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08689984599
-
2 # y萍562
是
我們現在的小麥是由祖先野生的一粒小麥(烏拉爾圖小麥,含AA基因組)與擬斯卑爾託山羊草(含BB基因組)雜交形成四倍體野生二粒小麥(含有AABB基因組)。在大約8000年以前,亞洲西部肥沃新月地帶,四倍體小麥又和野生粗山羊草(含有DD基因組)自發雜交進而產生了六倍體小麥(含有AABBDD基因組)。用官方的說法就是異源多倍體基因組
-
3 # 60開心
AABBDD六倍體小麥是AABB四倍體與含有D染色體組的二倍體Ae.squarrosa雜交後形成的雙二倍體。
而野生異源四倍體二粒小麥(AABB)根據已掌握的證據,很可能起源於野生二倍體烏拉爾圖小麥(Triticumurartu,AA)於一個未知或幾個其染色體組和視訊記憶體的山羊草屬的Sitopsis組中某些種的染色體相似的二倍體種間所形成的二倍體。
字母表示的是基因,一般顯性基因用大寫字母表示,隱性基因用小寫字母表示,產生的AB是不育雜種,但經染色體加倍後就形成異源四倍體AABB,是可育的,再與二倍體的方穗山羊草(DD)雜交得到不育雜種ABD,還是染色體加倍,形成六倍體的小麥
AA×BB
↓
AB(不育雜種)
↓(染色體加倍)
AABB×DD
(異源四倍體)↓
ABD(不育雜種)
↓(染色體加倍)
AABBDD
(異源六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