)講究秩序的民族

    德意志民族是一個講究秩序的民族。接觸過德華人、或是去德國觀光訪問過的人對此都有深刻的印象。在德國大到空間、地、建築物,小到家庭主婦外出購物都被事先安排得井井有條。維持秩序的標誌牌和禁令牌隨處可見,事無鉅細都有明文規定,並要求人們嚴格遵守,等等。如商店的營業時間是有嚴格規定的,一般店員早7時左右上班,擦拭門窗、整理貨物,8時開門營業,中午不休息直到下午6時關門。從星期六下午2時起,各商店停止營業,星期天關門休息。這一營業時間各商店都要嚴格遵守,不得超時營業。

    在德國有著嚴格的交通法規,路上各種各樣的路標清晰醒目。高速公路旁的藍色路標夜間在路燈的反射下,很遠就可見到。標誌地鐵的藍色大型字母U(U-Bahn)的標誌牌高懸空中,百米之外便一目瞭然。不誇張地說,對於一個外華人,只要識得各種交通標誌牌,不用張口說一句德語,即可遊遍德國各個城市。這些標誌牌已成為維護德國交通秩序的重要手段。德國的公共交通以守時著稱,不光是飛機,火車也以安全正點聞名於世,就是公共汽車也有自己的執行時刻表,必須按點行駛。居民只需在家查準時刻表,按時到站上車,不需提前到站候車。汽車即便提前到達,也會等到正點發車。德國汽車司機可稱得上是遵時守刻的模範,作為乘客也必須按規定購票乘車,如果違反,將受到嚴厲的罰款懲處。德國汽車都為無人售票車,乘客要按汽車交通圖上指示的票價在自動售票機上買票。買票時,你一定要弄準所乘車的票價,否則一不留心,在自動檢票機上少打一個票孔,一經查出,一律要交數十馬克的罰款。德華人對於法規執行起來說一不二,其原則性是最強的,講不得半點情面。德華人有一樣東西總是隨身攜帶的,那就是記事本。德華人凡事都記錄在本上,他們的一個習慣性動作就是伸手掏記事本,一個習慣用語就是:請稍候,讓我看看記事本。記事本人人都有,大到公司經理,小到中學生、家庭主婦,人手一本。在德國辦事務必提前預約,方可成行。德華人做事必先制訂計劃,就是家庭主婦外出購物也都是先列張購物單。一對夫婦如打算出國旅遊,那麼他們可能早在一年前就開始制訂旅遊計劃了。他們會先打電話向各旅遊局詢問報價、服務專案、.遊覽日程等情況,然後進行比較。選擇好委託的旅行社後,還要親赴該旅行社詳談,直至一切準確無誤,旅行計劃輸入電腦。接下來還要就所去.國家的人文地理、語言等做一番瞭解。這樣一個一年後才付諸實行的旅遊計劃早早就被安排得井井有序。由此可見德華人辦事的計劃性及嚴格認真的態度。

    (二)嚴肅沉穩不尚浮誇

    和德華人初交,他們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顯得呆板而沉重。接觸長了,你就會覺得德華人待人接物雖嚴肅拘謹,但態度誠懇坦直。如果你在街上向陌生的德華人問路,他會熱情地、不厭其煩地為你指點迷律。如果他也不知道,他會替你去問別人,或不辭勞苦地陪你走上一段,直至你明白為止。在公共社交場合,德華人顯得非常拘泥形式,不擅長幽默。他們一板一眼、正襟危坐,做事謹慎小心,一切按規矩和制度行事。但在私人交際圈中,德華人也會無拘無束地與朋友聚會,他們可以丟開自己經理、官員的身份,用小名稱呼朋友,與朋友坦率地談論生活中的煩惱。德華人十分喜愛歡樂場面,也利用一切機會舉行娛樂活動,但此時還是給人一種沉重的感覺,缺少真正的放鬆。德華人辦事認真仔細,責任心極強,對工作不能有一點兒敷衍塞責,一旦出現馬虎失職,那只有請你另謀高就。德國有句俗話"公務是公務,燒酒歸燒酒",私下菸酒不分的朋友,辦起公事來卻公私分明,不講一點兒私情。德華人工作起來一絲不苟、不徇私情,就像一部機器,嚴格而冷峻。德華人具有強烈的"實事求是"的意識,注重實際、不尚浮誇。德華人的住室樸實無華,整齊大方。各種生活用品,如門、鎖、開關、衣架、玻璃、燈罩等都牢固結實,注重實用,寧肯失之笨重,決不虛有其表。對一座建築、一件傢俱、一套裝置似乎都講究百年大計,講究內在質量,就如同德華人辦事一樣注重腳踏實地、絕不誇誇其談。

