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鉑金牛牛
-
2 # 山唱子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讚,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天寶二年,李白對御用文人生活日漸厭倦,始縱酒以自昏穢,又因權貴讒謗,玄宗疏遠,內心煩悶,李白離開了宮廷。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與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難。至德二載(757年),李白因投永王兵敗下獄,被判罪長流夜郎(今貴州桐梓)。乾元二年(759年),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終於獲得了自由。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當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一次,就是安史之亂後期,李白參加永王幕府,永王擅自引兵東巡,導致征剿,兵敗。李白在潯陽入獄。被宋若思、崔渙營救。成為宋若思的幕僚後,為宋寫過一些文表,並跟隨他到了武昌。
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並以宋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終以參加永王東巡而被判罪長流夜郎(今貴州桐梓)。
李白四十二歲至四十五歲,應召入長安,三年供奉翰林期間 天寶元年(742),四十二歲的李白由友人推薦,應詔赴京,供奉翰林。被召之初,李白異常興奮,以為將會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是現實無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
當時的唐玄宗昏庸腐朽,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李白反被排擠,懷著失望與悲憤的心情離開了長安,結束了這前後不滿兩年的帝京生活。
這一時期雖不長,但詩人接觸到宮廷生活的內幕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寫下了不少抨擊現實的詩歌,如《古風》的一部分,《行路難》《梁甫吟》等,這些詩,鞭撻了權貴,表現詩人不願同流合汙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
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的風格特點
1、氣骨高舉。前人論李白的詩,多標之以氣。
稱李白“以氣為主”實際上揭示出了李白詩歌一個極為重要的藝術特徵,即李白詩的強烈自我意識和自我表現色彩,他的詩是他的理想、才具、人格力量的自我表現。
李白自視甚高,認為自己就是曠世奇才,無人可與倫比的英雄。所以他一生都執著人生價值的自我表現,熱衷功名事業。
而其雄豪的尚氣任俠性格,又使他糞土權門,敝履富貴,保持著布衣尊嚴,不願為人為物所羈約,追求一種飄然而來、飄然而去的灑脫生活。這種既矛盾又統一的性格,在李白詩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現。
2、情感恢張。李白的詩具有一種激盪宏大的情感張力。
李白是一位充滿激情的人,理想與現實的激烈撞擊,使他的詩充滿了悲慨不平之氣,情 感慷慨激盪。高亢而又激盪的情感是李白詩具有激盪宏大情感張力的內容基礎。如《將進酒》。
在情感的表達上,使人又選取了與這種情感相適應的形式——宣洩的方式。這種率真的宣洩方式,完美地表達了詩人高亢、激盪的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酣暢淋漓、率直奔放的特點。如《梁甫吟》、《行路難》。
3、想落天外。作為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極富於天才的藝術想像力。
李白的詩言出天地 之外,思出鬼神之表,如天馬行空,飄然而至,忽然而去,充滿了變化的奇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