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木世界

    真正的原因很簡單,打不下去了,歐洲不管是古今,中心都是西歐和中歐,在遍地城堡的歐洲,蒙古真的可以像在東方那樣肆虐?

    首先蒙古最遠的西征距離是第二次西征,主要攻佔了俄羅斯地區,之後進入東歐,攻入了當時正在爭權奪利的波蘭。

    但是蒙古人在波蘭並沒有獲得太多資源,因為資源和人口都在分散的貴族城堡裡,而那些波蘭貴族城堡跟俄羅斯的貴族完全不同,一個個像烏龜一樣,比起城市還堅固,以下圖片的城堡都是波蘭在蒙古入侵時期建造,可以感受一下冷兵器時代如何攻堅這種城堡。

    不過好在掠奪首都獲得不少資源,之後踏入匈牙利,匈牙利早有準備,然而最終被蒙古人利用佯敗戰術擊敗匈牙利出來的聯軍。

    只是在匈牙利也遇到了跟波蘭一樣的情況,各個貴族一戰敗了就躲在城堡裡,要知道蒙古人掠奪財富,所到之出,擄掠殺伐,留下座座空城,但是面對匈牙利和波蘭都做不到。

    最後蒙古軍在維也納被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擊敗。這裡也差不多結束了第二次西征,撥都知道再打下去,就要面對當時的歐洲真正強國法蘭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英國等歐洲大國了。

    撥都在這個地方呆了幾個月,雖然動作連連,但是面對遍地都是堡壘城堡的西歐,比起匈牙利還難啃卻無從下手了,而且波蘭和匈牙利大大小小的貴族,又開始組成聯軍準備討伐蒙古人了。

    (備註:這些實權貴族都是有領地的,很多還擁有貴族精神,可不是宋朝那樣反正城市不是我的,隨便就投降了,至於還敢出城迎戰,那是做夢)

    到了1242年窩闊臺的死訊傳來,拔都以爭奪蒙古汗位的繼承權為藉口,連忙率軍撤退東歸。

    (備註:事實撥都對於爭奪汗位的把握並不大,真正的原因是怕被法蘭西和波蘭匈牙利的聯軍,前後包抄了。)最後撥都選擇了在羅斯公國附近平原建立了金賬汗國,而不是東歐平原,按照氣溫來說東歐怎麼也比俄羅斯強多了吧,為什麼不在東歐建國?其實還是很簡單的原因,蒙古擊敗了波蘭和匈牙利等東歐諸國,沒辦法佔領任何土地的,周邊都是貴族城堡,很快就被貴族聯軍打回去了。

    這是歐洲體系跟宋朝本質的根本不同,人家是貴族統治,死了一個國王跟沒事一樣,而像宋朝死了一個皇帝,然後個個都投降了,然而就是投降了,依然還是慘遭屠城,這就是分封制的好處。

    蒙古騎兵能在這個時代縱橫,也是因為蒙古分封制和軍功制給部下的動力,否則誰會跟你去攻打其他國度。

    不過蒙古人騎兵也不是無敵的,後來被阿拉伯人用駱駝騎兵把蒙古騎兵幹翻了……

    而且每次蒙古每次西征發動戰爭,都跟十字軍東征有關係,只要十字軍東征結束,蒙古人馬上停手,讓歐洲人很惱火認為蒙古人已經和阿拉伯人聯手了。

    其實蒙古崛起的時候,周邊其實也都沒有強國,唯一算強的還是西夏、金國和最後的弱宋!這個時代的中原軍隊都是文人帶兵,那裡還有唐代之前那種軍人武勳帶兵厲害。

    中國的歷史開始衰弱分界點,也是宋朝用文人帶兵開始,仔細一看就會發現,南宋其實比東晉還差勁,從古至今多數人都罵秦檜,真實情況宋朝的皇室趙氏才是真的罪魁禍首!

  • 2 # 六音坊

    其實成吉思汗只是個起步,真正打到歐洲是他的孫子拔都,拔都是在成吉思汗兒子窩闊臺汗在位時主持的西征歐洲活動,他之所以派拔都去,原因是拔都本來就是朮赤家在歐洲邊緣的領主,派他去目的就是繼而幫朮赤家族擴大領土,二來彰顯蒙古帝國勢力在歐洲的存在,因為在早前蒙古已經和歐洲有過接觸,瞭解歐洲諸國實力不容小視,所以他們將目的對準歐洲是情有可原的。

