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參天樹1777

    這麼一個名詞“彌生飛躍”,這指的是彌生時代(前10世紀到3世紀中期)後期,日本的文明程度突然有了極大程度的提升,大概從公元前300年起,一直到3世紀,這段時間日本列島由舊石器時代迅速飛躍到新石器時代、鐵器時代;而生產方式也由以採集和狩獵為主變為以種植農業為主。


    五六百年的時間,走完了大陸文明一千多年的程序,這個速度是非常快的,顯然這不是自然發展造成的結果,唯一可能的解釋是:文明程度更先進的移民到達了日本,重塑了日本列島的文明。

  • 2 # dingyuan

    日本文化如同一棵樹,它的根 深扎於日本國的風土上。若究其緣起,則可上溯到公元前數千年的繩紋時代。“繩紋文化與後來的彌生文化、古墳文化,是日本原出文化的三個時期。”

    日本歷史始於石器的出現,繩紋時代即是日本的石器時代。

    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3世紀,日本歷史進入彌生時代。考古學家在東京都文京區彌生町發掘出不同繩紋陶器的新式陶器,史稱彌生陶器,史稱彌生文 化。

    日本原初文化的萌發和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從迄今關於繩紋、彌生和古墳文化的研究來看,日本原初文化是原始社會的日本人在與外 部自然的鬥爭中、在尋求和豐富自身物質生活的過程中產生的,並且一旦島國日本與外界取得聯絡,外來先進文化便立即被匯入,成為日本文化的生長激素。

    大和國統一日本後,不僅吸取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而且開始吸取中國的政治制度,特別在推古朝改革程序中(554-628),以聖德太子(574- 662)為首的改革派精心研究中國經典,博採從中國和北韓傳入的各種先進思想和文化,尤其是聖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條憲法更是兼取中國法、儒、墨及佛家等思 想,結合日本具體情況制定的。在大化革新中(646),孝德天皇(587-654)則仿照唐代官制,全面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從而把日本社會推進到法制完備 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

    早期的封建社會(飛鳥、奈良、平安時代)的日本文化,集中體現為白鳳、天平文化和平安文化。所謂白鳳文化是指大化革至奈良時期的文化,天平文化泛指整個奈 良時期的文化。此間,日本主動與隋唐建立密切關係,積極攝取隋唐、特別是唐代文化,有力地推動了日本文化的發展。佛教傳來後便為朝廷所利用,受到朝廷保護 以至成為國教。以奈良藥師寺為代表的佛教藝術,成為當時日本文化史上的一大景觀。另外,在使用漢字記事的基礎上,日本借用漢字的音和義標記日語的音和聲, 創造了“萬葉假名”,並用之創造了和歌集《萬葉集》。至此,日本結束了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歷史,這是日本文化史上劃時代的大事。隨著假名的出現,日本文學 逐漸佔據主流地位。建築與雕刻、繪畫與音樂、書道與茶道等,也都各展“和風”,顯示日本文化的獨自特色。

    中期封建社會(鎌倉、室町時代)的日本文化,以武士文化為特色。武士,本意為學習武藝,執掌軍權者。它在日本作為新興階層出現是9世紀中期以後的 事。那時,隨著莊園實力的強大,為鎮壓農民,對抗國司,保衛莊園利益便組建私人武裝力量,謂之武士團。

    後期封建社會(安室桃山、江戶時代)的日本文化,亦即江戶時代(又稱德川時代)的文化。江戶時代歷時260餘年,時日本封建社會成熟期也是崩潰 期。江戶文化的主潮流不外是:其一,中國的儒學、特別是 朱子學取得獨尊的地位,成為官方意識形態,推動日本精神文化的發展。其二,具有日本獨特的思想文化的創出與繁盛。其三,西方文化的受容與研究。

  • 3 # 張慧敏Ms

    在日本最受歡迎的理論認為,在公元前2萬年以前,遠古冰河期人類佔領了日本,並漸漸演化成了日本人。

    另一種在日本流傳甚廣的理論認為,日本人是公元4世紀穿越北韓征服日本的中亞遊牧騎手的後代,但又絕非北韓人。


    而受到眾多西方考古學家和北韓人追捧,卻在日本的某些圈子裡不受待見的一種理論認為,日本人是公元前400年左右,帶著稻米技術從北韓過來的移民後代。最後一種理論認為,在另三種理論中提及的民族在融合中產生了現代日本民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傅雷家書感情處理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