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不是胡婻婻
-
2 # 跬步求索
清朝並不是沒有抵抗列強,整個晚清跟列強的仗一直在打只是打得不像抗戰那麼堅定。至於原因列強從來沒有希望動搖清朝的統治,而是為了爭取在華利益。所以當時的對外戰爭基本都是邊打邊談。對於交戰雙方來說戰場上的勝負僅僅只是談判桌上的籌碼而已。比如中法戰爭,清政府雖然戰場上贏得了勝利。但並沒有進一步戰勝法國的意願。只是和談的條件變得更優越一些。同時清朝也離不開列強,最典型的洋務運動大清並沒有自己研發生產機床和鐵軌。包括近代化的武衛軍,也是通過和列強的“貿易”來組建。
至於太平天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太平天國的訴求是直接推翻清政府的統治。所以與太平天國的戰爭,那是你死我活的戰爭。雙方沒有任何的妥協餘地,必須拼到對手嚥下最後一口氣為止。另一方面,從戰爭的破壞力來說太平天國遠勝於西方列強。經過太平天國運動,中國的長江以南經濟基本崩潰。半個中國淪為災區,所以清政府必須擠出自己最後一口力氣將太平天國第一時間扼殺。
-
3 # 小柯百說
那麼太平天國為什麼會被滅掉呢,有這麼幾個原因
1.太平天國實行的是政教制度,而在中國多年的制度中都沒有出現個,太平天國彷彿就是一個邪教,所以說註定不會太長久。
2.太平天國後期取得了一些成就會自己就非常輕敵,定都後,太平天國開始放縱了起來,首領洪秀全更是每天淫亂,沒有心思在去打仗,導致後來太平田國節節敗退。
3.在一些戰鬥中,戰術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懷慶之戰,太過於輕敵而且圍而不打的戰術也沒有很好的使用,導致戰鬥失敗,在北伐問題太過於大意,如果太平天國派重軍北伐,那麼勝利的概率還是挺大的,可惜太平天國沒有這麼做
4.內部領導人不夠團結,太平天國發展到後期,內部領導人開始不後團結了,於是就導致各自分裂,根基不穩定。
太平天國有可能勝利嘛?答案是,有可能的,就是太平天國沒有把握好,不過就算太平天國勝利中國也不會變好,只會變差,變得更差,而且太平天國短時間內還是會被其他勢力消滅,不過太平天國確實是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對中國歷史有一定的貢獻。
-
4 # 李飛叨
咱們先說滿清對列強的態度。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鐵馬金戈的朝廷軍隊面對著洋槍洋炮,開始的時候也是不停的衝鋒,不過真皮真肉還是擋不住鋼鐵彈藥。認識到了槍炮威力後,他們只能選擇不停的逃跑,結果只能是求和賠款。
其實我們能看出清庭對列強的態度:打了知道打不過,那對方要錢就給錢,要租地就租地!
太平天國可就完全不同了,他們金田起義後迅速北上佔領了南京,洪秀全成了太平天國的開國天王,接著有派大軍北伐、西征,一副要推翻滿清王朝的架勢!這是要命啊!
況且太平天國信奉的是拜上帝教,留起了頭髮改變了服飾,甚至對男女關係都進行了有效管理(天王和和上層人員是不用管理的),這是要變天啊!
再者,雙方的武器裝備自己人員素質都相差無幾,最後拼的是戰略、意志、人數等等因素。
滿清王朝和太平天國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沒有妥協的餘地,所以只能死磕!