    可見窩闊臺對歐洲有多重視,把它等同於和南宋一樣對待,卻後來沒有想到那些歐洲騎士還是差得太遠,當蒙古敗於大宋之際,在西方歐洲卻戰事大捷,第一次西征擊敗了數倍歐洲步騎兵後,第二次西征也同樣,將鐵蹄推得更遠,一直推到多瑙河流域最遠到威尼斯附近的亞得亞速海沿岸的薩格勒布。

    可有人問了,向上題所說為什麼到成吉思汗之後沒有繼續打下去,首先有一點糾正,應當是窩闊臺之後,

    其二就是蒙古與歐洲關係緩和,進而走向聯合一起對付西亞國家。

    其三無力西征,原因是與統治一方的朮赤汗國,沒有太多兵力,撐死才四萬,再打那只是小仗而已,起不了氣候。

    其四就是與欽察汗國為鄰的歐洲小國部分成了它的藩屬,關係密切,已經滿足了,無需征討。

    其五就是向上面所說蒙古一二次西征兵力充盈,也抱有一定目的,但是後來目的基本完成了,所以也就不和歐洲較勁了。

    其六就是蒙古帝國本身的變化,矛盾四起,家族矛盾佔首位,導致帝國分裂,這也正是無力西征的主要原因。

  • 3 # 攻防敏控

    蒙古帝國的擴張,是往安逸、富裕、闊綽的地方擴張,最後蒙古帝國分裂為元朝和四大汗國,也都是在相對富饒的地區建國的!

    當時的歐洲還比較貧窮落後,蒙古帝國的軍隊西征打到歐洲,應該說對不富庶的地方沒有佔有慾!沒有佔有慾,軍隊駐紮在窮鄉僻壤的歐洲,實在是不情願,找個藉口就得撤離那!蒙古帝國的大汗去世,這就是藉口!

    我想,如果歐洲當時富的流油,蒙古帝國的軍隊駐紮在那,即使蒙古帝國的大汗去世,西征軍團好不容易又找到一塊風水寶地,必將雷打不動的,根本就不會撤出!

    成吉思汗活著的時候,囑咐他的子孫,出去搶,出去奪,誰獲得了就是誰的!世界那麼大,不要在一個地方聚堆!有好處,也必然就有積極性!正如大秦帝國,軍功晉級,殺人越多,受益越大!同理,成吉思汗的子孫到處擴張,也是有利益跟隨的!找到了好地方,就定居建國,不好的地方,無力可圖就撤出去!

    表面上,大蒙古國的軍隊撤出歐洲是因為汗王去世,實際情況是在歐洲看不到金銀綢緞、吃不到山珍海味、房屋簡陋住的也不舒服,還耗子亂竄!在這貧窮落後的地方真待不下去了,大汗去世了,撤吧!

  • 4 # 國史春秋

    成吉思汗曾坦言:“人類最大的幸福在勝利之中:征服你的敵人,追逐他們,奪取他們的財產,使他們的親人流淚,騎他們的馬,擁抱他們的女人!”

    成吉思汗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從他登上汗位到去世的21年中(1206~1227),蒙古鐵騎踏遍了中北亞大地,而他最終也如一個追日的夸父,渴死途中。

    成吉思汗死後,蒙古大軍的西征的腳步不但沒有終止,反而邁到了比他更遠的地方。他的孫子拔都(朮赤次子)橫掃歐洲,另一個孫子旭烈兀懷著“從阿姆河西岸到埃及盡頭的土地都要尊循成吉思汗的習慣和法令”的信念鏖戰歐洲,陳兵非洲邊境。

    然而,蒙古大軍雖然在歐洲大陸橫衝直撞,但是他們並沒在當地“落地生根”,反而如同潮水般鋪天蓋地湧入,悄無聲息退出。就連成吉思汗親手締造的四大汗國,也全部演繹了一個倏興倏滅的故事。

    那麼,蒙古大軍為什麼沒有打下全歐洲呢?我們先從蒙古的三次西征說起,從而理清問題的來龍去脈。

    一、成吉思汗西征

    最初,成吉思汗並沒有西征的打算,但是13世紀的歐亞大陸如同一個沒有人看管的寶藏,裡面的金銀珠寶是難以拒絕的誘惑。如果是在漢唐朝時期,成吉思汗自保都難,想必也不會有此“非分之想”。而此刻放眼四望,南部中原已經分裂為西夏、南宋、金國、大理等幾個小國,一路向西依次是頹廢的喀喇汗國、外強中乾的花剌子模還有搖搖欲墜的阿拔斯王朝。無論南下,還是西進,於成吉思汗都是一馬平川。而不久,花剌子模首先給成吉思汗遞去了“邀請函”。

