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山茶農偽文藝

    在回答之前先糾正下,古人是說“春江花月夜”孤偏蓋全唐,不是孤篇壓全唐。以下是在下看法:

    張若虛(約647年— 約730年),字、號均不詳,初唐詩人,揚州(今屬江蘇揚州)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春江花月夜全文如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整篇文章緊扣春、江、花、月、夜五景結構全篇,描繪了一幅淡雅而空朦的春江月夜圖,並融入了詩人對人生及宇宙的叩問,從而構建了一個晶瑩澄澈的審美意境。尤其這段“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更敻絕的宇宙意識!一個更深沉,更寥廓更寧靜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只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一是水到渠成的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二是個人的生命經驗上升到宇宙意識的層面。

    《春江花月夜》,全詩九段三十六句,四句一韻,總共九次轉韻。結構嚴謹、字句雕琢,以及哲學層面的滲透,綜合分數非常高,無愧於“蓋全唐”之美譽。

    但是就個人而言,《春江花月夜》在各個維度上都力壓全唐。論大氣蓬勃壓不得李白,沉鬱深刻壓不了杜甫,說幽微瑰怪,壓不過李賀。

    在下偽文藝,以上為個人拙見,敬請鑑賞。

  • 2 # 桃源深處

    《春江花月夜》 這篇文章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的話,就是 “美” 。

    首先,他把世間最美好的,也是中國文人最賦予感情的五種事物組合在了一起,而這種組合不是強加的,不是突兀的,而是如同水波月色一般的渾然一體。

    其次,春江花月夜這五個字幾乎在每句都出現過,但是完全沒有累贅的感覺,而是一種美的疊加。這種疊加形成的花團錦簇的效果,給全詩帶來了一定的溫度,這也正好是我們身體和心靈最合適的溫度,是這春天夜色的溫度。

    還有,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幾乎都是動態的,朦朧的。這種動態和朦朧,讓整首詩沒有一點稜角。灩灩春波,江流婉轉,花林似霰,就連汀上的白沙,這稍微有點突兀的顏色都看不見,全詩從頭到尾都柔和到沒有一點阻礙。這一點在中國古代詩詞裡是很少見的。

    再有,全詩不但景物柔和,抒發的情感也是樂 而不淫,哀而不傷。流露在詩中那些悲傷的感覺,就如同夢幻一樣,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局,既沒有情節,也沒有人物,所有情感都毫無痕跡地揉在了這片春江的月夜裡。

    此外,中國古代名曲《春江花月夜》完美的詮釋了這首詩的意境,給他做了文字以外最好的註解,聽完這首古曲,也就不難明白,為什麼《春江花月夜》會孤篇壓全唐了。

  • 3 # 在雪一方V

    《春江花月夜》聚焦江、月,同時以海、沙、樓、甸、花、人為輔助意象,為我們摹畫出一幅形象生動的壯闊風景畫面。這首詩究竟好在哪裡?在雪一方看來,這首詩好在氣勢雄渾,大氣灑脫,讓人讀之蕩氣迴腸,直抒胸臆。這首詩好在意境生動,活靈活現,給人以呼之欲出的強烈即視感。這首詩還好在動人心魄、惹人心緒,讓人不由自主綻發共鳴,各種人生感悟都能在這首詩裡找到切入點。

    唐詩里長詩也很多,但大多帶有敘事性和故事性,如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琵琶行》等皆如此。像張若虛這樣把一個場景畫面洋洋灑灑寫的如此全面系統、動人心魄實在是不容易,所以這首詩能在詩海中孤帆傲立也就不足為奇了。

    說來這首詩還有一個故事,我一個朋友受牽連被羈押協助調查,後來他解脫冤屈出來後,大家問他在裡面怎樣調整心態,他說他就一遍遍背《春江花月夜》,這首詩給了他莫大的精神撫慰和信念支撐,這是真實事情,放在最後作為《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厲害之處的例證。

  • 4 # 人生日子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若用孤篇蓋全唐來讚美,杜李發燒友也許會有歧義,但確實是美得讓人心醉。

    海是那樣廣闊而浩蕩,潮水也是那樣廣闊而浩蕩,江和海已經連成了一片已經分不開了。

    跟隨潮水湧起來的是那一輪又圓又大的月亮。它那光亮動盪閃爍,隨著波浪的漲湧,閃爍的幅度越展越闊,越闊越遠,彷彿飄到了無邊無際的遠方。啊!月兒哦,在這美麗的春夜裡,哪一條江流沒有被你的光華照耀翻騰哦!

