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俊慧
-
2 # 供應鏈金融策劃
滴滴和其他網際網路企業沒什麼本質不同,他們都有個資金池,資金池裡的資金只有投資出去才能產生利潤,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滴滴最核心的資產不是他們的固定資產,而是資料流量,也就是我們這些人,我們成為了他們的使用者,我們就是他們的資產。
滴滴最近要上市,據說估值要到800億美金,把滴滴公司的固定資產拍賣一萬次,可能也不值得這個件,但是為什麼會有這高的估值,一個打車軟體而已,價值5000億人民幣?真正有價值的就是使用者資料和流量通道!
滴滴的資金,不論怎麼來的,最終一定要產生資金回報,滴滴巨大的流量變現通道或許就是做金融吧,這樣不用投入太多資源,利潤也非常高,這是大資金運作的規律,這種體量的資金進入實體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真的不知道可以用來投資什麼,投資風險很大,投資回收週期很長!
貸款產品供給永遠是稀缺的,什麼時候市場和個人都缺錢,這個市場基本不用怎麼去開拓,需要借錢的人太多,只要做好風控,賺錢是個很輕鬆的事,網際網路公司的泛金融化不是新鮮事,什麼行業最賺錢,是打車還是做金融,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這是不是滴滴最好的模式不敢說,但也是滴滴不得不做的選擇,網約車市場不但已經飽和,還面臨諸多競爭對手的打劫,將來市場份額下降利潤攤薄都是不可避免的,主業發展已經到了天花板,如何利用巨大的流量資源開拓新的市場領域,尤為迫切,網際網路成就一家企業很快,拋棄一家企業更快,無非就是換個APP就能讓一家企業萬劫不復。
滴滴上市以後,圈來的資金用來幹什麼?不用來做金融,難道用來買車?資金必然要有個去處,總之必須流動起來產生利潤,沒有回報,那股東肯定不答應,投資者可以是成就你的人,也可以是毀滅你的人!所以怎麼讓鉅額資金保值增值,是這些高層永遠首要考慮的核心問題,金融幾乎就是必然的唯一選擇,對於滴滴來說投資加油站、充電站也可以是選擇,問題是回報太慢,他們等不起!因為他們隨時可能被擊敗,甚至被封殺,按照他們目前的做法,在取死之路上已經越走越遠!這些高層的能力,放在中小公司,也就是個業務部門副經理的水平,不過一朝得到有些進退失據了!他們能看見的都是別人在做的,他們有過任何創新?如果有,就是開了人工智慧殺熟的先河吧!
-
3 # 沔陽小哥
借貸市場是個很龐大的市場,從市場是多家p2p 公司就可以看出,一個可以獲得使用者資訊,使用者的消費習慣等,經過大資料分析可以精準定位客戶的愛好,消費地點,消費物品,可以進一步推送服務
-
4 # 旭說風雲
確實是滴滴作為平臺的一個較好的盈利模式。
網際網路平臺的優勢,在於可以獲得大量客戶的使用。雖然C2C模式每次只是幾塊或者幾十塊的交易,但是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匯聚了一大筆資金。
表面上,網際網路平臺只是收取少了管理費,剩下的錢會給到司機,但實際上司機提現到銀行卡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因而滴滴平臺利用這個時間差獲得了該資金的暫時擁有權。
有人會問,但是這筆錢時間很短啊,沒幾天就要給司機,怎麼用呢?
確實,如果只是單個人的錢確實是較少的,時間也太短。然而,在平臺規模大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騰訊的財付通以及滴滴打車那般後,整個平臺的錢合算起來,雖然不斷有資金的進出,但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其賬上都擁有一大筆可用且穩定的資金。
擁有了這筆流動但又穩定的資金,網際網路平臺在經過客戶允許後,自然可以利用這筆資金進行再投資,其中進行[滴水貸]便是一種較好的商業模式。
還有人會問,現在經濟不好,人們的信用普遍不好,滴滴公司會不會虧本呢?