    1219年,成吉思汗親率20萬大軍蕩平花剌子模,除工匠外,花剌子模國民全遭屠殺,幾乎無一倖免。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逃亡到裡海,最終葬身於一座孤島上,他的兒子在蒙古大軍的追擊下逃往印度南部。既然已經爬到了半山腰,何不去看看山頂的風光!於是,成吉思汗又向高加索開進,先打敗喬治亞人,後擊垮俄羅斯軍團,最終佔領基輔羅斯。

    接下來,是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刻,成吉思汗的幾個兒子得到相應的封分,四大汗國建立有三。不久,東方傳來了西夏公然對抗蒙古的訊息,成吉思汗命長子朮赤留守欽察草原,自己揮師東歸。然而,此次東歸於成吉思汗來說更像是生命的落葉歸根。因為,在與西夏交戰的過程中,65歲的成吉思汗墜馬負傷。1227年進攻金國時舊傷復發,當時年7月,與世長辭。因此,隨著成吉思汗生命的結束,蒙古大軍的第一次西征畫上句號。

    二、拔都西征

    成吉思汗死後,三子窩闊臺繼承汗位,是為元太宗。1236年,元太宗拜大哥朮赤次子拔都為兵馬大元帥,率領由名將速不臺、拔都之弟斡兒答、別兒哥、昔班及窩闊臺之子貴由、合丹、窩闊臺之孫海都、察合臺之子拜答兒、察合臺之孫不裡等豪華陣容的組成的15萬軍團,開始了蒙古歷史的第二次浩浩蕩蕩的西征。

    戰爭如同生意,投入的資金越多,獲利越容易。第二次西征,成吉思汗子孫不虛此行,首先保加爾人的卡馬突厥國被蕩平;其次俄羅斯草原上的欽察人望風而逃,來不及逃走者舉手投降;再則,阿蘭人蔑怯思城被攻陷,俄羅斯公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全被摧毀;最後,就連波蘭、匈牙利也慘遭蹂躪。而正當蒙古大軍如火如荼攻城掠地、歐洲大地瑟瑟發抖之時,元太宗窩闊臺去世,於是大軍核心成員一窩蜂回故鄉奔喪、奪權。如此一來,歐洲人又迎來喘息的機會。

    三、旭烈兀西征

    1252年,元憲宗蒙哥派五弟旭烈兀再次西征,一路上諸如今伊朗、巴格達、敘利亞等地區的國家不戰而降。唯一拒不投降的阿拔斯王朝,都城遭屠。隨後,蒙古大軍橫掃大馬士革,整個西亞匍匐在蒙古鐵騎蹄下,致使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焦土千里,一片廢虛。而就在旭烈兀高哥猛進的時候,同時在攻打四川釣魚城的蒙哥陣亡。由此,蒙古朝廷內部又產生了新一輪的權力爭奪戰。旭烈兀考慮再三,決定從巴勒斯坦與埃及戰場撤軍,率主力東歸,參與角逐。同時命先鋒怯的不花率五千人馬繼續於當地作戰。

    然而,當旭烈兀率軍走到波斯時,東方傳來忽必烈繼承汗位的訊息。原本旭烈兀就是四哥忽必烈的擁護者,因此他停止東歸,接受冊封,建立伊兒汗國。但是,陷入孤軍奮戰怯的不花卻被埃及軍團圍剿殆盡,敘利亞相繼丟失。曾幾何時,旭烈兀也萌生過西征復仇的念頭,無奈近鄰金帳汗國早有吞併自己的意圖,因此旭烈兀只好紮根于波斯大地。如此一來,蒙古大軍第三次西征的腳步最終迴歸中亞。

    總結:蒙古大軍前赴後繼,三次西征,均沒有完全佔領歐洲,其原因並不複雜,並不是蒙古大軍實力不夠。除成吉思汗親征外,其餘兩次均是由於繼承權的爭奪而被迫中止。如同一名馬拉松隊員,在歷盡艱辛即將跑到終點的時候,卻被告知比賽取消一樣的無奈。

    事實上,自蒙古帝國建立到元朝滅亡,蒙古的權力中心一直暗流湧動。就在成吉思汗去世前,三個兒子就因汗位爭的不可開交。因此,為了防止手足相殘,成吉思汗臨終前特立下遺命,將漢位傳予三子窩闊臺。而窩闊臺去世後,蒙古內部的爭奪戰更加此起彼伏。

    然而,從忽必烈去世的1294年,到最後一位皇帝元順帝繼位的1333年,元朝在短短的39年中換了9位皇帝。由此可見,元朝內部權力爭鬥之激烈程度。所以,儘管成吉思汗的子孫們都稱得上是積極的創業者,但他們的內心又時刻惦記著祖上的那份家產。而當家產需要繼承人時,他們又停止創業,轉而加入爭奪家產的行列,致使數次創業,半途而廢。這就是他們沒有打下全歐洲的關鍵原因。

