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送你一朵小紅花
-
2 # 師明禮閒聊中國歷史
(1)代善早早地被廢除了太子之位,品行有汙。
代善是努爾哈赤原配所生,在其兄褚英死了之後,代善曾被作為繼承人來培養,代善本人也是戰功赫赫,不過,1620年,代善被努爾哈赤公開宣佈廢除太子之位。
原因是代善虐待自己的兩個兒子。
代善前妻有兩個兒子,嶽託和碩託,代善想霸佔嶽託的宅子,又虐待碩託,使其逃跑,被找到之後,代善又汙衊碩託想投奔明朝,請求努爾哈赤殺了碩託。
努爾哈赤派人調查,發現代善對這兩個兒子遠不如其他的兒子,非常生氣,宣佈廢掉代善的太子之位。
先前襲父之國,故曾立為太子,現廢除太子,將其專主之僚友、部眾,盡行奪取。(《舊滿洲檔·昃字檔》)又有一說,代善和努爾哈赤的大福晉眉目傳情,被努爾哈赤的小妻告發,自此代善威信大失。
天命五年正月至三月......汗之小妻塔因查聞此,於三月二十五日,告之於汗。汗聞之,當眾對質......塔因查又告汗曰:“不僅此事,更有要言相告。”詢以何言,告曰:“大福晉曾二次備辦飯食,送與大貝勒,大貝勒受而食之。又一次,送飯食與四貝勒,四貝勒受而未食。且大福晉一日二三次差人至大貝勒家,如此來往,諒有同謀也!福晉自身深夜出院亦已二三次之多”汗聞此言......業經詢,四貝勒未食所送飯食屬實,大貝勒二次受食所送飯食亦屬實。又,所告諸事,俱屬實情。對此汗曰:“我曾言待我死後,將我諸幼子及大福晉交由大阿哥撫養。以有此言,故大福晉傾心於大貝勒,平白無故,一日遣人來往二三次矣!”每當諸貝勒大臣於汗屋聚筵會議時,大福晉即以金珠妝身獻媚於大貝勒。諸貝勒大臣已知覺,皆欲報汗責之,又因懼怕大貝勒、大福晉,而弗敢上達。汗聞此言,不欲加罪其子大貝勒,乃以大福晉竊藏綢緞、蟒緞、金銀財物甚多為詞,定其罪。命遣人至界藩山上居室查抄......此,廢大福晉。整理該福晉之器皿時......(《滿文老檔·第十四冊》)(2)努爾哈赤時候的政治局勢。
努爾哈赤死後,有三個半人有實力爭奪皇位。
一個是代善。代善當時是實力最強的,有兩旗,另外有五子一侄,都是能征善戰的猛將,實力強大。
一個是皇太極。皇太極驍勇善戰,為人有權謀,很受努爾哈赤看重,也很有未來的王者風範,皇太極有一旗,和當時很多中上層頭領親善。
一個是阿濟格。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擁有兩旗,生母阿巴亥是國母,實力也很強,但是多爾袞和多鐸年僅太小,是他們的弱項。
半個是阿敏。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不過也自有一旗,功勳卓著,況且當時後金並無明確制度規定誰可繼位,強者居之,所以阿敏還是有些希望的。
代善起初有自立為主之心,不過他的兒子嶽託勸他擁立皇太極,代善思前想後,決定放棄自立為帝,擁立皇太極。
代善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是:
①努爾哈赤生前規定八和碩貝勒治國體制,代善自忖沒這個能力讓八大貝勒都聽他的;
②除了自己以外的哪個勢力都不是好惹的,自己一旦為帝,制服不了他們,最好的結果也只不過是兩敗俱傷;
因此最後代善選擇了擁立皇太極。
-
3 # 雍親王府
代善(1583年-1648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努爾哈赤時期位列四大貝勒之首,稱為大貝勒,代善家族掌管著兩紅旗(正紅旗、鑲紅旗),實力強大。努爾哈赤死後,在代善主持下,諸貝勒擁戴皇太極繼承後金大汗位。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封代善為和碩禮親王,世襲罔替,而代善當時的權力和地位在文武百官中排第一位。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去世後,代善擁戴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位。順治五年(1648年),代善去世,終年六十六歲。
代善本被努爾哈赤確定為自己的繼位人,因為與大妃阿巴亥的緋聞為努爾哈赤所厭惡,失去了繼位的資格。在努爾哈赤相繼處死了自己的弟弟舒爾哈齊和長子褚英兩位親命的繼位人後,代善因性格溫和、屢立戰功,被努爾哈赤確立為新的繼位人選。
天命五年(1620年),努爾哈赤的小妾德因澤告發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有染,說阿巴亥曾兩次做飯送給代善吃,代善接受並且吃了,而且表現出了非常喜悅的樣子,同樣是阿巴亥送飯給當時的四貝勒皇太極,皇太極接受但是並沒有吃。同時,她還向努爾哈赤報告說,大妃一日兩三次差人至代善家,還曾深夜出院。
德因澤這樣說必然是有人指使,據說指使德因澤告發代善和大妃的人正是皇太極,皇太極想借此機會一箭雙鵰,既要打擊代善,又要透過打擊阿巴亥打擊她膝下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掃清奪位的障礙。不過對於阿巴亥,努爾哈赤只是冷落了幾天後,重新寵愛了起來,對於阿巴亥的三個兒子依然寵愛,但是對於代善,努爾哈赤則產生了非常的不滿與厭惡之情。
除此之外,代善在對待兩個前妻的兒子嶽託和碩託上,與其他的兒子之間存在明顯的差別,甚至向努爾哈赤請求直接殺掉碩託,這也引起了努爾哈赤的不滿,不僅直接廢黜了代善的繼位人資格,更是要求代善與其兩個兒子進行分家,鑲紅旗改為嶽託統帥。
代善不僅失去了努爾哈赤欽點繼位人的身份,也是失去了繼承汗位的資格,最終只能推舉皇太極為後金大汗。
皇太極去世後,曾有人推舉代善為帝,但是代善直接拒絕了。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突然崩逝,隨即而來的就是長達十七天的大清皇位爭奪戰。皇位最初的焦點在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與皇太極的弟弟睿親王多爾袞之間展開,坐擁兩黃旗與正藍旗支援的豪格與兩白旗鼎力支援的多爾袞之間實力相當,一直僵持不下。在最緊要的關頭,代善將自己的一票投給了豪格,正當局勢朝政有利於豪格的方向發展時,豪格大言不慚,一句“福小德薄”直接讓自己失去了繼位資格,這個時候多鐸提議,要麼就推舉自己做皇帝,要麼就讓代善來做皇帝。
而面對多鐸的推舉,代善直接選擇了拒絕。
此時的代善已經年過六旬,確實沒有這個精力去承受皇位。
皇太極去世時是51歲,此時的代善已經60多歲了,歷史上繼承皇位基本都是“父死子繼”或者是“兄終弟及”,弟弟死了哥哥繼位,一來不符合傳統,二來自己年齡放在那裡,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和能力統領現在大清王朝繼續前行,自己不去爭奪這個皇位,就是對大清國負責任的表現。
整個代善的家族也是青黃不接,後繼子孫始終無法讓代善滿意。
代善最為欣賞和喜愛的兩個兒子,一個是長子嶽託,崇德三年(1638年)病逝,另一個是三子薩哈廉,崇德元年(1636年)病逝。至於自己的另外一個掌權的兒子碩託,自己是真的看不上,甚至還曾讓努爾哈爾同意自己處死碩託,其餘的兒子也沒有讓代善非常的滿意。
代善的孫子裡面,也只有薩哈廉的長子阿達禮,因為皇太極對於薩哈廉的信任與感激,因而得到了重用,但是阿達禮對於皇太極卻是態度叛逆,皇太極在位的時候就曾說過,只要皇太極去世,就會用力多爾袞繼位。最終,阿達禮也和碩託一起也在順治登基後,被處死了。
所以代善的這些子孫,沒有一個是能讓代善滿意的,不僅讓代善是心灰意冷,同時也讓代善失去爭奪帝位的動力。
代善手中的兩紅旗,可以影響奪位的走向,但是無法佔有絕對的優勢。
代善手中握有兩紅旗,但是在皇太極時期屢遭打壓,勢力與地位與努爾哈赤四大貝勒時期相比,已經遜色了不少,但是依然能夠成為影響皇位繼承走向的重要力量,也正是因為兩紅旗和鄭親王濟爾哈朗鑲藍旗的支援,豪格乃至皇太極的兒子們,才能在與多爾袞兄弟的奪位較量中,佔據了有力的位置。
但是當時,豪格集團擁有的是兩黃旗與正藍旗的支援,多爾袞集團是兩白旗的支援,濟爾哈朗帶領的鑲藍旗又只支援皇太極的兒子們,因而代善手中兩紅旗並沒有絕對的優勢去自立為帝,畢竟兩紅旗的實力與豪格集團以及多爾袞集團相比,還是弱了許多,無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而代善在這一次也就與皇位無緣了。
最終,代善接受了濟爾哈朗的提議,立福臨為帝,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作為攝政王輔政,自己繼續擔任禮親王,統領兩紅旗,直至順治五年(1648年)去世。康熙十年(1671年),追諡號為烈,因而代善也被稱為禮烈親王;乾隆十九年(1754年),入祀盛京賢王祠,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配享太廟。而和碩禮親王代善作為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親王爵位得到了世襲罔替,其中康熙朝深受康熙倚重的康親王傑書就是代善的孫子,親王爵位也是透過世襲禮親王世系得到的。
-
4 # 向敬之
首先要強調,努爾哈赤死後,清朝還是後金,只有大汗,沒有皇帝一說。也就是說,即便代善能即位,也不是做皇帝。
其次,很多人認為代善因被舉報與大福晉有染,聽信後妻讒言虐待前妻所生二子,導致次子碩託有叛徒的嫌疑,因此被努爾哈赤於天命五年剝奪了繼承者的資格。但是,代善仍為大貝勒、正紅旗旗主、兩紅旗共主,按努爾哈赤於天命七年推行的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對汗位推選的規定,代善雖不在八和碩貝勒之列,但他仍為旗主貝勒,具有競選汗位的資格。
再次,努爾哈赤去世時,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以及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兄弟,都是旗主貝勒,都有希望爭奪汗位。然而,四大貝勒強迫阿濟格兄弟的生母、大妃阿巴亥殉葬努爾哈赤,就是防止阿濟格兄弟其中任何一人即位。阿濟格兄弟雖有努爾哈赤留下的兩黃旗,但迫於四大貝勒的聯合圍攻,放棄參選汗位。
四大貝勒擁有兩紅、兩藍、兩白六旗。代善則是擁有三旗,即其自將的正紅旗、長子嶽託所領的鑲紅旗,以及侄兒杜度(代善胞兄褚英之子)所領的鑲白旗,其子嶽託、碩託、薩哈廉與杜度都是能征慣戰的大將,勢力最強。但是,代善最倚重的嶽託、薩哈廉力勸其父改擁皇太極,主動退出競爭。代善接受建議,不動自己棄權,而且帶動莽古爾泰和阿敏支援富於謀略、頗有雄圖的皇太極。
-
5 # 東北虎男323
努爾哈赤死後,留下的是汗位,不是皇位,接任者只能接任大汗,為什麼代善不能接任大汗?因為草原的蒙古傳統就是幼子守家,傳位與幼子,成吉思汗也是要將汗位給予幼子託雷,給了拖雷八成的軍隊,後為第三子窩闊臺透過民主選舉竊取,但拖雷後代忽必烈也因為軍權在手後來奪回。這也是這個問題其他回答者回答都是錯誤的原因,努爾哈赤本意也是傳位於最小兒子多鐸!滿族王朝傳承為什麼要按蒙古傳統?
