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山雅舍

    乾隆共有十七子,依次是:

    永璜⑴、永璉⑵、永璋⑶、

    永珹chéng⑷、永琪⑸、永瑢⑹、

    永琮cóng⑺、永璇⑻、無名⑼、

    無名⑽、永瑆⑾、永璂qí⑿、

    永璟⒀、永璐⒁、永琰yǎn⒂、

    無名⒃、永璘lín ⒄。

    乾隆臨終前,宣佈以皇十五子永琰(yǎn)繼位,即嘉慶帝。

    那麼,在乾隆的諸多皇子中,永琰是最優秀的嗎,有沒有更優秀的,誰又最像乾隆呢?

    △乾隆

    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先從嫡出的皇子們說起。

    三代皇后,命運難料

    乾隆的嫡子前後共有8位,不過並非同一個生母,因為乾隆壽命太長,共有三任皇后:

    ·嫡皇后富察氏(1712-1748):永璉⑵、永琮⑺

    ·繼皇后那拉氏(1718-1766):永璂⑿、永璟⒀

    ·“第三皇后”魏佳氏(1727-1775):永璐⒁、永琰⒂、無名⒃、永璘⒄

    1、端慧太子永璉⑵:寶貝疙瘩一號(1730-1738)

    嫡後富察氏是乾隆當寶親王時的嫡福晉,性格恭謹簡樸、姿容秀麗,深得乾隆寵愛。

    而富察氏為乾隆生下第一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也深得乾隆喜愛。據說永璉這個名字還是祖父雍正給起的,暗含傳承皇位之意。

    鑑於清朝前四位皇帝都不是嫡出,乾隆就想從自己開始一定要讓嫡子繼位,這才符合立長立嫡的優良傳統。

    於是,乾隆早早地便將寫有永璉名字的傳位詔書,放到了正大光明牌匾後,可見乾隆對永璉的期待之高。

    可惜天不遂人願,永璉9歲時一場大病沒能挺過去,最後夭折,28歲的乾隆悲痛不已。

    雖然沒有正式冊封,但傳位詔書早已備好,所以乾隆命人按照太子的規格下葬永璉,並追諡其為端慧太子。

    永璉可以說是乾隆的寶貝疙瘩,對永璉的賞賜和陵墓的規格始終都是眾皇子中最高的,即使在永璉死後,對其的祭祀規格也是相當高的,甚至逾制。

    不過在我看來,雖然永璉的去世很可惜,但即使他活著恐怕也難以繼位。

    因為乾隆活了89歲,就算乾隆80歲肯禪位,永璉也必須要活到61歲才能繼位。

    相信我,古代的太子很難當到61歲,因為不是被搞死了,就是自己先老死了。

    2、永琮⑺:寶貝疙瘩二號(1746-1748)