  • 5 # 策神歷史

    鼎盛時期的蒙古帝國,曾經發動過三次西征,分別是成吉思汗的西征,長子西征,以及最後的蒙哥時期的西征,蒙古軍隊所到之處,到處是殺戮,哀鴻遍地。

    造成這種情況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蒙古帝國在繼承權上的不清晰,蒙古人沒有立儲君的制度,他們在老一代強人去世之後,需要召開庫裡臺大會,以此來決定新的大汗人選,這可不是什麼和平的和諧的盛會,這種關係到自己部族今後幾十年發展的事情,對於參加會議的每一方勢力來說都很重要,所以戰爭和流血是必不可少的。

    不久之後,蒙古大軍又攻陷了,另外一座歷史名城大馬士革,敘利亞地區淪陷,如果蒙古人能夠守住巴格達和大馬士革,說不準當代世界的很多問題都不會發生了,就不會有兩伊戰爭,不會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也不會有後來的海灣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還有就是現在的敘利亞內戰。

    只可惜,當蒙古大軍已經推進到加沙,正準備向歐洲發動進攻的時候,在世界的東方發生的一件事情,挽救了蒙古人槍口之下的歐洲。

    在西征前線的那些高階將領們,原本就是身處權利中心的貴族,尤其是統帥旭烈兀,這個哥們和阿里不哥以及忽必烈一樣,都是蒙哥的弟弟,我想如果不是他因為出征海外,很有可能在蒙哥死後形成三國爭霸的局面,三位好弟弟,都想繼承大哥的遺產,而打得不可開交。

    其實這件事情也很好理解,比起再奪下多少座城池來,擁立一個擁有3000萬平方公里版圖的帝國的皇帝,所獲得的利益遠遠高於一城一地,甚至一國的得失。

    正是因為蒙古人的私心,所以使得已經暴露在蒙古人槍口下的歐洲,奇蹟般的得以了保全,西歐的文化沒有因為蒙古人入侵,而出現中斷。

    從此蒙古不再作為一個統一的集團力量出現,逐漸被分裂成為了四大汗國加上元朝五部分,蒙古帝國皇帝兼任元朝皇帝在整個蒙古帝國中的地位就相當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周天子,是一個大號的周天子。

    雖然有很強的實力,但是他已經無法指揮的動四大汗國,而且隨著四大汗國統治者之間親緣關係的疏遠,他們之間的爭權奪利與戰爭成為了四大汗國之間的主流,勢分而力弱,當這些蒙古大汗們都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到了對付與自己同根同源的兄弟上,誰還會想到繼續西征開疆拓土呢?

    當時的蒙古人的大汗是窩闊臺,貴由是窩闊臺的長子,按照一般情況來說,皇長子很有可能就是將來的天子,必然是主帥,其他人能力再強,也只能屈居副帥,這在唐朝時討伐安史之亂中,就用過這一招,唐德宗就曾經擔任過天下兵馬元帥,而郭子儀僅僅是二把手。

    可是這個事情到了蒙古人手裡就變了味了,皇長子居然要受拔都指揮,這讓皇長子殿下非常的不爽。

    眼見得飲馬巴黎不是夢,可是在這時候貴由和拔都之間的矛盾再也沒有辦法掩飾了,皇長子貴由不聽從主帥的指揮,甚至和主帥吵了起來,這個時候的蒙古軍隊已經不是成吉思汗時期,他們已經分屬到了各個宗王手下,他們之所以能夠聯合作戰,是因為有共同的利益,如今這個共同利益體被破壞,自然就打不下去了。

    畢竟只要他們堅持下去,只要踏上法蘭西的領土,巴黎這座歷史名城有80%以上的概率會投降,畢竟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佔領巴黎。

    可以說窩闊臺和蒙哥的死,拯救了非洲和西歐!

      

  • 6 # 火器工坊

    此次西征,蒙古人一舉消滅了基輔羅斯,打服了幾乎所有的俄羅斯封建領主。之後還在紹約河之戰和萊格尼察之戰中擊敗了匈牙利和波蘭—日耳曼聯軍,大軍直接開到多瑙河附近,引得奧地利公國一時間驚恐萬分。

    之後由於貴由汗登基引發了一系列的蒙古貴族的不滿,這是蒙古汗國內部第一次出現了分裂的趨勢。也是因為這次政治風波,使得蒙古人錯過了繼續攻打西歐的機會。一直到15年以後蒙哥汗繼位之後,才使旭烈兀從中亞和西亞突進,進行了最後一次西征。