第一,這是北亞遊牧漁獵民族傳統,草原霸主蒙古傳統如此,影響了滿族
第二,努爾哈赤的汗位來自於蒙古,
努爾哈赤原稱號貝勒,就是金國的勃極烈,後來蒙古人送了他昆都侖汗的稱號,他開始稱汗
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號稱,“天任撫育列國英明汗”。
據《舊滿洲檔》,該滿語汗號的全稱是:“abka geren guren be ujikini seme sindaha genggiyen han”(第328頁)。可以直譯為:天授養育諸國(或部)英明汗。“天授”與“天命”意義相近。在蒙古和滿洲的薩滿教信仰中,天是主宰一切的神。託言天授,自是崇高的稱謂。《滿文老檔》太祖朝天命四年七月初八日記:“受天命而生的庚寅汗說:天愛護我們,給與權柄。”類似的話在清初的資料中多次出現。滿洲的這種傳統與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傳統很相似,因為自13世紀以來成吉思汗最常用的別稱之一是(天命)。努爾哈赤也簡稱天命汗。
後來繼承努爾哈赤的皇太極,天聰元年,稱天聰汗,原滿語為“sure han淑勒汗”,蒙古語為“ qaγan車臣汗”,是皇太極從其父努爾哈赤那裡承襲而來。車臣汗(元代漢譯為薛禪汗)是元朝創始人忽必烈的蒙古語尊號。忽必烈公平推行政教二道而被後世的大小首領所推,
汗位是來自於蒙古,蒙古傳統對滿族王朝影響巨大,
第三,根據《滿文老檔》努爾哈赤本意傳位於最小的多鐸,所以給予多鐸和多鐸的同母親哥哥多爾袞,最多的軍隊和人口,他倆管理的是正白旗和鑲白旗,其中正白旗是八旗當時最大的旗,牛錄最多,軍隊人口是其他旗的幾倍,
所以後來正白旗和正黃旗鑲黃旗成為上三旗的原因,實力最強,
第四,蒙古對清朝影響巨大,皇太極的名字就是蒙古名,黃臺吉,蒙古貴族兒子常用名,漢語皇太子的意思,大清國號也是蒙古話daicing的音譯,勇敢善戰的意思,
第五,滿族內鬥很嚴重的,努爾哈赤大兒子就是努爾哈赤殺的,代善也被認為是勾結努爾哈赤大福晉被處罰,其實,滿族有繼承父親妻子的傳統,也來自於蒙古
-
6 # 張生全精彩歷史
1626年8月,努爾哈赤重病不治身亡。由於他在生前沒有確定繼承人,於是引發了一場汗位之爭。那麼,戰功顯赫,又年紀最長的代善,為何沒有坐上汗位寶座呢?
(代善劇照)
努爾哈赤一生最得他器重的,便是長子褚英和次子代善。之所以會是這二人,是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褚英和代善都是原配佟佳氏所生。佟佳氏不光是努爾哈赤起兵的擁護者,還為他提供了豐厚的造反資金。可以說努爾哈赤後來能統一女真部落,沒有佟佳氏的幫助,是很難成功的。因此子憑母貴,褚英和代善都很得努爾哈赤看重。
二是,褚英和代善由於出生較早,努爾哈赤起兵後,除了被明軍不容,還有其他部落總想將他的大志扼殺於搖籃之中。所以追殺他的人太多,他帶著年幼的褚英和代善,不知道遇到過多少危險,又逃過了多少劫難,因此父子之間有著深深的患難之情。
所以,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後,就將褚英立為太子,不光讓他行軍作戰,還讓他主持一些軍政事務,以此鍛鍊他的能力。
但褚英是個殘暴狹隘的人,他不僅逼迫大臣和兄弟們不得違抗他的命令,還想早日取代努爾哈赤。努爾哈赤一怒之下,廢黜了他的太子之位,並將他誅殺。
(褚英劇照)
褚英去世後,努爾哈赤又把眼光看向了寬厚仁慈的代善,並把他立為太子,讓他參與軍政事務。
代善有赫赫軍功,處理軍政事務也比較公允,因此在朝中頗能服眾。然而人無完人,就在努爾哈赤為自己終於找對了接班人而高興的時候,卻發生了一起緋聞事件:太子代善和小媽阿巴亥有不可言說的關係。
阿巴亥是努爾哈赤的寵妃,代善是一國太子,努爾哈赤經過周密的調查後,決定打落牙齒往肚裡咽,沒有責難給自己戴綠帽子的代善,只是把阿巴亥趕出了宮。
如果說此事能忍,那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努爾哈赤就實在不能忍了。
代善的長子嶽託和碩託都是他的前福晉所生。由於前福晉病逝,代善又續娶了福晉,從此嶽託和碩託就遭受了後媽親爹雙重虐待的待遇。
不僅如此,代善還公然想霸佔嶽託的土地。忍受不了代善虐待的碩託,悄然而逃。碩托出逃被追回來後,代善竟汙衊碩託,說他想投降明朝,請求努爾哈赤殺了他。
努爾哈赤經過調查,發現嶽託和碩託飽受代善虐待。努爾哈赤年幼時便飽受後母虐待,因此對代善極為惱怒,於是下令廢黜了他的太子之位。
代善恐懼,竟殺了續娶的福晉謝罪。
然而,代善所為,不僅沒能重新得到努爾哈赤的寵愛,還讓努爾哈赤厭惡。
(努爾哈赤劇照)
努爾哈赤去世後,雖說他有16個兒子,但真正有資格獲取汗位的,也就是“共議國政,各置屬官”的四大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其中阿敏是舒爾哈託之子,莽古爾泰也因殺母失去人心,所以就剩下代善和皇太極對決。
代善有赫赫軍功,又在朝中頗有威望,另外,他掌有正紅、鑲紅兩旗,還有5個英勇善戰的兒子。就在他信心滿滿的時候,長子嶽託和三子薩哈粼卻找到他,苦勸他擁立皇太極。
其實,當時的情況代善也非常清楚。
一方面,阿敏桀驁不馴,莽古爾泰又剛強好鬥,其他貝勒也不甘於人下,個個心懷鬼胎。
另一方面,努爾哈赤晚年實行的“抗拒者被戮,俘取者為奴”的奴隸制政策,讓漢人逃亡暴動不斷,以至於社會動盪。又有明軍磨刀霍霍,想趁亂收復失去的城池。蒙古貴族林丹汗又躍躍欲試,要聯明滅金……
種種問題,都讓代善力不從心。所以他思索再三,最終聽從了嶽託和薩哈粼的規勸,放棄了爭奪汗位的機會。
(參考史料:《嘯亭續錄》《清史稿》)
-
7 # 靈石蘊
代善掌控兩旗,為四大貝勒之首
1626年,努爾哈赤死後,代善想讓誰做大汗,誰就能做大汗。當時有資格繼承汗位的,大約有這麼幾號人: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以及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
至於二貝勒阿敏,因為不是努爾哈赤親子,被聯合排除在外
選誰做大汗呢?
