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借史觀今

    在秦朝以前,所有的王都是世襲罔替或是世家大族出生,沒有一個真正的農民出生。秦始皇統一六國稱帝,成為了千古一帝。後來陳勝、吳廣起義,掀起了中國歷史長河中第一次農民起義,發出了:“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開啟了階級輪換的一個新通道。

    到劉邦稱帝,讓後世的農民起義領袖也看到了希望,有了標杆。本文主要梳理了一些有據可查的帝王回鄉場景,以劉邦、李世民(嚴格說不在此列)、朱溫、朱元璋為例。

    劉邦

    那麼,我們來看看當年劉邦回鄉的場景吧。

    漢高祖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11月24日,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54歲時在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

    劉邦從小就任俠好義,不喜歡從事生產勞動,按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不務正業,整天遊手好閒。

    秦朝建立後,所有成年男子都有服徭役的義務。劉邦在咸陽服徭役時見到秦始皇出遊的陣仗,發出感嘆:“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由此可見,年輕時的劉邦是見過世面的,在首都服徭役,接觸的人和事可能都有一些大場面,這可能也為他後來的階層躍升奠定了一定基礎。

    所謂危機,有危必有機。劉邦有一次奉命押解犯人到驪山服役,途中有不少人逃脫,因為當時讓犯人逃脫重如死罪,所以劉邦索性放走所有人,他也逃亡進入碭山。開始了長期的遊擊生活。

    後來,各地起義軍風起雲湧,經過10多年的奮戰,終於一統天下,登上帝位。

    等到論功行賞時,還發生了一場很有名的辯論。

    公元前201年正月,拖了一年多的功臣封賞終於定了。

    在討論中,劉邦認為蕭何功勞最顯赫,想封他當酇侯,給最多的食邑。那些武將卻反對,他們說:“我們披堅執銳上戰場,參加大小百餘戰,攻城掠地,大小戰役有一些差別,這個很好計算。現在蕭何從來沒有衝鋒陷陣,都是搞一些舞文弄墨的事情,為什麼反而功勞比我們大呢?”

    劉邦也不急,而是打了個比方。劉邦說:“諸君知獵乎?”

    群臣回答說:“知之。”

    劉邦又問“知獵狗乎?”群臣說:“知之。”

    劉邦說:“在打獵的時候,去追殺野獸、兔子的是獵狗,但是發現獵物蹤跡和釋出命令的是人啊。現在大家的功勞,按照類比,就像獵狗的功勞一樣。而蕭何,發號施令,就像是獵人的功勞一樣。”

    頓了頓,劉邦又說:“何況大家當年開始和我一起打江山的時候,多的有兩三人。但是你看蕭何同志,人家是舉全家族之力幾十個人追隨我,這樣的功勞我不能忘。”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自然沒有人再有異議了。

    劉邦其他厲害之處就不說了,當上了皇帝,自然要衣錦還鄉,何況還是開天闢地有史以來第一個農民皇帝。

    公元前194年,劉邦在剿滅淮南王黥布叛亂後,路過沛縣,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

    再次回到家鄉,往昔種種湧上心頭。劉邦決定在家鄉大擺宴席,感激當年的父老鄉親。

    他把自己在故鄉時的所有親朋好友,父老鄉親和子弟們請來喝酒,還去看了自己的初戀,在電視劇《楚漢傳奇》中記錄了經典的場景:斯人已老,當年情愫都流進了時光的河流裡。

    往日不可追,當下須珍惜。為了留住這美好的時刻,劉邦找來了120名兒童,親自教他們排練歌舞,以此懷戀那逝去的童年時光。

    連續擺了十多天的宴席,歌舞已經排練好,每日上演。

    宴會上樂聲悠揚,歡聲陣陣,父老鄉親異常高興。

    每到喝得面紅耳熱時,劉邦都會來到樂席上,拿過打擊棒,一邊擊缶一邊一遍哼唱自己寫的歌:

    大風起分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唱著唱著,劉邦又跳起舞來邊舞邊唱,慷慨激昂,回想起那些逃命的日子、那些風光的日子,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就這樣過了十多天,劉邦依依不捨地要走,在眾人的挽留下,劉邦又多留了三天。三天後,去履行他作為大漢天子的職責。

    四五個月後,劉邦病逝在長安自己的寢宮之中,留下了一世傳奇!

