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沙陀人有點陌生,但提起唐末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我們就不陌生了,李克用就是沙陀人,而且還是五代中的後唐、後晉、後漢三個王朝的奠基人。
那麼作為外來者,沙陀人是如何一步步滲透到漢人政權的呢?故事還要從沙陀人與唐朝的緣份說起。
說起沙陀人入主中原,都怪他們太強悍了,沙陀軍在歷史上素以僱傭兵著稱,逢戰必所向披靡。既然這麼厲害,為何還要依附別族呢?
按照《新唐書》《新五代史》等史書的說法,沙陀出自西突厥,是處月部一支極小的力量。
當時的西突厥有幾十個部落,力量強勢的有鐵勒、延陀、阿史那等;次之的有同羅、僕骨、拔野古等;而力量弱小的則有處月、處密諸部。可見其當時的勢力很弱。
他們的活動範圍在“金娑山之陽,蒲類之東”,也就是今新疆阿爾泰山東南,巴里坤以東地區,因當地有大漠,名沙陀,故號沙陀突厥。
唐太宗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處月部跟隨西突厥攻打伊州,被安西都護擊敗,處月首領朱邪和西突厥阿史那賀魯見勢不妙,兩人率眾投降。
至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阿史那賀魯與處月部起兵造反,被唐軍再次擊敗,處月部首領被殺,九千人被俘。
之後唐朝在處月部的領地設立金滿、沙陀二羈縻州,正式收編處月部,隸屬於北庭都護府。此後,處月部也逐漸以沙陀為名。
高宗龍朔年間,沙陀人跟隨薛仁貴徵討鐵勒,其部落也被遷徙到了瓜州一帶。至武周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沙陀人又回到了原領地。
唐玄宗先天年間,吐蕃崛起,強勢進入西域,沙陀部又被迫遷徙至庭州一帶,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再次回遷。
至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沙陀部又遷徙到伊州地帶,之後又被玄宗要求回遷至原地。
從上述沙陀人的反覆遷徙來看,大唐並不希望他們進入中原,而是希望他們最好就呆在原領地。那麼沙陀人之後為何又入主中原了呢?都是形勢所迫。
安史之亂爆發後,沙陀人有了他們的第二個主人--吐蕃。
安史之亂爆發後,由於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等鎮唐軍主力入援平叛,趁此時機,與大唐長期爭鬥的吐蕃大舉入侵,很快攻陷了河西、隴右大部分軍鎮,從而隔斷了安西、北庭與中原的聯絡。
雖然沙陀部與北庭留守唐軍,聯合回鶻給吐蕃製造了一些麻煩,但到德宗貞元六年(790年),吐番還是攻陷了北庭都護,沙陀人只好歸降了吐蕃,從此,他們成為了吐蕃人的馬前卒,“每戰,以為前鋒”。
由於“沙陀勁勇冠諸胡”,其騎兵的騎射本領比吐蕃人更強,因此吐蕃倚仗沙陀人的武力,經常入寇邊疆。
直至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吐蕃與回鶻大戰,丟失了重鎮涼州。沙陀人由此受到了吐蕃的嚴重質疑,認為他們與回鶻有染,於是,吐蕃打算將沙陀人遷至河外。
沙陀部落提前收到訊息,首領朱邪盡忠與其子朱邪執宜認為,“我世為唐臣,不幸陷汙,今若走蕭關自歸,不愈於絕種乎?”