如果遵從努爾哈赤和阿巴亥設想,多爾袞上位,由代善輔政,完全可以。但是,代善和阿巴亥不清不楚,本來努爾哈赤都想死後讓阿巴亥嫁給代善的,如果多爾袞上位,為增強代善關係,阿巴亥必委身於代善,但等到後期多爾袞掌實權後,代善如何自處?還能善終麼?
所以,多爾袞被排除在外,同樣原因,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都被排除在外
至於莽古爾泰
他親媽富察氏和代善有姦情,莽古爾泰竟然手刃親母向努爾哈赤邀寵,此種心性,不眾叛親離就不錯了,誰還敢推舉他做大汗?代善腦子進水才會支援莽古爾泰繼承汗位,代善腦子進水了麼?顯然沒有
能繼承汗位的,也就只有代善和皇太極了
努爾哈赤,留下的其實是一個爛攤子
女真內部沸反盈天,屬不得不屈服於努爾哈赤武力,外部遼東漢家、大漠的蒙古,也都在磨刀霍霍,坐等女真內亂,畢竟努爾哈赤心狠手毒得罪人太多。愛新覺羅家想度過這個難關,必須兄弟齊心,也需強有力的政治手腕……代善很清楚皇太極不甘人下,阿巴亥和自己交往時,就算計過自己,相當有手腕,如果自己當皇帝,皇太極難以配合
為大局考慮,只能自己配合皇太極,索性,推舉皇太極為汗。為皇太極掃清障礙,亦逼死阿巴亥!
皇太極也厚待代善(也與代善忍讓有關),大清八個鐵帽子王,代善一脈佔據了三個,終代善一生,位高權重,為大清第一王族
-
8 # 大司馬在此
沒有人會拒絕皇位,更何況代善是當時努爾哈赤最年長的兒子,以常理而言,他是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
代善本有一個哥哥,叫做褚英。這哥倆,都是努爾哈赤與髮妻佟氏所生的孩子。佟氏,有可能是女真化的漢家女子,也可能是漢化的女真人,不論如何,都是滿漢邊緣地帶的家族後裔。
而這,就帶來了第一個問題。佟氏所生的孩子,並不完全女真化,這並不是說在文化上有什麼問題,而是背後的親屬與家族支撐。不論是褚英還是代善,他們的背後,都缺少一個後族的強大支撐。
我們可以看皇太極,他的生母是葉赫那拉氏,女真葉赫部可以說是努爾哈赤的敵人,但在戰爭結束之後,後金完全兼併了葉赫部,很多葉赫部落的人都加入八旗,成為旗人。你可以想象,這些旗人,會支援皇太極還是代善。
努爾哈赤原本有意立褚英做自己的儲君,尤其是在胞弟舒爾哈齊死後,他開始逐漸讓褚英帶兵並主持一部分軍政事務。而在褚英立下戰功之後,努爾哈赤又賜 他一個封號:“阿爾哈圖土門”,即“廣略”。到1613年,立為早期後金政權的汗位繼承人。
但是褚英的地位,遭遇八旗內部勢力的挑戰,他們一直在努爾哈赤耳邊說這個長子的壞話,而褚英本身,也確實應對失當,以至於最終被努爾哈赤下令幽禁在高牆之中。被壓兩年之後,以不思悔改之名下令處死,年僅36歲。
哥哥的這個下場,自然會給弟弟代善極大的刺激。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國之際,代善被封為大貝勒,這等於將他放在了昔日褚英的位置之上。
這個時候,八旗內部勢力便將矛頭指向了代善。思念之後的1620年,便傳出了代善虐待自己與前妻所生的兒子嶽託和碩託的訊息。一是身為老爸的代善,居然霸佔了兒子嶽託的宅地。二是代善娶了後妻,便虐待前妻所生的兩個兒子。
這股內部勢力,立即將訊息傳到努爾哈赤耳中,由此啟動對代善家務的調查,發現代善對前妻的兩個兒子很糟,而對後妻所生的兒子就好太多。於是努爾哈赤大怒,痛罵代善:”你也是前妻的兒子,何不想想我不是對你更親近嗎?你怎麼就被後妻矇蔽得虐待已長大成人的兒子呢?何況我待你一直是特選良好的部民讓你專管,你為什麼就不能像我一樣將優良的部民賜給嶽託、碩託呢?“
由此,努爾哈赤公開宣佈廢掉代善的太子之位。
不錯,代善是有問題,但把這兩件事聯絡起來,你就會發現,其實是隱藏身後的八旗內部勢力,決心要將這兩個佟氏所生的兒子逐出權力中樞。
可惜,褚英有勇無謀,代善更是無勇氣與八旗貴族對抗。努爾哈赤病死之際,代善位列四大貝勒之首,轄有正紅、鑲紅二旗,實力強大,還有五個能征慣戰的兒子和侄子。雖然嶽託、碩託已背叛,但其它幾個子侄,也都是英勇善戰的猛將。包括褚英的兒子杜度,也一直跟隨叔叔代善。所以代善的實力並不小。
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之前所言隱藏身後的八旗內部勢力,更加團結起來,阿敏、德格類等貝勒,都擁戴老四皇太極,甚至代善的兒子嶽託、碩託,也站在皇太極這邊。
這個時候,如果代善翻臉,與皇太極大戰一場,未必沒有勝算。
但是優柔寡斷的代善,最終還是選擇放棄爭權的念頭,而是將皇權,拱手讓給了皇太極。
為什麼?因為代善還記得自己的哥哥褚英,他是多麼牛,卻還是死在那些八旗手下。如果自己與他們對抗,會不會有勝算?如果失敗,會不會比哥哥輸得更慘?
而且,代善也知道他的這幾個弟弟,阿敏素有野心,莽古爾泰桀驁不馴,皇太極胸懷大志,阿濟格剛強好鬥,多爾袞雖小,也不願甘為人下,沒一個好惹。如果他們集合起來與自己作對,自己能扛得住嗎?
對內如此,而對外,四面皆敵,明遼東巡撫袁崇煥正在廣修城池、訓練士卒,欲圖乘機收復失地。蒙古林丹汗也在策劃聯明反金。北韓更是久欲助明反擊。這種局勢,如果沒有旗人的團結一致,代善如何應付?
應付不了,扛不住,代善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給更有本事的人,而這個人,就是他的弟弟皇太極。
-
9 # 回眸滿清
不是代善不想,而是在當時,代善已經從多方面失去競爭大汗的實力!!!
代善是努爾哈赤的次子,跟隨努爾哈赤南征北戰,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在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發生對立和衝突時,更是努爾哈赤的堅決擁護者,在平息了舒爾哈齊的分裂後,代善以替代者的身份接管了舒爾哈齊的部族,由此可見他在努爾哈赤心中的分份量。但是,代善真正的巔峰時期則出現在褚英被囚禁處決之後
褚英是努爾哈赤的長子,也曾一度被認為是努爾哈赤的接班人,只可惜,他本人心中狹窄,無法容忍任何人對權力的分割,哪怕是努爾哈赤的命令,也會讓他耿耿於懷,後來甚至想要透過兵變來奪取努爾哈赤的大汗之位,努爾哈赤察覺後迅速將其囚禁,第二年就莫名其妙地死去
褚英死後,代善成為順理成章地成為皇位的繼任者,而代善也從褚英身上吸取教訓,和其他貝勒以及大臣和平相處,因此,代善在眾人中的威望也很高。一切看似順風順水,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皇位的背後永遠都不可能平靜,這就不得不說到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
阿巴亥是多爾袞兄弟的母親,也是努爾哈赤晚年最寵愛的妃子,當時的“大妃”已經相當於後來的“皇后”。阿巴亥12歲嫁給努爾哈赤,15歲就成為大妃,足可見努爾哈赤對她的青睞,也可以折射出阿巴亥的能力和美貌。然而,阿巴亥和努爾哈赤的年齡差距有30歲之大,這對於所有正常人來說都是一種隱患。
努爾哈赤顯然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他也曾公開表示,要在百年以後將大妃和幼子交給代善照顧,言外之意,代善已經是皇位的不二人選了
可在此時,卻有一位福晉向努爾哈赤密報,聲稱阿巴亥和代善之間十分曖昧,多次眉目傳情不說,阿巴亥甚至還在深夜前往代善居所。這讓努爾哈赤勃然大怒,命令四位大臣進行調查,結果,實證沒有,但是關於“眉目傳情”的傳聞卻證據確鑿。唉,眼神交流這個事還真不好說,“放電”和“注視”之間好像並未太明顯的分別
幾位大臣奏報之後,因為沒有實證,努爾哈赤無法直接給代善定罪,但是,從心裡開始厭煩代善,看到這個機會,其他幾位貝勒就興奮起來、蠢蠢欲動,對皇位開始明爭暗鬥,努爾哈赤一生氣,乾脆來了個“八王議政”,不斷分化四大貝勒的權力。“八王議政”的推行,意味著代善已經失去努爾哈赤的信任
幾位貝勒中,皇太極屬於深謀遠略的人,他對皇位的覬覦也最大,野史中,代善和阿巴亥的緋聞、以及幾位調查的大臣,都是皇太極的安排,甚至將代善的兒子也都拉攏到自己的一邊。所以,在努爾哈赤死後,代善的兒子也力勸代善擁立皇太極
在這樣的情況下,代善還怎麼去和皇太極爭呢?
