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張慧敏Ms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她今年最新的作品集《燈下塵》,忽而感到,其實她已經和最初那個“一手撐著深不可測的夜,一手寫下無處傾訴的話”裡的中學少女形象愈加遠離了,她已經快我一步,轉入了更紛雜繁複的世界。

    是一種奇異的感覺,你依然可以讀到你喜歡的作者十六歲時候的文字,但作者已經長大。而且她以和你長大一樣的速度長大著。三年之後,我大學也來到了成都,她念念不忘的故土之城。當我看到七堇年在文裡再一次提到成都時,已經不再像《城事》裡那樣,寫通宵聽歌,寫抽菸,寫酒吧和唱片店,用“快馬平劍”的少年口吻去描述一段斑斕的時光。當她開始在《人間成都》裡寫成都的陰霾,寫吃,寫堵得水洩不通的路口,我就知道她確實已經從過斑馬線的校園女生,變成了等紅燈,可能還會按兩下喇叭的女司機。校服和西裝,身份在此刻產生的一種神奇的置換,似乎在諷刺自己。


    可以明顯感覺到,七堇年在進入所謂的成熟大人世界之後的尷尬處境,當年《為了忘卻的紀念》裡的文字正好可以用來形容現在:“失去的是招搖撞騙的痛快訴說,未曾獲得的,是筆走天涯的洗練淡定。”一面還帶著青春時期稚氣未脫的矯情和華麗,一面卻面對著無法用之前的語言去面對的世界。

    即使在當年,七堇年的文字也是同期作家裡最富有思考精神的那個,在前輩作家脫離青春,青春文學又不夠分量的時代,那些對成長裡那些痛苦和迷惘的深切反思曾深深震撼過我。而此刻這些卻在鐵青的現實面前土崩瓦解。我能感受到她正在尋找新的語言——一種更平實,更傾向於敘述的語言,來書寫這難以書寫的人間。因此便在勉勵的轉型期內寫下了這樣的文字。甚至有《燈下塵》裡這些以前並未提過的作者自己。


    作者自己在七堇年的書寫裡是不多出現的,或者說,雖然出現過無數的自己,但那些都是自己和自己的表達欲混合的產物,由此還產生了《被窩是青春的墳墓》裡那些像散文又像小說,亦真亦假的文字。

    自己的生活狀態被那華麗的抒情和執著的議論掩蓋在後面,面目模糊。而《燈下塵》裡卻幾乎剋制住了所有描寫和修飾,幾乎只是純粹地表達作者自己的生存狀態。似乎是發現了華麗語言在現實面前的一無是處,因此改為平靜地敘述,痛快地開罵,而沒有了過去的那些技巧。然而這樣迷惘的狀態卻更加真實,成長在現實面前的不適應和無從下筆令人唏噓不已。還好,雖然社會沉重壓頂,寫作的習慣卻還一直保留著。

    此刻這些書寫甚至變得比當年更關鍵,因為當年那些美好得不像話的祝願都要通通兌換成現實,太多的說話匯合為沉默,只有又親近又陌生的文字,才可以帶來某種熟悉的聲張。所以她用那樣的筆觸寫道,“文字成為某種吶喊,由此,我可以沉默地生活。”
    這真是我見過七堇年寫過最悲傷的一句話了。
    我現在讀七堇年的書,時時刻刻都有這樣一種錯覺。七堇年的身影總在我的前方不遠處站立,以一種倔強又躊躇的姿態走著。

    當我高中讀到《被窩是青春的墳墓》,她已經用懷念和祭奠的筆調來寫那處於“盲目、消耗的狀態”的高三。當我即將進入那沉重而忙碌的一年複習時,她寫了《塵曲》:“我們要共生活的慷慨和繁華相愛,即使歲月以荒蕪和刻薄相欺。”當時語文老師每天會讓不同的同學分享句子,我把這句話抄在黑板上,全班靜默。

    很久之後,一個少年站起來說:“我們當然要與生活的慷慨和繁華相愛,但是歲月不會以荒蕪和刻薄相欺。”我看著他驕傲而囂張的臉,突然莫名感動。


    而如今,我也是半隻腳踏入社會的人了,再過一兩年大概就會正式面對社會的血雨腥風。這一次,七堇年又走在了我們前面,向我展示了一個寫作的人在前方可能經歷的一切破碎、凌亂、解構、重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歲寶寶只吃豬肉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