不過滿清最後勝利了,也是慘勝!經過太平天國這一場動亂,人口大量減少,國庫如同水洗,大清帝國搖搖欲墜。
-
5 # 陸棄
從清末到民國,各屆政府所奉行的政策多為“攘外必先安內”。民間通常認為,內鬥內行,外鬥外行。自清朝統治者以來,他們認為列強入侵所謂不過是特權和歲貢,而國家內部的民眾運動往往呈現出摧枯拉朽之勢。明亡於李自成,清自然忌憚會亡於太平天國之手。
慈禧太后有一句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但凡中華有的東西,我統統可以給你,只要你們能顧及表面上的禮儀,大清朝廷能夠給民眾一個交待,自然都是皆大歡喜。
所以自鴉片戰爭以來,滿清朝廷割地賠款不斷,卻沒有絲毫“羞恥感”,倒是漢臣李鴻章、林則徐等人,倍感屈辱也。
清政府認為威脅統治的不是外賊而是內賊其實很多人都忘記了一個事實,滿清起於關外東北,稱那邊是龍興之地,禁止漢人進入。而對於山海關以外的土地都是滿清侵佔統治的,所以割讓一個臺灣,割讓一個青島,對於他們來說無非是侵佔的土地少點。
至於賠款,只要能保證八旗子弟的優渥生活,剝削剝削百姓,結交一些列強又有何不可呢?清末,列強中不乏軍火販子、傳教士、掮客們想要維繫大清朝廷從中取利。大清朝得到統治權威事實上只要皇室得到承認,政權不被侵犯就成。
列強事實上並沒有想要取而代之,可是太平天國卻是實打實的口號,要推翻滿清,建立新朝,這危及到八旗子弟的利益,清政府自然不能容忍,所以他們寧願勾結外賊,組建洋槍隊來剿滅太平天國,也不願與列強對抗。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是真心想對抗日本的。中日甲午戰爭,大清的傾盡全力要對抗的,為什麼呢?日本自古都是中原王朝番邦屬國,可今天卻想著侵略大清,擴大疆土,危及滿清朝廷,大清備感屈辱,自然要抵抗。
列強堅船利炮,非大清所能抵抗大清閉關鎖關200多年,境內國民也跟著閉關鎖國,清末起義用的還是菜刀斧頭,這對於武器裝備相對先進的清政府來說小菜一碟。
但是上百萬大清軍隊在數萬列強面前卻是如此的弱不禁風,敵人總是以少勝多,大清軍隊早已喪失了鬥志。所以李鴻章要搞洋務運動,買列強的武器裝備和軍艦,可大清實在太腐爛了,再好的武器裝備也是給別人做了嫁衣。
大清自知與西方諸國差距甚大,崇洋媚外一時興起,加之列強要錢不要人,也都不願抵抗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列強還願意幫助滿清朝廷鎮壓太平軍,這對於清朝政府而言實在是求之不得!
-
6 # 帝國中興
這一切還要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起,第二次鴉片戰爭清軍精銳部隊僧格林沁率領的蒙古騎兵在八里橋經過奮勇抵抗被消滅殆盡,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咸豐皇帝逃往熱河避暑山莊,在中國古代一旦都城陷落很多時候都意味著改朝換代,咸豐皇帝初期也是這樣認為的,他認為英法聯軍佔領北京一定會取代清朝在中國的統治地位,但是簽訂合約之後他們居然全部撤出了北京,並沒有動搖清政府在中國的統治地位,這就讓清政府統治者認識到洋人要的只是錢財利益,但是太平天國就不一樣了,他們不但要錢還要清政府的命,這是咸豐皇帝絕對不能答應的,所以他們在對列強妥協的同時不斷派遣重兵進攻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起義是一場晚清時期震驚國際的一場著名的農民起義運動,這場運動從爆發開始由於清軍長期腐敗無能疏於訓練很快就席捲了大清王朝的半壁江山,深深動搖了清王朝的統治根基,而同一時期由於英法聯軍換約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招致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在當時清王朝開國時期所依賴的八旗以及後來的綠營經過兩個世紀的承平日久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力,隨著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的起義清政府陷入兩面作戰的危局之中。在北方英法聯軍兵臨城下,拱衛京畿重地的蒙古鐵騎全軍覆沒,北京被佔領,咸豐皇帝被迫逃亡承德避暑山莊,隨後咸豐命令恭親王在北京與英法聯軍簽訂合約,鴉片戰爭結束,同時也結束了清軍兩面作戰的危險局面。