-
10 # 平楠說史
努爾哈赤建後金稱汗後不久,先後幹了三件大事:
一是處死了弟弟舒爾哈齊。
二是處死自己的長子褚英。
三是將屢立戰功的嫡次子代善選為汗位繼任者。
努爾哈赤的猜忌蒙古有父死子繼的習俗,即父親死後,長子將繼承父親的牛羊,妻妾,而滿清的習俗和蒙古的習俗相似。
公元1620年,側妃德因澤密報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曾兩次給代善送去吃的東西,代善很可能與阿巴亥有染。
阿巴亥為了給自己母子留條後路,曾先後給代善、皇太極送去吃的東西。
然而,皇太極雖然接受了阿巴亥送來的食物,但他卻在第一時間將食物面呈給了努爾哈赤。
皇太極此舉便是向努爾哈赤證明了自己的清白。
反觀另一邊,代善卻欣然接受了阿巴亥送來的食物。
雖然滿清和蒙古的習俗類似,但對於代善而言情況卻有所不同。
代善的兄長褚英,就是因為努爾哈赤的猜忌降旨處死。代善欣然接受阿巴亥送來的食物,努爾哈赤會作何感想?
自己還沒有死,代善就惦記自己的妃子,代善是不是急於上位,想要提前除去自己呢?
從理論來說,代善確實有圖謀不軌之嫌。
此事的發生,不僅使努爾哈赤冷落了阿巴亥。同時也對代善產生了厭惡之情。
壓死代善的“最後一根稻草”隨後發生的一件事,讓努爾哈赤對代善更加不滿。甚至直接剝奪了代善汗位繼承人的資格。
代善因寵愛側福晉,苛待嫡妻所生的兩個兒子嶽託和碩託。努爾哈赤知情後將其叫到面前訓斥。
原本只是努爾哈赤的無心之舉,而代善卻請求誅殺自己的兩個兒子。
這樣請求不免會給努爾哈赤留下“刻薄寡恩,罔顧人倫”的不佳印象。
努爾哈赤大怒,在廢除代善儲君身份的同時,還將代善與兩個兒子分家。此後正紅旗依然歸代善管理,鑲紅旗劃由嶽託掌管。
心灰意冷的代善這兩件事成為代善一生的汙點。
努爾哈赤駕崩後,幾位掌權貝勒便以代善德行有虧為由,擁立皇太極成為新的汗王。
皇太極掌權後,為了維護統治便開始打壓代善、莽古爾泰、阿敏等三位掌權貝勒。其中莽古爾泰更是因為意圖謀反之事,被皇太極幽禁處死。
公元1643年,皇太極突然駕崩。
隨著皇太極崩逝而來的,便是後金皇族內部對汗位的激烈爭奪。
當時豪格掌管正黃、鑲黃、正藍三旗。而多爾袞兄弟掌管著正白、鑲白兩旗。代善本來是支援豪格繼承汗位,但豪格卻自謙的說了句自己“福小德薄”。
多鐸抓住豪格話術上的漏洞,表示要麼讓自己做新的汗王,要麼讓代善做新汗王。
可以明確,多鐸的話就是一種變相的逼宮。
古代雖然講究兄終弟及,父死子繼,但從沒有發生過弟弟死後兄長繼承汗位的一幕。
努爾哈赤駕崩時,代善因私德有虧拒絕汗位,皇太極駕崩時,老邁的代善對於汗位已經心灰意冷。
代善與兩個兒子分家後並不和睦,年過六十的代善即使奪得汗位,未來他又能將汗位傳給誰呢?
當時,代善膝下唯一出眾的後人只有孫子阿達禮一人,而阿達禮擁護的物件卻是多爾袞。
此時代善仗勢爭奪汗位,未來不管是皇太極的子嗣奪回汗位,還是多爾袞奪回汗位,都不會善待代善的後人。
皆大歡喜的結局在眾人爭論不休時,索尼和鰲拜站了出來,二人表示汗位必須由皇太極的子嗣來繼承。
有趣的是,鰲拜出身正白旗,而當時正白旗的旗主正是多爾袞。
早年間,鰲拜曾得罪過多爾袞,幸好得到皇太極庇護,才沒有被多爾袞論罪處死。投桃報李之下,正白旗出身的鰲拜便開始效忠皇太極父子。
眼見形勢劍拔弩張的濟爾哈朗(舒爾哈齊的後人),隨即提出了一項建議——汗位由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承,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成為輔政親王,同時兩宮太后輔佐福臨聽政。
就這樣福臨被擁立登基,成為後金第三任皇帝:順治帝。
題外話皇太極還下令,以先帝妃子之禮將代善的生母遷葬到瀋陽。
皇太極此舉就是在刻意貶低代善嫡子的身份,至今清史資料記載,代善生母的身份也只是元妃。
-
11 #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五大原因,私通庶母,私慾很重,虐待庶子,君主猜忌,缺乏格局。
天命五年(1620),38歲的代善迎來自己命運的滑鐵盧,徹底失去了繼承汗位的可能。
第一件事,私通庶母
天命五年(1620),努爾哈赤的小福晉代因察揭發,大福晉(烏拉那拉氏阿巴亥)兩次親自下廚私人招待大貝勒(代善),並且一日數次遣人赴大貝勒家,大福晉還多次深夜出宮。努爾哈赤派大臣扈爾漢進行調查,回報確有其事。報告還提到,每逢大汗擺設宴席,大福晉總是濃妝豔抹,席間頻頻的對大貝勒代善暗送秋波,眉目傳情。
努爾哈赤的第四個妻子烏拉那拉氏阿巴亥,烏拉部貝勒滿泰之女,12歲嫁努爾哈赤,比努爾哈赤小31歲。年幼的阿巴亥(注意此人)天真可愛,人又漂亮,深得努爾哈赤寵愛,她先後生育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因為愛屋及烏,努爾哈赤對三個幼子也視若掌上明珠,在他們年幼時就把作為國體的八旗中的三個旗分給他們,各自掌管一旗。
對此事眾貝勒早有覺察,卻又忌諱大貝勒代善的權勢,沒人敢說。雖然沒有抓住兩人姦情的現行,但的確也說不清楚。
而且這的確也是代善的父親努爾哈赤交代過的,努爾哈赤當時已經六十二歲了,他感到自己時日不多,所以曾親口囑咐代善,自己百年之後,把大福晉和諸幼子交給他收養。女真又有本有“父死子娶庶母”的舊俗,烏拉那拉氏年齡與代善相仿,代善又是努爾哈赤指定的汗位繼承人,烏拉那拉氏估計也是為自己未來有個依靠而著想,所以兩個人越走越近。
畢竟“家醜不可外揚”,努爾哈赤不願把這種醜間弄得沸沸揚揚,於是找了一個借囗將阿巴亥給休了(有一說法是後來努爾哈赤留下遺命,令其殉葬),對代善則沒有過於深究,畢竟努爾哈赤還活著的時候,代善就等不及和庶母鬧出姦情,還是讓努爾哈赤非常憤怒。
第二件事,私慾嚴重
阿巴亥被休離不久,努爾哈赤決定把都城由界藩山城遷居薩爾滸城(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努爾哈赤先到新城址勘察,指定了各貝勒興建府第的地方。代善認為劃給他長子嶽託的居地優於自己,就以居地狹小為由,要求父汗調換。努爾哈赤滿足了代善的請求,但代善仍不滿意。反反覆覆換了好幾次,就引起了努爾哈赤的不滿,認為代善遇事斤斤計較,私心重,全不考慮替努爾哈赤考慮,真是沒有孝心,而且貪念太重,加劇了父子之前的隔閡。
第三件事,虐待庶子
代善的次子碩託企圖叛逃投靠明朝。事情敗露後,代善不僅不為碩託開脫,反而三番五次向父汗跪求,要親手殺掉碩託,幸虧努爾哈赤沒同意,要不然也沒有克勤郡王一脈了,但事實真相很快調查清楚:碩託是代善前妻的兒子,因為代善聽信小老婆的讒言,虐待碩託,碩託在家受盡欺凌,走無路,才產生叛逃的念頭。這事兒完全是代善一手造成的。
努爾哈赤作為親爺爺,對孫子碩託動了憐憫之心,把他留在自己身邊生活。對代善的舉動則很氣憤,嚴厲斥責,他說到:“你也是我前妻生的兒子,你不想想我是怎麼對待你的?為何偏聽小老婆的話?虐待前妻的兒子?”
