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軒中日記

    所謂連鎖反應倒像是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環扣一環,此效果會影響某類群體發生變化。宏觀來看,中國股市深受連鎖反應的影響,用行業的術語說是“板塊聯動效應”,比如,最近有遊資就利用這個效應進行了一次神操作:當時遊資拉鹽湖股份漲停,因為板塊聯動效應,同一個板塊的西藏礦業也跟風漲停,該遊資在西藏礦業漲停板上大手筆出貨,可以說是打了一個漂亮仗——這就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其實,在中國股票會有這樣的效應主要出於市場環境的影響,只有在牛市中快速佔領有領漲潛力的板塊、在熊市中把握好僅有的獲利機會才會時刻跟緊市場的潮流與節奏,才能把握住主導的市場導向;產生板塊聯動效應原因首先不得不從中國大眾的心理說起,很多投資者聽風就是雨,跟風操作現象嚴重,投機心理極強、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看到別人買A股便紛紛都來買A股,這種投機行為雖然果斷但往往忽略後果,若某一板塊的股票大跌,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股民喪失持股的信心,對待股票則是能拋則拋;聯動效應的產生更多體現的是本身所處的股票市場是否成熟,是否可靠,相比之下,國外的股票市場相對國內市場更成熟些,不會出現大量投機的做法,因此,中國股票市場還應多向國外市場學習;其次,中國的股市還是由國家進行政策性的指導,當國家政策發生變化時,與此相關的產業將會因政策性的導向而引起市場波動。例如房地產業受到政策的扶持,則房地產業的股票會呈上漲的趨勢,但這種情況也只能是轉瞬即逝,若遇到政策不利時,相關性的板塊的股票反而下跌。

  • 2 # 財經任自在

    不請自來,A股市場中確實有一個比較獨樹一幟的效應,那就是板塊聯動效應,所以我們會經常看到一個現象,板塊經常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有的時候比如我們看到環保板塊當中的某一個股票上漲時,其他環保股也不關業績好不好、估值高不高,都是“先漲為敬”,最後龍頭一但龍頭掉頭,其他股票也都紛紛跳水。有的時候比如51節假日、十一國慶節旅遊板塊會躁動起來;春節前期食品飲料會躁動起來。深圳抄完抄上海等獨特現象。

    第一:從本質上講,這是市場不成熟的表現形式,國外成熟市場一般都是價值投資,重業績、看估值,一些業績比較差的股票,壓根就沒人碰,比如中國香港市場,恆生指數天天漲,但是也都是一些質地優良的股票在漲,一些垃圾股永遠趴著不動,那就現在來說,港股市場上仍有900多個股票價格低於1元,佔比達到45%左右,美國市場也是一樣。那麼在A股市場當中,特別是前幾年都是重題材、重概念,不管業績怎麼樣只要是在風口,豬都飛得起來。

    第二:從另外一方面來理解,這就是兩個門派(板塊)在打仗,龍頭先進行出擊,其他小弟都跟風搖旗吶喊,如果打勝了,大家都欣喜若狂,沾沾自喜;如果龍頭倒了,其他也都聞風喪膽,拔腿就跑。所以就形成了這種獨特的板塊效應;股市當中的板塊其實就相當於武林中的派別。

  • 3 # 生命在於思考1

    我們所發短文均源於實戰,絕無照本宣科,致力於共同交流提高。

    大陸股票的板塊聯動效應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

    第一個方面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歷史階段。我們國家與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相比,資本市場建立的比較晚,上海證券交易所是1990年11月26日成立,距今僅僅才27年,證監會成立於1992年10月。由於資本市場成立晚、市場監督管理不完善,有漏洞。

    第二個方面是:投資者的投資理念不成熟。特別是上個世紀90年代,莊股橫行,散戶跟風。隨著監管的從嚴,坐莊的風險越來越大,現在基本都是多路資金協同“作戰”,以主力機構運用、以遊資方式存在,著名的“漲停敢死隊”就是目前市場中活躍資金的表現。這部分大資金他們有專門的行業情報資訊來源,每日洞察市場動態和國家政策動態,一旦有某項政策利好,大體量的資金機構會在政策出來前,已經開始佈局,他們透過行業分析,梳理出行業龍頭,由於資金量大,他們會分出龍頭1、2、3,分別進入。而小資金會比大的機構慢一步,但他們盈利的核心就是追漲停、蹭熱度、炒概念,一旦有板塊的利好,各路遊資會蜂蛹而入,後續的遊資抓不住大的就抓小的,一起發力,整個板塊就呈現齊漲共跌的效應。

    第三個方面: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特點。我們國家目前處在經濟發展的換擋期,穩增長、調結構,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加大改革開放力度。這都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大的政策空間。所以,各行各業利好政策不斷出臺,從某種程度上也引導了人們對經濟發展的預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茶酸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