    可以說很難。原因有這麼幾個:

    1.蒙古人的戰線太長,僅僅是在東歐地區,因為毀滅式的經濟掠奪,引起了一系列的斯拉夫人起義,甚至還有庫曼人和保加利亞人的反抗。這嚴重威脅了蒙古人的後方安全,是的很進行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2.相比於東歐廣佈的木製堡壘,中歐和西歐地區更多的是石制堡壘,相比之下要比東歐的堡壘要結實的多,在攻克難度上也就增加了許多。

    3.雖然單個實力不如蒙古人,但是比起東歐,西歐的戰鬥力還是要強勁的多,加之十字軍東征那麼多年,西歐騎士們的戰鬥力確實不容小覷。

    綜上幾點,蒙古人固然驍勇,但是要征服西歐,還是難上加難的。

  • 7 # 漩渦鳴人yy

    比較表層的原因就是當時窩闊臺去世,蒙古帝國內部陷入到了權力紛爭之中,最終無奈之下文古人選擇撤軍,但事實上真正原因並不是這個。

    我們先說一下表層原因,說起這個原因的話,還是得提到成吉思汗的事兒,成吉思汗指定窩闊臺繼承自己的汗位,可是呢,根據蒙古人的幼子守灶制度,拖雷卻擁有成吉思汗將近80%的勢力。

    其實關於這一次西征更多的是為了歷練一下成吉思汗的孫輩,畢竟經歷過蒙古內戰時期的大多數人都明白,戰爭對於新一代人的歷練那是最成功的,因此這一場戰爭裡面,大部分都是以成吉思汗的孫輩作為主導,比如說成吉思汗的長孫,也就是長子的長子,拔都,就是這一次西征的統帥,這一次西征也被稱為拔都西征,在軍隊內部還有很多的孫輩,比如說蒙哥,或者是貴由,軍隊剛剛出發的時候,其實當時窩闊臺的情況還好,這一次期中的時間也準備得比較充分,畢竟這是蒙古人有史以來最徹底也是到的最遠的一次西征。

    雖然這一次西征是以成吉思汗的孫輩作為主力,但是這場戰爭裡面卻包括成吉思汗的四犬之首速不臺,有了它做保障,成吉思汗的這一批孫輩自然是有時間去刷一波經驗,當然這場戰爭也被看作是較量之戰,畢竟這裡面關係到的王公貴族子孫太多了,誰在這一場戰爭裡面拔得頭籌,誰就有可能記成汗位。

    所以在這場戰爭裡面,無論是貴由還是蒙哥表現的都極為活躍,尤其是在攻打欽察草原的時候,二者之間簡直就是陷入了一場軍工比拼競賽,比雙方誰積累的功勞比較多,誰能夠殺更多的敵人。

    在拿下基輔之後,蒙哥和貴由都被召回入國,其實這個時候蒙古的軍隊就可以停止進去了,但此時蒙古軍隊仍然兵分三路攻打東歐,這個軍隊進攻的意圖肯定是有拔都下達的,畢竟這一場軍隊,無論是最終的指揮官還是最終的受益人都是他,他的帝國,也就是金帳汗國,實際上就是位於東歐附近能夠拿到更多的東歐的土地,對於他的國家是有好處的。

    因此蒙古人開始了下一個階段的進軍,最終在匈牙利地區全殲了東歐方面的軍隊,並且打匈牙利將近180萬的人口屠殺到了80萬,但是後來大家就都知道了,窩闊臺死了,蒙古的軍隊撤退時間看起來正好,但是事實上大家仔細想想,對於拔都來講這場撤退,他真的有必要參與嗎?

    反正他又不是成吉思汗指定的那一條血脈,也不是拖雷那條血脈,他根本就沒有辦法參加這場汗位之爭,對於他來講,難道不能拿下更多的土地,為自己接下來的權力紛爭的漩渦爭取一些資本嗎?

    我們去看一下蒙古人的這一次進攻,蒙古人的選擇大多數都是以屠殺為中,沒有任何人能夠記錄,那個時候到底是怎樣一副慘狀,只有少數的倖存者可以稍微零星的轉數下,我們都知道,你如果想要深入的征服某個地區,你就必須得美,爭奪下一個地區就把它作為自己的前進基地,無論是客服糧草問題也好,還是客服勞動力軍隊來源等等問題也好,這個地方的基本建設你必須得保留下來,不能夠以這種大屠殺的方式,否則你這個算什麼的,堅壁清野!你就壓根兒就沒想拿下這個地方,所以你才這麼幹的吧!

