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明風輕2021911
-
2 # 暨澤語
全城靜默十幾天了,最明智的就是趕在封城前提前一天給我媽過了生日,第二天就沒有辦法進出小區了。
我媽家跟我婆婆家很近,跟我家都差不多是十分鐘車程。按說,我爸媽跟我婆婆還不算年邁,最起碼身體都還不錯,但是雙方各有各的難處。
首先,我爸我媽,我爸我媽生活完全能獨立、自理,但是,兩個月前,我媽左胳膊骨折了,現在雖然不用吊胳膊了,但是,還在恢復期,很多事情做不了,只能落在沒有家務經驗的爸爸身上。疫情前,我隔三差五做點肉夾饃、素合子、饅頭送過去,靜默後,就完全做不到了。不過,我爸我媽生活尚可,小區裡有兩三家超市,生活用品一應俱全,我媽住一樓,院子裡種了白菜蘿蔔各種青菜,一個冰箱兩個冰櫃被我們填得滿滿的,物資不會有什麼問題,而且,我姐家跟我媽同一小區,有什麼事情也可以照應一下。
我婆婆獨自一人,公公去年去世,倆兒子都不在同一小區,而且小區裡沒有任何超市,拼菜什麼的也不會,冰箱冰櫃裡各種肉類不成問題,但是蔬菜水果就沒法保證了。我們小區各種超市菜店一應俱全,都是我給買好找跑腿給送過去。好在我婆婆性格比較豁達,在小區也有挺多好朋友,聊以慰藉,否則,真的是日子難熬了。
-
3 # 道道奶奶
上海靜默時,兒子媳婦在抗疫一線。我們兩個老人和孩子在家。兒子會把生活所需物資送回家。我們沒有作難。還幫助了鄰居!
-
4 # Sunny138332601
疫情靜默時,自己年邁的父母都聽從指揮,在家裡不出門,嗯,在家裡抗疫,他們也很了不起,堅持不去醫院,按時吃藥,在家鍛鍊身體,他們也很棒。
-
5 # ylqwh
伊犁陷於疫情靜默期時,我遠在庫爾勒市下屬和靜縣的老父親還在縣城內逍遙自在地逛街呢!
老人家已經年過八旬,性情豁達開朗,已經孤身一人居住了多年,生活還能自理,慶幸腿腳還不錯,可以到處跑動。
遙知老父親還能自由活動,不必受疫情的影響,困於家中的我不免暗暗慶幸。
豈料半個多月後,突然聽說和靜也被封控了。這疫情發展的事態真的是瞬息萬變,始料未及。我趕忙給老爸打電話,因為我的弟弟妹妹分別在另外兩地居住,也處於封控期內。我告訴老爸多備點米麵,要照顧好自己,他居然一時還摸不清情況,只是覺得好像形勢嚴峻了。
後來確定出不了門了,他也並不著急。這一生見過無數大風大浪的老人,面對眼下的困境,他自有辦法應對。冰箱始終不缺肉食蔬菜的存貨,他平常出門就得帶點菜回來,米麵和用品都有,就不必過分擔心了。
況且當地社群的敬老助老措施一直執行得很到位,核酸檢測就在單元門口做,需要什麼幫助打個電話就有志願者上門服務,所以我老爸心裡才不慌。
老爸的生活並沒有因為疫情封控受到任何影響。他總是按時起床,開啟電視機,開始洗漱,在樓道里遛達一會,再回屋做簡單的早飯。飯後,就開始看電視了。
作為一個入黨五十多年的老黨員,他的思想覺悟很高,很敬重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革命家,這也成了他最常和我聊天的話題之一。
老爸每次打電話都是聲音洪亮,中氣十足,我聽了心裡就踏實不少。
老爸時刻保持頭腦清醒,我們三天兩頭打電話聯絡時,他總是提醒我要保重身體,看開點,別那麼著急出去,該幹嘛就幹嘛。
老爸說的道理我都懂,可是心裡卻不這麼想。該辦的事還得辦不是嗎?期待解封之後,再次徜徉於林蔭深處,去文具店買缺少的國畫顏料,去白銀谷買需要的文具。怎麼能不急呢?