那你就多慮了,其實這種商業模式早已透過不少其他平臺,例如螞蟻金服和P2P平臺進行充分的驗證。況且,滴滴平臺具有每一個乘客打車或騎單車的成交記錄,形成完整的大資料記錄,可以做為信用評估的一個重要依據:把該使用者的花費金額、花費頻次、還款時間、居住小區、工作小區等資訊進行加權,得到較為精準的信用評估。另外,滴滴可以選擇騰訊或者阿里一方,可以獲得電商、聊天、餐飲和遊戲等領域的消費和成交記錄,從而獲得更加精準的信用評估。
如果真的有人不還貸呢?
一方面滴滴平臺可以依法追債,並讓該客戶在阿里系或騰訊系平臺的信用下跌,嚴重的還可以上報央行,直接影響該客戶的買房借貸和做生意借貸。另一方面,個別的小數目的不還貸網際網路公司早已計算在內,並不影響[滴水貸]在總體統計上的盈利。
因而,[滴水貸]只要手續齊全,不侵犯使用者隱私,確實屬於一種較好的商業模式。
-
5 # 寡語2018
1、說是“滴滴最好的盈利模式”有些誇張了。或者如果滴滴把這個當作最大的盈利模式,那滴滴的日子真是挺難過的。
2、一個擁有流量的公司做線上貸款產品,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連百度也有網際網路貸款產品。所以這不是滴滴的什麼獨門武器,而是面對著眾多的競爭對手,使用者一點也不好搶。
3、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有個誤區,以為自己擁有大量的流量,然後上線一個產品就會比較容易的成功。實際上坑很多。不少網際網路公司吃虧,趣店也是一個典型案例。
4、借錢是一個重決策行為,總是三思而行,要盤算自己的收入,盤算利息和費用。這些思考和平臺擁有的流量多少無關。另外,如何讓使用者願意借錢,場景很關鍵,比如天貓、京東,使用者在上面本來就是買買買,借錢消費很自然。滴滴並沒有這樣的場景,總不能打個快車還借錢吧?!
5、金融產品更關鍵的是風控能力,識別高低風險使用者,控制壞賬。這其實是網際網路類公司的弱項,很多大坑就在這裡面。這方面的人才成本很高,滴滴是否有了足夠人才儲備?
6、網際網路金融一直在被嚴厲監管,未來幾年還是如此。早已過了風口增長的階段。看看趣店就知道了。這還能是“滴滴最好的盈利模式”嗎?
-
6 # deniroyx
目前滴滴的盈利主要包含兩個部分:1.抽取佣金(快車+順風車等) 2.金融類(保險導流+貸款)
貸款是不是最好的盈利模式? 不好說,但是對於滴滴來說金融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開啟滴滴的app,在錢包=》保險裡面便是下面的頁面:
滴滴金融有哪些產品?
車險
貸款
出行等小險種
滴滴做這些產品有什麼優勢?