    無論是西夏還是金,成吉思汗雖然短期之內,在軍事上面取得優勢,可是正是由於他這種征服方式,導致她短時間之內沒有辦法佔領這兩個地方,為什麼人都被你給屠殺完了?你拿什麼去管理這些土地就拿自己牛和羊嗎?那不是人啊。

    這是什麼?這就是退耕還草,這是蒙古人的一條方略,直到忽必烈時期這個方略才得到了改變,但這個時候蒙古人還是那一批剛剛從蒙古高原上面殺下來的野蠻人!

    無論是東歐還是西歐都被蒙古人列為了。接下來土地改造的重要目標。

    那麼就有一個問題了,東歐的土地夠不夠這些蒙古人的牛羊去放牧的呢?

    確實草原越大越好,可是接下來的草原去拿下來是否還有這個必要呢?人們做生意都講究一個成本和一個投入,如果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那這個生意就虧了!

    所以我覺得拔都西征,之所以終止於東歐,其最重要的原因不是窩闊臺去世,而是拔都西征的,最終的目的地就是位於東歐!也許誒呦也是蒙古人的目標,但至少這一次軍隊征討並不列入攻擊範圍之內!如果說蒙哥和桂由還在的話,或許兩個人會比拼一個高低,選擇繼續向西遊進軍,但此時這支軍隊真正的指揮官不是文哥,不是貴油,而是速不臺河拔都速不臺得保證這些孫輩的安全,而拔都則需要保證自己的軍隊不會在這場戰爭中遭受重創。

    所以這場戰爭打到東歐,那就算了。

  • 8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蒙古軍差一點點就打下來了,但是為了權力的爭奪不得放棄。

    成吉思汗的友好外交

    成吉思汗這個人非常特殊,特殊就特殊在:他對於除亞洲之外的其他地方都是非常友好的。

    只不過在一次接觸的過程中遇到了並不友好的人,成吉思汗派去的使臣被花剌子模給幹掉了。

    當時成吉思汗傻不呆呆的認為花拉子模可能是誤會了自己,於是再一次派遣使臣前往中亞和花剌子模進行友好協商。

    而花拉子模也深刻詮釋了:作死究竟是怎樣做的,再一次把人家的使臣給幹掉了。

    直到這個時候成吉思汗才明白,原來友好外交僅僅是自己的所思所想罷了,人家不一定希望咱們友好外交。

    為什麼折騰了這麼長時間僅僅入住中亞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成吉思汗出現了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西夏國家的背叛,導致成吉思汗部隊的損失頗大。

    然後成吉思汗調動所有的軍隊攻擊西夏,只不過攻擊還沒有多長時間呢,自己就患病了,並且直接給病死了。

    窩闊臺的殘忍進攻

    緊隨其後,成吉思汗的三兒子窩闊臺繼任蒙古大汗,而窩闊臺成為蒙古大汗之後,進一步進攻中亞、進攻西夏,簡而言之,窩闊臺幾乎把周邊的能打的人都打完了。

    於是窩闊臺準備了幾日,收拾出15萬的士兵來,一度向歐洲進攻。

    這一次進攻已經先後把波蘭,匈牙利,奧地利等國家佔領,並且佔領了絕大多數城市。

    東歐在即將被完全佔領的時候出現問題了,所有的蒙古士兵都原地不動了。

    為什麼呢?因為窩闊臺死掉了,而且死掉一年多了,這個時候又涉及到了蒙古帝國的另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叫做權力的爭奪。

  • 9 # 雄鷹展翅長空

    樓主的提問有些偏差,其實13世紀的蒙古騎兵不是打到東歐就停止了,而是打到了中歐的西里西亞與多瑙河才停止的。

    13世紀來自東方蒙古高原上的蒙古騎兵一路向西橫掃歐亞大陸,第二次蒙古軍西征最遠至歐洲的多瑙河流域,1235-1242年由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為統帥,王子蒙哥與貴由也參加了西征,軍隊實際指揮權在大將速不臺手中。

    1236 年秋季滅不裡阿耳,1237 年春滅欽察;1237年秋天進兵斡羅思,攻取也烈贊(梁贊)城。1238年連破莫斯科、羅斯托夫等十餘城,合兵圍攻弗拉基米爾大公國首府並將其陷之。1239年滅高加索山北麓之阿速國,攻入斡羅思南境;1240 年,拔都親統大軍圍困乞瓦,乞瓦城破後基埔名將德米特爾受傷被捕,乞瓦軍民則遭到殘酷屠掠。蒙古軍攻陷乞瓦後,繼續西進,攻佔伽裡赤,其王逃入馬札兒(匈牙利)。1241年拔都與速不臺率軍攻至匈牙利,另一路由諸王拜答兒、大將兀良合臺率領蒙古騎兵進攻孛烈兒(波蘭),在波蘭破散多米爾城,波蘭王向西逃跑,蒙古騎兵追擊至西里西亞,在西里西亞蒙古騎兵在裡格尼茨擊敗西里西亞與日耳曼聯軍,整個歐洲為之震驚。另一路蒙古騎兵在拔都率領在撒嶽河擊潰匈牙利軍隊,其中有一支部隊進至維也納附近的諾依斯達,1241年冬季蒙古騎兵渡過多瑙河攻陷了格蘭城。1242年窩闊臺去世,拔都率軍東歸,至此蒙古第二次西征結束。

