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睡個好覺局
-
2 # 保大樹
蕭姓最早起源可追溯於夏朝,南齊、南梁、西梁三朝的國姓,是遼朝的後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在2013年中國四百名義大姓排名第30位,人口約936萬,佔全華人口總數的0.59%。
1977年12月20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佈《第二次漢字簡化字表(草案)》,將“蕭”簡化成“肖”,但未註明“姓氏不在簡化之列”。因此大量的蕭氏族人被改姓為“肖”。
-
3 # 聰穎湖泊2t
蕭姓主要源自外族賜姓改姓和本土傳承,本土傳承的第一個分支是源自大禹時的賢士伯益,他的後代孟虧受封於蕭地,於是建立了蕭國,最終後代以蕭為姓。二是源自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他的後裔大心受封於蕭邑,後人以邑為姓。其次就是外族改姓和賜姓,比如漢朝的巴哩族、伊蘇濟勒族以及舒嚕族等。
蕭姓起源和來歷
1. 源自嬴姓
在夏朝時期,大禹在位的時候,他的手下有一名賢士叫做伯益,因為協助大禹治水有功,所以曾被舜帝賜封為嬴姓,並且還將姚姓女兒嫁給了他,伯益在大禹在位時也是非常賢良,不僅帶領著人們開闢農田,並且還掌管火種,後來也因此使得他的後裔被封賞,其中有一位叫做孟虧得子孫就被封於蕭地,最終建立了蕭國,而之後後裔就以蕭為姓了。
2. 源自子姓
子姓蕭氏的始祖都可以追溯到宋國的微子啟,據說微子啟是商紂王的哥哥,他的後代大心曾經因為誅殺了南宮長萬而立功,所以最終賜封於蕭邑,而蕭邑後來也被升級為諸侯國,大心也當上了蕭國的君主,直到宣王時期,蕭國才被楚國滅掉了,而大心後裔復國計劃也沒有實現,最終只能以故國為姓,以此紀念蕭國。
3. 源自外族改姓和賜姓
改姓:與趙姓起源和來歷一樣,蕭姓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少數民族改姓的,比如北宋的契丹族的拔里氏等都改為了蕭姓,當然還有佤族、滿族以及傣族等,都受到改土歸流運動的影響而改姓為蕭。
賜姓或者避禍:典型的就是漢朝時期的巴哩族、伊蘇濟勒族以及舒嚕族等,都被賜封為蕭姓。還有宋朝時期的一個叫做鍾達的將軍,因為被奸臣謀害,於是他的家人被株連九族,其中三個兒子死裡逃生,為了避禍而改姓為蕭。
回覆列表
蕭姓來源有五:
1、出自嬴姓。史載賢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時掌管火種,他帶族人焚燒荊棘,使禽獸逃匿,開闢農田,疏通河道,為人造福。因其功績,孫都得到了封賞,其中一個叫孟虧的分封至蕭地(今安徽蕭縣西北),建立了蕭國,並以國為氏,其後代都姓蕭。
2、出自子姓。周代宋國微子啟後裔大心(諱叔,字正義)誅南宮長萬有功,被分封於蕭,並升蕭邑為附庸國,大心為蕭國君主。宣公十二年,蕭為楚所滅,大心子孫復國未得,遂以國為氏,稱蕭姓。
3、外姓改入。宋朝有一將軍名鍾達,為奸臣所害,抄斬九族,他有七個兒子,其中三個死裡逃生,為避害而分別改姓蕭、葉;金、元時期,在中國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創教人姓蕭,一些非蕭姓嗣教者被改為蕭姓。
4、外族漢化改姓或賜姓。漢朝時就有巴哩、伊蘇濟勒、舒嚕三族被賜姓蕭。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連年戰爭,外族民眾南逃進入中原,其中一些人姓了蕭。北宋末年,遼國契丹族的拔里氏族、回鶻族的述律氏族等5個氏族全部改為蕭姓,整個北方乃至中原一下子增加了許多蕭姓。少數民族中滿族、佤族、傣族、普米族等也有受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的影響而改姓蕭的。
5、外姓改入。臺北蕭氏宗親會印行的《蘭陵世家·蕭、鍾、葉三姓本是一家》記載,宋朝有一將軍名鍾達,為奸臣所害,抄斬九族,他有七個兒子,其中三個死裡逃生,為避害而分別改姓蕭、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