於是,沙陀人開始謀劃再次迴歸大唐。同年六月,沙陀率部眾三萬餘人,一路東行,準備投靠鎮守朔方的名將範希朝。
吐蕃在得到訊息後,立即排除追兵,沙陀部且戰且走,先後經歷了數百大小戰,首領朱邪盡忠不幸戰死,部眾損傷過半。
範希朝在得知沙陀人投靠的訊息後,親自率部眾迎於塞上,並將沙陀殘部安置於鹽州附近,併為其購買了大量的牛羊,讓他們放牧生產,休養生息。
之後唐朝在鹽州設立了陰山府,朱邪執宜的叔叔朱邪葛勒阿波被任命為陰山府都督,朱邪執宜則被任命為兵馬使。
得到沙陀軍的效忠後,靈鹽節度使每每有徵討任務,必有沙陀軍參戰,且逢戰必勝,靈鹽軍的戰鬥力大大增強。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範希朝轉任河東節度使,受命鎮守太原。朝廷認為,沙陀所在靈武與吐蕃太近,擔心他們復叛,於是決定讓沙陀人跟隨範希朝一併遷至河東。
就這樣,沙陀部到了河東,並在範希朝的組織下成立了一支千人的精銳部隊,號稱沙陀軍,而這支部隊也很快就顯示出了它的威武。
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叛亂,憲宗以二十萬唐軍征討,範希朝受命出征,並以朱邪執宜所率的七百人為先鋒。
沙陀軍與王承宗的兩萬人馬狹路相逢,只見朱邪執宜快速穿過密集的箭雨陣,竟橫貫而出,隨後唐軍跟進掩殺,一舉大敗敵軍,斬首萬級。
儘管與王承宗的戰爭,唐軍最終無功而返,但沙陀軍在其中所顯示出的戰鬥力,也令朝廷大吃一驚,以至此戰後想方設法遏制沙陀軍。
比如讓沙陀軍分散十府而居,但結果卻適得其反,沙陀人反而因此贏得了更多合法的生存發展空間。
再比如,新任的河東節度使還採用訂立盟約、以貴族子弟為人質的手段,對沙陀人進行防範和控制。
但沙陀人還是在唐朝的遏制中不斷地發展壯大了,他們與“六州胡”(魯、麗、含、塞、依、契,為粟特人)一起形成了“沙陀三部落”。
在此後的歲月裡,沙陀軍相繼參與了防禦回鶻入侵,討伐淮西吳元濟、成德王廷湊的戰事,均立下戰功,給朝廷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朝廷設立陰山都督、代北行營,朱邪執宜出任陰山都督、代北行營招撫使,居住於雲、朔兩州的邊塞,負責守護北方邊境。
就這樣,沙陀軍正式獲得了代北一帶的地方權力,這對沙陀部的發展極為重要,標誌著他們正式成為唐朝的一個具有合法地位的行政機構,同時還掌控了恆山山脈下廣袤的牧場。
朱邪執宜死後,由其子朱邪赤心襲位,他的首次出場便導致了回鶻汗國的衰亡;之後又參加了討伐昭義節度使的戰鬥,事後因功升為朔州刺史。
唐懿宗鹹通九年(公元868年)七月,西南邊陲發生桂林戍卒兵變--龐勳之亂,官軍控制不住局面,只好又請出了沙陀軍。
朱邪赤心不辱使命,大破龐勳叛軍。之後,唐朝為了更好地拉攏沙陀軍,朝廷特意升雲州為大同軍,任命朱邪赤心為大同軍節度使,並賜國姓李,為其改名為李國昌,納入宗室。
這一事件標誌著,沙陀人正式擺脫了夷狄的身份,從此以“漢人”自居,自視為唐朝人。同時,李國昌的宗室身份也消除了漢族士大夫與其合作的心理障礙,為他日後建立後唐王朝贏得了身份上的合法地位。
唐末國力下降,皇帝沒了威望,內政混亂,再加上藩鎮割據局面的不可控,各地節度使也越來越驕橫,就連曾經依附大唐的沙陀軍,也趁亂起來造反。
歸順大唐的沙陀軍,逐漸意識到朝廷的虛實,也逐漸對王命失了應有的恭敬,取而代之的是“恃功恣橫,專殺長吏”。
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黃巢在長垣起兵,一路攻城掠地,強勢進擊,而唐軍對他們的鎮壓,不但毫無進展,還屢戰屢敗。
就在這節骨眼上,李氏父子還起兵造反了,這不是火上澆油嗎?
