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良人執戟2

    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而家喻戶曉的蔡倫就是造紙術的發明者或改進者,他的人生軌跡並沒有異於常人之處,但是,充滿了機會,機會意味著前程錦繡,蔡倫這個十分機靈的太監在靠山竇太后去世後,立即投靠了新的主人、和帝的皇后鄧綏。

    鄧綏在歷史上的口碑尚可,而且是一個才女,喜歡舞文弄墨,吟詩作對。她是一個喜歡節儉的人,她認為用帛作詩畫太奢侈了,她迫切需要一種比帛便宜,質地又好的代用品來作詩繪畫。

    聰明伶俐的蔡倫絕對不是一個書呆子,他敏銳地感覺到自己的才華有了施展的舞臺,於是,他自告奮勇的兼職主管御用器物製作的尚方令,他一頭鑽進了西漢時期以來造紙的經驗,利用樹皮、破布、麻繩頭子、爛漁網專心改進造紙技術。

    讓我們暫時回到沒有紙張的年代,那時候用什麼方法留存住文字的呢?

    在紙未發明以前,主要的代用品有三種。最原始的時候是石片,高檔一點的是竹木,最後是纖帛。

    這三種不同的材質中,竹木所佔地位極為重要。這種竹木,因為用途的大小不同,名稱各異。生於昭烈帝二年(222)的國學大師杜預在《春秋左傳》序中說:“諸侯各有國史,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

    舉個例子,著名的《戰國策》就是用索串竹簡而成。它們的尺寸如何呢?鄭康成(鄭玄)在《注論書序》說:“策‬長‬二‬尺‬四‬寸‬”。‬

    蔡‬邕‬在‬《獨‬斷‬》‬中‬說‬:‬“策‬者‬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一尺‬)‬。‬

    蔡邕是著名的篆體字書法家,是漢末三國時期的文人雅士,他所屬時代的簡策尺寸已經有較大的變化,有比策小較簡長地稱為“畢‬”,‬比‬簡‬小‬的謂之“牒‬”。‬

    “簡”就是最為袖珍的尺寸了,以至只能寫一行字。

    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三國時代東吳的著名統帥朱然,他的墓出土了一批竹簡,其中就有他的“名片”,三國時期全稱為“爵裡刺”,簡稱“奏刺”或“名刺”。木質,長一尺。約為今天的24釐米。字型已經向楷書轉型的隸書。

    (朱然名刺.複製品)

    這種名刺的作用類似於今天的名片,又不止於此,它往往會在節假日期間,由僕人裝滿一口袋,騎馬往各府邸的大門投送,表示:“見字如面”,以示禮貌。

    “牘”是一種什麼東西呢?它是一種方版,比簡寬,可以並寫幾行字,如果方版都無法勝任字的數量,那就只有使用2尺4寸長的簡串連而成了。

    (朱然版謁模型作品)

    “方版”的名稱在三國時代叫做“謁”或“版謁”。它的內其實就是孫權給予朱然的“委任狀”,限於題目,就不再加以擴充套件解釋。

    真正用於典籍記載的,仍然使用策,它是將許多簡編在一起而成。使用校對極其麻煩,如有脫簡、錯誤,又要重新調整。

    “簡”是怎麼製作的呢?《劉向別錄》有明確記載:“殺青者直,治竹為簡書之耳”。

    後漢《吳祐傳》也同意這個觀點:“欲殺青以寫經書”。

    原來是新竹較溼,容易蟲蛀,作簡之用者,先要在火上烤乾整形,這就是是“殺青”之說。後來的文化人都用於自己作品的完成謂之“殺青”,而“簡書”一詞,也被文化人用於書籍網路名。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是長篇鉅著,所用竹木車載馬拉,十分笨重,閱讀久了,手臂也承受不住壓力。

    於是改用纖帛。於是紙字的“糹”旁出現,它是有來歷的,《初學記》說得很清楚:“古者以纖帛長短,隨事截之,名曰幡紙。”

    可以看出,古代的纖帛也有紙的稱呼。

    纖帛雖然輕便柔軟,便於使用,但是,代價太大,依然只能是“轉朱閣 低綺戶”!

    既然簡策和纖帛都有很大的缺點,到後漢和帝元興年間,終於產出紙來了。

    《後漢書宦官傳》載:“蔡倫字敬仲,位尚方令。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敞布、魚網以為紙。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天下鹹稱蔡侯紙。”

    但是,明代一個叫謝肇制的在巜雜組》一書中認為:“今人謂紙始於蔡倫,非也。”

    西漢《趙飛燕傳》載:“篋中有赫虎書”應邵雲:簿小紙也……,則當時已有紙矣。但倫始煮穀皮,麻頭,及敞布魚網,搗以成紙,故紙始多耳。”

    結束語

    蔡倫是集造紙技術於大成者,他的重要功勞在於發現了造紙的廉價原料,並有一套成熟的成紙工藝,使紙張大量進入社會供各階層人士使用,為中華文明的程序,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陳志朋肉色緊身衣配皮草、膠鞋,他的時尚風格為何越走越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