雖然英法聯軍撤退但是南方的太平天國卻是如火如荼,由於在面對英法聯軍入侵時清軍的精銳部隊在通州損失殆盡已經沒有能力對江南的太平天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所以他們就不得不依靠地方漢族大臣來剿滅太平天國,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曾國藩的湘軍以及李鴻章的淮軍,這兩支軍隊對剿滅太平天國維護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功不可沒,在剿滅太平天國以後這兩隻軍隊又開往北方,對活躍在河南,安徽和山東的捻軍進行圍剿,為清朝內部的穩定立下汗馬功勞。而作為淮軍統帥的李鴻章自此以後受到清廷倚重,成為晚清國際上的風雲人物。
根據統計在太平天國運動的14年時間中,清政府為了剿滅太平天國總共花費白銀大約4.5億兩,當時的清政府由於內憂外患民生凋敝國庫空虛,他們就向西方國家大舉借債,並以中國的礦山和海關作為抵押,當時中國一年的稅收有3600萬兩白銀,清政府為了消滅太平天國甚至用一年收入的二分之一或是全年的收入充作軍費,這是很罕見的,面對西方列強時他們也沒有那麼盡心盡力,這在以後的戰爭中也有所體現。但是清王朝對列強不盡力抵抗是因為他們明白列強要的只是幾個錢而已,動搖不了自己的統治地位,但是國內的叛亂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國家的滅亡,這也是清政府竭盡全力也要消滅太平天國的原因。
-
7 # 趣談唐宋元明清
太平天國性質特殊,晚清必須拼命
滿清帝國提出一個非常值得玩味的口號:滿漢一家親。
事實上呢?無論是從情理出發還是從正史出發,滿清對於漢人都是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提防。
從最開始的誅殺朱家後人到後來的滿清文字獄都能看出一二,滿清百萬人口去統領四億帝國家,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忌諱的。
在當時的那個條件下,帝國統治著更願意滿清在皇位上做著,畢竟滿清跟土豆泥一樣隨意捏弄。可太平天國就不一樣了,天天喊打喊殺的,不太容易控制。
所以滿清在進攻太平天國時,列強是在後面幫忙的。也正因如此,滿清在鎮壓太平天國時省了不少力氣。
英法聯軍曾經進攻過北京城,並且燒了圓明園。
那那一次戰爭雙方的軍事部署以及參與人員都有多少?
英法聯軍尚且如此,八國聯軍只會更甚。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清政府拼了老命打太平天國,而對帝國敬若上賓,實在是打不過而且有了陰影。
-
8 # 不出名的陳導1
與是不是清朝無關,和滿族漢族的民族矛盾也無關。
事實上,這是人類素來的欺軟怕硬劣根性和統治階級的剝削本性連同作用的結果。
就以中國曆代王朝為例,當一個王朝剛剛開國,其各個方面都是欣欣向榮的,各項指數健康而有力地上竄。
隨即,來到中期,王朝的各項指標打到巔峰,百姓的生活最為穩定、富足,但同時社會階層開始固化,寒門開始難出貴子,國家的權力開始漸漸的向一小部分人手裡收縮。
隨著階層進一步固化,在王朝後期,掌握權力的人往往都是從他們父輩手裡接過權力,根本不懂民間疾苦,不管百姓死活,差一點兒的只知快活享樂,好一點兒的就算有心重振朝綱,也往往因為接收的教育一般、鬥爭經驗不足而越忙越亂(對,我說的就是崇禎爺)
那麼,這個時候,整個國家就會出現這樣一個現象:退敵無方,擾民有術。怯於外戰,勇於內鬥。
尤其以清朝為甚,因為清朝本身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他本身就害怕漢族人造反,因而一直都在利用漢人的基礎上儘可能的打壓漢人。
後來來了外中國人,清朝統治者就更害怕漢人藉機推翻自己。要知道,在統治者的眼裡,民族大義算什麼?國家主權又算什麼?都不如他屁股底下那把椅子!在他們眼裡,丟些國土算什麼?賠些銀子算什麼?只要自己坐北朝南、稱孤道寡足矣!在清朝統治者的心中,就是土財主心態,這些資源寧可被人搶走,也不會分給他們原本的奴才!
所以,清朝晚期對洋人畢恭畢敬,對自己的子民卻大開殺戒。
-
9 # 寅哥解惑
1西方列強到中國的目的大部分是獲得貿易權力(除了沙俄,日本),他們追逐的是利益,而不是動搖清朝的統治!太平天國運動則是立志推翻滿清,一個要錢,一個要命,滿清所謂的選擇就一目瞭然了。
2滿清入主中原後一直沒有放鬆對內部漢族的防範,無論是文字獄還是對百姓的控制都是極為嚴格的,是歷朝歷代之最。相反的直到滿清滅亡,對西方的瞭解還是處於一個無知的境界,對世界大勢更是知之甚少,不知道被殖民的危險,這樣的思想也是造就滿清對太平天國和西方列強不同態度的原因!