李克用是李國昌的第三子,騎射功夫了得,早在李國昌征伐龐勳時,十五歲的他就隨軍參戰了,而且表現不俗,一路上“摧鋒陷陣,出諸將之右”,因此而有了“飛虎子”之稱,此外還有個外號“鴉兒”。
策劃兵變得主使人是李盡忠,是李國昌的弟弟,也就是李克用的叔叔。時任雲州兵馬使,他起事的理由是:天下大亂,朝廷號令不復行於四方,扶持李國昌父子,以圖大業。
那麼對於造反,李國昌父子又是一個什麼態度呢?史書稱他們對此一無所知,根據之後父子二人的反應,足以說明,他們早就有此野心了。
當時的李國昌雖然擔任了振武節度使,成為一鎮藩侯,但由於朝廷對沙陀軍本著既利用又防範的態度,導致沙陀人在代北雖經營已久,卻始終無法完全控制這一地區。
同時,朝廷還不時地調動其防區,不斷徵發沙陀軍戍守各地,這讓李國昌很不是滋味。
沙陀起兵的目標是:奪取雲、朔、蔚三州,此三地“地控邊陲,境聯蕃籍”,乃是北邊軍事重鎮,也是農耕與遊牧民族的雜居之地。
如果收編了此三州,對沙陀人的發展意義非凡,既可收取三州勁兵,又可聯合塞外遊牧民族勢力,從此,雄據代北不是夢。
於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沙陀軍也趁亂起兵造反了。訊息傳到朝廷,雖有些意外,但隨即朝廷也迅速組織了反擊,但效果不佳。
起先由於河東內部兵變不斷,幾任節度使屢被亂兵所殺,對李氏父子的鎮壓反擊不力。直至鄭從讜[dǎng]上任河東節度使後才穩住局勢,之後對李氏父子也展開有效打擊。
最終,李氏父子偷雞不成蝕把米,在兵敗之後,帶著餘部投靠了達靼部。這一次戰敗,也使得李氏父子認識到,唐王朝雖然日薄西山,但仍有一定的號召力,也還未到大廈將傾之時,日後沙陀勢力要有所發展,也還是要打著朝廷的旗幟。
李氏父子雖暫居達靼,但朝廷不斷找機會遊說達靼部首領,說他們遲早要對達靼部下手,以至於達靼部對李氏父子起了殺心。
不過聰明的李克用很快就化解了這一危機,並表明自己無意久居,而且唐朝天子遲早也要赦免他們的罪過,再次啟用他們。
此話倒是不假,隨著黃巢起義的形勢的不可控,唐王朝到底還是赦免了李氏父子的罪孽,請他們出山平定黃巢起義。
公元883年,李克用把黃巢趕出了長安,朝廷給他記了首功,拜為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河東節度使。李國昌則拜為雁門以北行營節度使,在他死後,李克用又被封為隴西郡王。
從此,沙陀軍正式合法地入主中原,做了唐朝的藩鎮,並如願以償地得到了雲、朔、蔚三州,實力大增。
李克用雄據河東後,以代北人為核心和骨幹,並吸收了河東及周邊的漢、回鶻、吐谷渾等各族豪傑,建立起了一個軍政集團,由此奠定了沙陀三王朝崛起的基業。
此後,沙陀人與其他藩鎮一樣,都不肯聽皇帝的話,也一樣傲嬌得很。所以,他們也談不上是什麼忠臣!