    永琮是嫡後富察氏生的第二子,即嫡次子,三歲時因出痘早夭。

    乾隆真是太偏愛嫡子了,永琮還沒出生時就得到了乾隆的重視和關注。

    接近臨盆時期,乾隆更是為了避免皇后和胎兒經受車馬勞苦,罕見地取消了去圓明園度元宵節的計劃,而是破例改為待在紫禁城。

    當時嫡長子永璉已經去世八年,36歲的乾隆再次喜得嫡子,便把儲君的希望寄託在了永琮的身上,可惜“有心栽花花不開”,永琮竟比他哥哥還要短壽。

    △皇后富察氏

    兩個孩子的接連夭折,令嫡後富察氏肝腸寸斷、憂思過度,同年便在和乾隆東巡的途中病逝於船上,享年37歲。

    3、永璂⑿(1752-1776)、永璟⒀(1755-1757):子以母廢

    永璂、永璟的生母是繼皇后那拉氏,那拉氏原是乾隆當寶親王時的側福晉,乾隆即位後,受封嫻貴妃。

    嫡後富察氏病逝後,那拉氏被冊封皇貴妃,統領後宮;喪期過後,又被冊封為新任皇后。

    原本帝后十分和諧,皇后那拉氏接連生下永璂⑿、永璟⒀。

    你或許以為,乾隆又有兩名嫡子了。

    可惜並沒有,因為帝后鬧翻了。

    具體原因到現在都是個謎,只知道皇后那拉氏在陪乾隆第四次南巡時(1765年),不知為何剪了頭髮,屬於“大不敬、大不孝”,乾隆大怒將那拉氏先行遣送回京。返京後,乾隆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冊寶,即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嫻貴妃一份、嫻妃一份,並裁撤那拉氏的待遇,幽禁於宮中。

    次年,繼皇后那拉氏去世,乾隆按很低的規格下葬了她,相當於是廢黜了她的皇后資格。

    在生母失寵的情況下,兩位皇子也難有好的前途:

    永璂25歲就去世了,生前無爵位;永璟更是三歲就早夭了,也沒有封爵。

    △左為《延禧攻略》中那拉氏的改編角色

    關於那拉氏的悲劇眾說紛紜,我比較支援的一種觀點就像《延禧攻略》中演的那樣,乾隆留戀花叢,那拉氏愛而不得,最後積憤爆發,惹怒乾隆。

    4、嘉慶帝永琰⒂:第三儲君(1760-1820)

    永琰是乾隆的皇十五子,生母是皇后魏佳氏。魏佳氏生前止步皇貴妃封號,皇后名號是後來乾隆宣佈永琰為皇太子時追封的。

    畢竟乾隆太能活了,第三任皇后在乾隆65歲時也熬不住了,享年49歲。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當時還是令貴妃的魏佳氏在圓明園的天地一家春,生下永琰。永琰生得相貌俊秀,最重要的是和乾隆十分相像,所以深得乾隆喜愛。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時隔二十多年,繼永璉和永琮之後,63歲的乾隆第三次選定了心中的繼承人,並將寫有永琰名字的傳位詔書,放到了正大光明牌匾之後。當時魏佳氏尚在,得知訊息後,十分高興,可惜她的身體沒能撐到見證兒子登基那一天。

    △嘉慶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永琰被封為和碩嘉親王,大家還記得雍正的雍親王和乾隆的寶親王吧,這就是要為繼位開始身份鋪墊了。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86歲的乾隆帝禪位於37歲的永琰,即嘉慶帝。但在位前四年嘉慶帝並無實權,直到乾隆死後才獨掌大權。

    5、永璐⒁(1757-1760)、無名⒃(1762-1765)、慶親王永璘⒄(1766-1820)

    皇后魏佳氏的其他三個兒子,永璐⒁和無名⒃,都是三、四歲早夭,其中皇十六子連名字都沒起。

    唯一成人的是皇十七子永璘,也是乾隆的最後一個兒子,比嘉慶帝小6歲。

    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去世,嘉慶親政,永璘被封為惠郡王,後改封慶郡王。

    同年三月,和珅被誅殺,嘉慶帝將和珅府宅賜給永璘作為慶王府,並把半數財產賜給了他。

    △和珅府先是變為慶王府,後又轉為恭王府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二月,永璘病重,嘉慶親臨探視,命進封親王。一個月後,永璘去世,享年55歲。

    巧的是,嘉慶帝也在同年去世,只是比他這個弟弟晚了6個月。

    其他9位皇子

    1、永璜⑴(1728-1750)、永璋⑶(1735-1760):撞槍口的難兄難弟

    乾隆十三年(1748年),嫡後富察氏南巡時病逝,乾隆痛失愛妻,極度悲傷。

    結果大阿哥永璜和三阿哥永璋表現得不夠哀傷,被乾隆斥責二人不懂禮節,並宣告二人被取消立儲資格。(永璜生母是哲憫皇貴妃,永璋生母是純惠皇貴妃)

