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升值君
-
2 # 使用者51854062685
如果你從事的工作很重要,專業不對口搞不好還可能會對社會造成巨大的危害。
比方說書畫天才宋徽宗趙佶,可謂是點錯技能點、專業不對口的典範了,藝術方面成就極高,而本職工作——皇帝,卻是幹得一踏糊塗。如果不從事皇帝這個但是皇帝這個工作,宋徽宗憑其在藝術上的造詣也必定名垂千古,但皇帝這個工作卻實在是讓人身不由己,又不好隨便辭職,正所謂:“可憐生在帝王家”,可悲,可嘆。
在書法方面,其創造的“瘦金體”,纖細卻剛勁有力;熱愛花鳥畫,工整一致的閒情畫被稱之為“院體”,用現在人的話說就是極富小資情調。其藝術作品無不被奉為國寶,供後代世人敬仰。然而在政治方便,他卻是任用以蔡京、童貫為首的“六賊”,民怨沸騰,國力衰弱,金兵南下,和自己的兒子一同被金兵擄走,史稱靖康之恥,最終導致北宋的滅亡。
那麼今天這種人力資源的錯配是怎麼造成的呢?其實人力市場作為市場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供求的調節自然是存在滯後性以及很強的資訊不對稱的。高中的時候可能覺得某個行業吃香,結果填完志願上完四年大學出來,卻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就像現在被教育門亮紅燈的一些專業,像動畫、生物技術、計算機等,當年很多考生都是一窩蜂地填報,出來之後才發現就業極難。另外就是很多時候你也沒得選擇,想上熱門專業卻發現分數不夠,只好服從調劑,可能會被迫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那麼怎麼解決這種人力資源錯配的問題呢。國家層面的教育戰略就不多說了,其實從我們每個微觀個體來說,專業不對口不要緊,讀錯了專業,選對了工作,也是可以的。畢竟對大多數人來說,讀大學就是為了自己有一個生存的能力。專業不對口最怕就是讀對了專業,卻選錯了工作。這就要求大家對要有調整的能力。
首先,要對就業市場有充分的瞭解,時刻關注人才市場的動態,同時對自身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需要多嘗試和多瞭解,找到之後就要努力在上面下功夫。我一個朋友是清華大學的畢業的,當年上大學的時候也是被調劑上了不喜歡的專業,一開始也是很苦惱,後來他發現自己喜歡德語,就每天往德國外教的宿舍跑,找外教練習德語,本專業卻掛科多門,差點沒畢了業。畢業後一開始本專業的工作找不到,只好去做翻譯,翻譯一些德國的技術文件,與德華人接觸多了以後,就開始做中德之間的貿易,後來開了公司做一個德國機械品牌的中國總代理,現在據說一年能賺一個多億,已然是班上最富有的人。
其次,很多同學修完了大學的學分,但是在混社會的技能上面基本都不及格,對於自己能幹什麼,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根本一無所知。因此很多人在畢業後還需要再補“社會大學”的學分,而如果大學階段就能對外面的世界多瞭解,而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就會少走很多彎路,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早早地開始實習的一個重要原因。每個人都需要多與社會接觸,才能知道現在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然後自己有意識地去發展和彌補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自己作為一種“人力資源產品”,不能生產出來是社會不需要供過於求的產品,那樣的話滯銷也是必然的。
此外,學習是一件終生的事情,需要根據自己在每個人生階段的實際情況和環境進行調整。而在大學階段其實最重要的是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只是一味地追求績點。
-
3 # 無良HR
我們先從從高考為啥考語數外講起。
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知道,無論哪個省份的高考,語數外是必考的。
問題是,為啥選擇語數外這三門課作為高考的必考科目呢?
語文,學了有啥用,識字能看書不就行了嗎?大學裡又不是人人都學文學,語文學這麼深入做什麼?
數學,學了有啥用,會四則運算會用方程會用直角座標系不就行了嗎?文科的學生為啥要考數學,大學裡又不用咯,簡直想不通。
英語,除了英語專業的學生,除了要出國的學生,更是沒用的學科啊,比語文數學還沒用,為啥高考要考英語?
