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泉57473169495

    確實有這種事,以前的人因為貧窮,平時肉也吃得很少,而且炒的蔬菜也很少見到油,而每天的工作量又大,所以大家的飯量都很大,不像現在大家平時都有肉吃,而且炒菜也會放很多油,人也比較閒,所以飯量都變小了。

    記得在生產隊時,我們隊有幾塊地在山坳裡,那時剛把稻穀收回來,稻田用牛翻開後,準備把壟整好種紅薯,隊長就指派6個人去整壟,因為山坳離村子有點遠,那6個人就不想回家吃中午飯,所以大家就派米在山上煮飯吃,每個人都拿出1.5斤大米,隊長再給他們6斤包菜(甘藍),還有半斤豬油,準備中午炒菜飯吃,然後6個人就帶著米菜油和鍋上山去幹活了,中午的時候,這九斤大米六斤包菜煮熟後撈在一起,這6個人把米飯全部吃完,還有兩個人說沒能吃飽。所以70年代的農民大多數飯量都比較大。

  • 2 # 宋家二哥

    你老爸說的是真的,千真萬確,一點也不誇張,我就有切身的體會。1975年響應國家“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十八歲的我高中沒畢業,就加入了聲勢浩蕩的下鄉隊伍。

    記得剛到知青點的第一頓飯,吃的是白菜餡的豬肉包子,四個一斤,我一口氣吃了8個,還喝了兩碗小米湯,才剛剛覺著吃飽。那個時候年輕,應該是吃壯飯的時候,幾乎每頓飯,無論是粗糧還是細糧,都吃一斤多飯。不然到地裡幹活,根本就撐不到中午。

    那個時候屬於計劃經濟時期,許多商品要憑票購買,大家的生活都不富餘,即使生活在城裡的人,也不能天天吃白麵饅頭,十天半個月也吃不到一次豬肉,肚子里根本沒有油水,再加上步行走了五六里路,口乾舌燥,肚子裡餓的嘰裡咕嚕亂叫,所以,聞到大包子的香味,就像過年一樣,敞開了肚皮,吃了起來。我們這些生活在城裡的年輕人尚且如此,不難想象,生活在農村的青年,他們如果遇上我們這種生活,豈不是更能吃嗎!農村人也可能一個月都吃不上一頓白麵饅頭。

    一九七八年回城後,我被分配到棗莊建築公司木材加工廠,做了一名內業木工。中午在食堂就餐,每頓飯自己就吃一斤半的白麵饅頭……當然,我能吃也能幹,無論是在木工車間,還是到工地安裝門窗,我的安裝速度和技術質量都是首屈一指的。

    自從一九八七年,組織上推薦我上了大學,飯量才慢慢的減了下來。

  • 3 # 趙雲宗

    謝邀,七十年代以前,由於副食品較缺乏,人們肚裡沒油水,加之勞動強度大,人們的飯量都特別大,無論農村城市。說個簡單例子。1968年我畢業參加工作,工廠食堂有一天中午炸油條,每人最多買八兩糧票的,但必須同時買一大海碗雞蛋菜湯,一大碗就相當於食堂裡的一水舀子。我們四個光棍漢每人吃了八兩糧票的油條,喝了一大碗湯,也沒覺得飽也沒覺得不飽,有人提議再買一份留著晚上吃,結果又買了八兩油條一碗湯,把湯喝了就端著油條往宿舍走,結果邊走邊吃沒到宿舍這八兩油條又都吃光了,肚子裡似乎也沒有啥感覺,還是不覺的餓也不覺得飽。那時不像現在,人們飯量都出奇的大,如果按現在人們的飯量,那時城鄉的糧食都會富富有餘。

  • 4 # 東邊的彩虹

    你老爸胡說八道,一頓一斤米半飽,那要二斤米才能吃飽了,一斤米二大碗飯了,二斤米四碗飯撐死你,最能吃的三碗飯已經很飽了。那是壯勞力,扛木頭的,抬石頭砌磅的,現在的人大肚子不一定能吃米飯,是營養過剩行成的啤酒肚。

  • 5 # 小石頭126911304

    六七十年代,因自然災害、還債、勒緊腰帶;高舉”三面紅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戰天鬥地;多快好省,學大慶,學大寨,學解放軍,學毛主席著作,鼓足幹勁,只爭朝夕,改造一窮二白,一片廢墟的社稷困境。生產、勞動、生活條件低下,體力活強度大,吃穿住艱苦;

    敢叫高山低頭,江河改道…那一幕幕,一樁樁,一年年,改換人間的實時、實事、實史過程,唯有過來人享受,記載,傳說,論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的沙陀人入主中原為什麼沒有遭到漢人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