    江水連綿曲折地繞著香花瀰漫、嫩草茵茵的土地,月光寫在這座花的林子上面,看上去就像綴滿了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雪珠。

    夜越來越深,月亮也越升越高,整個天空一片白茫茫,恍若鋪開了一層薄薄的白霜。再看那沙灘哦,只有一片雪亮的月光,哪裡還有沙粒的影子!

    江水和天空是一樣的顏色,再也分不開了。天上微塵也都不復存在了。月是更加光明皎潔了,夜已深,到處都安安靜靜了,只有這月色,它孤懸在夜空中,彷彿是這個世界唯一的主宰。

    在這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月亮哦,是誰首先站立江邊發現你的存在?而你,又是在哪個年代第一次把你的光華灑滿給人類?

    人一代一代過去,江月依然是那個樣子。它好像在等著什麼人而又永遠都等待而落空。千萬代的人都過去了,它等待著人還是沒有依約而至,只有滾滾長江送走那濤濤的流水。

    在這樣醉人的月明之夜,有哪個遊子還飄蕩著一葉扁舟,又有哪個女子還在樓臺想念遠方的遊子?

    月光是無所不在,月亮也從未離開,可以讓這皎潔的月光照著你的梳妝檯,把你的相思帶去給遠方的遊子,讓他做著美夢,夢見花落春殘,該是回家的季節了。

    月亮淹沒在海霧之中,逐步落下去了。這一夜,到底有多少的人兒在相思哦,道路遙遠,又有多少人能乘著月色回家?月越來越沉了,搖曳著,散落在江邊的樹林。

    現在的月亮和從前一樣,那時的人卻都不存在了,只有這詩證明詩人曾經在月下獨立,曾望月懷遠。正如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也若詩人李白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

    若干年的我們也和詩人一樣,在這個世界上不復存在,而我們又用什麼來證明:我們在這個世界裡曾經深情地活著,溫柔地存在?

  • 5 # 博書

    唐朝的詩歌鼎盛,應該在盛唐和中唐時期,因為兩個人,一個是李白,一個是杜甫。寫出《春江花月夜》的張若虛,算是初唐階段。《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夠博得“孤篇壓全唐”的美名,是因為張若虛的這首詩,具有啟蒙意義的作用。

    隋唐初期,流行的還是六朝時期華麗的駢體文。當時的詩歌,多數是所謂的“宮體詩”。這些詩歌主要以寫宮廷生活為主,所寫的內容無非是一些男女私情的事情,就像現在的人吃飽了沒事幹,偶爾去KTV唱幾首情歌,宮體詩一般流行於社會上層階級。宮體詩辭藻浮華,有些甚至到了色情的地步。到了六朝末期,隋唐之交,連當皇帝的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還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看不下去了。

    組織上牽頭,紛紛要移風易俗,換一種寫詩的方式。可是換了來換了去,寫詩的內容無非是從“記一次浪漫的約會”變成了“記一次盛大的慶典”之類,依然無法擺脫六朝時期奢華虛浮的文風。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廢話太多,一句有用的都沒有。

    直到初唐四傑的王勃、盧照鄰、楊炯和駱賓王開始,唐人寫詩的方式才開始由下而上地嬗變。拋棄了那些陳腐的套路,不再寫那些“哎呀我真捨不得你”之類的矯情句子。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就是在這一時期產生的。張若虛自然寫過很多詩歌,但是都失傳了。留下了的就兩首詩,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一首是《代答閨夢還》。後一首詩屬於閨怨詩歌,走的還是以前宮體詩的老路子,只有這首《春江花月夜》,寫法完全不同,至今膾炙人口,傳唱不衰。

    《春江花月夜》全詩九段三十六句,四句一韻,結構嚴謹,字雕句琢,形式與內容完美結合,面對奔流浩蕩的春江,張若虛拋棄了浮華糜豔的辭藻,將個人生命的經驗上升到宇宙意識的哲學思考的境界。