與其關心高等教育的專業不對口的浪費,不是更應該關心高中生拼盡三年時間去做的無用功嗎?畢竟可能有一半的學生最後還無法接受高等教育,這學上的不是浪費了嗎?
這可比什麼大學生專業不對口的資源浪費,要嚴重的多了,怎麼沒有人站出來質疑一下呢?真是奇怪了。
實際上,高考或者說中等教育只是個篩選器。
語文,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感效能力,能拉開差距的部分,閱讀理解和作文,就是考察一個人的情商的。
數學,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理效能力,邏輯思維和抽象能力,更多的是考察一個人的智商水平。
英語,又一個現象,就是一段時間不好好學習,英語成績就會滑坡,而且跟其他學科不一樣的是,英語是個長期累積的過程,後期很難在短期內補上去。所以考察的是一個人持續學習的能力。
所以,高考就是把智商,情商和持續能力皆高的人給篩選出來,因為這樣的人更可能為社會創造較高的價值,讓他們接受高等教,這是最小社會成本的一種做法。
同理,高等教育也是一個篩選器。
那些能夠在高等教育中學到很多東西的人,拿到獎學金的那些學生,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深入思考問題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換言之,這是一種獲取知識流量的能力,這種能力,比單純的知識存量,重要的多。
否則那些招聘要求寫著本科以上學歷的企業,難不成是傻嗎?用更高的薪資水平去招聘一個專業不對口的人,就不能去招聘一個專業對口的大專學歷的學生嗎?
其實有些企業就是這麼幹的,想省錢嘛,無可厚非,結果用著用著發現問題了,在某些方面,比如出現一些陌生的未知領域問題,大專學歷的學生明顯沒有本科學歷的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強。最後企業才痛定思痛,決定以後只招本科生。
所以綜上所述,大學是一個授人以漁的過程,期間捕到的魚,可能只是過程中的副產品而已,對於一個副產品來說,有什麼浪費不浪費的呢?
而且根據經濟學的理論,只要某專業的學生就業不好,那繼續報考該專業的學生就會減少,學校也會據此逐年修正招生計劃,所以不太可能造成太大的浪費。
教育資源的分配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問題,不可能做到每個人都滿意,能夠做到大致的資源合理利用,就已經是功德無量了,大家也不要過於苛責了。
-
4 # moshiohio
首先,高考結束填寫志願的學生並不真正瞭解該專業的內容或者沒有清楚認識到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專業以及未來工作打算。在高中時期,學生多為了準備高考、提高高考分數去忽略其他方面。
其次,在填寫志願時,被家長或者其他人的意見所左右,沒有認識同學自我特徵和愛好,就根據自己一味理解的專業前景好壞去決定學生的志願填寫。
在當前大學教育裡,大多數學校只提供陳舊的理論知識,學生無法將理論正確地投入到實際運用中去。
在當前社會形勢下,職位供不應求,在形勢所逼下,大學生只能需找其他方面的工作,以致於其不用失業。
這在一定程度上的確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但是學科之間有所關聯,一個人能力的鑑別,除了觀察這個人多知識掌握的多少還有其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
5 # mimi哼哈
