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情史記索

    舉個例子

    主要內容摘錄如下,可能會看的更清楚明白一些:

    在瞭解“好萊塢”之前,需要先明確一件事,那就是“好萊塢”究竟屬於誰?如果按照國內大部分人的理解,企業的所有者便等於控制者,那麼可以說從上個世紀30年代開始,“好萊塢”便是銀行家們的玩寵,從此不再屬於同時期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藝術家,甚至也不屬於那些在“好萊塢”呼風喚雨的製片公司老闆們。

    大製片廠背後的大財閥,“好萊塢”的所有者

    20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好萊塢”的第一批創業者們,為了趕在競爭對手之前,佔領各個地區的放映市場,不斷向金融市場大規模融資,用來支撐影院數量的快速擴張,企業的負債率因此飆升。1927年華納的《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則宣告了有聲電影時代的到來,隨之而興起的攝影棚以及影院放映裝置的再升級,更是加劇了之後“好萊塢”的財務危機。在1920至1930年,華爾街投向“好萊塢”的資金已經暴漲了十倍,從7800萬變成8.5億美元,其中90%以上沉澱在了影院建設和裝置投資中。

    1932年,因為影院的盲目擴張和經濟大環境的蕭條,美國電影全行業虧損超過8500萬美元,次年16000家專門播放電影的劇院關閉了5000家,票價從三十美分降低到二十美分,觀眾相對比1930年減少了25%。原本認為在大蕭條時期,電影產業能夠獨善其身的“好萊塢”,被殘酷的市場環境打回原形,FOCUS面臨重組,派拉蒙則早已宣佈破產,剛剛成立不久的雷電華,和好萊塢歷史最悠久的環球都同樣進入破產管理的階段。

    作為“好萊塢”最大的債主,在銀行家們的操辦下,好萊塢的八大製片公司在1935年左右或多或少都進行了企業內部結構上的調整,除了華納與哥倫比亞之外,其他公司的創始人僅僅只保留了投資人和管理者的身份,而不再是企業的所有者。環球的創始人卡爾•萊默爾(Carl Laemmle)更是被從此踢出了局。1937年,在《銀幕後的資本》(Money Behind the Screen)一書中,作者曾經強調過,摩根和洛克菲勒家族才是“好萊塢”真正的控制者(圖01)。

    銀行家與商人之間的博弈,賺錢才是硬道理

    雖然銀行家們在這個階段基本沒有介入具體的專案運作,但以投資人和職業經理人所組成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從此便在“好萊塢”穩定下來。截止1939年,華爾街投向“好萊塢”的資金繼續累積至20億美元,在資本謀利天性的推動下,利用“好萊塢”危機時期的機會,華爾街不僅進一步完善了“好萊塢”的垂直控制體系,並且構建了最初的多寡頭壟斷。

    金字塔頂端既然是同一批財閥左右,因此30年代,大片廠之間的人力資源幾乎是共享的,七大製片廠之間不僅相互出租演員和技術人員,同時管理人員也在互相流轉。銀幕在當時的作用如同日後的電視,從當時的片單中(圖02),我們可以看到製片廠提供給影院的不僅僅只有故事長片,同時還供應各種型別的節目。“好萊塢”透過各個寡頭之間密切的合作,完成了規模化的生產,將人力成本的效用發揮到最大,也與銀行資本“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保持著高度一致。

    1939年末,彩色電影《亂世佳人》(又名《飄》)上映,博得4億美元票房,宣告了“好萊塢”重新回到黃金時代。當時,美國全年的電影產量約佔世界的65%,電影業容納的僱員接近18萬人,直接從事製片業務有3萬多。在這十幾萬從業者中,有217個人年薪超過75000美元,米高梅的路易•B.梅耶的年收入甚至達到120萬美元,相當於2013年的1900萬,是全美第一的打工皇帝。

    下圖中這些五大製片廠各自的管理層組合(圖03),雖然都不能算是“好萊塢”的所有者,但無疑仍是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好萊塢”最有話語權的一群人。