    試引幾句: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語句空靈,意境深遠。讀來如臨其境,又餘韻無窮。聞一多先生對《春江花月夜》也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評價,他在《宮體詩的自贖》一文中,在對其進行分析之後,寫到:

    “詩中有的是強烈的宇宙意識,被宇宙意識昇華過的純潔的愛情,又由愛情輻射出來的同情心,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從這邊回頭一望,連劉希夷都是過程了,不用說盧照鄰和他的配角駱賓王,更是過程的過程。至於那一百年間梁、陳、隋、唐四代宮廷所遺下了那分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這樣一首宮體詩,不也就洗淨了嗎?向前替宮體詩贖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後也就和另一個頂峰陳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從估計的。”

    可見聞一多先生對這首詩評價之高,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者將《春江花月夜》奉為“孤篇壓全唐”的原因。不是說這首詩無法超越,而是說這首詩實際上前無古人的。在張若虛之前,沒有人這麼寫詩。《春江花月夜》,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詩歌創作時代!

  • 6 # 小依愛古詞

    很高興悟空問答推薦了這個問題,誰都知道這首春江花月夜是揚州張若虛寫的,這首詩可說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了。這首詩的特點就是一破宮體詩的藩籬,改為長篇歌行,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寫出了江南春夜的美麗景色,同時寄寓遊子思婦離別的相思之苦,詩篇意境空明,纏綿悱惻,詞清語麗,韻調優美,為後人所傳誦。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全詩以明月為線索,從月升寫到月落,從黃昏寫到清晨,首尾皆以明月相呼應,全篇每逢詩意轉折,都暗藏伏筆,自然過度,意深情亦深,韻律靈活婉轉,結構新鮮活潑,語言清麗自然,把詩情,畫意,哲理都融為一體,在幽深邈遠的意境中創造出奇麗空靈的藝術世界,此詩真可謂登上了初唐七古歌行的頂峰了。

  • 7 # l落月搖情

    《春江花月夜》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動人的良辰美景,也構築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現代著名詩人聞一多在1941年完成的唐詩研究名篇《宮體詩的自贖》裡,對初唐與盛唐之交的詩人張若虛特別推祟。尤其給予《春江花月夜》極盡溢美之詞,稱讚其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從全詩內容讀來,也確實能讓我們感受到如同春江潮水一般流淌在詩句間的無限美感。詩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開始,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妙的時空交錯,美景紛呈的畫卷。純靜的月色中煙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春江遠景,展現出大自然的美妙神奇。但這美妙神奇的事物又是何時就開始有的呢?時空無限,生命無限,俯仰古今,感慨宇宙;詩人在無限感傷和悵惘中抒寫世間遊子與思婦的離愁別緒。幽獨明靜的詩境中,淡淡的憂傷伴隨著月光和春水的流淌也流入了讀者的心靈。全詩以“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作結,思想蘊涵,整首詩篇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裡,吸引著我們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聞一多先生之所以很是推崇張若虛的這首“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他認為這首詩在思想與藝術性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的景物詩。探究宇宙與生命的哲理與兒女離愁別緒的愛情在詩中完美接合,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讚歎大自然的美景,謳歌純潔的愛情,又融合了對人生哲理與宇宙奧秘的探索;作品達到了前人不曾企及的高度。

    《春江花月夜》美崙美煥,一千多年來令無數讀者為之傾倒。它的文學藝術價值自是不言而喻,它是中國古詩文的傑出代表之作。

    最後仍以聞一多先生對此詩的評價做小文的結束語:“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讚歎是饒舌,幾乎是褻瀆”。

  • 8 # 閒雲野鶴笑春秋

    我來回答:唐代詩人張若虛寫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古風體的長詩,但在清代之前從沒有人說這首詩為孤篇壓全唐。

    清末學者王闓運評其詩曰: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採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乃宮體詩之巨瀾也。這是第一次有人承認張若虛在詩詞界的地位。即是他的詩出乎唐初四傑,又出乎於四傑。把張若虛的詩提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地位。

    近代聞一多先生在【宮體詩的自贖】中,稱《春江花月夜》為詩中之詩,是頂峰上的頂峰。聞一多先生的說辭,未免過譽。

    《春江花月夜》沿用陳隋樂府舊體,以其清詞麗句,以江月為場景,描繪出一幅非常優美的、恍惚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在外遊子思念家中嬌妻的真摯感人的離別情緒和深有意境的人生感慨,確是一首好詩。但要說它是孤篇壓全唐就有點兒過了!