午飯後,老爸總要午休一會兒。餘暇就看喜愛的電視劇,細心品味,樂在其中。老爸對未來很有信心,生活越來越好,我們更要照顧好自己,享受現在的幸福生活。
晚飯後,老爸出不了樓,只能在樓道里遛達,鍛鍊身體。每次聽到我打電話可高興了,因為他可以隨心所欲和我們各種聊家常,非常盡興。雖然聽力有所下降,但只要我們說話慢點,聲音大點,交流起來也不太費勁。
加強疫情防控,和來無影去無蹤的病毒死磕到底是保證全民健康的必要舉措。我們只有堅持信念、守望相助,才能最終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攻堅戰。
盼疫情早日結束,我就可以回家看望老爸,給他做喜歡吃的飯菜了。
-
6 # 雙燕兒
疫情無情,數日前我們小縣城還更往常一樣,我走在清晨的上班路上,深秋的西北風已經有些許寒意。
七十四歲的父親每天早上邁著佝僂的身體,去小區門口吃上一碗清香可口的牛肉麵,而母親有糖尿病高血壓,她不喜歡早上吃麵,每天早上母親便去不遠處的菜地裡,她說她不喜歡人多熱鬧,母親給在僅有的三分地裡種上了土豆,蘿蔔和白菜。每天母親的工作就是去地裡鋤草,今年天氣特別乾旱,母親種的土豆一直沒有長出來,野雞還吃了不少土豆種地,母親只好重新再種。功夫不負有心人,初秋的幾場雨淅淅瀝瀝下了幾天,終於母親地裡的菜和土豆長得喜人。母親地裡去的更勤了。
不料上個月母親手託小侄子去理髮,不小心摔了一下,腳腕骨折,從此家裡一片狼藉,
疫情開始了,母親擔心她的地裡土豆凍壞了,上週末,母親催我們挖土豆去,父親我和弟弟挖了一天總算挖出來好多白白的土豆,一百斤的共5麻筋袋土豆,夠我們吃半年了。母親種的白菜蘿蔔也收了好多,上週末我們在霜降之前終於將母親地裡的蔬菜都拾掇好了,母親腿上石膏剛取還不能完全放開走路,她一跳一跳的跟隨我們在地裡忙著收菜。
如今疫情更嚴重了,小區靜默了不讓出去,母親再也不擔心她地裡的菜了,母親把土豆煮熟皮剝了搗碎和上面烙成土豆餅,將白菜開水裡燙一下淹成泡菜,母親說,疫情再有一兩個月我們都不怕,我們有土豆和白菜起碼可以救急了。看著母親倖福快樂的笑容,我真心為她的勤勞感動。
俗話說:父母在,家就在。從兒時到現在,父母親用他們寬闊的肩膀挑起了這個家,他們用默默付出將我們養大,如今已年邁的他們還是不肯歇息,疫情靜默在家,母親昨天還打電話尋問我是否出去值班,還叮囑我們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
若問世間什麼最偉大,我的回答是—父愛和母愛。
-
7 # 斯文聊法不掃地
“年邁”雖然沒有具體的年齡所指,但通常會認為至少在65歲以上,也就是1957年以前出生的。這一代人經歷的運動最多,組織觀念和團隊意識強,年輕時跳過“忠字舞”、老了跳“廣場舞”仍然整齊劃一,熱衷於一切行動聽指揮。疫情期間會安安靜靜待在家裡,聽從號令、不給國家添亂,一如既往憂國憂民。
-
8 # 清風愛生活愛運動
今年的中秋節前夕,我老家突發疫情,全村人都被拉到西山一個旅遊景區的賓館隔離了。我母親在上車的時候,工作人員看我母親已經年邁,就說可以不去,就在家隔離吧。於是,我86歲的母親,一個人待在家裡了。
聽我母親說,在那十幾天裡,每天,村幹部都要來家裡看她,給她做核酸。當時,村子裡留下的人,都是年紀大的人。
村口的路都封了。我母親每天連家裡的大門都不需要關,這樣,做核酸的人就方便進出。
她每天一個人做飯吃,吃完了就在院子裡溜達,好在我家院子比較大。轉累了,就回去躺一躺。每天見面的就是做核酸的人,還有村裡的領導。
不能出門,沒有人和她說話,寂寞孤獨是肯定的了。
靜默的時候,我母親就是這樣度過的。
期盼疫情早日結束,讓人們都過上自由自在的日子,讓子女都能隨時回家看望父母。
-
9 # 一葉浮萍在泉城
今年三月到五月,老媽所在的小區被管控了,從那時起,除了每天下樓做核酸檢測,老媽再也沒有自由的下過樓!老媽只能坐在床上呆呆的看著窗外,樓下,甚至沒有幾個人,偶爾有大膽的在跑步,更多的人是在家裡。沒管控之前,老媽經常下樓和她的朋友們一起聊聊天,看看風景,舒緩一下心情。天天呆在家裡的生活,讓她覺得很是鬱悶,生活好點了,心情卻差了。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這種管控中,老媽生病了也不敢去醫院,直到老媽最後永遠的離開了!
-
10 # SY熱愛生活
疫情靜默,最擔心的就遠在異地他鄉年邁有病的父母,想回看望又不讓走,不回去看望又擔心復發病怎麼辦。
我的母親80歲了,父親已去世多年,母親又在前三四年前心梗做了心臟支架。多年的農村勞作,弄了風溼關節病,老了走路不便,身邊只有今年才回村謀生姐姐,但她也是多年老病,肺氣腫。幾乎也。的別人照顧,所以也靠不住,農村離鄉鎮遠,買點不方便,再加上年齡大了有些糊塗,記憶力不好,聽力下降,實在是太多不便和不放心。這麼大年齡不是一個人在農村老家待著,還在平時沒回去看望時買上一個多月的吃的,一個多月的心臟病的藥,平時一天到晚最少打一次電話,遇到問題實在沒辦法給村長打電話,讓幫忙一下。也希望村裡對一些孤寡老人多給予幫助一下,她(他)可是國家五六十貧窮時的納稅人啊。為了遵守疫情制度,我們想看望家裡老人回不去啊。拜託當地政府,村鎮幹部了
回覆列表
疫情來臨,父母年邁怎麼辦呢?
一是每個小區都有志願者,告訴他們,尋求他們的幫助。
二是求助各位年輕的鄰居,讓他們幫助老人,這種情況下,不要在乎物品的貴賤了,先不餓肚子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