對於父親努爾哈赤的一連串斥責,代善心虛理虧,不敢正面回答,只好解釋說碩託與自己的妾通姦,有小妾喀勒珠為證人。這回努爾哈赤親自調查取證,喀勒珠只能如實交待,沒有看見碩託與代善的妾通姦,都是代善繼妻指使她誣陷的。事情真相水落石出以後,努爾哈赤對代善徹底失望了。他當著眾貝勒的面怒斥代善:“你偏聽繼妻誣陷之詞竟要害死親子,又將如何對待其他兄弟?像你這樣的人哪有資格做國之君,執掌大權?”隨即宣佈廢除代善嗣子之位,將他的部屬全部收回。
代善被廢黜後,羞愧難當,親手殺死了屢進讒言的小老婆,向父汗叩頭認錯,表示一定要認真改造,重新做人。努爾哈赤雖不讓他繼承汗位,還是網開一面,把沒收部屬還給他。但這件事給代善留下刻骨銘心的教訓,不僅丟了儲位,還賠了夫人,此後遇到事情總是三思而行,格外小心,正因為這個教訓,才讓代善善保終生。
第四件事,君主猜忌
褚英被處死後,代善身居諸貝勒之首,外統重兵,內佐國政,功勳卓著。然而他功高震主,朝廷諸臣貝勒視代善如君王,隨著權勢日重,引起父汗努爾哈赤的猜忌,逐漸成為眾矢之的,被人挑撥和暗地裡攻擊,失去努爾哈赤的信任(通姦案可能就是皇太極指使,調查此事的扈爾漢就是皇太極的正白旗奴才),為了弱化代善,努爾哈赤將本來由代善統管的兩紅旗中的鑲紅旗轉由代善的兒子嶽託統領。
第五件事,沒有帝王的智慧和格局。
論心計和能力,除了前邊說的通姦案被人揭發受到攻擊外,在當時的北韓史書記載,皇太極在汗位角逐中咄咄逼人,聯合莽古爾泰,暗中甚至早已制定好“弒兄之計”。當大臣阿敦把此事密告給代善,代善大驚,完全沒了主見,統兵打仗半生的代善竟哭著找父汗求助。
當然皇太極、莽古爾泰不承認這件事,努爾哈赤也不願也沒法管,鬧大了就是激化兒子們之間的矛盾,只是以“挑扮方”的罪名將阿敦論處死罪,阿敦也算是努爾哈赤的親戚,開國功臣,結果卻成了皇太極與代善明爭暗鬥的犧牲品。阿敦的死對代善是一個深刻教訓,說明他在與皇太極的較量中勝算不多。他為了自保,轉而推舉皇太極繼承汗位,也是順理成章的。
在論學問,謀略,統治力,和君王之道上代善也不如皇太極。皇太極智勇超群,識文斷字,而且善於籠絡人心。像阿敏、濟爾哈朗丶莽古爾泰、德格類,甚至代善的兒子嶽託丶碩託、薩哈廉,曾經對父親代善說:“四大貝勒(皇太極)才德冠世,深合先帝(努爾哈赤)心意,眾人欽服,應速登大位。”這些有實力的王爺,都很信賴和敬重皇太極,成為擁戴他的中堅力量。所以代善只能退而求其次,轉而支援皇太極,求一個富貴太平。
代善雖然沒有繼位稱汗,但這些教訓讓他銘記終生,最終變得沉穩,豁達,放下對權利的慾望,擁立兩代帝王,成為清王朝的奠基人和護國磐石,中流砥柱。
-
12 # 明離子
代善是努爾哈赤的嫡次子,按理說早在努爾哈赤時期,便有爭皇位的資格。
但是呢,代善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作風問題,說白了,就是搞不正當的男女關係。
有人說了,古代搞點兒這些事情有啥呢?更何況是民風更自由的遊牧民族。
但問題就出在了和代善亂搞的女人身上,八旗裡的大姑娘小媳婦那麼多,這傢伙非要和自己老爹的妃子搞瞎八兒,這不是作死麼?
所以,《康熙王朝》裡皇太子胤礽和康熙妃子鄭春華是杜撰的,但代善是真這麼玩過啊。
這件事讓代善在和皇太極爭奪皇位時便已經交出了棄權票,這種汙名,不可能在皇太極死後就能洗白的。
更何況崇德八年時的代善已經60歲了,年齡上也是心有餘力不足了,所以只能倚老賣老,做個皇位繼承的仲裁者。
就算是做裁判,代善的做法怎麼看都有點左右不得罪的意思。
當時皇帝的人選是要由八旗的主旗貝勒選舉產生的。
皇太極去世時,八旗旗主的分配是這樣的:皇帝佔一旗,豪格佔兩旗,多爾袞佔兩旗,這兩位一個是皇太極長子,一個是皇太極最有勇謀的弟弟,都是皇帝的熱門候選人。
兩個人是勢均力敵的,因此就需要拉攏其他旗主支援自己才能脫穎而出。
於是皇位決定權落在了代善,代善的孫子阿達禮,以及努爾哈赤的侄子濟爾哈朗的手裡。
此時的代善先發言,但發言內容很水,表示誰都行,誰當皇帝我都擁護,然後就起身走了。
阿達禮見爺爺都走了,本來挺熱心支援多爾袞的,這下有點虛,於是也表態誰都行,也起身跟了出去。
爺倆誰都不想得罪,就剩下濟爾哈朗老哥在眾人熾熱的目光中凌亂。
濟爾哈朗也不傻,豪格和多爾袞都不好惹,萬一說支援誰,另一方卻上位了,自己個兒不就完蛋了嗎?他老哥還想多活幾年呢。
於是靈機一動,說你們倆也別掙了,現在大敵當前,明朝還沒滅呢,為了安定祥和,你倆都別當了,咱們就讓福臨當皇帝吧。
濟爾哈朗這和稀泥的水平確實很高,一句話說進了豪格和多爾袞的心坎兒裡了,各自都制動自己當皇帝對方肯定不服,這下讓一個小孩當皇帝,等於沒當一樣,自己的權力能得到保證。
於是還沒睡醒的小福臨,就這麼成了順治皇帝,事實上證明,小孩當皇帝也是皇帝,豪格和多爾袞就因為這一念之差,後來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13 # 行走的資治通鑑
努爾哈赤憑藉著十三副鎧甲發家,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起初因為力量薄弱,他的宗族受到各種手段的制約,努爾哈赤不得不依靠的四個兄弟和心腹辛苦了。努爾哈赤和他的四弟是他們家的五貝勒。都說兄弟同心,利斷金,但兄弟也有親疏之分。隨著成果的擴大,權力的擴大。被自己的親哥哥努爾哈赤看重的舒爾哈齊,功勳卓著,身居高位,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二號人物。可以說如果努爾哈赤在出徵時出了差錯,舒爾哈齊是可以直接即位的,這就和北宋有點相似了,趙匡胤死後弟弟趙光義直接即位。
但是努爾哈赤不是趙匡胤,舒爾哈齊也不是趙光義。由於舒爾哈齊野心越來越大,他開始明目張膽的與努爾哈赤奪權,甚至是蓄意謀反,忍無可忍的努爾哈赤廢除了舒爾哈齊的一切爵位,最後處死了他和他的幾個兒子,僅留了他的小兒子阿敏一個人的性命。
後來努爾哈赤的大兒子褚英變成了繼承人,當了繼承人的他變的愈發膨脹,開始不把五大臣和四大貝勒放在眼裡。他的驕縱引起重臣和親友的憎惡,尤其是他的兄弟們還夾雜著濃濃的妒嫉。褚英一下子陷入了眾叛親離、眾怒難犯的境況。是支援一個褚英,還是拉攏諸子、重臣,這是努爾哈赤必須需要做出選擇的選擇題。努爾哈赤最終做出了犧牲一少數,拉攏多數的決定。隨後褚英被廢,努爾哈赤將其圈禁起來,被圈禁的褚英仍然不知悔改,並且揚言出來後殺掉五大臣和弟弟們,揚言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得知此事的努爾哈赤含淚斬殺了他髮妻所生的長子褚英。
這時候,同為髮妻所生的代善按理說可以成為繼承人了吧。但是代善么蛾子不斷,最終他的荒唐打消了努爾哈赤立他為儲君的想法。
代善手握兩紅旗,他的四個個兒子嶽託、碩託、薩哈廉、瓦克達等英勇善戰,文武雙全。可以說,不出意外的話,代善肯定可以繼承大統。可以說褚英死後,代善已經到了權勢滔天的地步了。代善可以碾壓皇太極、阿敏、莽古爾泰等大貝勒,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這三兄弟雖然牛錄最多,但畢竟年輕、資歷淺,和代善不是一個重量級。
雖然此時代善權勢滔天,但是代善竟然被傳出與阿巴亥有染。要知道阿巴亥是多爾袞兄弟的生母,是努爾哈赤最喜歡的大妃,努爾哈赤得知後大怒,從此努爾哈赤開始疏遠他。不久,代善再次犯下錯誤,即是他因不滿前妻兒子嶽託、碩託府邸比自己大,在小妾的慫恿下居然請求努爾哈赤誅殺這兩個前妻的兒子,這使得努爾哈赤很不爽。代善在這兩件事上犯下了錯誤,使其在部族中的威望跌落至谷底,一個連自己兒子都想殺的人,怎麼會讓別人信服呢?此時的代善真的是被豬油蒙了心了,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代善不能繼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當了皇帝未必能壓的住他的弟弟們,多爾袞三兄弟雖然手裡兵多但是當時畢竟年輕,代善壓制多爾袞三兄弟還好說。可是他未必能完全壓制住皇太極、莽古爾泰、阿敏等他,要知道皇太極掌管兩黃旗,莽古爾泰和阿敏掌管著兩藍旗,這三位足以令代善頭疼的。
還有一點就是代善比較明白事兒,如果在努爾哈赤死後他們兄弟幾個反目成仇,開始爭奪皇位的話,很容易讓明朝抓住機會將他們一網打盡。如果那樣的話他老爹努爾哈赤費盡千辛萬苦打下來的基業將毀於一旦,到時候他將會成為大明的階下囚。如果他放棄爭位,並且維繫和平,那麼他還可以繼續享受著榮華富貴。所以出於這幾種考慮,代善放棄了奪位的想法。他的做法是正確的,後來代善被封為了滿清的鐵帽子王,他的子孫可以永享榮華富貴了。