唐末,像李克用、朱溫等這些藩王都成為唐亡的加速器,相互爭鬥,最終朱溫終結了唐朝,建立了後梁。
雖然李克用生前為表自己是唐朝忠臣,並沒有稱帝,但在他死後,其子李存勖於923年還是稱帝,恢復了唐朝“社稷”。但史學家們並不認為這是復辟,故稱其為後唐。
後唐之後是石敬瑭建立的後晉,石敬瑭與沙陀李氏是郎舅關係,所以,石敬瑭篡位可以說屬於犯上作亂,而他起兵的靠山就是契丹人,沒錯,就是他,把燕雲十六州拱手送給了契丹人,目的就是為了保他的命。
他的命的確也保住了,也當了後晉的皇帝,不過因此而喪失的燕雲十六州,此後也成了漢人心中的痛。但後來,受到契丹人扶植的後晉還是被契丹所滅。
在亂世中,沙陀人劉知遠崛起後,於公元947年又建立了後漢。直到郭威滅後漢,並建立後周,沙陀人才退出中國歷史的政治舞臺。
其一,沙陀人能征善戰,但自身勢力弱小,單打獨鬥難成氣候,這就決定了他們必須要依附一個強權政權,以此賴衣生存。
他們選擇了大唐,同時大唐也發現了他們的優勢之處,彼此在利益上達成共識。
其二,如果唐朝實力雄厚,沙陀人也沒有機會進入中原,他們曾反覆遷徙,也一直被排擠在中原之外。
問題在於,唐末藩鎮不聽指揮,各自為政,朝廷可支配的資源並不多,再加之內政混亂,在軍事存在瞎指揮的現象,導致軍事實力嚴重下降。
而沙陀軍的出現令朝廷眼前一亮,他們能征善戰,勇猛無比,正好“為我所用”。朝廷給沙陀人賜國姓,改漢名,正式將他們引入中原,在身份上得到了漢人的認可,拿到了合法的身份證。
由於長期在漢人政權之下,沙陀人早已將自身漢化,學漢字,說漢話,讀漢書,娶漢人家的女兒,與漢人打成了一片。可以說,他們在身份上和心理上都將自己看成了漢人,此後也一直以“漢人”自居。
所以,漢化是沙陀人立足中原的重要因素,有官方的推動,也有自身的主動性。
其三,由於沙陀人的驍勇善戰,他們在入主中原後,逐漸獲得了一席之地,逐漸成長為與其它藩鎮一樣霸道的作風,在五代十國的歷史舞臺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雖然沙陀族建立的國家,沒有像蒙古族的元朝、滿族的大清那樣在歷史上大放溢彩,但能在歷史舞臺上留下足跡,也已經證明了他們自身的強大。
說起沙陀人有點陌生,但提起唐末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我們就不陌生了,李克用就是沙陀人,而且還是五代中的後唐、後晉、後漢三個王朝的奠基人。
那麼作為外來者,沙陀人是如何一步步滲透到漢人政權的呢?故事還要從沙陀人與唐朝的緣份說起。
沙陀人入主中原:從沙陀姓氏朱邪到李唐國姓
說起沙陀人入主中原,都怪他們太強悍了,沙陀軍在歷史上素以僱傭兵著稱,逢戰必所向披靡。既然這麼厲害,為何還要依附別族呢?
按照《新唐書》《新五代史》等史書的說法,沙陀出自西突厥,是處月部一支極小的力量。
當時的西突厥有幾十個部落,力量強勢的有鐵勒、延陀、阿史那等;次之的有同羅、僕骨、拔野古等;而力量弱小的則有處月、處密諸部。可見其當時的勢力很弱。
他們的活動範圍在“金娑山之陽,蒲類之東”,也就是今新疆阿爾泰山東南,巴里坤以東地區,因當地有大漠,名沙陀,故號沙陀突厥。
唐太宗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處月部跟隨西突厥攻打伊州,被安西都護擊敗,處月首領朱邪和西突厥阿史那賀魯見勢不妙,兩人率眾投降。
至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阿史那賀魯與處月部起兵造反,被唐軍再次擊敗,處月部首領被殺,九千人被俘。