從直觀角度來看確實是一種人力資源浪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來看似乎學了四五年,最後做的卻不是自己專業的工作那麼這四五年是不是浪費了,但現實來看,首先很多人在考大學報名的時候並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即使選了自己看著順眼的專業,但可能真正學習起來會發現與自己預想的不同,那我們畢業後是繼續做著學了四年但不喜歡的專業還是另謀出路,我想,很多人應該會選擇換一個專業,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想,大學應該會經常面臨一個問題:大學上完了,我的學業課程學會了多少?俗話說,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所以從這樣來看,大學生專業不對口,學從事於自己喜歡的,或者是說的殘酷一些,從事於有人要你的工作,可能更現實一些。
-
6 # 減一先生
是的,巨大的浪費
有些公司願意招專業不對口的你,是因為冒風險的是你,而不是公司。
很多公司是這樣,每個月開3000工資,不包吃不包住,出入交通沒補貼,不給你培訓的機會,如果你能迅速掌握崗位技能,做好本職工作,公司會給你漲工資,讓你留下來。如果學習慢,對不起,就3000千年不動,直到有一天你因為種種原因離開。
在這個過程裡,公司有什麼成本呢?無非就每個月3000塊工資,現在一個清潔阿姨,一個月都要1800了,3000塊請一個能粗通office,會打字的大學生,就算幹不了專業的活,在辦公室打下雜也可以啊。公司沒什麼損失。
而你呢?蹉跎了最重要的第一年,甚至頭幾年,你可能沒有學習到賴以生存的工作技能,本專業能力也丟得差不多了。換來的是隻夠養活自己的微薄薪水。
這種將風險轉嫁給畢業生的工作,有一些共同點:1.入門門檻低,經常對專業沒要求 2.起始工資低 3.員工流失率高,經常招人。 常見崗位包括:銷售、市場營銷、快餐巨頭的所謂管理培訓生。 -
7 # 傅一聲
大學生專業不對口,這根本不是人力資源的浪費,而是教育資源的浪費。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看看高考時大家填報志願的情況就知道了,很多孩子連專業名稱的含義都不知道,更何況有哪些專業課程,學成以後工作是做什麼的。孩子只是根據百度上的一些詞語解釋去大概瞭解。再加上長期的應試教育,學生們很少有時間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等到選專業時,你問他喜歡什麼他根本答不上來。
所以基本上專業都是父母幫忙決定的,很多父母甚至認為目前哪些是熱門行業,哪些崗位賺錢多就選擇哪個,其實家長對目前種類複雜的行業職位資訊也是知之甚少。這就是目前教育的現狀,家長和孩子都以為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了。
最後難免會出現,孩子懵懵懂懂進入大學,結果發現自己的專業不喜歡也不擅長。對自己要求高的學生硬著頭皮也要學,考個還不錯的成績。另外一批學生學著學著就厭了,就抱既然我也不喜歡又不擅長的心理混過了大學四年。
這兩類學生其實都算得上專業課資源的浪費,前者雖然逼著自己學還是很少人選擇專業類的工作,後者是反正學的也不好就更不會考慮,最終導致了大學生專業不對口的現象。
其實專業不對口不可怕,可怕的是學生們在這樣的應試教育環境下腦袋僵化,不會變通,只會考試,不會應用。大學不只是一個向我們傳授專業知識的地方,它更重大的意義在於教會我們學習研究的方法,拓寬我們的視野,以及樹立正確的三觀。
如果一個學生的底子很好,無論他大學學的什麼專業,他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只要肯付出有興趣,就一定會做得很好。在校園招聘中,用人單位考察的並不是學生的經驗,而是他未來做事業的潛力。你會發現,很多行業的成功人士所從事的工作很多都不和專業相關,比如師範專業出身的馬雲後來做了電商,無數的事例表明專業不對口絕對不是人力資源的一種浪費。
-
8 # 阿秀
但從個人角度出發,我對此並不認同。
想聊是否浪費,就要先搞明白什麼叫做浪費
舉兩個例子好了。媽媽給了一個小學生1000塊錢讓他買這個月的午飯,但小學生卻拿去買了王者農藥的面板。我們說,錢被浪費掉了,因為它沒有被用到該用的地方上。
另一種情況。同樣是媽媽給了一個小學生1000塊錢讓他買這個月的午飯,但小學生卻在第一天就買好了一個月的午飯,導致除了前幾天的飯都壞掉了,結果媽媽不得不給他更多的錢買飯。我們說,錢也被浪費掉了,儘管它用到了地方,但它的投入太大,以至於產出跟投入完全不能構成正比。