    2.李世民

    李世民並非農民出生,之所以把他放在這裡,是因為他曾經也回鄉過,可以說,他還抄了劉邦的“回鄉作文”。

    當年,李淵和扶風竇氏成婚後,就把家安在了長安武功縣,李淵的祖父李虎為西魏八大柱國之一,封隴西郡公。李世民就出生在武功縣的李家宅邸,並且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期。

    直到,隋煬帝大業年間,李淵被楊廣任命為太原留守,李世民才隨父親前往太原生活,三年後在太原起兵開始了他橫掃天下的霸業!

    【舊唐書.太宗本紀】“丁卯,宴武功士女於慶善宮南門。酒酣,上與父老等涕泣論舊事,老人等遞起為舞,爭上萬歲壽,上各盡一杯。庚午,至自岐州。”。

    【新唐書.太宗本紀】:“甲子,賜所過六縣高年孤疾氈衾粟帛,遂幸慶善宮。 庚午,至自慶善宮。十二月癸卯,幸溫湯。甲辰,獵於驪山。乙己,至自溫湯。”這次回鄉,李世民又大擺宴席,與父老鄉親在一起敘舊!並作詩“列筵歡故老,高宴聚新豐”。

    兩次回鄉,李世民都留下了印跡。

    第一次,記錄在《幸武功慶善宮》中:

    壽丘惟舊跡,酆邑乃前基。

    粵予承累聖,懸弧亦在茲。

    弱齡逢運改,提劍鬱匡時。

    指麾八荒定,懷柔萬國夷。

    梯山鹹入款,駕海亦來思。

    單于陪武帳,日逐衛文㮰。

    端扆朝四嶽,無為任百司。

    霜節明秋景,輕冰結水湄。

    芸黃遍原隰,禾穎積京畿。

    共樂還鄉宴,歡比大風詩。

    第二次,記錄在《重幸武功》中:

    代馬依朔吹,驚禽愁昔叢。

    況茲承眷德,懷舊感深衷。

    積善忻餘慶,暢武悅成功。

    垂衣天下治,端拱車書同。

    白水巡前跡,丹陵幸舊宮。

    列筵歡故老,高宴聚新豐。

    駐蹕撫田畯,回輿訪牧童。

    瑞氣縈丹闕,祥煙散碧空。

    孤嶼含霜白,遙山帶日紅。

    於焉歡擊築,聊以詠南風。

    後來,李世民又多次回鄉,但是作為隴西貴族的代表,李淵、李世民父子僅僅是在武功的時間比較長,是當地的世家大族,和老百姓沾不上一點關係。

    3.朱溫

    朱溫是唐朝終結者,出生於一個徹徹底底的知識分子農民家庭,為什麼說是知識分子呢?因為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鄉村私塾教師,在古代也是勉強算是知識分子的。

    在老朱家朱溫排行老三,母親王氏共生有三個兒子,還有大哥朱全昱,二哥朱存。

    公元852年,朱溫出生,歷史上每一個帝王出生,後來的史書記錄上都是天有異象,朱溫也不例外。傳說當年是看到朱家房頂紅光沖天,鄰居還以為著火了,等提著水跑到他家才發現是生了個大胖小子。