    此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通篇融詩情畫韻、意境空濛、優雅明快為一體,讀來確實令人感動!

    附《春江花月夜》全詩: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婉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䉈,

    空裡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己,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願逐月華初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全詩完。

  • 9 # 使用者春花有意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孤篇壓全唐,是因為象聞一多先生譽為的,它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範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藉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讚歎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渺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裡,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永恆的江山,無限的風月,給這些詩人們的是一種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夾著悲傷、惆悵的激勵和歡愉。年年歲歲,月是終古不變,而對月之人卻代代更替,上演了無窮無盡的一幕又一幕。宇宙無限,而人生有限,由無數人有限人生組成的延續不斷的人類,如長江水一般長流不逝,而個體的人生卻是如流水匆匆而逝,這明月靜默不語,始終永恆地注視著一切,它在期待何人呢?……。

  • 10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唐代張若虛的這首《春江花月夜》當之無愧,實至名歸。全詩如下: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張若虛(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號均不詳。事蹟略見於《舊唐書·賀知章傳》。其詩僅存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春江花月夜》是樂舊題,最初還是陳後主等創作的宮體詩的名稱,前入有因此將張詩亦歸入宮體一類的。其實,早在張若虛之前,隋煬帝、諸葛穎、張子容等所寫的《春江花月夜》就已經詞無浮蕩,體歸雅正了。但是,這幾位詩人所作都只是五言短章,至張若虛才寫出了這麼一篇堪稱“煌煌鉅製”的七言長篇。

    全詩三十六句,緊扣春、江、花、月、夜五字來寫。首八句似春潮湧來:江連海平,潮應月生,水光灩灩,花光離離,好一派靜幻美妙、恍惚迷離的夜色!詩人用出生法,將春、江、花、月四字逐字吐出,而夜字亦暗含其中了。面對澄明無垠、充滿神秘色彩的大自然,詩人忽發奇思妙想:自天地初分,便有此江,便有此月,那麼,究寬誰是第一個看見月亮的人?這江月又是從哪一年起照臨人間的?人有死生,然代代不盡;月無古今,故年年相似。月不擇人而照,人卻望月而生情;月雖長照江水,水又東流而不返。此情此理,不可端倪!

    緊接著,詩入筆鋒一轉,用“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兩句帶出了“扁舟”上的遊子和“明月樓”上的思婦,以下十六句也就轉入了對客思閨情的描寫:江上客與樓上人雖天涯相隔,卻共見明月;雖同見明月,卻不能互通音訊。他們徒然對月相思,夢花自憐!而此時,花已落,春欲老,月西沉,江遠去,夜將盡 詩人用消歸法,將五字逐字收拾,最後剩下的只是“落月搖情滿江樹”!真是餘情嫋嫋,餘味無窮!

    這首詩音韻格調婉轉流暢,詩情哲理節節相生。詩人似乎要

    唐代張若虛的這首《春江花月夜》當之無愧,實至名歸。全詩如下: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張若虛(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號均不詳。事蹟略見於《舊唐書·賀知章傳》。其詩僅存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春江花月夜》是樂舊題,最初還是陳後主等創作的宮體詩的名稱,前入有因此將張詩亦歸入宮體一類的。其實,早在張若虛之前,隋煬帝、諸葛穎、張子容等所寫的《春江花月夜》就已經詞無浮蕩,體歸雅正了。但是,這幾位詩人所作都只是五言短章,至張若虛才寫出了這麼一篇堪稱“煌煌鉅製”的七言長篇。

    全詩三十六句,緊扣春、江、花、月、夜五字來寫。首八句似春潮湧來:江連海平,潮應月生,水光灩灩,花光離離,好一派靜幻美妙、恍惚迷離的夜色!詩人用出生法,將春、江、花、月四字逐字吐出,而夜字亦暗含其中了。面對澄明無垠、充滿神秘色彩的大自然,詩人忽發奇思妙想:自天地初分,便有此江,便有此月,那麼,究寬誰是第一個看見月亮的人?這江月又是從哪一年起照臨人間的?人有死生,然代代不盡;月無古今,故年年相似。月不擇人而照,人卻望月而生情;月雖長照江水,水又東流而不返。此情此理,不可端倪!