之後唐朝在處月部的領地設立金滿、沙陀二羈縻州,正式收編處月部,隸屬於北庭都護府。此後,處月部也逐漸以沙陀為名。
高宗龍朔年間,沙陀人跟隨薛仁貴徵討鐵勒,其部落也被遷徙到了瓜州一帶。至武周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沙陀人又回到了原領地。
唐玄宗先天年間,吐蕃崛起,強勢進入西域,沙陀部又被迫遷徙至庭州一帶,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再次回遷。
至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沙陀部又遷徙到伊州地帶,之後又被玄宗要求回遷至原地。
從上述沙陀人的反覆遷徙來看,大唐並不希望他們進入中原,而是希望他們最好就呆在原領地。那麼沙陀人之後為何又入主中原了呢?都是形勢所迫。
安史之亂爆發後,沙陀人有了他們的第二個主人--吐蕃。
安史之亂爆發後,由於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等鎮唐軍主力入援平叛,趁此時機,與大唐長期爭鬥的吐蕃大舉入侵,很快攻陷了河西、隴右大部分軍鎮,從而隔斷了安西、北庭與中原的聯絡。
雖然沙陀部與北庭留守唐軍,聯合回鶻給吐蕃製造了一些麻煩,但到德宗貞元六年(790年),吐番還是攻陷了北庭都護,沙陀人只好歸降了吐蕃,從此,他們成為了吐蕃人的馬前卒,“每戰,以為前鋒”。
由於“沙陀勁勇冠諸胡”,其騎兵的騎射本領比吐蕃人更強,因此吐蕃倚仗沙陀人的武力,經常入寇邊疆。
直至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吐蕃與回鶻大戰,丟失了重鎮涼州。沙陀人由此受到了吐蕃的嚴重質疑,認為他們與回鶻有染,於是,吐蕃打算將沙陀人遷至河外。
沙陀部落提前收到訊息,首領朱邪盡忠與其子朱邪執宜認為,“我世為唐臣,不幸陷汙,今若走蕭關自歸,不愈於絕種乎?”
於是,沙陀人開始謀劃再次迴歸大唐。同年六月,沙陀率部眾三萬餘人,一路東行,準備投靠鎮守朔方的名將範希朝。
吐蕃在得到訊息後,立即排除追兵,沙陀部且戰且走,先後經歷了數百大小戰,首領朱邪盡忠不幸戰死,部眾損傷過半。
範希朝在得知沙陀人投靠的訊息後,親自率部眾迎於塞上,並將沙陀殘部安置於鹽州附近,併為其購買了大量的牛羊,讓他們放牧生產,休養生息。
之後唐朝在鹽州設立了陰山府,朱邪執宜的叔叔朱邪葛勒阿波被任命為陰山府都督,朱邪執宜則被任命為兵馬使。
得到沙陀軍的效忠後,靈鹽節度使每每有徵討任務,必有沙陀軍參戰,且逢戰必勝,靈鹽軍的戰鬥力大大增強。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範希朝轉任河東節度使,受命鎮守太原。朝廷認為,沙陀所在靈武與吐蕃太近,擔心他們復叛,於是決定讓沙陀人跟隨範希朝一併遷至河東。
就這樣,沙陀部到了河東,並在範希朝的組織下成立了一支千人的精銳部隊,號稱沙陀軍,而這支部隊也很快就顯示出了它的威武。
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叛亂,憲宗以二十萬唐軍征討,範希朝受命出征,並以朱邪執宜所率的七百人為先鋒。
沙陀軍與王承宗的兩萬人馬狹路相逢,只見朱邪執宜快速穿過密集的箭雨陣,竟橫貫而出,隨後唐軍跟進掩殺,一舉大敗敵軍,斬首萬級。
儘管與王承宗的戰爭,唐軍最終無功而返,但沙陀軍在其中所顯示出的戰鬥力,也令朝廷大吃一驚,以至此戰後想方設法遏制沙陀軍。
比如讓沙陀軍分散十府而居,但結果卻適得其反,沙陀人反而因此贏得了更多合法的生存發展空間。