    朱溫小時候,父親朱誠去世,母親為了生計,帶起3個兒子到蕭縣劉崇家幫工。

    朱溫從小舞槍弄棒,不喜歡幹勞動,很多人討厭他。

    劉夫人看他面相尊貴,認為他將來會有一番作為,對他很是關心。看他不喜歡勞動,便安排他去打獵。

    王仙芝、黃巢起義後,朱溫和二哥朱存到曹州投靠黃巢,從此開啟了革命生涯。

    在廣州之戰中,二哥朱存戰死。後來,朱溫逐漸成長為一方領兵大將,在戰爭中磨礪了才幹。但在後期與黃巢漸行漸遠,最後叛黃投唐,唐僖宗賜名“全忠”。

    882年,朱溫娶到了美女張惠,904年張惠去世,臨終前,告誡朱溫:“戒殺遠色”。

    883年,朱溫31歲了,得到宣武節度使封號,終於成為一方諸侯。

    這一年,他派手下去蕭縣接母親王氏,卻把王氏嚇了個半死。

    王氏和劉崇家人說:“朱三落魄作賊,無善行,我不享其富貴”。

    朱溫平時比較嚴厲,手下人也怕回去被責罰。生拉硬拽把王氏和朱全昱及劉母接到了汴京,朱溫親自到郊外迎接。

    朱溫對母親很好,每天早晚問安,事事順著母親王氏。

    時間長了,王氏發現朱溫還是小時候的性子。

    王氏經常給朱溫說,叫他多行仁義,少行殺戮。

    歷史上雖然沒有朱溫回鄉的記錄,但是母親王氏病逝時他應該是回去了的。

    至於後來,雖然朱溫稱帝時風光,但是他處在四戰之地,能夠安安穩穩地發展已經很不錯了。

    後來,朱溫被自己兒子殺死,結束了梟雄的一生。

    4.朱元璋

    1366年3月,朱元璋的故鄉濠州被自己的軍隊攻克。朱元璋十分高興,在登基之前,一定要回一次老家。

    離家十三年,朱元璋時常感慨:“濠,吾家也。濟如此,我有國無家可乎!”

    現在有機會,朱元璋一定要回到故鄉去,去看他亡故的親人,去報答他還可以報答的恩情。

    這次回鄉,朱元璋特意帶了兩個人,一個叫劉大,一個叫曹秀,都是朱元璋恩人的兒子。

    劉大是劉繼祖的兒子,想當年,朱元璋父母無處安葬悲苦而死的父母,是劉繼祖慷慨送了他一方土地,讓他葬了亡父母,得敬孝道。

    曹秀是汪大娘的兒子,那一年朱元璋想入皇覺寺討生活,奈何佛門門檻太高,一無所有的朱元璋只能望門興嘆。還是汪大娘拿出全部家底,辦禮品,通門路,朱元璋這才入了皇覺寺,當了一個和尚。

    後來,年年戰爭,劉大和曹秀在老家活不下去,來找朱元璋幫忙,從此朱元璋一直將他們帶在身邊。

    朱元璋這次還鄉,一出南京城,朱元璋便舍下儀仗,以日行三百里的速度向故鄉奔去了。

    可惜家鄉已經只剩下二十戶鄉親。在老朱家殘破的老院子裡,朱元璋見到的第一個鄉親是他兒時的玩伴,大他兩歲的劉添兒。

    劉添兒只有四十二歲,卻已蒼老不堪。朱元璋走過去問:“添兒,是你吧?”

    添兒滿臉困惑地看著朱元璋。

    朱元璋說:“我是重八啊!”

    鄉親們沸騰了。

    七嘴八舌的在問:“重八,你這是做了大官了呀?”

    朱元璋拉著眾鄉親的手,跟著命令身邊的侍衛,將帶來的乾糧肉乾統統拿出來,分給鄉親們。

    分完吃食,朱元璋還覺得不夠,隨即又命令侍衛給每家分了兩匹綢子、兩匹棉布、二十兩銀子。

    鄉親們散去後。

    朱元璋走出老院子,去給亡父母上墳。

    見到幾與地平,荒草連天的墳頭,朱元璋跪下來,淚如雨下。

    從亡父母的墳地回來後,鄉親們已經從留村侍衛那裡得知朱元璋即將登基當皇帝。

    因此,再見到朱元璋時,鄉親們全都跪下了,再不敢隨意說笑。

    朱元璋將鄉親們一一叫起,接著便宣佈,任命劉英和曹秀為守陵官,全權負責守護皇陵,全村二十戶鄉親每戶視人口多少賜給土地二十頃到三十頃不等,免十年錢糧。

    還給了自己當年的仇人劉德三十頃土地。給他土地安葬父母的劉繼祖封為義惠侯。

    後來,還準備在老家建中都,無奈因種種原因而放棄。

    總的來說,朱元璋比較關心民間疾苦。對貪汙嫉惡如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cp1605g電路的維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