    緊接著,詩入筆鋒一轉,用“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兩句帶出了“扁舟”上的遊子和“明月樓”上的思婦,以下十六句也就轉入了對客思閨情的描寫:江上客與樓上人雖天涯相隔,卻共見明月;雖同見明月,卻不能互通音訊。他們徒然對月相思,夢花自憐!而此時,花已落,春欲老,月西沉,江遠去,夜將盡 詩人用消歸法,將五字逐字收拾,最後剩下的只是“落月搖情滿江樹”!真是餘情嫋嫋,餘味無窮!

    這首詩音韻格調婉轉流暢,詩情哲理節節相生。詩人似乎要探索宇宙的奧秘,人生的源頭。在神奇的永恆面前,他產生了一種“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夾著悲傷、悵惘的激勵和歡愉”(李澤厚《美的歷程》第七章《盛唐之音》),他也為時光易逝、人生短暫而悲傷,他更相信:人類是代代相傳,生生不絕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生”將與“江月”共存,直至永遠。因此,他“儘管悲傷,仍然輕快,雖然嘆息,總是輕盈”這首詩向人們揭示的人生哲理和創造的境界,殊屬難得,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難怪王闓運讚譽其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了!

    探索宇宙的奧秘,人生的源頭。在神奇的永恆面前,他產生了一種“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夾著悲傷、悵惘的激勵和歡愉”(李澤厚《美的歷程》第七章《盛唐之音》),他也為時光易逝、人生短暫而悲傷,他更相信:人類是代代相傳,生生不絕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生”將與“江月”共存,直至永遠。因此,他“儘管悲傷,仍然輕快,雖然嘆息,總是輕盈”這首詩向人們揭示的人生哲理和創造的境界,殊屬難得,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難怪王闓運讚譽其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了!

  • 11 # 夜小紫

    民間愛好者們常常都說,聞一多先生曾經評價《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但認真考證,聞一多先生卻從沒有說過這句話。

    論及《春江花月夜》的論文,是著名的《宮體詩的自贖》。在此論文中,聞一多先生批評了齊梁宮體詩是“褪色的陳詞濫調”,“沒筋骨、沒心肝”,並以《春江花月夜》作為正面典型,把張若虛的這首詩當成是宮體詩窮極生變之後自我救贖的一部分,認為張若虛從齊梁體膚淺無聊、極度套路化的寫作中,寫出了“敻絕的宇宙意識”。

    是的,評價很高。聞一多先生說:“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但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孤篇蓋全唐”了呢?

    恐怕並不是。

    聞一多先生在這篇論文的結尾,主要談到了《春江花月夜》的兩個價值:

    第一,贖清了宮體詩的罪惡。原文是:

    至於那一百年間梁、陳、隋、唐四代宮廷所遺下了那份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這樣一首宮體詩,不也就洗淨了嗎?

    第二,為陳子昂以及更後面的盛唐詩人開闢了道路。原文是:

    向後也就和另一個頂峰陳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從估計的。

    意思是,他的全文是針對“宮體詩”這一單一型別而言的,因為它有超越,達到了極高的境界,所以評價極高。但張若虛更大的功績,卻絕不是寫了這麼一首詩就完了,而是為盛唐詩歌開闢出了新道路。

    “開路者”這個定義,決定了他肯定不是最高峰,因為後面是更長的路。開路者之後,頂峰之上必定更有頂峰。不然詩歌寫到張若虛就完蛋了?聞一多先生定也不會做此想。您看,之後還有“另一個頂峰”陳子昂,盛唐呢?頂峰當讓會更多。

    所以,這句話,千萬別當真。拿著“孤篇蓋全唐”這五個字當尚方寶劍,到初吹噓張若虛古今第一,問過聞一多先生的感受了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眼膜多久做一次比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