再比如,新任的河東節度使還採用訂立盟約、以貴族子弟為人質的手段,對沙陀人進行防範和控制。
但沙陀人還是在唐朝的遏制中不斷地發展壯大了,他們與“六州胡”(魯、麗、含、塞、依、契,為粟特人)一起形成了“沙陀三部落”。
在此後的歲月裡,沙陀軍相繼參與了防禦回鶻入侵,討伐淮西吳元濟、成德王廷湊的戰事,均立下戰功,給朝廷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朝廷設立陰山都督、代北行營,朱邪執宜出任陰山都督、代北行營招撫使,居住於雲、朔兩州的邊塞,負責守護北方邊境。
就這樣,沙陀軍正式獲得了代北一帶的地方權力,這對沙陀部的發展極為重要,標誌著他們正式成為唐朝的一個具有合法地位的行政機構,同時還掌控了恆山山脈下廣袤的牧場。
朱邪執宜死後,由其子朱邪赤心襲位,他的首次出場便導致了回鶻汗國的衰亡;之後又參加了討伐昭義節度使的戰鬥,事後因功升為朔州刺史。
唐懿宗鹹通九年(公元868年)七月,西南邊陲發生桂林戍卒兵變--龐勳之亂,官軍控制不住局面,只好又請出了沙陀軍。
朱邪赤心不辱使命,大破龐勳叛軍。之後,唐朝為了更好地拉攏沙陀軍,朝廷特意升雲州為大同軍,任命朱邪赤心為大同軍節度使,並賜國姓李,為其改名為李國昌,納入宗室。
這一事件標誌著,沙陀人正式擺脫了夷狄的身份,從此以“漢人”自居,自視為唐朝人。同時,李國昌的宗室身份也消除了漢族士大夫與其合作的心理障礙,為他日後建立後唐王朝贏得了身份上的合法地位。
沙陀人到底還是“飄”了
唐末國力下降,皇帝沒了威望,內政混亂,再加上藩鎮割據局面的不可控,各地節度使也越來越驕橫,就連曾經依附大唐的沙陀軍,也趁亂起來造反。
歸順大唐的沙陀軍,逐漸意識到朝廷的虛實,也逐漸對王命失了應有的恭敬,取而代之的是“恃功恣橫,專殺長吏”。
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黃巢在長垣起兵,一路攻城掠地,強勢進擊,而唐軍對他們的鎮壓,不但毫無進展,還屢戰屢敗。
就在這節骨眼上,李氏父子還起兵造反了,這不是火上澆油嗎?
李克用是李國昌的第三子,騎射功夫了得,早在李國昌征伐龐勳時,十五歲的他就隨軍參戰了,而且表現不俗,一路上“摧鋒陷陣,出諸將之右”,因此而有了“飛虎子”之稱,此外還有個外號“鴉兒”。
策劃兵變得主使人是李盡忠,是李國昌的弟弟,也就是李克用的叔叔。時任雲州兵馬使,他起事的理由是:天下大亂,朝廷號令不復行於四方,扶持李國昌父子,以圖大業。
那麼對於造反,李國昌父子又是一個什麼態度呢?史書稱他們對此一無所知,根據之後父子二人的反應,足以說明,他們早就有此野心了。
當時的李國昌雖然擔任了振武節度使,成為一鎮藩侯,但由於朝廷對沙陀軍本著既利用又防範的態度,導致沙陀人在代北雖經營已久,卻始終無法完全控制這一地區。
同時,朝廷還不時地調動其防區,不斷徵發沙陀軍戍守各地,這讓李國昌很不是滋味。
沙陀起兵的目標是:奪取雲、朔、蔚三州,此三地“地控邊陲,境聯蕃籍”,乃是北邊軍事重鎮,也是農耕與遊牧民族的雜居之地。
如果收編了此三州,對沙陀人的發展意義非凡,既可收取三州勁兵,又可聯合塞外遊牧民族勢力,從此,雄據代北不是夢。
於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沙陀軍也趁亂起兵造反了。訊息傳到朝廷,雖有些意外,但隨即朝廷也迅速組織了反擊,但效果不佳。
起先由於河東內部兵變不斷,幾任節度使屢被亂兵所殺,對李氏父子的鎮壓反擊不力。直至鄭從讜[dǎng]上任河東節度使後才穩住局勢,之後對李氏父子也展開有效打擊。
