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微遊plus

      出自柳永《定風波》(自春來),原句為“針線閒拈伴伊坐”,意思是閒閒地拿著針線(做女工)伴著丈夫消磨時光。   【定風波●自春來 宋·柳永】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1。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   暖酥消2,膩雲嚲3,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4,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5,只與蠻箋象管6,拘束教吟課。   鎮7相隨,莫拋躲,針線閒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註釋   1.是事可可:對什麼事情都不在意,無興趣。?   2.暖酥消:臉上的油脂消散了。?   3.膩雲嚲:頭髮散亂。   4.無那:無奈。   5.雞窗:指書窗或書房。語出《幽明錄》:"晉兗州刺史沛國宋處宗嘗得一長鳴雞,愛養甚至,恆籠著窗間。雞遂作人語,與處宗談論極有言智,終日不輟。處宗因此言巧大進。(《藝文類聚·鳥部》卷九十一引)。   6.蠻箋象管:古時四川所產的彩色箋紙稱蠻箋。象管:即象牙做的筆管。   7.鎮:整天。   【評析】   這是首傷春怨別的戀情詞。上闋敘述這一痴情女子別後百無聊賴的情形。“慘綠愁紅”,以怨婦的眼光,春色均著“慘愁”之色調。人憔悴,不梳妝,都只緣“薄情一去,音書無個”,直接寫怨別傷春思婦的愁苦情狀及原因。下闋寫怨婦的心理活動。系內心獨白,坦露她的一片痴心,以及對愛情的渴望,實在而又單純。全詞通俗真實,富人情味和樸素美。   這首詞具有濃厚的民歌風味。它與《詩經》中的愛情詩、漢樂府《上邪》以及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願”)等著名民歌,在精神上是一脈相承的。它不僅吸取了民歌的特點,保留了民間詞的風味,而且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這首詞的另一特點是語言通俗,口吻自然,純用白描,與柳永《雨霖鈴》、《夜半樂》相比較,風格不同,昭然可見。這說明柳永在向民間詞學習方面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擴大了“俚詞”的創作陣地,豐富了詞的內容和詞的表現力。   鑑賞   柳永是北宋前、中期深受市民階層喜愛的詞人。這一方面是由於他多用新聲,諧於俚俗,比較符合市民階層的審美趣味;另一方面即是他的詞多寫俗事,與市民階層的生活相當接近。但在上層社會,柳永卻是被排斥的物件,先是考進士受到皇帝黜落,繼而又受到宰相晏殊的奚落。張舜民《畫墁錄》雲:"柳三變既以詞忤仁廟,吏部不放改官,三變不能堪,詣政府。晏公曰:'賢俊作曲子麼?'三變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雖作曲子,不曾道:綵線慵拈伴伊坐。'柳遂退。"晏殊所舉的"綵線慵拈伴伊坐"句,即出自這首《定風波》。這是當時一般人所認識的柳詞的風格。   這首詞以女性的口吻來寫,屬代言體。但與溫庭筠詞中僅把女子孤立起來,作為一個美的形象和藝術圖畫不同,柳永寫的是現實生活中沉淪於社會底層的歌妓舞女。先從她情緒低落寫起。繼而寫她並沒有沉溺於悲哀怨艾之中,她對"薄情"是無奈的,但"恨"卻是自己的權利。這樣寫,就使人物顯得很真實。下闋鋪敘,類似主人公的心理獨白,將女子的悔恨和希望一一寫出。   "向雞窗"六句勾畫了思婦理想中的家庭生活,平凡而不失情趣,以此凸現了女子純潔無瑕的愛情追求。然而在男子們奔競於仕途的社會里,這種極平常的願望也變得遙不可及了。詞中展示的,既是一個女性的個別境遇,又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

  • 2 # 使用者2229446390850459

      出自柳永《定風波》(自春來),原句為“針線閒拈伴伊坐”,意思是閒閒地拿著針線(做女工)伴著丈夫消磨時光。  【定風波●自春來 宋·柳永】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1。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  暖酥消2,膩雲嚲3,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4,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5,只與蠻箋象管6,拘束教吟課。  鎮7相隨,莫拋躲,針線閒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註釋  1.是事可可:對什麼事情都不在意,無興趣。?  2.暖酥消:臉上的油脂消散了。?  3.膩雲嚲:頭髮散亂。  4.無那:無奈。  5.雞窗:指書窗或書房。語出《幽明錄》:"晉兗州刺史沛國宋處宗嘗得一長鳴雞,愛養甚至,恆籠著窗間。雞遂作人語,與處宗談論極有言智,終日不輟。處宗因此言巧大進。(《藝文類聚·鳥部》卷九十一引)。  6.蠻箋象管:古時四川所產的彩色箋紙稱蠻箋。象管:即象牙做的筆管。  7.鎮:整天。  【評析】  這是首傷春怨別的戀情詞。上闋敘述這一痴情女子別後百無聊賴的情形。“慘綠愁紅”,以怨婦的眼光,春色均著“慘愁”之色調。人憔悴,不梳妝,都只緣“薄情一去,音書無個”,直接寫怨別傷春思婦的愁苦情狀及原因。下闋寫怨婦的心理活動。系內心獨白,坦露她的一片痴心,以及對愛情的渴望,實在而又單純。全詞通俗真實,富人情味和樸素美。  這首詞具有濃厚的民歌風味。它與《詩經》中的愛情詩、漢樂府《上邪》以及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願”)等著名民歌,在精神上是一脈相承的。它不僅吸取了民歌的特點,保留了民間詞的風味,而且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這首詞的另一特點是語言通俗,口吻自然,純用白描,與柳永《雨霖鈴》、《夜半樂》相比較,風格不同,昭然可見。這說明柳永在向民間詞學習方面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擴大了“俚詞”的創作陣地,豐富了詞的內容和詞的表現力。  鑑賞  柳永是北宋前、中期深受市民階層喜愛的詞人。這一方面是由於他多用新聲,諧於俚俗,比較符合市民階層的審美趣味;另一方面即是他的詞多寫俗事,與市民階層的生活相當接近。但在上層社會,柳永卻是被排斥的物件,先是考進士受到皇帝黜落,繼而又受到宰相晏殊的奚落。張舜民《畫墁錄》雲:"柳三變既以詞忤仁廟,吏部不放改官,三變不能堪,詣政府。晏公曰:'賢俊作曲子麼?'三變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雖作曲子,不曾道:綵線慵拈伴伊坐。'柳遂退。"晏殊所舉的"綵線慵拈伴伊坐"句,即出自這首《定風波》。這是當時一般人所認識的柳詞的風格。  這首詞以女性的口吻來寫,屬代言體。但與溫庭筠詞中僅把女子孤立起來,作為一個美的形象和藝術圖畫不同,柳永寫的是現實生活中沉淪於社會底層的歌妓舞女。先從她情緒低落寫起。繼而寫她並沒有沉溺於悲哀怨艾之中,她對"薄情"是無奈的,但"恨"卻是自己的權利。這樣寫,就使人物顯得很真實。下闋鋪敘,類似主人公的心理獨白,將女子的悔恨和希望一一寫出。  "向雞窗"六句勾畫了思婦理想中的家庭生活,平凡而不失情趣,以此凸現了女子純潔無瑕的愛情追求。然而在男子們奔競於仕途的社會里,這種極平常的願望也變得遙不可及了。詞中展示的,既是一個女性的個別境遇,又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你都會做哪些看似很傻,實則“聰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