3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西方列強一開始中立,後來看到還是保留清政府對自身的利益大,所以採取了支援清政府的姿態,無論是直接參與還是裝備支援,都明顯的站在了清政府這方,作為“盟友”的清政府肯定會對西方列強態度緩和了。
4攘外必先安內不是蔣介石所創,這是封建社會發展中統治者總結出來的經驗。清朝更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從始至終清朝都很重視對太平天國的剿滅,這是沒有商量餘地的。對待太平天國統治階級內部是團結一致,而對於西方列強,即使保守派也沒有趕盡殺絕的想法,所以這也是造就這種局面的原因!
-
10 # 達摩說
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時候,清政府中的大多數人好像還不太清楚列強是要過來幹啥,基本上拿他們當遊牧民族的蠻夷看待,給點錢,開點通商口岸,隨便對付對付完了,就連魏源這種明白人都拿列強當“夷”,立志要“師夷長技以制夷”。
清政府並沒有想到,這是一群從政治、經濟到文化各方面都足以碾壓中華文明的種族。他們來到中國,並不是要滅亡清廷,而是要久居中華大地,拓展更大的貿易和市場,把這裡變成他們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不過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也慢慢明白列強的野心了,不過他們並不怎麼怕什麼賠款割地開闢通商口岸傾銷商品,至少他們發現短時間內列強應該不會把他們怎樣。他們要的是能把政權坐穩,別被漢人或是一些其他什麼人趕出去或轟下臺。
但太平天國就不同了,洪秀全憋了好久的火終於發洩出來,目的就是要推翻清政府,建立一個屬於他自己的人間天國。無論他有多奢侈多腐敗多荒唐,但他畢竟是要推翻清朝的,而這恰好動搖了滿清貴族的根本利益。
出於這個原因,清廷可以先不關心列強,但必須拼了老命把太平天國剿滅。
回覆列表
為何晚清不敢抵抗列強,卻敢消滅太平天國?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很有有趣的問題。晚清是有抵抗列強入侵的,抵抗不過隨後陸續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而太平天國相對晚清來說那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所以說太平天國不得不平。
總體來說,晚清對列強實力不足,抵抗不過,太平天國對晚清來說卻不得不除。
晚清和入侵列強
1900年,慈禧想列強宣戰,不言而喻大家都知道結果,清帝國這個紙老虎不堪一擊,戰敗了。慈禧下詔書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開始了晚清對列強妥協,不抵抗的序幕,正式的成為列強入侵中國的工具和代言人。
1:工業革命後,西方列強的綜合國力和武器現金程度都有了飛速的提升,而此時清政府還在執行閉關鎖國和愚民政策。綜合國力對比列強遠遠不足。
自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晚清政府早已經將僅有的積蓄用完了,而為了平定太平天國又將大部分的稅收抵押了出去,也可以說是西方列強扼住了晚清的經濟命脈,所以為後來的不抵抗政策打下了經濟基礎。此時的晚清還在沿用八股取士,只能出奴才而沒有真正挽狂瀾於既倒,夫大廈將傾的人才。統治階級的奴性算是不抵抗政策得以施行的溫土。
2東南互保條約的簽訂。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東南重鎮的地方實權大員,使得晚清政府威信掃地,也為後來南方軍閥的興起打下了基礎。地方隨意截留朝廷稅收,更加使晚清這個帝國雪上加霜。晚清已經沒有了抵抗列強的實力和經濟。寧予友邦,不予家奴此話或許跟此密不可分吧!
晚清和太平天國
相對列強而言,太平天國卻是晚清政府的心腹大患。太平天國打著反清反帝的口號,一路勢如破竹,更拿下了南京這座重鎮。列強或許是為了掠奪中國的經濟而太平天國卻是為了推翻晚清這個政府。所以晚清又不得不平定太平天國的理由。
相對列強而言,太平天國對統治階級的損害更大,往往太平軍所過之處,地主階級的利益都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的。所以說各地的團練和地主階級,官紳家族也不得不聯合朝廷平定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佔據的城市,佔據了清朝不少的賦稅來源。本來國庫已經捉襟見肘。再說太平天國各天王的奢靡生活連慈禧都有些羨慕,為了拿回稅收,穩固國本,慈禧也不得不命令曾國藩前去平定太平天國。
總體來說,列強對晚清統治階級的利益損害只是疥癬之疾,而太平天國的起義卻是心腹大禍。而且平定已經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太平天國,晚清也有這個實力。所以列強不是不抵抗,而是能力不夠,但太平天國卻不得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