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菜花花菜
-
2 # 素履獨步
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裡說了一句話:“人們能夠有所造詣於優良者,一定有三項善因:外物諸善、軀體諸善和靈魂諸善”外物實際都在成就靈魂的善德。
也就是說:“人類無論個別而言或合為城邦的集體而言,都應具備善性而又配以那些佐成善行善政的必需事物(外物諸善和軀體諸善),從而立身立國以營善德的生活”亞里士多德所說的最優良的生活不僅包括物質財富的豐富和身體感觀的享受,他更注重人的靈魂、品德的優良,即“幸福是善德的實現,也是善德的極致。
亞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學》中指出: 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這句話是亞里士多德關於法治的經典闡述,揭示了一個道理,要想讓大家都普遍遵守法律,則必須制定一部良法,所謂“良治是善治的前提”。
普遍的守法即絕大部分民眾在社會生活中能夠遵守和執行法律,普遍的守法是法治的基礎。法律應具有普遍約束力,中國著名的法學家沈家本曾說:“法立而不行,與無法等”,由此可見守法對於法治的重要性。當下正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關鍵時期,要實現民眾普遍的守法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
首先,深入地普法。普法注重效果,而非形式,要將往常大水漫灌式普法轉變為精準滴灌,深入瞭解不同群體的法律知識需求,增強普法的針對性,比如針對農民工群體,普法的內容就應該是《合同法》、《勞動法》等。
其次,公正地執法司法。公平公正的執法司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建立法律權威的關鍵,權威的法律才會讓民眾產生守法的內在動力,事前敬畏法律,事中信任法律,事後執行法律,讓法律在社會糾紛的解決中發揮一錘定音的作用,讓普遍的主動守法變為現實。比如,近段時間司法機關集中清理聶樹斌案等一批冤假錯案,就很好地重塑了法律的權威。
最後,政府帶頭守法。法治社會中法律高於一切,政府該是法律忠實的執行者和守護者,政府守法能夠約束體制內的核心少數守法,帶動體制外的關鍵多數守法。對於行政機關不遵守法院判決的行為,法院要依法將其列入“失信執行人名單”,對政府負責人都要進行相應的追究,並限制其高消費、貸款、高價出行等行為。
科學的立法是法治的前提。科學立法能夠保障法律可預期,法律無內在矛盾,能夠在社會生活中給予民眾準確的法治指引,能夠讓民眾對自己的行為的法律後果有準確的預判。想要做到科學立法還需多措並舉。
其一,科學的立法要求立法機關要開門立法,民主立法,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各方利益訴求,召開專家座談會,群策群力,彙集民智,填補立法中的漏洞和不足,爭取取得最大社會共識,這有這樣才會實現法律的普遍性,做到“法不強人所難”。
其二,科學立法還要求立法者在立法的過程中廣泛地調研走訪,深入生活現實中,瞭解民眾的生活習慣,交易習慣,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將現實的生活基礎透過科學的法學方法歸納起來,避免閉門造車,立法不切實際。
其三,科學立法要求立法要與時俱進,法律是社會事實的法學化抽象,所以法律要體現社會時代性,要反映出時代的發展和變遷,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立法者要主動檢討現行法律的缺漏,積極的進行修、廢、釋工作,讓法律成為是社會發展的助推器,為社會發展提供關鍵的推動力。
法治是一個宏大的話題,亞里士多德從守法和立法兩個層面論述法律固然經典,但也難逃時代的桎梏。對於社會主義法治事業,我們不能僅僅要著眼於守法、立法,還要更加及時地解釋法律,定期廢止法律,適時編纂法律,恰當移植法律等,只有這樣我們的法治事業才會欣欣向榮,根植百年。