-
14 # 澹奕
原本代善是非常有希望成為汗位繼承人的,但再完美的繼承人,卻也有缺憾,而且還是非常致命的缺憾,代善終究與汗王之位沒有緣分。
代善,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次子,其生母是努爾哈赤的元妃佟佳氏,出身高貴。
努爾哈赤還有個長子,也就是褚英,他才是最初的汗位繼承人,但是這個褚英在遼陽大戰的時候貽誤戰機被解除兵權,而且這個人生性兇殘又自私狹隘,最終被廢位。
如此一來,代善得以後補其位,本該成為最優先的汗王之位繼承人,但是到了最後代善卻並沒有做到這一步,僅僅是成為四大貝勒之首也就算了,沒能爭過皇太極。
代善可以說是個驍勇善戰的能人,十六歲的時候就跟著努爾哈赤南征北戰,立下了諸多的戰功得以受封為貝勒,並且還幫著父親處理朝政事務。
從能力方面來說,代善可謂上馬能打仗,下馬能安邦。
因為代善英勇殺敵,努爾哈赤賜予他“古英巴圖魯”稱號,在清代只有代善才有,從這方面也看得出努爾哈赤對於代善的承認與肯定。
褚英被廢去繼承人之位以後,擁有正紅旗與鑲紅旗的代善,軍功卓著而且身份尊貴,於是努爾哈赤直言希望將來自己的孩子們與大福晉,都交給代善收養。
不僅是能力出眾,而且代善的人緣也很好,他與哥哥褚英是完全不同的人,跟周圍的人關係都相處的非常好,得到了很多的擁護。
另外,代善作為四大貝勒之首,而且還有五個戰功赫赫的兒子與侄兒。
代善的親兒子嶽託、薩哈廉都是文武全才,褚英的兒子杜度從小跟著代善長大,並且掌管著鑲白旗,在努爾哈赤去世後,代善的權勢可謂是最大的一個。
不過就在如此明顯的優勢佔據之下,代善卻主動放棄了汗位爭奪,轉向扶持自己的弟弟皇太極來爭奪汗位,而這也使得後來代善一脈在清代受到極高的尊崇。
代善為何沒有成為汗王?一,與阿巴亥之間的關係
有個非常著名的傳聞,那就是代善與努爾哈赤的大福晉阿巴亥之間,曾經有不好明說的曖昧關係,阿巴亥十分年輕,對於代善如果有情,也未必不可能。
不管到底真相如何,褚英被廢之後,原本代善就是最優先的繼承人,但是之後代善的確被努爾哈赤給廢位,失去了嗣位身份。
有這樣一件事情在,成為了代善日後爭奪汗位的一個巨大障礙。
可以說,後來努爾哈赤晚年的時候,與代善之間的關係已經大不如前,而這件事在諸多的貝勒當中也都有所傳聞,代善也算是被這件事給拖累到。
二,苛待親生兒子
代善的次子碩託乃是他的髮妻所生,在髮妻去世後,繼任福晉非常不喜歡碩託,幾次三番吹枕邊風讓代善醬碩託給除掉。
沒想到,作為親生父親的代善,還真的處處苛待親兒子,上疏努爾哈赤要求去掉這個兒子。
努爾哈赤對於代善的這種行為極其反感,尤其是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更加生氣,對於代善嚴厲斥責,還褫奪了他的部眾,代善嚇得魂不附體。
代善雖然親自誅滅繼任福晉請罪,得以保住大貝勒地位,但是也就此失去繼承大統的希望,因為這樣苛待兒子的人,不顧親情,要是坐上汗位,後果不可想象。
三,代善並沒有信心
努爾哈赤駕崩之後,留下了八大和碩貝勒共議國政的制度,而這個時候的後金其實內外交困麻煩一大堆,需要收拾的爛攤子也是讓人無語。
代善雖然能力傑出,但是他也知道幾個兄弟都不是省油的燈,不好對付。
代善這個人,著實沒什麼城府心機,他覺得爭奪汗位的幾個兄弟,自己實在是沒有信心能夠完全駕馭他們,而且那時候後金的問題也太多,做汗王可不容易。
想來想去權衡之後,代善索性主動退出,轉向支援皇太極,而在皇太極駕崩後他又全力支援皇太極的兒子福臨,這些都使得代善系在清朝時期,享有非常高的榮耀地位。
-
15 # 工程人的日常點滴
努爾哈赤沒有稱帝,只是大汗,所以他死後得到的是汗位,而不是帝位。在努爾哈赤死後,由於實行汗位繼承由八和碩貝勒共同推舉的制度,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都手握重兵,懷有奪取汗位的念頭。
嶽託協同三弟薩哈璘勸說代善擁立皇太極,放棄自己登位。因為代善心中很明白,他的勢力強、威望高、年齡大,是努爾哈赤第一個大福晉的唯一活下來的皇子,是最有可能繼承努爾哈赤汗位的皇子,其他皇子也不會明裡反對。但是代善對他的幾個弟弟的性格、才幹也同樣清楚,還有八和碩貝勒共同推舉制度,自己沒有力量把他的弟弟們制服,聽從他的管轄,而且當時內部不穩,外部明朝遼東巡撫袁承煥廣修城池,訓練士卒,蒙古林丹汗也準備反金,北韓也是支援平遼總兵毛文龍,這種內外交困的艱難重任,代善是擔不起的。這一點代善自己非常清楚,為大局考慮就只能配合皇太極,所以就推舉皇太極為大汗。
皇太極汗位登基在瀋陽舉行,第二年改年號為天聰,皇太極也被稱為天聰汗。
-
16 # 農民工說古道今
在努爾哈赤誅殺了自己的嫡長子、代善的胞兄褚英之後,作為嫡次子的代善隨即便成為了最吃香的“香餑餑”!就在褚英被處決之後不久,代善便取代褚英、成為了努爾哈赤的“法定繼承人”。雖然彼時的女真人並沒有“太子”之說,但代善實際上就是努爾哈赤的“汗太子”,這幾乎是完全公開的,努爾哈赤自己也予以了認可。
▲清太祖努爾哈赤(畫像)
如果按照這個路數正常發展下去,也就沒有後來的清太宗皇太極什麼事兒了!奈何樹大招風,代善這個“汗太子”沒當多久,努爾哈赤的小妾德因澤便跳了出來,舉報代善與繼母烏拉那拉氏有染(據部分歷史學者考證,此事的背後黑手很可能就是皇太極)。這位烏拉那拉氏不是別人,正是努爾哈赤的繼室大妃,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的生母!但我們細品品德因澤舉報的這些內容就會發現,其實大多都是些捕風捉影事情。什麼代善經常接受烏拉那拉氏饋贈的飲食,什麼烏拉那拉氏經常夜出,還有什麼代善與烏拉那拉氏在宴會上搞曖昧……
▲禮烈親王代善(畫像)
看起來言之鑿鑿,可細品品就會覺得有些不對勁兒。烏拉那拉氏不僅饋贈過代善飲食,也給皇太極送過,只不過皇太極比較謹慎、拒絕了,而代善沒想那麼多、照單全收。如果這都算私通,那烏拉那拉氏豈不是與皇太極也有一腿?再就是夜出,誰規定烏拉那拉氏夜裡出門就是去私會代善了?正所謂“捉賊捉贓、捉姦拿雙”,僅憑烏拉那拉氏夜出就認定她與代善有染,未免有些“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還有在宴會上搞曖昧,那就更加不現實了,那可是大庭廣眾呀!代善再雄激素氾濫,恐怕也不會傻到在大庭廣眾之下與繼母搞曖昧吧?換句話說,德因澤的那些舉報內容幾乎沒一樣是有實質性證據的。再退一萬步講,彼時的女真人是有“收繼婚制”的,將來努爾哈赤死了,代善是可以合法娶繼母烏拉那拉氏的,他又何必急於這一時呢?而且,對於“收繼婚”這個問題努爾哈赤也並不忌諱,甚至曾經公開說自己死後讓代善照顧好烏拉那拉氏和她的三個兒子。也就是說,努爾哈赤並不反對將來自己死後代善娶烏拉那拉氏。更何況,代善身邊從來都不缺女人,為何偏偏對這個繼母情有獨鍾?可代善要真的是對烏拉那拉氏情有獨鍾,那他後來與莽古爾泰、阿敏、皇太極一道把烏拉那拉氏送上西天又該作何解?這裡面有太多說不通的東西了。
▲孝烈武皇后烏拉那拉氏(劇照)
因此,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出:所謂代善與烏拉那拉氏有染可能性並不大。但代善畢竟是汗位的“法定繼承人”,出於將來的利益考量,比努爾哈赤小很多的烏拉那拉氏私下裡主動交好代善、想要與之結成政治同盟,恐怕也不是不可能。或許努爾哈赤也看到了這一點,代善沒有像皇太極那樣主動疏遠烏拉那拉氏,至少說明他們二人有政治合流的傾向。這已然不是什麼風月事件了,而是嚴重的政治事件、是“皇太子”與“繼後”結盟!接下來代善會不會上演一出“玄武門”呢?努爾哈赤自己恐怕都無法確定……加之努爾哈赤被親兒子給“綠”了這件事已經搞得沸沸揚揚,努爾哈赤必須有一個明確的態度。於是,藉著這件事,努爾哈赤公開廢黜了代善的汗位繼承人資格並休掉了烏拉那拉氏!不過,從後來努爾哈赤並沒有將對代善的處理進一步擴大化,以及主動接回被休的烏拉那拉氏並恢復了她的大妃身份來看,所謂代善與烏拉那拉氏有染很可能真的是子虛烏有。但二人之間政治合流的傾向應該是存在的,這或許才是努爾哈赤廢黜代善汗位繼承人資格的真正原因。
在代善被廢之後,為了進一步稀釋代善的權勢,努爾哈赤又結連找藉口向代善發難,將其手中的兩紅旗拆解,把其中一部分牛錄交給了代善的兒孫中與代善關係不太和睦的人來執掌,如代善的兒子嶽託、碩託等。如此一來,既讓代善無話可說、畢竟兩紅旗還在他家手中,同時又變相稀釋了代善的權勢,絕對可謂是一舉兩得的陽謀!