    正因為這些“好萊塢”的管理團隊,與背後銀行家們之間存在著權利博弈,決定了“好萊塢”的屬性和發展,財務至上的原則從此得以確立。在其後的幾十年時間裡,雖然“好萊塢”的所有權歷經多輪的分割與交易,從製作到播出平臺之間的市場結構也發生過一系列的變化,但它的基本屬性並沒有改變過,投資人與管理者之間相對獨立的合作關係,在“好萊塢”的主流公司中,也從未發生過本質的變化。

    總結:一張電影票引發的整合

    之所以要追溯到30年代來談“好萊塢”,是因為美國電影工業的生產體系,以及製作、發行、放映的運作機制,是在那個階段完成了它最初的結構性建設。催生這一格局的形成,有一個主要原因,是當時的放映市場集中了“好萊塢”大部分利潤。

    彼時的美國,戶外活動匱乏,影院是20-30年代主要的娛樂場所,電影要佔去包含體育賽事等所有觀看性娛樂80%的市場份額。但是電影的收入主要集中在放映環節,影院佔去了90%的利潤(包含衍生收入,當時在影院出售的糖果約佔全國糖果總消費的25%)。製片業則與今日一樣,少數電影影響了大部分的觀眾,極少數的電影才會被奉為經典,在影院長期放映。在整個市場垂直整合之前,製片廠必須透過提高賣座電影的片租(最高可達到50%),以及捆綁銷售其它低成本節目時才可以獲利,製片公司的平均利潤只能佔到一美元票房的2%(圖04)。

    所以擁有收益最高的首輪影院,是平衡製片環節的投資風險,晉升大製片公司的必要條件。為了獲得某些大熱影片在某個區域的獨佔權,來維護影院的聲勢和地位,因此把控制片和發行環節也是院線前進的方向,最終在上下游之間兩股力量形成糾纏。在他們同一個目的背後,必須依賴於資本進行較量,這也是“好萊塢”會向銀行家們低頭的主要原因。

    隨著技術的發展,當電視成為影像娛樂的主要播出平臺之後,影院便不再是個香餑餑。時值今日的“好萊塢”,雖然阻止大製片公司壟斷院線的“派拉蒙判例”早已是空文,但影院並沒有完全被各大傳媒集團所控制,全國電視網以及全球發行網路才是決定成敗的砝碼。目前美國涉足電影業的六大傳媒集團,除索尼受到美國政策的限制外,其他的均擁有電視網。

    對中國電影市場的啟示

    國內的民營影視公司,因為政策的因素,目前仍難以全面切入廣播電視平臺的營運,所以在電影行業內小範圍的上下游整合,是為了在眼下高速成長的市場中,獲得更多的收入和資源。但此類整合,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已經無法最終達成對影像消費的壟斷,所以顯得有些動力不足。

    參考30年代“好萊塢”的發展,再對比當下院線的營收狀況,我們可以發現在盈利能力上,目前國內的院線系統並不比上游的製作環節具備優勢。在如今這個影像氾濫的時代,為了吸引更多觀眾,影院已經很難進行暴利經營,在不持有商業物業的情況下,單純依靠影院的經營管理缺乏規模上的想象空間。

    另外因為製作環節的專案制模式和院線環節的連鎖化經營,之間差異非常明顯,在利益訴求上各自也存在著一些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國內的民營企業如果想要謀求從製作到放映環節,均達到絕對壟斷的地位,所面臨的盈利風險會使得壟斷難以持續,必須藉助關聯產業才能完成規模效應。

    補充:關聯產業其實就是商業地產,旅遊開發,還有電視、網際網路這些播放平臺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領域。未來的中國電影市場,很難存活一家垂直整合的公司,也就是隻佈局在製片以及發行、影院這個鏈條上。要麼就是很小的製作公司和服務型公司,保持靈活性和高利潤,要麼就是很大,橫跨多個領域,在文化產業中形成真正的規模效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蜂糕的製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