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凱

    我是農村人,來到城市已經20多年,可以說感受了改革開放後農村人到城市人變化的心路歷程,而這種感受對我來說是痛苦的、曲折的、甚至是扭曲的。是不是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有的可怕,又或者不可理喻,你是不是要問為什麼?人家問的是新農村文化生活,你說的是什麼?那麼我要問:文化是什麼?文化要體現什麼?文化的根是什麼?文化的關心主體是什麼?別人怎麼理解這些問題我不敢妄論,我的理解是一個字:人!

    而且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自己。

    我的出生在哪裡?農村。

    我的童年在哪裡?一半在農村,一半在城市。

    我的成長在哪裡?在城市,可是村子裡的一切如影隨形。

    我的快樂在哪裡?在快樂得沒有記憶的童年。

    我的痛苦是什麼?是我的無法適應的與人相處。

    由於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革,各種資訊的衝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和敏感。

    於是人們開始尋找,開始試探,開始拼搏,開始以自我為中心爭奪利益,這種情況下,城裡人和村裡人的反應就有點不一樣,城裡人還是城裡人,村裡人卻變得不同了:一半一半。為什麼?

    隨著城市發展,村裡人開始去城市打工,在他們眼裡,生活中有了與村裡勞動不一樣的工作,有了燈紅酒綠,有了車來車往,有了嚮往城市生活的慾望。而城裡人哪,他們還是城裡人,因為他們本來就活在城市。

    他們有一點相同:慾望!

    又過了一些年,又變了,現在有更多的城裡人往農村跑,嚮往農村的環境和生活,可是村裡人還是願意往城裡走,為什麼?說不清。

    其實說的這些都是我現在的感覺,到今天我都覺得自己是農民,雖然在城市生活了20多年,而且現在我越來越想回村裡,越來越討厭城市。

    所以,我說不清楚現在的新時代下農民的文化生活怎麼樣,因為我離開農村太久了,如果非要讓我這個生活在城市裡的農民給一個回答,我只能說我向往的文化生活是:

    臉朝黃土背朝天!

  • 2 # 我是農民愛種菜

    謝謝,現在的農民,如果不種蔬菜,年輕人有的在外打工,有的做些小生意,年輕人喜歡玩手機,老年人看電視,有的打牌,還有的人聚在一起聊天,就這樣了,等年後天氣暖和了追追化肥,除麥田雜草,有的農民也幹一些零活掙點小錢,彌補柴米油鹽生活消費。這就是現在的農民生活。

  • 3 # 葉靜湖

    技術進步、體制寬鬆,給農村文化生活帶來的變革可以說是革命性的。網際網路推倒了城鄉之間的文化藩籬,資訊在城鄉之間甚至中國和外國之間的傳遞幾乎是同步的。除了交通通訊極不發達的山區和邊遠村莊,大部分農村可以直面全國甚至全世界的資訊來源。有關各地農村的資訊也暢通無阻的傳播出來,形成資訊的對流。農村文化生活的變化體現在很多方面:1.破除了封閉性受外界(城市、外地)影響越來越大。比如城市的生活習慣、服裝服飾、飲食起居甚至廣場舞等運動方式在農村也很流行。2.農民的文化參與熱情高漲,湧現了一批文藝名人。農民歌星、農民詩人、農民書法家。3.農民的“表演”慾望找到了簡便易行的實現方式。一個手機、一部電腦,自我表演,自我拍攝,發到網路平臺上就可以展示開來,弄好了就成網紅了,還可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這大大激發了農民的參與熱情。平臺的大眾化帶來更加平等的文化參與。當然,凡事有利必有弊,文化生活的改變也帶來不少負面效應。

  • 4 # 平淡224501836

    以前的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描述過去農民的辛苦,那時候的農民幾乎每天早早的去到田間,中午回來緊張地做飯餵養家禽,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可那時農村人聲鼎沸,有田間的笑聲,煤油燈下左鄰右舍的閒聊,偶爾看一場電影,戲後滿滿的滿足。

    現在農村人吃穿不用愁,一年地裡幹活也少了很多,電視手機基本普及,年輕的外出打工,老人婦女在家帶帶小孩,看看電視,偶爾乾乾農活,愛打牌的打打牌,看起來曰孑過得很輕鬆,可總感覺缺少點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捆綁營銷、售假機票,攜程、去哪兒等線上旅遊公司為什麼黑料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