後金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駕崩,臨終前沒有明確指定汗位繼承人。加之在代善被廢之後,努爾哈赤一直都沒有明確確立汗位繼承人,於是乎,努爾哈赤的嫡子們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彼時,八旗的旗主除了努爾哈赤親掌的兩黃旗之外,分別是正紅旗旗主代善、鑲紅旗旗主嶽託、正藍旗旗主莽古爾泰、鑲藍旗旗主阿敏、正白旗旗主皇太極、鑲白旗旗主杜度。這其中,阿敏是舒爾哈齊的兒子、屬於小宗旁支,是沒有汗位繼承權的。杜度是褚英的兒子,在褚英被殺之後,他雖然掌握著鑲白旗,卻遭盡了白眼,甚至連他爺爺努爾哈赤晚年都想把他的鑲白旗“收歸國有”、然後交給一母同胞的多爾袞三兄弟。所以,他基本上也是沒機會繼承汗位的。嶽託是代善的兒子,只要代善還活著,怎麼輪也輪不上他!所以,實際上爭奪汗位的其實就是代善、莽古爾泰和皇太極,也就是努爾哈赤比較年長的三個嫡子。
代善家族雖然掌握著兩紅旗,但鑲紅旗旗主嶽託與代善的父子關係並不融洽。他和胞弟碩託是代善的原配所生,後來代善在繼室的攛掇下不僅在各方面刻薄他們兄弟二人,甚至還想霸佔兄弟二人的家產!他們與代善雖是父子,卻不是利益共同體。就算代善成了大汗,將來嶽託也未必能夠繼承代善的汗位,保不齊還會便宜了繼母的兒子!所以,他們雖然不會反對代善爭位,但也不會太過支援,畢竟付出與所得不一定成正比。換句話說,代善彼時手裡真正能夠完全控制的牛錄,其實並不必莽古爾泰、皇太極多多少,最起碼不佔據絕對優勢。
▲禮烈親王代善(劇照)
再者,代善已經被努爾哈赤公開剝奪了汗位繼承權,再由他來繼承汗位,終究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更重要的是,在其他人看來,代善父子已經掌握了兩紅旗,再當上大汗,將來還會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嗎?因此,無論是莽古爾泰還是阿敏,都不太願意讓代善來當這個大汗。而莽古爾泰,因為生母被休,其身份也比較尷尬。而且,莽古爾泰這個人過於心狠手辣了一些,在其生母被休時,為了向父親努爾哈赤表忠心,他居然把自己的親媽給殺了!雖然努爾哈赤後來依然視其為嫡子,但莽古爾泰的野心和兇殘也暴露無遺,以至於根本沒人敢與他過於親近,更沒人願意讓他來當這個大汗!當然,除了他的胞弟德格類。可德格類只是依附於莽古爾泰的小旗主,影響力非常有限……
▲莽古爾泰(劇照)
如此一來,彼時爭奪汗位的代善、莽古爾泰都無法獲得多數支援,反倒是成全了皇太極。皇太極的正白旗是彼時八旗中相對比較弱小的一個,在代善、莽古爾泰、阿敏看來,只有實力相對較弱的皇太極來當這個大汗,才最“合適”。否則,換了誰也無法讓其他人放心。而皇太極也是個聰明人,為了獲取更多支援,提出了一個“共同掌權”的設想——自己當大汗,但權力與代善、莽古爾泰和阿敏分掌,讓其他三人嘴裡都有甜頭。於是,四個人一合計,把心一橫、逼死了自己的繼母、繼伯母烏拉那拉氏,讓手握兩黃旗不少牛錄的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失去了主心骨,從而無法威脅到自己的權勢。最終,四大貝勒聯合掌權、以皇太極為尊的政治格局得以形成。說白了,這其實就是一筆妥協出來的買賣,在大董事們誰也不同意誰當總經理的前提下,大家各退一步、找個股份相對較少的股東來當總經理。再說直白一些,並不是代善不想當大汗,而是他根本無法獲得其他人的支援、根本當不了大汗!強行奪位吧?手裡的本錢又不夠,最後只能妥協,讓皇太極撿了個大便宜。
▲清太宗皇太極(劇照)
可惜,無論是代善,還是莽古爾泰、阿敏,都低估了皇太極的能量。在成為大汗之後,皇太極開始利用自己這個大汗的身份,四處出擊,不斷地透過政治鬥爭、旗份置換等方式,一步步把莽古爾泰、阿敏踢出了局,把代善架空成了“政治吉祥物”,最終成為了“八旗集團”最大的“股東”。天聰十年,佔據了近乎絕對優勢的皇太極正式稱帝,正式由後金政權的大汗變成了清王朝的皇帝!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也自此正式登上了中國的歷史舞臺。
▲清太宗皇太極(畫像)
-
17 # 靈楓歷史閣
代善和多爾袞的母親深夜幽會,又被眾人推舉為大汗。可他卻拉著皇太極說:“別選我,八弟才是最好的人選。”
因為代善的大力推舉,皇太極這才繼承了父親努爾哈赤的汗位。
而和他有曖昧關係的大妃阿巴亥,即多爾袞的母親,在皇太極繼承汗位之前,被逼著給努爾哈赤殉葬了。
都是努爾哈赤的兒子,代善軍功赫赫,為何他不當皇帝呢?
他又為何眼睜睜看著皇太極逼死昔日和自己有曖昧的女人呢?
回答上述問題之前,我要先糾正題主問題中的“皇帝”二字。
準確地說,代善拒絕的不是皇位,而是汗位。
當時,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稱大汗,而不是皇帝。他們皇帝的名號,是順治入關稱帝,漢化改制才有的稱呼。
1626年,努爾哈赤在清河湯泉療養,病情突然加重,馬上準備啟程返回宮中。可半路上,他就在靉雞堡去世了。
一代梟雄隕落,匆匆離世,居然連繼承人都沒有確定。
汗位,到底花落誰家呢?
《清太祖高皇帝實錄》是這樣記載的:
庚戌(十一日),未刻,上崩。在位凡十一年,年六十有八。上於國家政事、子孫遺訓,平日皆預定告誡,臨崩不復言及。
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努爾哈赤享年68歲,臨終時來不及留下遺言,子孫們就根據平時的訓誡,來處理國家大事和繼承人問題。
什麼是平時的訓誡呢?
簡單來說,就是慣常做法。
努爾哈赤在世之前,其實給自己找了好幾個接班人。
最開始,他讓長子褚英當了繼承人,但沒多久,他又廢黜了褚英,還把他給處死了。
褚英死後,努爾哈赤選定的繼承人,就是代善。
不過,沒多久,代善也被廢黜了。
代善被廢黜的理由很可笑,就是,他深夜和自己的繼母、父親的大妃阿巴亥見面,被父親的小福晉告發了。
在當時,男女之間的交往很嚴苛,阿巴亥給代善送飯,而代善欣然吃了。
這件事很違反倫理道德。
後來,兩人又三番兩次深夜見面。
努爾哈赤也知道這件事,但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後金實行的是收繼婚,即,等他死了,下一任繼承者可以繼承他的女人。
代善是努爾哈赤選定的繼承人,約等於下一任大汗。
他悄悄和自己未來的老婆見個面,吃個飯,也不是什麼大事,努爾哈赤也沒打算深究。
但偏偏這件事被鬧到了明面上。
這就很難看了。
於是,努爾哈赤大發雷霆,把妻子趕回孃家住了一年,等風波過去又接了回來,寵幸不減。
而代善,雖然沒有被明面上罷免,但也被冷落了很久。
這件事發生的半年後,努爾哈赤找了個理由,取消了代善的繼承者地位。
不過,他沒有對兒子有任何其他的處置,依舊讓他當大貝勒,當權臣,讓他手握重兵。
此後,一直到努爾哈赤去世,他都沒有立儲,也沒有對某個兒子表現出特別的意思。
他留下了“八王共治國政體制”,並且規定,選定汗位繼承人,要依照這個體制來進行。
這個制度是什麼意思呢?
“爾八王中擇其能受諫者即嗣父為國君。若不納諫,所行非善,爾八王即更擇其能受諫而好善者立之。”(取自《滿文老檔》)
那麼,問題來了。
努爾哈赤去世時,有話語權的這8個人,是哪些人呢?
