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徐九力
-
2 # 愛生活的何人可
簡言之,趙襄子是一位識大體明大禮正直仁義的國君。無恤此舉維護了封建宗法制度,維護了趙氏家族的團結,進而維護了趙國的穩定和發展,為以後趙國擠身戰國七雄立下了不世之功。
簡言之,趙襄子是一位識大體明大禮正直仁義的國君。無恤此舉維護了封建宗法制度,維護了趙氏家族的團結,進而維護了趙國的穩定和發展,為以後趙國擠身戰國七雄立下了不世之功。
一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資治通鑑》記載,趙襄子對當初兄長伯魯被廢一直介懷於心,因此,他雖然有五個兒子,卻不肯立兒子為繼承人。趙襄子把伯魯的兒子分封於代地,稱為代成君。代成君早逝,趙襄子又立代成君的兒子趙浣為趙氏的繼承人。
襄子為伯魯之不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後。封伯魯之子於代,曰代成君,早卒,立其子浣為趙氏後。(《資治通鑑卷一》)
《史記趙世家》對此的記載基本相同,唯一區別是,明確說明了趙襄子一定要傳位給伯魯的兒子代成君。
襄子為伯魯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傳位與伯魯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為太子。(《史記趙世家》)
趙襄子死後,他的弟弟趙桓子驅逐了趙浣,自立為君,趙桓子在位僅一年就死了。趙氏的族人們都認為,趙桓子自立為君,不是趙襄子的意思,於是共同起事,殺了趙桓子的兒子,把趙浣迎回來,趙浣就是趙獻子。
襄子卒,弟桓子逐浣而自立,一年卒。趙氏之人曰:“桓子立,非襄主意。”乃共殺其子,復迎浣而立之,是為獻子。(《資治通鑑卷一》)
這裡面牽扯的人名有點多,我們梳理下趙氏的傳承關係,從第一代人趙簡子算起。
第一代,趙簡子廢黜了長子伯魯,立幼子無恤,無恤也就是趙襄子。
第二代,伯魯早逝,而趙襄子在位三十三年,趙襄子的弟弟桓子後來自立。
第三代,趙襄子立伯魯之子代成君為儲。趙襄子有五個兒子,一個都不立。
第四代,代成君早逝,趙襄子立代成君的兒子趙浣為儲,趙浣也就是趙獻子。
經歷了無數糾葛,趙襄子之後,趙氏家業最終還是回到了伯魯的後人手中。這或許是天道好還吧。
從親緣關係算,趙獻子是趙襄子的侄孫。這樣的繼承關係,在中國歷史上是極其少見的,有必要分析下背後的深意。
解讀一:伯魯之不立,寓意是什麼?
在趙氏立儲篇,我們介紹了趙襄子上位的過程,是在父親趙簡子的一手操控下,趙襄子以非嫡、非長的身份繼承了趙氏家業,而太子伯魯則被廢黜。
趙簡子這個人,是極其理性的,他廢黜伯魯,不會是出於情感偏好,而只能是一個原因——伯魯達不到趙簡子對繼承人的要求。
這或者是伯魯不夠賢明,或是伯魯性格軟弱,或是能力不足,總之,在趙簡子看來,讓伯魯執掌趙氏,難以對抗如狼似虎的智瑤,趙氏會有滅亡的危險,他不放心。
廢黜伯魯容易,但有兩個問題不好解決。
第一個是太子系。
太子從來就不只是一個人,在太子的周圍,有很早就投靠的勢力,有眾多的心腹親信,還有姻親關係,他們都在等著太子上位,跟隨太子一朝得道雞犬升天。
所以歷來太子被廢,都要同時剪除太子的羽翼,比如後世的漢景帝廢掉太子劉榮,就把整個太子系通通抹乾淨,包括立下不世之功的周亞夫,也不例外。
從趙襄子堅持立伯魯的子孫為儲,以及趙氏族人共同起事,一定要立伯魯的後人,可以合理推測,伯魯應該是一個有德行、有賢名的人,很可能類似後世的扶蘇、劉據、朱標,能力不足、寬仁有餘。
這樣的太子,往往不被強勢的父親喜歡,但卻很得臣民的人心,畢竟嘛,誰都希望老闆是個仁人君子,而不是一個霸道Quattroporte。
伯魯身邊的人不少,無論是趙簡子還是趙襄子,在趙氏面臨嚴重外患的情況下,是不好大動干戈的,真搞大清洗,只會削弱趙氏,給外敵可乘之機。
因此,伯魯的勢力,很可能基本沒有什麼損失。後來“趙氏之人”輕而易舉起兵,也證明,趙氏內部支援伯魯一系的人仍然是大多數。
第二個是宗法制。
周朝幾百年樹立的宗法制、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是大宗,大宗繼承家業、傳承宗族,其他兒子是是小宗。小宗是大宗的家臣,沒有資格繼承家業,只能輔助大宗。
觀念的力量是強大的。
在趙氏家族,伯魯是長子,是大宗,趙襄子是幼子,是小宗,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現實。
趙簡子、趙襄子兩代強勢家主,可以透過強力讓人暫時屈服,但改變不了人心,這個道理他們自己也知道。
有可能,當初趙簡子扶持趙襄子上位時候,或者是襄子本人,對伯魯一系做出過承諾,等趙襄子死後,家主之位會還給伯魯的子孫,用這個承諾,來安撫、團結支援伯魯的勢力。
因此,在趙氏宗族,會有很多人認為趙襄子的上位是不合禮法,你趙襄子強勢,我們認了,但你死之後,得把家主大位還給伯魯的後人。
這就有點類似後世明朝,土木堡之變後倉促繼位的明代宗,在太后和不少大臣眼裡,明代宗只是暫代皇帝一職,將來龍椅還是應該由英宗的兒子來繼承。
所以,伯魯之不立,寓意是伯魯雖然被廢了,但是支援和同情伯魯的人,仍然很多。他們隨時在準備爆發,這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解讀二:趙襄子為什麼不肯立兒子為繼承人?