對於保險或者貸款而言,其實是在做機率的生意。如何控制風險,是精算師的工作。
對於車險
滴滴優勢在與使用者群體精確 + 車主資訊完全 + 流量,我不清楚滴滴具體的車主數量,對於快車和順風車司機是需要上傳行駛、駕駛證的,這部分使用者的視窗期時間完全掌握,可以做到精準觸達,成單轉化自然很高。同時,根據車主的駕駛可以做類似打分,給保險公司輸送優質、少理賠使用者。所以滴滴在車險上是有優勢的
2.貸款
貸款的物件其實還主要在乘客,這個具體量級大概是億級別的,透過對使用者常駐地、消費水平、生活圈層的刻畫,能夠對一個使用者信用評級和失信風險有把控。比如他就知道我是一個在西二旗工作的碼農。所以滴滴做貸款也很正確,因為他有使用者積累 + 使用者信用評級資料,可以做到良好的風險控制。
3.出行小險種
所以我覺得滴滴做金融是一個好的盈利模式,但是是不是最好,我不清楚。
-
7 # 小六忠誠
滴滴也上線借貸產品了,滴水貸是滴滴推出的新品種,也就是說,在滴滴軟體上也可以這樣借錢了。這無疑會擴大滴滴的收入業務。
可以說誰掌握了金融,誰就掌握了利潤方向,做錢的生意才是最賺錢生意。在這一點馬雲的螞蟻財富已經展示了這一點,支付寶依靠螞蟻借唄貸款業務壯大了自身實力。
-
8 # 鍾巧玲
首先我認為,最好的盈利模式應該是還沒辦法確定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我認為“最好的”應該是整個產品中所突出的功能。那麼滴滴是做什麼的?為使用者打造良好出行環境,應該是滴滴出行的主要目標。在不斷滿足主要目標之後,開始細緻化使用者使用場景,並涉及不同的業務。
2)【滴水貸】這個業務場景從哪裡來?最主要解決哪一類使用者群體的需求?這一點很值得探討:
如果說是作為滴滴的金融下進行使用者場景分析,就是在發展金融類產品。利用滴滴的金融平臺的使用者基礎拓展金融業務。從與第三方保險公司合作,到自己開展業務(比如說類似金服,能夠從出行業務剝離出來。
換另一種場景,有沒有可能是為了更多人參與到出行這個行業來呢?比如,聽說最近做滴滴車主很賺錢,我也想去做車主,但是我沒有那麼多錢去買車,這可怎麼辦?滴滴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提供借貸款服務,又能拓展金融業務,也能讓更多人參與到滴滴來,還能從另一方面削減對手的出行量(當然可能這個設想不是很合理)
3)誰都想分一杯金融行業的羹,但誰也沒有那麼容易嚐到這杯羹。
單從法律法規上來講就要經過層層篩選。滴滴是否已經做好了這些準備?
風控能力。現在還只是在內部申請稽核階段,正式投入後,使用者信用分析、壞賬處理這些是否都有相應措施?
以上僅是我的一點點思考,如有不足的地方請諒解~可以一起探討~
-
9 # 輕語慢讀書
這不是滴滴最好的盈利模式,但這是滴滴盈利鏈條的重要一節。
兩個趨勢之一:金融業正在成為很多企業新的利益成長點。作為滴滴,有很好的客戶資訊管理,強大的透過客戶出行情況得到的客戶財力分析,以及透過平臺實現的客戶粘度。作金融供應業務,可以說恰逢其時。
無非借錢追債,滴滴有能力透過這個盈利。
兩個趨勢之二:金融業的盈利能力正在走低。銀保局當前的態度很明確,不能讓金融業持續這麼非正常的高收益。這個趨勢正在落實。考慮到金融安全的需要,滴滴這種非主營金融業的平臺,不會,也不應該對金融渠道的盈利有太多期許。
所以,滴滴推出滴水貸,核心目標是“有這個也業務”,同時進一步增強客戶粘度。收益,倒不是最重要的。
回覆列表
從平臺角度來看,讓使用者需求在平臺得到“一站式”滿足是所有平臺的夢想。
不論是BAT等超級平臺,還是美團、滴滴等垂直平臺。
因此,從平臺商業模式來看,滴滴等網約車平臺公司,甚至是共享單車平臺公司,涉足金融或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也算順理成章。
不過,需要關注的是,不論是網路借貸、還是網路保險,抑或其他網路金額業務,開展此類業務的前提是,符合准入要求。
比如,應取得備案未取得備案實施的屬於違規行為,應取得許可而未取得許可實施的屬於違法行為。
對於滴滴試水類似“滴水貸”,首先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滴滴是否取得了相應的備案或許可准入?
如果尚未取得此類准入資格,那麼,開展類似業務就是違規或違法的,相關部門應及時查處,避免給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資金風險。
此外,如果取得了相應的備案或許可,那麼,滴滴目前的運營行為是否合規,或者說,合規工作做的是否到位,也是需要相關部門及時現場檢查的,比如,使用者個人資訊保護是否充分,使用者個人資訊的收集、儲存是否規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