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12日,二郎山隧道工程招標預備會議在成都召開。5月23日二郎山隧道動工興建。5月25日,二郎山隧道西坡主體工程開工典禮在瀘定縣別託隧道施工現場舉行。6月18日,二郎山主體工程開工。6月28日,二郎山隧道東坡D合同段主體工程開工並舉行開工典禮 。
二郎山隧道位於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天全縣與瀘定縣交界地段。隧道位置是從上海—聶拉木公路(318國道)天全縣新溝鄉上行,於二郎山東坡龍膽溪進口穿越二郎山嶺的幹海子山,全長約4176米,於西坡瀘定縣冷磧鄉別託村和平溝出口,與原上海—聶拉木公路(318國道)相接 。
1.在設計中對線路方案進行了多次最佳化、比選,從隧址區三大斷裂帶交接的構造背景中,選擇出了隧道的安全軸線位置,所選方案地質條件最有利修建隧道,地質病害降到了最低,工程造價合理,投資效益高。
2.採用動態設計和資訊化施工,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施工新理念,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生態環境,總體設計與景觀、美學設計融為一體,洞門的藏式建築風格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3.開展了高地應力條件下隧道發生大變形破壞機理性研究,總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在高應力隧道圍巖大變形破壞機理、區分“小變形破壞”與“大變形破壞”的標準、用大變形同步原理解釋圍巖剪下錯動過程等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節省投資665萬元。
4.開展了高地應力與圍巖穩定性的專題研究。提出了圍巖二次應力改進型(W型)門塞式應力恢復測試、圍巖變形跟蹤監測預報系統(TMS),建立了巖爆烈度RMS分級方案;在隧道施工中,對巖爆發生的部位和級別做出了準確的預報,研究成果居中國國內領先水平,為工程建設節省投資3000萬元。研究成果對促進巖爆理論和高地應力條件下巖體穩定性理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對中國西部即將建設的或正在建設的深埋隧道的設計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價值。
5.開展了隧道營運通風現場測試、模擬及海拔高度係數研究。首次提出了平導送風型半橫向式機械通風“自動適應”自然風的通風控制方法,並在二郎山隧道中成功實施;對CO海拔高度係數開展了測試研究,提出了新的海拔高度係數。總體達到中國國內領先水平。其中CO海拔高度係數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每年節約運營通風電費101萬元,按設計使用期20年計算,節約運營電費2020萬元。
6.首次採用KLEM電腦全自動管棚臺車(德國進口)對西口淺埋偏壓段鬆散堆積體進行108毫米大管棚施工,並總結出了大管棚施工工法。
7.二次襯砌採用全液壓整體襯砌臺車,混凝土由電子計量拌臺站攪拌,泵送混凝土灌注,使隧道襯砌內實外美;採用超前地質預報和“防、排、堵、截”相結合的防排水技術,順利透過高承壓水地段,實現了整座隧道不滴、不漏、不滲。
8.採用”洞中修涵法”順利透過隧道西側的地下暗河,較好地解決了因暗河帶來的排水、出碴、臨時支撐、混凝土灌注等一系列施工難題。
9.採取“打眼釋放應力,短進尺、多迴圈,光面爆破,掌子面噴水,自進式長錨杆”等施工方法,減少了巖爆危害,避免了災害性事故的發生,在施工中未死一人,未發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創安全生產佳績。
10.透過建造攔碴壩,疏通河道,加固堤岸,對大型泥石流進行了有效整治。採用錨索、抗滑樁等手段對滑坡進行了綜合治理,效果顯著。
1996年3月12日,二郎山隧道工程招標預備會議在成都召開。5月23日二郎山隧道動工興建。5月25日,二郎山隧道西坡主體工程開工典禮在瀘定縣別託隧道施工現場舉行。6月18日,二郎山主體工程開工。6月28日,二郎山隧道東坡D合同段主體工程開工並舉行開工典禮 。
二郎山隧道位於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天全縣與瀘定縣交界地段。隧道位置是從上海—聶拉木公路(318國道)天全縣新溝鄉上行,於二郎山東坡龍膽溪進口穿越二郎山嶺的幹海子山,全長約4176米,於西坡瀘定縣冷磧鄉別託村和平溝出口,與原上海—聶拉木公路(318國道)相接 。
1.在設計中對線路方案進行了多次最佳化、比選,從隧址區三大斷裂帶交接的構造背景中,選擇出了隧道的安全軸線位置,所選方案地質條件最有利修建隧道,地質病害降到了最低,工程造價合理,投資效益高。
2.採用動態設計和資訊化施工,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施工新理念,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生態環境,總體設計與景觀、美學設計融為一體,洞門的藏式建築風格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3.開展了高地應力條件下隧道發生大變形破壞機理性研究,總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在高應力隧道圍巖大變形破壞機理、區分“小變形破壞”與“大變形破壞”的標準、用大變形同步原理解釋圍巖剪下錯動過程等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節省投資665萬元。
4.開展了高地應力與圍巖穩定性的專題研究。提出了圍巖二次應力改進型(W型)門塞式應力恢復測試、圍巖變形跟蹤監測預報系統(TMS),建立了巖爆烈度RMS分級方案;在隧道施工中,對巖爆發生的部位和級別做出了準確的預報,研究成果居中國國內領先水平,為工程建設節省投資3000萬元。研究成果對促進巖爆理論和高地應力條件下巖體穩定性理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對中國西部即將建設的或正在建設的深埋隧道的設計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價值。
5.開展了隧道營運通風現場測試、模擬及海拔高度係數研究。首次提出了平導送風型半橫向式機械通風“自動適應”自然風的通風控制方法,並在二郎山隧道中成功實施;對CO海拔高度係數開展了測試研究,提出了新的海拔高度係數。總體達到中國國內領先水平。其中CO海拔高度係數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每年節約運營通風電費101萬元,按設計使用期20年計算,節約運營電費2020萬元。
6.首次採用KLEM電腦全自動管棚臺車(德國進口)對西口淺埋偏壓段鬆散堆積體進行108毫米大管棚施工,並總結出了大管棚施工工法。
7.二次襯砌採用全液壓整體襯砌臺車,混凝土由電子計量拌臺站攪拌,泵送混凝土灌注,使隧道襯砌內實外美;採用超前地質預報和“防、排、堵、截”相結合的防排水技術,順利透過高承壓水地段,實現了整座隧道不滴、不漏、不滲。
8.採用”洞中修涵法”順利透過隧道西側的地下暗河,較好地解決了因暗河帶來的排水、出碴、臨時支撐、混凝土灌注等一系列施工難題。
9.採取“打眼釋放應力,短進尺、多迴圈,光面爆破,掌子面噴水,自進式長錨杆”等施工方法,減少了巖爆危害,避免了災害性事故的發生,在施工中未死一人,未發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創安全生產佳績。
10.透過建造攔碴壩,疏通河道,加固堤岸,對大型泥石流進行了有效整治。採用錨索、抗滑樁等手段對滑坡進行了綜合治理,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