趙襄子這個人,如果用道德觀念來評判,幾乎可以算做是人渣級別。他有兩個“光輝”事蹟,挑戰了人倫底線。
一個是,趙襄子的姐姐是代王的夫人。趙簡子死後,趙襄子還沒有除喪服,派人請來姐夫代王。趁代王不備,趙襄子命人手持銅勺,打死了代王及其隨從,然後迅速發兵,攻打代地。趙襄子姐姐聽說後,對著蒼天呼喊痛哭,磨尖簪子自殺了。
襄子姊前為代王夫人。簡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請代王。使廚人操銅枓以食代王及從者,行斟,陰令宰人各以枓擊殺代王及從官,遂興兵平代地。其姊聞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殺。(《史記趙世家》)
為了利益,騙殺了自己的姐夫,逼得姐姐自殺。這樣的人,腦子裡始終是利益至上,不會講什麼親情的。
另一個,是用智瑤的頭顱當飲酒器皿,前文講過,不詳細說。
趙襄子這樣一個冷血殘酷的人,怎麼就突然變成了一副兄友弟恭的嘴臉呢?
明明有五個兒子,卻堅持要立死去兄長的子孫,這簡直就是在世堯舜啊!
這種匪夷所思的現象,最合乎邏輯的可能是,這五個兒子,全是廢物,沒有一個能接班的。
於公。親身經歷了晉陽之戰和智氏滅亡後,趙襄子對家主重要性的認識是深刻的。晉陽之戰後,趙氏仍然談不上安穩,在晉大陸部和對外,都面臨重重挑戰。
趙氏需要一個英明的家主,自己的五個兒子都不是這塊料。
於私。就是伯魯一派的勢力太強大,趙襄子自己坐鎮,自然能壓得住這幫人,兒子們上臺,就鎮不住場面了,壓不住了,與其等到被伯魯勢力推翻,不如干脆不坐上去。
真扶持兒子上位,他們自己鎮壓不了局面,還必然會使趙氏內亂,趙襄子也會成為趙氏的罪人。
所以,趙襄子只能以懷念兄長伯魯的情誼為幌子,主動提出立伯魯的子孫,這樣就有了道義上的主動權。也可以將自己的兒子們避開漩渦,遠離是非。
新上位的家主,有趙襄子讓位之恩德,想必也不好意思,再找襄子的兒子們麻煩。
但趙襄子沒想到的是,他死後,桓子改變了他設定的劇本。不論桓子是襄子的兒子還是弟弟,都會被認為是趙襄子的派系。
桓子驅逐了獻子。這就讓襄子的讓位恩德蕩然無存。雙方再沒有任何情面可講,只有不死不休的仇恨。
桓子在位一年,根本來不及改變雙方局勢,在桓子死後,他的繼承人權勢更加脆弱,於是輕而易舉被對方幹掉了。
“共殺其子”,殺的只是桓子的兒子,還是趙襄子的兒子們都被斬盡殺絕,很難說了。
只能說,趙襄子當初的設計是正確的,桓子等人,終究不是伯魯一系的對手。他們能力不足,勢力不夠強,強行坐上家主的位置,只會引起內亂,並給自己招來禍害。
德不配位,必有餘殃啊!
閒扯
如果趙襄子五個兒子裡,有人能像當初的趙襄子一樣出彩,我想趙襄子一定會採取斷然措施,千方百計扶持兒子上馬。
偏偏五個兒子,一個都不中用。
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向來是心狠手辣的趙襄子,為了兒子們能活命,不得不一再堅持主動讓位。
這不禁讓人想起,林則徐的名言,“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兒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兒多財益增其過”。
子孫無德無能,家有金山也能敗光。
培養好子女,比萬貫家財都重要吧。
作者按
特別說明,本文只是提供一種解釋邏輯,不代表一定與事實一致。
春秋戰國時代的家族觀念是非常強大的,家主也只是家族裡的一份子,同樣要受到家族的制約。
趙簡子廢長立幼,開了一個不好的頭,也埋下了禍根。趙襄子死後,因為小宗與大宗的矛盾,引發了趙氏內亂,造成了趙氏衰落,三晉之首為魏氏所取代。
在此之後,趙氏(國)多次發生廢長立幼的事情,也因此內亂不斷,特別是趙武靈王沙丘宮變,趙國的國力上升期遭到中斷,頗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