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何以為食GGF

    其實學草書臨于右任或林散之的草書也無不可,但關鍵是看你什麼時候臨,出於怎樣的角度去臨,以怎樣的見解去臨,以怎樣的功底和根性去臨,這些才是核心。

    古人說書法臨上品得中品,臨中品得下品,臨下品得下下品,說的是學習書法要直奔最好的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遠,起點不同,成就自然不同,但是同時也忽略了一個條件,上品根性臨上品得上品甚至超品,中等根性臨上品得還是中品,下等根性,不管臨什麼都可能一無所獲。相反以上品根性去看中品下品也能從中獲得反思和感悟,從而有上等收穫那是正常的事情。能夠如此才算是真正境界。

    于右任和林散之草書,在當代乃是高峰,看書法史不說頂一流,至少也應該有一席之地。臨寫他們的草書,不說能夠與張旭懷素相抗衡,但與歷史上某些朝代的大家但是有的一比,至少中品,決不至於淪落下品。學草書開始,要是也能夠以這二位先生的書法入手,也不失為正統,遠勝於那些流行書風和江湖流派。

    要是有上等根性只能以此為基礎上追古人,尋根朔源,也是會有大的收穫。要是書寫者正沉浸在古碑帖之中,難以寸進,忽然體驗體驗二位先生的草書,或許也能豁然開朗,收穫非凡。再或者有心人有眼界之人能夠識得先生們的長處,懂得先生們的短板,取其精華為所用,棄其不足以為戒,那收穫就更加非凡了。

    再者說,古人也曾經是今人,同時代的書法家之間互相學習的多了去了,黃庭堅還曾學習同時代如蘇東坡等書法家作品,王羲之也從衛夫人處學習到了楷書用筆,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書法藝術得以代代相傳,從不斷絕的根本,要是誰都找古人,今人之書無人觀,那麼書法藝術哪有這般的興盛有活力,哪有師道傳承,那些一味苛求書法必須學古人的,也該反思反思了。

  • 2 # 中州耕牛堂主

    學習書法,臨古人的碑帖,這個路子才是對的。記得啟功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學習書法,一定要臨古人的碑帖,萬不可先學近代,現代和當代人的字。”

    如果題主有學草書的意向,建議臨習古人的字,不宜先臨習於佑任和林散之的字。

    在學習草書之前,最好先臨上幾年漢碑,之後可轉入章草和今草。

    臨章草,應從陸機的《平復帖》入手,也可以從索靖的《出師頌》或《月儀章》開始學起。

    學今草,就臨王羲之和王獻之的字。唐人孫過庭的《書譜》也可以學。

    學大草,建議臨草聖張芝的字。另外,王獻之的字也可以學。還有就是唐人張旭的《古詩四帖》和懷素的《自敘帖》,都是學大草的最佳範本。

    當然,如果題主喜歡於佑任和林散之的字,也是可以的。因為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至於為什麼先讓你學習古人的經典法帖,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你取法乎上!我的觀點是,如果能把古人的字臨到七像時,再加入自己的三分“個性”,就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了。

    於佑任和林散之都是一直師法古人的,他們的書法中已含有自己的東西,並已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與其學他們的字,還不如自己先師古,當學到一定程度時,再融入個人的東西,最終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呢!

  • 3 # 新華藝術

    于右任在書法上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創立標準草書,對草書在大眾中的推廣普及,產生了積極作用。同樣作為力可扛鼎四大家之一、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先生,推崇于右任“雄強深厚”的草書,認為於先生為當代巨擘,並親自為《標準草書指南》一書寫序,肯定了於先生的貢獻及標準草書的正面價值。但李先生並不完全贊成將草書標準化、程式化,他認為,書法藝術特別是草書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應彰顯書法家的學養和性情,應多彩多姿,不必強求劃一,品讀古今作品,也“最忌偏於一好而排斥眾美”。那麼,如何看待于右任創立的“標準草書”呢?一方面,對於初學者,從標準草書開始,不能不說是入門的好選擇。但另一方面,在具備一定草書基礎後,就不能只侷限在標準草書範疇了,否則就是一孔之見。

  • 4 # 木易滾雪球

    我是簡繁,對草書有一定的認識,以我個人看法,不管是于右任還是林散之,他們的草書都是可以臨的,但是,臨其草書有一定弊端。

    說到這兩人,都可以稱之為“當代草聖”,但是說實在的,以現代人的審美標準,林散之的草書比于右任的草書要“美”。肯定會有人反對我這個說法,但我說的是實話,我們把于右任跟林散之的草書作品做一個對比,一目瞭然。

    上面兩幅書法,單從審美的角度講,誰寫的好?答案恐怕是不言而喻的。兩位書家都為草書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比如於右任編撰了《標準草書》,但不代表這字就能符合所有人的審美,至少不符合我的審美。

    所以說到學習草書,臨誰的帖,我並不建議于右任或者林散之,個人看法還是張旭或者懷素的好一點,古帖自有古帖的妙處,為什麼學習書法都是雪古不學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看了上面懷素以及張旭的古帖,其實什麼都不用說了,想必你的心中也已經有了答案了吧。

    拿我自己來說,我確實學過於右任的《標準草書》,但我只是為了認讀,把我在標草上的認識疊加到懷素跟張旭的古帖上去,得到我想要的結果,我學書法的目的很簡單,僅僅只是為了讓自己寫的字好看而已,草法章法自然得有,但是也不能少了自己的理解,否則你臨帖再好,也只是形似而神不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才來公司5個月,老闆叫我主動辭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