    至於蒙古騎兵為什麼沒有攻入西歐與南歐、甚至是北歐。原因有以下幾點:

    1,1242年蒙古大汗窩闊臺去世,拔都等王子無心戀戰欲東歸,當然拔都並沒有回到東方,而是在伏爾加河流域建立了欽察汗國。

    2,東歐大多數都是平原地帶,特別是伏爾加河流域是遼闊的草原地帶,利於蒙古騎兵野戰;中歐與西歐相對來說山地、林地與沼澤地會多些,對騎兵機動作戰不是很有利。

    3,在13世紀初時東歐的基輔羅斯公國已經衰落,分裂為莫斯科、特維爾等十多個公國,當然各個公國的家族中最長者為弗拉基米爾大公。13世紀的中西歐進行了第4-8次十字軍東侵。13世紀時西歐的軍力比東歐強大。

    4,人口數量方面。在冷兵器時代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標誌之一,人口是賦稅和兵源的基石。在11世紀,匈牙利的人口是50萬。到16世紀才有125萬。波蘭稍微大一點,在11世紀有120萬人口,到16世紀有400萬人口,在歐洲算得上一個中上游水平。  再看看西歐,在11世紀,法國的人口就達到了650萬。到16世紀,法中國人口已經暴漲到1500萬。英國在11世紀有200萬人口,到16世紀達到394萬人口。神聖羅馬帝國最核心的奧地利和德意志,在11世紀也有450萬人口。到了16世紀,則有1400萬人口(由於神聖羅馬帝國常年分裂因此只算奧地利和德意志)。 以整個東西歐進行計算,11世紀西歐人口為2151萬,東歐為650萬。到16世紀,西歐人口為5726萬,東歐則有1350萬。由此不難看出,東西歐人口差距在蒙古入侵前是巨大的。

    5,13世紀中西歐經濟比東歐發達,西歐修建的城堡比東歐多很多,當時中西歐各個國家的城堡林立,不利於以騎兵為主的蒙古軍隊攻城。後來歐洲國家摸透了蒙古騎兵長於野戰不善於攻城的特點就以打城堡防禦戰,蒙古軍隊沒有更多的辦法在攻克過多的城堡。

    6,中國有一句古話:強駑之末不能穿魯縞也。以騎兵為主的蒙古軍隊從東亞打到中歐,已經形成了強駑之末,蒙古軍隊的數量不到20萬,長年的征戰會造成人丁損耗,中歐西歐沒有什麼草原又遠離蒙古本土,戰線拉的過長,以掠奪為主要目標的蒙古軍隊沒有必要去付出過多的代價去征服整個歐亞大陸。何況西歐還有強大的法國,南歐有拜占庭帝國。

    下圖為中世紀的歐洲城堡。

  • 10 # 碼字的蝸牛

    蒙古帝國一共發動三次西征,其中第二次西征攻打到維也納城外,甚至其前鋒偵查兵越過了阿爾卑斯山脈,抵近義大利平原。

    蒙古第二次西征,又稱為長子西征

    成吉思汗死後,窩闊臺成為大蒙古兀魯思帝國的第二任大汗。於公元1235年藉口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時,盤踞高加索的欽察人和斡羅思諸公國曾幫助國花剌子模抵抗蒙古。因此發動了第二次西征。

    只是這次西征有個特點,就是由各部諸王的長子和萬戶、千戶、百戶、十戶甚至是平民的各長子組成,因此史稱為長子西征。這主要是因為蒙古有個習俗——“幼子守灶”,作為長子或是其他兒子,需要出去打天下。

    蒙古大軍實際指揮掌握在前軍老將速不臺手中,蒙古大軍兵鋒主要指向欽察和斡羅思等地(也就是高加索和古俄羅斯區域)。但由於對手不是一個段位的,因此蒙古的王者們(這裡面有貴由汗和蒙哥汗,還有其他未來的汗國君主在的)意猶未盡,結果就有點像是順手越過了多瑙河。

    當時的蒙古人為什麼不攻下全歐洲?

