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軍
-
2 # 新媽生活眼
吳老師答的很專業,我不確定你面對的客戶是什麼情況,是否能接受吳老師的答案精髓。
謹以個人的一點經驗回覆你。
我初接觸保險的時候覺得這行太深,完全不可能弄懂,後來時間長了接觸資料多了,發現保險主要分為人險,財險。顧名思義,針對保障人的就是人險,針對保障財的就是財險。一般老百姓認為非常複雜的都是人險。
人險其實只分三類:險壽險,意外險,醫療險。把這三種險的側重點和保障點給客戶講清楚,應該就很好理解了。
非專業,講的大白話,獻醜獻醜。
-
3 # 百事見聞DIY
保險可分為
1.傳統保險
比如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等
2.健康險
比如重疾險、醫療險等
3.意外險
比如一般意外、專門保航空、輪船、擺渡、自駕車、班車等公共交通的
4.新型保險
比如萬能險、投連險等
這真是個好問題!真是哪兒痛往哪兒戳!
保險產品的分類經歷了一個演進過程,分類方法和標準有好幾種。相對於人身保險,財產保險的分類、定義方法更簡單直接,基本上一個險種的保險責任和範圍是有限的,容易定義清楚,也就容易分類。
但是,人身保險的標的是人的“生老病死殘”五種生命狀態,分類卻有多個維度,比如根據形態劃分“傳統”、“非傳統”,根據收益風險劃分的“一般”“分紅”“萬能”“投連”,根據有效期劃分的“定期”、“終身”......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劃分標準沒有統一,而且產品進化越來越複雜、多種不同的屬性交疊混雜,分類這事兒本身也變得不再重要了,所以有人乾脆放棄了分類,代之以屬性標籤,一個產品可以有多個屬性,或者有多個標籤......
這樣一個現狀,決定了直接面向消費者的保險從業者,在幫助客戶釐清保險分類的時候,可能需要多一重考量,不能僅僅按照保險保單上的險種直接分類,而是要根據生命週期中不同階段,可以得到什麼樣的保障和額度來釐清保險產品給予客戶的保障。
客戶的保單多了之後,並不會關心某個險種保多少,只關心在什麼情況下,一共會有多少。所以,相對全面、科學的做法,就是在不同的險種中,把不同年齡的、相同的保險責任,分別量化出來,合併同類項。更精細一些的做法,是彙總成一個EXCEL表格,製成圖表。
當然,這個工作,比較花時間,而且需要對不同保險產品和條款的解讀、分析能力。操作步驟如下:
彙總所有保單、條款的資訊;
製作一個EXCEL表格,列是年度、年份、年齡,表頭是保單上不同險種的保險責任,有保費、保額、領取、疾病身故、意外身故、其他身故等;
在保額、保費、交費期、保障期的基礎上,根據每個險種的保險責任,逐一標列、計算表頭的數字。計算可以用公式巢狀就很快;
列完了所有的險種的數字後,再合併不同險種的每年同類項的合計數字;
根據合計的數字,製成圖表,即可一目瞭然全貌。
注意:下面是一個真實的案例的部分截圖,一個女生,從她11歲到28歲,其母給她買了6張保單,於是這個女生蒙了。需要理清楚的話,也花了個把小時。
第一部分:彙總所有保單的掃描影像,分類打包。
第二部分:EXCEL表,列是年度、年份、年齡,表頭有不同險種的保險責任,保費、保額、領取、疾病身故、意外身故、其他身故等。
第三部分:根據每個險種的保險責任,逐一標列、計算表頭的數字。
第四部分:合併同類項,6個險種
第五部分:製成圖表
表一是當年度交保費和領取
表二是累計保費和累積領取
表三是各種保障、賠償
上述步驟的全表長這個樣:
至此,基本上可以讓客戶全貌性瞭解其保單能提供的各項保險保障利益,也容易發現輕重緩急和缺口所在。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因為現金價值部分的數字計算非常難,因此需要向客戶說清楚這些是沒有包含“現金價值”的,或者沒有包含分紅、投資收益等部分。
這些“難以計算”的數字,並非沒有辦法實現,而是需要更高層面的專業技術來實現,已經不是一個保險營銷員,單憑EXCEL表格這樣的工具所能做得到的了。
幫助客戶做這個工作,有價值有意義,但是比較繁瑣。你真的願意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