    當時永璜21歲,永璋僅14歲,二人年輕心性,不懂城府,死得又不是生母,所以不會作秀,不懂假裝,實際上並無大錯,只是乾隆過於悲痛,情緒暴躁,他倆被當成出氣筒了。

    △乾隆劇照

    此二人遭此重罰,鬱鬱寡歡,兩年後永璜就率先病逝了,年僅23歲;而永璋也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英年早逝,年僅26歲。

    2、履親王永珹⑷(1739-1777)

    永珹是乾隆第四子,生母是淑嘉皇貴妃,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岀繼給和碩履親王允祹為嗣孫。

    允祹是康熙第二十一子,雍正的弟弟,生的6個兒子全沒有活到成年,所以乾隆將當時年歲最長的四阿哥永珹,過繼給這位苦命的皇叔。

    不過永珹過繼後,爵位降一等,為履郡王,1777年過世後才追封親王,享年39歲。

    3、榮親王永琪⑸(1741-1766)、成親王永瑆⑾(1752-1823):才子雙星

    永琪是乾隆第五子,生母是愉貴妃。他精通武技,博學多才,書畫天文地理無一不精,是乾隆皇子中唯一一個文武全才,深得乾隆喜愛。

    △五阿哥永琪,《還珠格格》劇照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圓明園九州清晏殿火災,永琪親背乾隆逃出火中,乾隆至此更加器重這個兒子。

    1765年,25歲的永琪受封和碩榮親王,生前如此早地得到如此殊榮,這在諸皇子中尚屬首例。其他兄弟不是封得很晚,就是死後追封或是嘉慶帝晉封,也只有成親王永瑆⑾和嘉親王永琰⒂能附其驥尾。

    不過可惜,永琪當時已經得了附骨疽(類似現代骨結核病),因此於1766年,英年早逝,享年26歲。

    乾隆晚年曾公開表示,自己曾經想立永琪為儲君,可惜天妒英才。

    永瑆是乾隆第十一子,生母是淑嘉皇貴妃。

    與永琪不同的是,永瑆是一個純文才,尤其極精書法,令乾隆十分喜愛。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38歲的永瑆受封和碩成親王。

    △成親王永瑆書法

    嘉慶親政後,依然很器重永瑆,命他入軍機處協理政務,親王領軍機事務正是從此開始的。

    永瑆的壽命在諸皇子中第二長,道光三年(1823年)去世,享年72歲。

    4、質親王永瑢⑹(1743-1790)、儀親王永璇⑻(1746-1832):能者多勞,怠者長壽

    永瑢是乾隆第六子,生母是純惠皇貴妃。

    16歲時,過繼給慎郡王允禧為嗣孫。

    受封質郡王后,因為才能得到乾隆認可,總領《四庫全書》編纂工作。

    乾隆五十四年,晉封親王。

    次年病逝,享年48歲。

    永璇是乾隆第八子,生母是淑嘉皇貴妃。

    與永瑢的精明強幹相比,永璇就很不招乾隆待見。他行事輕浮,沉湎酒色,素無名望,經常受乾隆訓斥。

    所以,永璇在乾隆時期只封到儀郡王,到了嘉慶親政時期才晉封親王。

    不過,最不上進的永璇卻一直活到道光十二年(1832年),享年87歲,是諸兄弟中最長壽的。

    看看這兩個兄弟,還真是能者多勞多累,閒者長命百歲。

    5、無名⑼(1748-1749)、無名⑽(1751-1753)

    皇九子和皇十子都在2、3歲夭折,生母分別是淑嘉皇貴妃和舒妃。

    這兄弟倆當時連名字都沒來得及起,我推測是因為1748年,乾隆剛失去原配皇后富察氏,心情很糟糕,沒顧上起名。

    結語

    在乾隆的17位皇子中,最優秀的非榮親王永琪莫屬,而才能方面最像乾隆的也是他,不過若論相貌方面,則是嘉慶帝永琰最像乾隆。

  • 2 # 傑出的猴子

    乾隆皇帝,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國封建社會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