所以總結而言,浪費的含義有二,其一為沒有花到該花的地方上,其二預期的產出遠遠低於投入,簡而言之即不合理消耗。
大學和技校的區別就在於,大學所學習的更多是思維的能力而非動手的技術,而這恰恰就是大學教育資源投入的目的所在。
大學學習的意義不在於你上課背過了多少本課本PPT,考試拿到了多少分數,而在於教你能用一種更深入更開闊的視角去看待問題,這才是大學教育的目的所在,也是高等教育資源投入的意義。
加之網際網路時代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職業之間的邊界日漸模糊,對人才的要求也愈發從需求特定專業知識轉向需求更強的學習思考能力,此時大學教育之目的才能真正意義上地凸顯。
換言之,如今所謂專業與崗位不對口的現象,本身就是教育資源投入所預期的結果,因為資源投入的目的在於促進社會整體的發展,而不是狹隘地點點對應,如今的局面恰好是時代浪潮的要求與必然,藉助更寬闊的視野與思維在跨行業的情況下作出更大的貢獻,錢已然花到了該花的地方,又談何浪費。
再來,這時候那些人又會說:的確這樣也能發揮作用,但如果能保證對口就業,就能投入更少的錢,如今的局面卻會導致部分的溢位,所以還是浪費。
再舉個例子好了,我們都知道金子是從金礦裡提純而出,提純後便必然會剩下普通的礦石,你能說因為會有普通礦石產生所以這是在浪費嗎?當然不會。
以歷史學為例,留下來研究這一學科的人坦白講少之寥寥,可是我們可以因此而削減投入嗎?不可以,因為如果你按照留下來的人數比例縮減開支,一方面將直接導致減招,而招進來的人照樣不能保證留在這個方向,會造成人越來越少直到消失的怪圈,同時這門學科的研究與發展將會變得更為困難。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講,所謂的未來崗位與專業的不對口實質上是一種教育資源投入必要成本的體現,必然會有一部分人在未來所從事與專業方向不一致的其他行業,就像在金礦中必然含有其他種類的礦石一樣,而這種成本是必要的。
所以回到開始,所有的浪費都是溢位沒錯,而溢位並不全是浪費,其中便包括了必要的成本。而當專業與崗位不一致本身便是教育投入與學科發展的必然成本時,又為什麼變成了浪費呢?
-
9 # 陳向東
小部分專業,算;大部分專業,不算。
第一,專業性特別強的,比如醫學,如果工作不對口,絕對是一種浪費。一般來說,理工科和醫學的專業性較強,其畢業生如果不能找到一份對口的工作,那麼在大學裡學到的知識就沒有用武之地,可以算是一種很明顯的人才浪費。舉個極端的例子,比如大學期間花了五年時間取得了醫學本科文憑,但是畢業後卻從事著跟醫學毫無關係的事情例如做一個辦公室文員,那這五年時間可以說是白白浪費掉了,除了能輔助一下自己及家人的身體健康外,並不能造福更多的人。這種損失,不僅是個人的損失,也是社會的損失。
第二,專業性不怎麼強的,比如中文系外語系,基本上不存在專業對口的說法。大學裡除了專業性較強的專業外,還有很多專業性沒那麼強的專業,比如跟語言相關的專業,學中文的畢業生不一定非要當語文老師,學英語的畢業生也不一定必須當英語老師,他們可以從事很多工作,比如秘書或翻譯等等,語言只是他們的交流工具而已。對於這類畢業生來說,就不存在什麼對口不對口的說法了,只要是自己能勝任的工作,能把知識學以致用,都可以看成是對口的工作。當然,我們不能抬槓,說一個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學生去當餐廳服務員也是對口工作,那隻需要小學畢業甚至不讀書都能勝任,大學畢業生去做這類工作算是大材小用,也是一種形式的人才浪費。
第三,工作的本質是要創造社會財富,促使個體發展,贏取個人利益,只要能滿足這些基本條件,大體上來說就算比較對口了。人要講究變通,不能太認死理,要根據現實環境進行選擇,在一棵樹上吊死就不太明智了。比如你是新聞系畢業的,就一定要當記者嗎,不一定,你是政法系畢業的,就一定要當法官嗎,也不一定。最好的情況,當然是找一個能充分發揮自己所學的工作,但是如果暫時找不到這樣的工作,先找一個相關的工作做著也行,新聞系畢業後去當一個文員,政法系畢業後去當一個秘書,也不是不行,總比失業強吧。