    (三)勤勞整潔的德華人

    德華人具有勤勞整潔的生活習慣,一般人家黎明即起灑掃庭院,起居室整理得井然有序、一塵不染。德國的家庭主婦愛潔成癖,她們早晨送走丈夫和孩子之後,便換上工作服,開始一天最有意義的工作:清潔宅院。她們會跪在地上,將每一個旮旯角落都擦洗一新,即使請清潔工和花匠幫忙,主婦們也往往跟班勞動,直幹到窗明几淨、一塵不染,方心滿意足。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美觀、清潔的家,這是每一個德自主婦的最大願望。德意志民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走在德國的鄉村、城鎮,美麗的花園小別墅隨處可見。德華人對住房的要求極高,擁有一套單獨宅院的住房是普通德華人畢生奮鬥的理想。人們平日辛勤工作,積攢錢蓋房,為自己和子孫後代營造一處寬敞、體面、舒適的住房被視為人生完美充實的標誌。德華人勤奮工作、埋頭苦幹的精神不僅體現在受僱於人的職員身上,就是高階官員和大企業家也不例外。德國式嚴格的學校和家庭教育也決定了他們和散漫作風格格不入。有一位美國教師對德國進行長期觀察後,在他的調查報告中對美德兒童作了這樣的比較:在一個雨過天晴、Sunny明媚的日子,一位美國小姑娘會被明媚的Sunny所吸引,在外面玩上一會兒再讀書;而一位德國小姑娘則會在做完作業之後,再出去玩。先工作,後娛樂,這就是德國教育。人們只有在辛勤勞動之後,才有權力享受生活。

    (四)遵紀守法的民族

    有一個笑話:在半夜12時開車,看見紅燈還停車的,全世界只有德華人。這一方面說明德華人在遵紀守法方面具有很強的自覺性,同時也說明德國是一個執法嚴格的國家。在德國,人們視遵紀守法為最高倫理原則,人們普遍存在著求穩怕亂、安於現狀、自滿自足的心理。這一心理的形成是有其一定的歷史淵源的。縱觀德國的發展歷史,歷次改革或革命可以說都是自上而下進行的。從俾斯麥以"鐵血政策"統一德意志到獨裁者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極權和獨裁導致下層百姓普遍存在著一種"順從精神"或稱"臣僕意識"。盲目服從、馴服地跟隨統治者,就像德國曆史劇中描寫的"官吏們既已作出決定,皇上也已首肯,服從就是我們的天職。貫徹帝王聖旨,想必無上榮耀。"戰後德國在西方大國的推動下,走上了資產階級議會民主的道路,德華人的民主意識得到了加強。人們主動參與政治生活,自由發表個人見解,那種順從的臣僕意識雖已被擺脫,但長期歷史沿襲下的一些心理仍存在於德華人的性格與意識中。在企業裡,下級絕對服從上級,一切按規章辦事,缺少靈活性和主動性;職工們以服從為天職,而領導者則以是否服從命令、遵紀守法作為衡量職工好壞的標準。這也是形成德華人拘泥、呆板性格的原因之一。德華人受地形、氣候的影響,各個地區的人們在性格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比如北德人就比較開放,特別是漢堡人地處港口城市,見多識廣,但也有些排外,對外地人或外華人顯得不那麼熱情好客。相反,南德人,特別是巴伐利亞人地處內陸山區,思想較為保守,但為人樸質、熱情、樂於助人。從總體上說,德意志民族是一個團結守紀律的民族,他們在公共場合禮讓老弱婦孺,不打鬧喧譁,講究公共衛生,對別人也不喜歡在背後說長道短。德華人很維護國家的聲譽,儘管在大選時,各政黨間相互攻擊、揭短,但對外很少發表對本國的不滿之詞。

    在德國,習慣上結婚之後丈夫的姓便成了夫妻雙方共同的姓,即妻子婚後改用夫姓。如英格·施萊爾小姐同保羅·韋貝爾先生結婚,女方便隨夫姓,被稱為英格·韋貝爾。不過德國的法律規定夫婦雙方可自行決定姓從哪方,可姓丈夫的姓,也可姓妻子的姓,而且在選用對方姓的同時,也可把自己的姓置於雙方共同姓之前,如上面提到的那對夫妻,妻子可改英格·施萊爾-韋貝爾,或丈夫改用保羅·韋貝爾-施萊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吃完飯把筷子放在碗上,老人看見就會罵,這到底有什麼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