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1209221271581

    你好,高爾基(1868年3月28日(儒略曆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蘇聯作家

  • 2 # 使用者3844760498

    高爾基原名是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

    高爾基幼年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跟著母親寄居外祖父家。高爾基年少時就出去做學徒、搬運工,後來又開始過流浪生活。他從小就喜歡學習,在學校時成績優異還獲過獎,卻因為家裡貧困只上了兩年學。

    之後他四處流浪卻從沒忘記讀書,常常冒著危險去讀書,晚上躲著老闆用燭盤裡的剩油來讀書。實在找不到油時他就在月光下看書,在極端困苦的環境中高爾基為自己打下了文學基礎。

    1892年他在《高加索報》上用高爾基這個筆名發出了第一部短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從此他專心寫作,高爾基在俄語中是苦難、痛苦的意思。

    這也是高爾基回望過去的苦難生活和對和平、光明、理想的追求;高爾基經過刻苦自學文化知識,終究成為一代文豪,高爾基的作品分為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兩種風格,後來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是19世紀末20世紀的一代偉人。

  • 3 # 無限塞羅迪迦

    高爾基的原名叫阿列克賽·馬克西姆維奇·別什可夫,他是前蘇聯著名的作家、詩人、學者。他出生在一個木匠家庭,10歲時就開始做學徒、搬運工等,感受到了下層人民的艱苦後他就開始發奮讀書,探求真理。 高爾基早期的作品多是現實主義作品,而且都取材高爾基在童年時期在底層的見聞,最有代表性的是以流浪漢為題材的小說《切爾卡什》。在高爾基的作品中,主人公們大多是內心充滿著激烈的衝突,而且都積極的投身到改革活動中。

      高爾基的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伊則吉爾老婆子》、散文《鷹之歌》、長篇小說《福瑪·高爾傑耶夫》、中篇小說《三人》、散文《春天的旋律》、散文詩《海燕》、話劇《小市民》等。

  • 4 # 197719jpjp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蘇聯作家。他當過學徒、碼頭工、麵包師傅等,流浪俄國各地,經驗豐富。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政治活動家,蘇聯文學的創始人。《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代表作還有長篇小說《母親》和劇本《小市民》等。1927年10月22日蘇聯科學院決定就高爾基開始寫作35週年授予他無產階級作家的稱號。此後不久回到蘇聯他受到了許多榮譽:他被授予列寧勳章,成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員。他的誕生地被改名為高爾基市。

  • 5 # 鵑鵑123

    阿列克賽·馬克西姆維奇·別什可夫,

    1868年3月28日,高爾基誕生在伏爾加河畔下諾夫戈羅德鎮的一個木工家庭。4歲時父親去世,他跟母親一起在外祖父家度過童年。

    10歲那年,高爾基開始獨立謀生。他先後當過學徒、搬運工、看門人、麵包工人等,切身體驗到下層人民的苦難。在此期間,他發奮讀書,開始探求改造社會的真理。1884年,他參加民粹黨小組,閱讀民粹黨人著作和馬克思的著作,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

    1905年,高爾基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6年,高爾基受列寧的委託,由芬蘭去美國進行革命活動,在美國出版長篇小說《母親》。後定居義大利卡普里島。1913年,高爾基從義大利回國,從事無產階級文化組織工作,主持《真理報》的文藝專欄。

    1917年十月革命後,伴隨著革命出現的混亂、破壞、無政府主義思潮及各種暴力事件,高爾基與列寧及新政權之間產生了矛盾。1921年10月,由於疾病,也由於與布林什維克政權的分歧,高爾基出國療養。1928年,高爾基回到蘇聯,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羅斯作了兩次長途旅行觀光後決定回國定居。

    1934年當選為作協主席。回國後的高爾基作為蘇聯文化界的一面旗幟,為蘇維埃的文化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但20世紀30年代蘇聯出現的種種問題又使他與斯大林及現實政治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些鯨魚危險因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