最終,李氏父子偷雞不成蝕把米,在兵敗之後,帶著餘部投靠了達靼部。這一次戰敗,也使得李氏父子認識到,唐王朝雖然日薄西山,但仍有一定的號召力,也還未到大廈將傾之時,日後沙陀勢力要有所發展,也還是要打著朝廷的旗幟。
李氏父子雖暫居達靼,但朝廷不斷找機會遊說達靼部首領,說他們遲早要對達靼部下手,以至於達靼部對李氏父子起了殺心。
不過聰明的李克用很快就化解了這一危機,並表明自己無意久居,而且唐朝天子遲早也要赦免他們的罪過,再次啟用他們。
此話倒是不假,隨著黃巢起義的形勢的不可控,唐王朝到底還是赦免了李氏父子的罪孽,請他們出山平定黃巢起義。
公元883年,李克用把黃巢趕出了長安,朝廷給他記了首功,拜為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河東節度使。李國昌則拜為雁門以北行營節度使,在他死後,李克用又被封為隴西郡王。
從此,沙陀軍正式合法地入主中原,做了唐朝的藩鎮,並如願以償地得到了雲、朔、蔚三州,實力大增。
李克用雄據河東後,以代北人為核心和骨幹,並吸收了河東及周邊的漢、回鶻、吐谷渾等各族豪傑,建立起了一個軍政集團,由此奠定了沙陀三王朝崛起的基業。
此後,沙陀人與其他藩鎮一樣,都不肯聽皇帝的話,也一樣傲嬌得很。所以,他們也談不上是什麼忠臣!
沙陀人退出政治舞臺
唐末,像李克用、朱溫等這些藩王都成為唐亡的加速器,相互爭鬥,最終朱溫終結了唐朝,建立了後梁。
雖然李克用生前為表自己是唐朝忠臣,並沒有稱帝,但在他死後,其子李存勖於923年還是稱帝,恢復了唐朝“社稷”。但史學家們並不認為這是復辟,故稱其為後唐。
後唐之後是石敬瑭建立的後晉,石敬瑭與沙陀李氏是郎舅關係,所以,石敬瑭篡位可以說屬於犯上作亂,而他起兵的靠山就是契丹人,沒錯,就是他,把燕雲十六州拱手送給了契丹人,目的就是為了保他的命。
他的命的確也保住了,也當了後晉的皇帝,不過因此而喪失的燕雲十六州,此後也成了漢人心中的痛。但後來,受到契丹人扶植的後晉還是被契丹所滅。
在亂世中,沙陀人劉知遠崛起後,於公元947年又建立了後漢。直到郭威滅後漢,並建立後周,沙陀人才退出中國歷史的政治舞臺。
綜上所述,沙陀人之所以能在中原立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沙陀人能征善戰,但自身勢力弱小,單打獨鬥難成氣候,這就決定了他們必須要依附一個強權政權,以此賴衣生存。
他們選擇了大唐,同時大唐也發現了他們的優勢之處,彼此在利益上達成共識。
其二,如果唐朝實力雄厚,沙陀人也沒有機會進入中原,他們曾反覆遷徙,也一直被排擠在中原之外。
問題在於,唐末藩鎮不聽指揮,各自為政,朝廷可支配的資源並不多,再加之內政混亂,在軍事存在瞎指揮的現象,導致軍事實力嚴重下降。
而沙陀軍的出現令朝廷眼前一亮,他們能征善戰,勇猛無比,正好“為我所用”。朝廷給沙陀人賜國姓,改漢名,正式將他們引入中原,在身份上得到了漢人的認可,拿到了合法的身份證。
由於長期在漢人政權之下,沙陀人早已將自身漢化,學漢字,說漢話,讀漢書,娶漢人家的女兒,與漢人打成了一片。可以說,他們在身份上和心理上都將自己看成了漢人,此後也一直以“漢人”自居。
所以,漢化是沙陀人立足中原的重要因素,有官方的推動,也有自身的主動性。
其三,由於沙陀人的驍勇善戰,他們在入主中原後,逐漸獲得了一席之地,逐漸成長為與其它藩鎮一樣霸道的作風,在五代十國的歷史舞臺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雖然沙陀族建立的國家,沒有像蒙古族的元朝、滿族的大清那樣在歷史上大放溢彩,但能在歷史舞臺上留下足跡,也已經證明了他們自身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