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離德勝
-
2 # 王伯虎正能量
我們工廠也是蘋果的供應商,我們廠為了控制成本,逼走熟練正式工,技術工人,大量使用業務不熟練的臨時工,造成產品質量不佳。影響客戶品牌口碑,今年蘋果14的訂單幾乎都不給我們做了,我們廠快玩完了。
近日,歌爾股份收到境外某大客戶的通知,停產一款智慧聲學整機產品,注意用詞,這是停產,可不是砍單。而這個大客戶呢,可能就是蘋果智慧聲學這塊業務,在歌爾的收入中佔比是38.73%,去年的收入是302.97億,主要是藍芽耳機,因為財報中沒有披露更詳細的客戶資料啊,看不到蘋果的收入是多少,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戈爾前五大客戶的集中度非常高,86.54%,特別是第一大客戶貢獻的收入。超過了300億啊,這裡隨便丟一個客戶,影響都是巨大的,而且一旦被踢出果鏈,那情緒上肯定剎不住啊,之前的歐菲光就是這樣。知道真實原因你才會明白就是活該,自己拿二次物料去加工,生產。別人明令禁止不準,你非要造假
網傳,歌爾股份被踢出了果鏈,那麼在之前的時候,咱們有沒有記得這條訊息,原先的時候也是謊言被踢出果粒兒,然後呢,他們公司呢說啊我們沒有是吧,最後呢,還是被證實了哈,那麼這回呢,好像套路也是一樣的哈,他們也是說跟這個合作商出現了一些問題,他也不具體說是哪一個,然後呢,公司也闢謠,那最後會不會還是跟著歐菲光一樣也是落實了呢?我覺得啊機率很大,從網上提供的這些資訊來說的話呢,如果提出過量啊,他會損失30多個億。
歌爾 很危險,進入了蘋果的供應鏈,就意味著要求你的產能等都跟上去,利益巨大投風險也巨大,但一旦與蘋果發生問題就意味著你生產線的巨大投入很可能讓你直接負債破產,歐菲光就是投巨資完善了一條蘋果生產線,卻被蘋果一腳踢開,幾個億的投資打水漂,當廢鐵賣了,只賣了幾百萬。歌爾也步歐菲先的後路,花巨資完成的生產線一毛不值了。
-
3 # Yb00ab
企業是逐利的,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了,蘋果為了壓低成本把這些產業向東南亞等地區轉移,而且再加上美國政策的影響,這些產業要回歸美國,給美國自己大陸創造工作崗位,要麼轉移出中國,反正歌爾和歐菲光也只是代工廠,又不掌握核心技術,想換就換唄
-
4 # 山外有山山外山
歌爾不會是最後一個,分析再多,最後結論都是“商業行為”,商場不就是這樣嗎?華為就是最好的例子。你又不是咱自來水公司,停了就沒水用了。
-
5 # 樗櫟觀察室
歌爾和歐菲光都是代工工廠,在某果產業鏈中生產和組裝相關零部件,沒有生產自主權。
這樣的產業鏈地位,決定了這兩個公司沒有一點話語權。某果用你,給你訂單,你就有活兒幹。萬一國際大形勢不好,某果一腳就可以把他們踢開。這就是產業鏈中話語權。
一個企業沒有創新能力,沒有核心競爭力,遲早會被淘汰。
-
6 # 今日趣味解密
與其說是被懲罰,還不如說是被踢出以蘋果為中央核心的服務群。
無論是歌爾還是歐菲光,都是蘋果公司指定為其生產零部件的打工仔。
蘋果可以看作是這兩家企業合作的最大的資本方,並且還是不能輕易得罪的合作方。
首先蘋果不僅擁有頂尖的核心科技技術,而且知名度、影響力和財力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
其次也是最為致命的一點,蘋果所有指定的供應商都是生產一些外部零部件,可替代性過於大。
蘋果能夠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公司在和它合作下,短短几年就能夠變成上市的大公司,例如藍勝科技的發跡就是依靠蘋果的合作,就連富士康都是大陸蘋果最大的代工廠。
但是,正因為如此,蘋果有高傲的資本與底氣,典型的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把你踢出群也無所謂,反正它可以隨時找到接替你的商家。
所以,擁有核心技術真的是太重要了,近年來中國也是不斷的呼籲還有大把力度大把資金的助力大陸科技企業搞自主研發和創新,就是為了防止被擁有核心技術的外企牽著鼻子走。
-
7 # 咆哮的四四十四
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只有一個:為什麼受傷的都是代工企業?
這就是蘋果系代工企業群體的悲哀啊!
——————————
蘋果太強勢了!從某個角度來說,它與旗下眾多供貨商的關係說是主僕也不為過。
僕人眾多,主子必然要上手段控制,這麼些年,蘋果的御下之術玩得十分霸道,分化瓦解、捭闔縱橫,各種強勢鎮壓,恩威並濟,牢牢地維繫著高高在上的主導地位,掌握著一切一切的主動權!
而老歐(歐菲光)呢,就慘了,當年有錢賺的就只有供貨手機攝像頭模組這一塊,其它活都還處於賠錢賺吆喝的階段,導致被掃地出門都近兩年了,至今還緩不氣來,揹債度日中。
至於為什麼要懲罰呢?