    乾隆皇帝一生共有十七個皇子,分別是:

    皇長子,永璜(1728-1750),母哲憫皇貴妃。追封定親王,諡曰安。

    皇次子,永璉(1730-1738),母孝賢純皇后。絕對是父母心中的寶貝,乾隆元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儲緘其名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乾隆三年薨,冊贈皇太子,諡端慧。

    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純惠皇貴妃,追封循郡王。

    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親王,母淑嘉皇貴妃。

    皇五子,永琪(1741-1766),封榮親王,母愉貴妃,三十一年薨,年二十六,諡號純。

    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質郡王,母純惠皇貴妃。

    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賢純皇后,弘曆欲立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殤,年二歲,諡號悼敏。嘉慶四年三月,追封哲親王。

    皇八子,永璇(1746-1832),封儀親王,母淑嘉皇貴妃。

    皇九子,未命名(1748-1749)幼殤,未封,母淑嘉皇貴妃。

    皇十子,未命名(1751-1753)幼殤,未封,母舒妃。

    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封成親王,母淑嘉皇貴妃,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清中期四大書家。

    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皇后那拉氏。

    皇十三子,永璟,幼殤,未封,母皇后那拉氏。

    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殤,未封,母孝儀純皇后。

    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即嘉慶帝,母孝儀純皇后,在此不予贅述。

    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殤,未封,母為孝儀純皇后。

    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儀純皇后。

    在乾隆皇帝的子嗣中,他最疼愛的肯定富察皇后生的兩個兒子,但可惜的是,這兩個孩子早早的就離世了。

    近年來,隨著一些清宮劇的暴火,乾隆皇帝的五阿哥永琪走入了大眾的視野中。

    永琪自幼聰慧好學,少習馬步射,武技頗精,博學多才,嫻習滿語、漢語、蒙古語,熟諳天文、地理、歷算,尤其精於天文演算法。他博學多才,工書善畫,恪盡孝道正是乾隆帝覺其“貴重”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九州清晏殿火災一事,乾隆當時曾因為弟弟和親王愛新覺羅·弘晝沒有及時前去救援一事大發雷霆,而永琪親自將乾隆帝背出火中,想必在乾隆帝心中留下不小的震撼,在此事過後的第一個可以封王的年份,乾隆就將年僅24歲的永琪封為和碩榮親王。

    永琪的親王爵位是在其生前所封,而不是死後追封。這種殊榮在乾隆帝的諸子中只有三人享有:皇五子愛新覺羅·永琪(封和碩榮親王)、皇十一子愛新覺羅·永瑆(封和碩成親王)、皇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封和碩嘉親王,後即皇帝位是為嘉慶帝)。

    永琪是最早享受這一榮譽的。其他皇子的親王之位,或是死後追封,或是嘉慶皇帝晉封。

    但是現實中,五阿哥卻早早去世,他死去的那年才剛剛26歲,是本該風華正茂的年紀。如果不是因為早早去世,說不定以後的皇位就是他的。五阿哥是乾隆兒子中最勤奮的一個,而且尊師重道,十分懂禮數。

    五阿哥的前途一片光明。可惜,年紀輕輕的五阿哥卻得了重病。這個病叫附骨瘡,病發作的時候病人疼痛難忍,四肢不能彎曲和伸展,在現代醫學中,這種病屬於骨結核病的一種雖然不是急症,但是病人卻要承受很大的病痛。而跗骨瘡在古代時,也算不上絕症,不過五阿哥患病後卻久治不愈,身體每況愈下。

    最後五阿哥還是沒有抗爭過疾病,在26歲那年英年早逝,乾隆皇帝失去愛子,悲痛萬分,久久不能釋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方法能吸引城裡人去同一個農村娛樂場所消費N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