這個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
因為史書上沒有確切的記載。
目前我們所知道的答案,都是歷史學家的推測。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8個人一定是八旗的旗主貝勒或者領旗貝勒。
而汗位繼承人,除了位高權重之外,還必須是努爾哈赤兒子。
從這兩個條件,我們可以羅列出一些汗位候選人的名字,比如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阿濟格、多鐸、杜度。
雖然多爾袞也是努爾哈赤的兒子,但是這個時候他才15歲,還不是旗主貝勒,因此不能算在汗位候選人的範圍。
按照過去的管理,努爾哈赤的接班人,必須要從上面6個人中選擇。
其中,代善雖然曾被廢黜,卻還是勝算最大的人。
代善是努爾哈赤的第二個兒子,而且是嫡子。
大阿哥褚英死後,他就成了事實上的“長子”,所有人都要叫他一聲哥哥。
和弟弟們相比,代善年長,又當過儲君,是努爾哈赤最器重的兒子,在四大貝勒中始終位列首位,手握最強盛的軍功和兵力。
如果沒有意外發生,他一定會成為下一任大汗。
可接連發生的四件事,降低了代善在努爾哈赤心中的地位。
這幾件事分別是:
l 第一件事:代善和努爾哈赤的最愛的大妃私會,觸動了努爾哈赤心中的忠貞觀。
l 第二件事:努爾哈赤牽住所,代善三次要求換房子,要住在好地方。努爾哈赤次次都答應了,可代善“貪”的印象也刻在了他心裡。
l 第三件事:阿敦阿哥事件中,代善聽說有人要謀害他,沒有選擇謀定而後動,直接氣沖沖找努爾哈赤評理,充分暴露出了他政治上的不成熟與不自信。
l 第四件事:代善聽從繼室挑唆,虐待兒子碩託和嶽託,將劣質的奴僕和領地分給他們,還設計陷害。努爾哈赤大怒,認為他不顧親情,最終廢掉他的儲君之位。
如果換別的朝代,代善可能就和汗位無緣了。
不過,當時的後金是不一樣的氛圍。
他們廢儲就和鬧著玩一樣,雖然代善被廢掉了,但他還是大貝勒,還是最有權勢的後輩,也依然是努爾哈赤心中地位最高的兒子。
這個問題,就等於說,如果當儲君,需要在努爾哈赤心裡有90分。
之前的代善是95分,後來發生了這幾件事,掉到了70分。
但他的其他兒子,都只有50分、60分。
那麼代善仍然是地位最高的兒子,也是最有可能的汗位繼承者。
代善有多受重視?
這麼說吧,他是子侄輩中唯一一個統領兩旗的人,他是在慶賀儀式中第一個出席的人,他更是在薩爾滸之戰中,指揮權僅次於努爾哈赤的人。
這樣的代善,就算他不再是儲君了,依然有著非常強大的號召力。
很多人都預設他是下一任接班人,再加上代善的軍功、兵力,他基本上穩操勝券。
而其他的有資格參選的人,都遜色代善太多了。
阿濟格和多鐸年紀太小,唯一的優勢是,母親是大妃阿巴亥,即後金國母;
莽古爾泰莽撞無腦,殺母邀寵,很難被推舉。
還剩下一個皇太極,算得上是代善的競爭對手。
皇太極也有不少軍功,人緣也不錯,還是難得的智勇雙全之人。
可如果真要與代善比,皇太極還是差太遠。
一方面,當時的女真人,非常講究長幼順序,代善事實上的長子身份,大大壓了皇太極一頭。另一方面,代善擁有兩紅旗,兵力最強,且還有5個軍功滿滿能征善戰的兒子和侄子。累加起來,只有1個兒子的皇太極根本就是望塵莫及。
於是,在努爾哈赤死後,八王開的第一次大會,代善就被眾人推舉了。可這時候,代善卻不願意了,他連連擺手:“不要找我繼承汗位!”
此時,代善的長子嶽託、三子薩哈廉,也恰好找到代善,提議共同推舉皇太極繼承汗位。
代善一聽,立馬就表態了:“此吾夙心也!”
第二天,代善就在會議上倡議由皇太極繼承汗位。
連代善都同意了,其他人基本上也沒有任何反對。
於是,阿敏、莽古爾泰、阿濟格等人,也都同意了。
皇太極推辭了幾句之後,也就順勢答應了。
這可不是我編的,這段歷史,在很多本史書上都可以找到,而且相互印證,構成完美的證據鏈。比如:
《八旗通志·禮親王代善傳》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太祖龍馭上賓。 代善及子嶽託、 薩哈廉,共作議書,詣朝。以書示大貝勒阿敏等,言推戴太宗文皇帝嗣統。眾皆喜。太宗讓至再三,眾讓堅不可卻,然後從之。
《克勤郡王嶽託傳》嶽託與弟薩哈廉,兄弟共至其父大貝勒代善所,告曰:“國不可一日無君,邦家大事,宜早定策。四貝勒才德冠世,深得人心,眾皆悅服,當速繼大位。”代善雲:“此我夙心也。汝等之言,正合我意。”遂與嶽託及薩哈廉共作議書,次日諸貝勒、大臣,聚於朝,代善以推戴太宗文皇帝之書出示……,皆喜曰:“善”議遂定。
基本上,不同的史書都記載了,皇太極的汗位,是由代善讓位而來。
由此可知,代善之所以不繼位,並不是他不能繼位,而是他不願意繼位。
那問題來了。
代善為什麼放著大好的汗位不要,非要讓給皇太極呢?
我認為,這才是代善最高明,也是最聰明的地方。
第一,從利益角度出發,當大汗不如當旗主逍遙。
八旗制度設立之前,努爾哈赤作為大汗,能夠對所有的事情具有決斷權。
但八旗制度和八王共治國政體出現後,所謂的汗王成為了某種程度的虛名。
每旗所有人員的資產,都相當於旗主的私產,汗王沒有辦法直接剝奪。
在戰爭中繳獲的戰利品、物資也必須由八家平分。
在某種程度上,這就好像8個有實權的王爺,一起擁立一個名義上的主子。
從代善的角度來說,他擁有兩紅旗,佔據了四分之一的兵力,就算不當大汗,他的日子也非常逍遙。
但如果他當了大汗,他就比較辛苦了。
他不僅需要管理好自己的兩旗,還要負責均分利益給其他旗,稍有不慎就是兄弟侄兒們的怨聲載道。
都說管家三年,連狗都嫌。
代善也不願意當一個四處為難的大汗,畢竟,當旗主更自由。
第二,代善充分自我評估,認為沒能力當好這個大汗。
努爾哈赤後期,後金的外部局勢算不上樂觀。
一方面,努爾哈赤建國的舉動,相當於已經和明朝撕破臉,明晃晃告訴明廷:老子不再臣服於你,要和你搞點事情了!另一方面,努爾哈赤原本收服的部落,又有了復甦的跡象,不少部落都在等待後金與明廷交火,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而在後金內部,代善的勢力雖然具有壓倒性的勝利。
可他的兄弟們,都不是省油的燈。
l 皇太極智勇雙全,自然對大汗之位有渴望;
l 阿濟格好勇鬥狠,也是個不服輸的性子;
l 莽古爾泰更是憋著勁要搞事情。
尚未成年的多鐸、多爾袞,一看也都是頗有心計之人。
這樣內憂外患的局面,代善覺得自己扛不下來。
所以,當他聽到別人推舉他當大汗時,下意識就想拒絕。
第三,代善性格仁慈,具有大局觀。
相比皇太極和努爾哈赤,代善的性格相對仁弱,尤其是在對待敵人上。
曾經被囚禁在後金的北韓人李民寏,說過這樣一段話:
胡中皆稱其寬柔能得眾心雲,其威暴桀驁之勢,必不及於奴酋(努爾哈赤)矣。(《建州聞見錄》)
在薩爾滸大戰中,努爾哈赤要對所有的戰俘將士殺盡,可代善力爭不可,認為應該少造殺戮。
“奴酋(努爾哈赤) 欲盡殺內外所置將士,貴盈哥(代善)力爭不可,故只殺外間兩班之流,可四、五百人。”(取自《建州見聞錄》)
其實,類似的事情還經常發生,和葉赫部征戰時,代善再一次因為戰俘的事情和努爾哈赤起了衝突。
按照當時的部落戰爭,如果不殺盡所有將士,就等於給自己留後患。
但代善會覺得他們無辜、可憐,應該留人一命。
而同樣的事情,放到皇太極手裡,但凡沒有一點政治目的,他都願意屠城。
這既是立威,也是永絕後患。
相對仁慈的代善,也清楚這樣的自己不適合帶領後金建功立業。
所以,從大局出發,讓皇太極當大汗,是最好的選擇。
從後來的故事看,代善的讓位,確實是一個非常高明的做法,他的結局也很不錯。
皇太極基本善待了諸位兄弟,而且知人善用,多爾袞在他手上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在他的帶領下,後金也一步步擺脫了內憂外患的局面,並且向著大明朝不斷進軍,甚至還有了機會入關稱帝。
皇太極知道感恩,當年,代善讓位給他,他便給了哥哥和碩禮親王的爵位。
“禮”,本身就有謙讓的意思。
代善的後人,也得到很好的對待。
他的禮親王爵位、嶽託後人的平郡王爵位、薩哈廉後人的順承郡王,全部都是世襲罔替的。
乾隆皇帝時期,僅有八家享有這種榮譽,最初扶持皇太極的這三人,就佔了三家。
從這個角度來看,代善的這步棋,也走得非常對。
有句話說得好,人貴自知。
代善主動放棄汗位,看似失去了權位。可事實上,他的收穫更多,相對安詳的生活,兄友弟恭的親情,國家奮進的榮譽……
與其費盡心思去抓自己能力之外的東西,不如讓賢。
退一步,才是海闊天空。
回覆列表
愛新覺羅·代善的孫子是愛新覺羅·喀爾楚渾和愛新覺羅·阿達禮
愛新覺羅·喀爾楚渾(1627~1651),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曾孫,禮烈親王代善的孫子,克勤郡王嶽託第三子,多羅顯榮貝勒。
愛新覺羅·阿達裡(出生存在爭議,一說生年不詳[3],一說1624年10月28日—1643年9月30日[2]),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爾哈赤之曾孫,禮烈親王代善之孫,穎毅親王薩哈璘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