動機,不外乎壓榨利潤率,清除異已,殺雞儆猴,方便管理!
至於懲罰的理由,需要嗎?
當年歐菲光的被拋棄,至今都沒有明確說法!
說“老歐”的技術不行?有點扯!
對於成熟型企業歐菲光來說,沒多大可能的,畢竟當年他家的手機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可是全球第一,不只蘋果這一家大客。
被老美列入“實體清單”,有可能!但不應該是主因,畢竟大”蘋果“可是向來敢跟美國政府叫板的狠人,說來說去,最大可能就是蘋果的管理控制需要。
說到底,是因為在手機攝像頭模組這一塊,當年“老歐”的優勢太明顯,2019年的全球市場份額達到13%,且都在中高階這一塊,蘋果怎麼可能讓它一家獨大,萬一它有了更大野心,僕大欺主,進而謀求議價權怎麼辦?
砍了它,殺雞儆猴!
“老歐”不幸成了第一隻雞,那“老歌”呢,則是第二隻!
但歌爾與老歐不同,他有底氣!
早就從“老歐”當年那檔子事汲取了教訓,看到了過分依賴主家的下場,這幾年內一直在謀變求自保,開掘新的利潤增長點新的業務模式。並以超前的目光,在虛擬現實未成熟之時就毅然將部分支柱產業押寶到VR這一塊,前期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據說已與全球主流VR頭顯品牌達成長期深度合作,佔據全球中高階VR頭顯80%的市場份額,在發展空間巨大的元宇宙中佔據了一個制高點。
相比耳機這種沒多大技術含量的裝配活,歌爾在虛擬現實這一塊走得更早更遠更高,在這個潛力巨大的新興領域,目前在技術、經驗上的領先優勢都很明顯,站到了高處。這一點,絕對值得讓蘋果高看一眼,或許以後”主僕”雙方還有在這方面深度合作的機會,故而蘋果也不可能像對待”老歐“那樣一下子清空一年130多億的業務量,一棍子打死,而給了“老歌”,只是一個警戒,而且還有臺階的那種!
這個臺階就是暫停”只有“33億的耳機訂單,沒有明確“砍單”,看似嚴重,但一切還有挽回餘地,還可以談,談妥了一切可重來。
當然了,這個暫時停單發生的節點非常敏感,也就是在富士康傳出要轉移業務到印度的時間檔,不禁讓人多想!
至於市場上傳得沸沸揚揚的立信精密內卷得手,降低低收益率低價撬單成功的說法還未得以證實,一切都只是猜想中,10日立信股價不漲反而暴跌也應與此傳言未實有關。
商場詭詐,一切都是博弈,都是秀!
真正的反目成仇,還是破鏡重圓,言歸於好呢?
期待歌爾和蘋果這場戲的進一步演化!
-
8 # 理財師浙江
歌爾股份,作為蘋果公司的供應商,前期賺到了足夠多的利潤,
未來即使離開蘋果供應鏈,也有可能創出更好的未來,
2018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歌爾股份的淨利潤分別是
8.68億,12.81億,28.48億,42.75億,38.4億,
五年不到的時間,總利潤高達131.12億,
想進入蘋果公司供應鏈的企業很多,但最終能進入的都是行業的佼佼者,
歌爾股份過去五年,已經累計了這麼高的利潤,
現在即使離開,也不一定是壞事,畢竟全球市場這麼大,
推出自主品牌,也可能會創出一片天。
除了推出自主品牌這條路,另一個選擇就是嘗試進入華為,小米,三星,OV的供應鏈
畢竟蘋果手機只是全球五大手機公司之一。
而歐菲光,與歌爾股份的情況完全不同,
因為它的財報顯示,過去5年是虧損的,
在虧損的情況下要翻身,要創造新的輝煌,難度就大很多了。
目前歌爾股份的股價是17.39元,市值是594億,
歐菲光的股價是5.32元,市值是173億,市值相差3倍多。
股民們都太在意蘋果供應鏈了,但中國未來要強大,肯定要減緩對美國跨國企業的依賴,
大陸企業也要及時做出調整,分散客戶群體,分散經營風險。
-
9 # 愛讀書的小妍
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蘋果對於產品的質量非常高
據說,蘋果對於產品質量的要求是最嚴格的,高達99.97%
蘋果計劃升級手機攝像頭,歐菲光的技術實力未能滿足效能需求。
歐菲光在關鍵技術方面無法形成壟斷地位,全球有很多同類廠商可以供貨。
2020年7月份美國商務部將11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其中包括歐菲光,這或許也是各種原因之一。
蘋果想自己的產品去中國化
其實正確來說,把歐菲光踢出供應鏈也是一種去中國化的行為,這一行為無非是想自己的產品徹底去中國化罷了。
同時也有人猜測蘋果想選擇價效比更高的廠商
從往年資料上來看,蘋果佔到歐菲光訂單的20%以上,利潤佔比可能更高,失去蘋果這個訂單,對歐菲光影響還是不小的。
回覆列表
它們不甘心只做蘋果的代工廠,要研發自己的技術,有技術就有議價的能力,這蘋果是不允許的,畢竟蘋果要拿利潤大頭,代工廠吃的是蘋果賞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