    最主要的原因是窩闊臺突然死去。

    成吉思汗立下了一個規矩,只要蒙古的大汗離開人世,不管是身在何方,諸王都要趕回參加忽裡勒臺貴族會議,選舉出新的大汗。

    第二個原因:窩闊臺發動的西征本意就不純

    還是“幼子守灶”的原因,成吉思汗死後,作為蒙古大汗的窩闊臺並沒有能完全繼承整個帝國,“窩闊臺得到帝國,而拖雷得到軍隊”。九十五個蒙古千戶,拖雷竟然分到了80多個。逼得窩闊臺後來滅金時,不得不帶上弟弟拖雷才可以指揮得動軍隊。

    1232年夏拖雷在回軍途中暴斃,雖然他的遺孀在漢臣的建議之下,迅速做出反應,將軍權交給了窩闊臺。可根據《元史》和《蒙古祕史》所記載的時間軸來看,1233年末,窩闊臺才獲得了名義上的軍事權。

    雖然暫時沒有證據顯示第二次西征,窩闊臺的內心,可根據時間軸來“惡意”推斷,1232年拖雷死後,窩闊臺曾提議讓拖雷遺孀嫁給長子貴由,而後被拒絕,但窩闊臺獲取了名義上的軍事管理權。再則在闊出和貴由兩人之間,雖然窩闊臺喜歡闊出,可他的哥哥朮赤和察合臺更加傾向貴由,而且拖雷的遺孀在而後的時間裡,聽從漢臣的建議,不斷交好貴由(將一部分部眾送給貴由)。

    因此窩闊臺發動的第二次西征,可能是為了鞏固其統治,同時也想給予闊出個良好局勢,又讓長子們出去打天下,避免內部紛爭。

    第三個因素是攻打東歐”強國“更像是一場意猶未盡的戰爭

    這次西征一共徵調了15萬蒙古軍,除了蒙古騎兵外還有漢軍、唐兀軍(党項人)等等軍團在內。蒙古在攻伐金國和西夏、花剌子模時積累了大量的攻城技巧。

    早期的蒙古人擅長用偵查手段,很少打無準備之戰,因此蒙古人在征服欽察和斡羅思之後,攻打波蘭和匈牙利王國更像是一場意猶未盡的戰爭。又或者說是為了下次的西征做戰前偵查的準備。只是對手段位不高,太弱了。

    ”(蒙古)派遣大量的商隊、或從對方的商隊中獲取資訊,或是派遣使團行間諜之事……有時他們還藉口追擊敵人進入到還未征服的區域進行偵查。蒙古人在行軍時會派遣大量的探軍(探馬赤軍),偵查前方的地形、河流、敵情等等“(《蒙古軍事力量》)。

    如成吉思汗時代,征伐花剌子摸時,就曾經派遣速不臺、哲別去追擊花剌子摸國王,甚至是追了一年多,途徑裡海西岸、欽察(高加索)、深入到斡羅思。

    而在攻擊金國時,就曾先攻打西夏;還有攻打金國時,曾經藉口借道強行進入到宋朝川蜀區域;或是追擊金國殘餘勢力時,越過鴨綠江進入北韓等等。

    因此可以看到,1239年-1240年這個期間,蒙古的長子們是在烏克蘭大草原上休養生息的,到了1240年時,才發動對東歐”強國“匈牙利和波蘭的戰爭。

    以蒙古人作戰前必行偵查的行為來推斷,這一年應該是”長子們“派遣人員去偵查東歐地形等等,好為戰前做準備。

    東歐與西歐之間的地形和情報缺失,致使蒙古人在大汗死去後停止了征伐的腳步

    這才是最主要的因素。從烏克蘭草原越過多瑙河,就是阿爾卑斯山脈,若是沿著多瑙河而上,就到達波蘭境內,可這裡又是蘇臺德山脈。這種地形使得蒙古騎兵的優勢被限制。

    同時也是這個時候,窩闊臺突然的死去最為退兵的誘因,也致使了蒙古帝國停下的繼續西進的步伐。

    隨後蒙古陷入了內鬥之中,歷史上,作為東歐強國的金帳汗國,後來繼續沿著第二次西征的路線想佔據整個東歐,只是連續兩次被已經熟悉蒙古作戰方式的歐洲人阻擊。

    網上有個段子

    玉皇大帝、耶和華、默罕默德、釋迦牟尼四位大神在打麻將,結果耶和華贏了,而釋迦牟尼打了個平手,所以耶和華放出了“上帝之鞭”,阻擊了默罕默德的信民擴張的腳步,同時打破了東歐壓迫西歐的局面,使得基督教因此而昌盛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裡的白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