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藍的海10
-
2 # 風吹梧桐
其實生活中很多事並不只有眼前兩種選擇,為什麼你常常被困於兩難選擇呢?是因為忽視了兩難選擇之外的第三種選擇。所以,我們在面對兩難問題時,先想想是不是還有第三種選擇。即找到一種更好的從未想到過的解決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擊的迴圈,創造雙贏。
其實生活中很多事並不只有眼前兩種選擇,為什麼你常常被困於兩難選擇呢?是因為忽視了兩難選擇之外的第三種選擇。所以,我們在面對兩難問題時,先想想是不是還有第三種選擇。即找到一種更好的從未想到過的解決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擊的迴圈,創造雙贏。
每個人都會經歷各種各樣兩難的選擇,讓人感覺無所適從,比如職業生涯的規劃、感情生活的處理、甚至平常的購物等等。在心理學上,認為兩難選擇起源於心理衝突,衝突分為三種基本型別:雙趨衝突、趨避衝突、雙避衝突。雙趨衝突即兩個目標都對自己有吸引力,不想失去任何一方而又不得不選擇的情況;趨避衝突存在於一個目標同時具有利和弊,或者幾個目標都互有利弊的情況,這種情況在生活中最為常見,也最難處理,因而導致內心矛盾重重,難以抉擇;雙避衝突則為兩個目標均為不利的情況下,而事主又不得不面對的情境。
長期地處於兩難情境中,容易造成心理壓抑,進而產生心理問題,往往如果不處理好這類問題,會使現實生活越來越糟,那麼面對兩難困境,我們該怎麼解決呢?
選擇時,需要遵循這麼一條原則: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就是說,選擇相對自己能接受的。如果都不選,那就是逃避,一旦進入逃避的狀態,我們所面對的就不是兩難而是三難了,任何事總該面對總會有要解決的。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只是如何衡量利與害的輕重呢,就不一定清楚了,所以煩惱便因之而來。
我們從選擇前後兩個方面來考慮:
首先是選擇時的標準。我們可以列出兩個目標的各自的優缺點,把所能想到的儘可能地列出來,然後從下列幾個維度來考察其輕重緩急,答案就不難得出了。
1、選擇機會的再生性:如果某種選擇的機會是更難得的甚至是不再生的,那麼就應該優先考慮;
2、選擇目標的強度:即比較兩個選擇中哪一個的價值最有助於滿足選擇者的強烈需要,分清哪裡是目前迫切需要的,哪些需要是可以先放一放的,哪些優點是你最看重的,哪些缺點是你無法忍受的;
3、選擇的後果:即優先選擇必須是能夠較確定地帶來預期後果而不是可能性較小的目標, 其效果是較為持久而不是較短暫的,效果的產生是快的,選擇後的副作用小,選擇後的正面效應強,對其他價值的實現影響大等等。
其次是選擇後的心理調節
選擇一旦作出,得失就不可避免地要產生,不管選擇的是哪一種,對另外一種的優點來說,就是一種失去,放棄的缺點卻是一種得到,反之,對所選擇的目標亦然。
對於各有得失的情況來說,我們可改變不正確的得失觀,很多時候,我們把一些本來不是對立的事物對立起來了,引起了不必要的煩惱。比如愛情和婚姻、親情和友情、社會與家庭、本職工作與業餘愛好等等,大多情況下,它們之間並非針鋒相對地矛盾體,適當的協調之後,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的。
比較難處理的是已被證明了是錯誤的選擇,人們往往沉浸於後悔和自責之中,這其實是為了一個錯,去犯更大的錯去彌補它,過去了的事實並不會因為我們的態度怎樣而有所改變,我們能做的就是,如何從中吸取教訓,使同類的錯誤不至於再次發生,這樣一來,何嘗又不是一種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