第四,其實在大學裡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學習之方法,只要把這些東西的精髓學到位了,幹什麼工作都能創造價值。大學不同於中學,有一個明確而唯一的目標,現在的大學生有很多選擇,時間安排很靈活,許多課程也是自選,一切皆有可能。我覺得上過大學的人,跟沒上過大學的人,最大的區別不是在知識層面,而是在思維層面,因為知識是實時更新的,而思維則很難改變。大學畢業後,幹任何工作,都要把在大學裡學到的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學習之方法,應用到工作中來,唯有如此,方能創造出自己的獨特價值,不負菁菁校園。
-
10 # 默爾索
結論擺在前面:我不認為這是對人力資源的浪費。
因為以目前大學教育和職場要求之間的嚴重脫節,我們甚至很難培養出真正的“人力”。
我們的大學生在經過12年教育後透過高考篩選進入大學,在這期間雖然學習了豐富的文化知識,但在生活中沒有實際的運用場景。進入大學,終於有了專業選擇,為進入社會打好基礎,但教育方式仍然流於表面,尤其是和現代職場生活很難結合。學法律的人進入律所需要從頭學起,學營銷的人進入公司更是基本把常識推翻重新構造。很多大學教材都是十年前甚至更早的版本,卻要用來指導2017年的職場生活。
麥肯錫有一份《華人才發展報告》說,中國大學生只有10%符合跨國公司人才需求。其10%的人才標準包括必備技能、實踐經驗和英語水平。而中國畢業生與歐洲和北美畢業生相比,普遍表現出團隊協作和參與專案實際經營能力的缺乏。而這背後的原因,正是我們重理論知識、輕社會實踐的大學教育模型導致的。
教材落後,缺乏大學與社會的必要對接,是大部分大學的普遍現狀。大學教育方式的錯位讓許多學生一畢業就失業,即使找到工作投入職場也感覺力不從心,他們的專業技能不能真正投入到實際運用裡,個人素質需要重塑,從職場的角度講,這些大學生甚至都還沒有可用的“人力資源”。
所以,何談浪費呢?
回覆列表
大學生專業不對口當然是人力資源 的浪費,從實用的角度出發,社會培養人才就是為了物盡其用。對大學生個人來說,也是生命的一種浪費。
造成大學生專業不對口這個問題,有很多原因。首先很多學生填志願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填什麼,那裡面的專業名稱沒有人解讀一下都不知道是幹什麼的。學生不知道填什麼就聽家長的,家長也不知道,就聽媒體所說的熱門專業,最終學生莫名其妙的進了一個自己也沒想好的專業。選專業應該由學校教師負責,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想要的專業,選擇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對於還沒有真正瞭解生活是什麼樣的學生們來說,是要教的。
那些沒有選擇合適專業的同學,在大學中成功轉專業的機率很低,考研轉專業也比較難。不甘於從事本專業的同學,就只能選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了。
其次還有一些同學是主動選擇專業不對口,有些同學自己沒學好,沒法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只能進入一個門檻比較低的行業,還有些同學專業發展緩慢,看不到前途,本科生畢業對口工作少,工資又低,這都是無奈之舉。 但是資源浪費的多少取決於個人對所學知識真正消化了多少。學習不僅僅是資訊上的儲備,還是能力和思維的提升。文史哲不分家就是這個道理,同樣學習數學對學習物理也有幫助。思維模式會融入到日後的工作當中,也許我們感知不到, 但他確實影響了方方面面,都在為我們本身的成長所服務。
工作和讀書有一定的聯絡,卻沒有絕對的聯絡。對企業來說,專業對口的畢業生可以更迅速的進入工作領域,節省時間和金錢。但是如果你的能力可以很快勝任工作,給企業帶來效益,誰又在乎你的專業是什麼呢?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可以學到對日後從事的工作有用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